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李玫瑾教授坦言:是性格而非智力

2020-12-06 錦春育兒經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聽起來霸氣,那你是否思考過「我」中有哪些因素最終決定了你的命呢?

我年輕的時候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人到中年我就在「稟性難移」這四個字面前低了頭,也隱隱約約感覺到性格對於人生的影響,直到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講座,這種觀念越來越強烈。

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李玫瑾

李玫瑾教授作為「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她對於犯罪行為、動機、心理的分析,敏銳而犀利。因為這樣的職業,李玫瑾教授在談到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

她的答案是性格,而非智力

李玫瑾教授表示,一個人之所以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的缺陷。對於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來說,他的智力越高,其實越可怕。

李玫瑾教授還舉例了司馬光闡述如何用人時,將人分為四種類型的,聖人(德才兼備)、君子(有德無才)、小人(有才無德)、愚人(無德無才)

聖人自然難求,在也無君子的情況下如何抉擇,司馬光給出的答案是寧可用愚人,也不可用小人。因為對於沒有德行的人來說,智力可能是壞事。

所以說,性格比智力更重要,性格也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李玫瑾教授還舉例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上學時不是成績最好的,也不是最聰明的,但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

性格決定命運,有科學依據嗎?

李玫瑾教授是通過實際案例感悟出了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那這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我還真下功夫去查找了,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性格其實和一個人的運氣有很大關係。

有「英國大眾傳播心理學第一教授」之稱的理察·懷斯曼就和他的團隊,用了3年時間裡,通過調查和測試400名志願者,發現了性格與運氣的關係

在這項研究中他把人格分為5個維度,親和性、盡責性、外向性、神經質、開放性。然後針對幸運的人和不幸運的人進行對比。

發現這個規律,親和性和盡責性這兩個維度上,被測者的運氣差別不大,但是神經質、開放性、外向性的維度上,卻有很大差距。

傾向於「外向性」這一維度的人,幸運者更多;傾向於「神經質」這一維度的人,會更不幸運。這是與開放的心態有關,神經質的人總是關注不幸和困難,所以生活中很難抓住良機。

家長不要錯過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可見,性格決定命運不是說說而已,作為家長想要孩子有一個幸運的人生,更好的命運。就應該把精力放在性格的教育上,而不是天天補課、學習上。

尤其是性格是有關鍵期的,一旦錯過想改變就難了!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在講座中提到「孩子在3到6歲的時候,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此時不使勁管,12歲以後想管就難了」。

為什麼青春期很多叛逆的孩子失控到讓家長無法接受,原因就是管晚了。若是在3-6歲幫孩子養成樂觀自信的性格、眼裡有別人懂感恩,善於和父母溝通,青春期的那些戰火就會避免不少。

傑克·霍吉曾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原創情商培養領導品牌歪歪兔利用了這個觀點,從孩子的習慣開始培養,然後塑造性格,提出了很多科學有效的建議,都在《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這套書裡。

比如《行為習慣故事》這一冊,通過讓孩子克服凌亂、告別磨蹭、學會時間管理開始,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這些習慣一成,孩子首先就能自律了。

然後進入《性格教育故事》,通過三個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學會樂觀、勇敢、自信。這都是「外向性」這個維度中的重要性格特徵。還包括《社會交往故事》,提高孩子的社交情商。

《情緒管理故事》包括教孩子如何克服嫉妒,學會大度;如何緩解自己暴躁的情緒,如何平和下來,學會接納。《逆商教育故事》幫助孩子正確面對批評、否定和失敗。

《品格教育故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重點,一個會尊重、懂寬容、有誠信的人,未來在社會上自然站得更穩,也更受歡迎。

還有兩冊書一冊是《財商教育》、一冊是《性教育》可謂說對3-6歲的孩子的教育,包括了方方面面。這套書也確實受歡迎,如今累計銷量已經達到5000萬冊,感興趣的家長可以一看。

心理學家榮格說:「人並非自己的主宰,而主要受一些不為我們所知的力量,源自自己的潛意識」。我很認同這句話,我也把這個潛意識最終的產物認定為性格。

相關焦點

  • 是什麼決定一個人命運?李玫瑾教授坦言:不是智力,而是性格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不認同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可是到了中年,儘管仍舊是不想承認,但是事實確實是如此。特別是在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話之後,越來越認同性格在人生中所發揮的作用。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所教的專業是犯罪心理學。因為對於這方面是有很深入的學習,所以有很多自己的看法。當被問道,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是什麼。她的回答是性格,為什麼是這個答案呢?
  • 李玫瑾教授: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而不是智商,別只看重學習成績
    李玫瑾教授曾說: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一個犯罪的人,他之所以會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有一句話叫:「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也就是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關注到小孩子的一些很細微的小行為,但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不加以注意,長大後的孩子多半智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端倪,不用等長大
    有的人說孩子愛笑聰明;還有的說孩子耳朵大聰明,其實這些都很片面,根據研究發現真正能看出孩子聰明與否的地方就是「手」!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早期智力的發展水平主要體現在手指尖上!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
  • 聽聽李玫瑾教授怎麼說
    家長拼命地給孩子送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讓老師幫著開小灶,為的是什麼? 不就是等著金榜題名時,能安安心心地坐進名校的教室裡!但考名校真的這麼重要嗎? 直到有一次我聽李玫瑾教授的演講,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她說:「我寧願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我一定讓他活得快快樂樂」!
  • 李玫瑾教授坦言: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巨大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犯罪心理學專家,並且在育兒領域中也有獨特的見解,近幾年李玫瑾的育兒觀深受廣大父母的認可。李玫瑾坦言:「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長大後的差距很大!看電視和不看電視的孩子有哪些不同呢?
  • 心理專家李玫瑾:教育孩子,性格比智力更重要!
    今天,我們分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心理學專家李玫瑾的相關觀點,希望能喚起大家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視。下面是她一些發言的總結整理,一起來看看吧~01.健全的家庭≠健全的家庭教育絕大多數家庭是溫馨健全的,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懂事的。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智商高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用非要等長大
    所以,從孩子出生起,父母就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尋找「益智」的各種方法,都嘗試提高孩子的智力。但孩子智力的高低其實從小就能觀察出來。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聰不聰明,智力的高低,都體現在手上,不用等到長大再觀察。」
  • 李玫瑾教授:「打回去,我支持!」
    李玫瑾教授堅定地回答:「打回去,我支持!」遇到事情只會讓孩子進行自我反省,這反而是對不良行為的縱容,導致校園暴力事件的不斷發生。而教育孩子「打回去」並不是對暴力的縱容,而是用另一種方式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讓孩子少受傷害。
  •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智力上愛犯的錯誤,被李玫瑾語錄道出,很刺耳
    這些問題,相信很多父母都能夠發現,很多父母不能發現的,也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智力上愛犯的錯誤,我們還是要去讀一下李玫瑾的語錄,文字如下:孩子的心理陽光成長比智力重要。我寧願我的孩子是個普通的快樂少年,也不願他成為心理壓抑的學習機器。
  • 李玫瑾:父母再窮,這3樣也不能斷太早,否則影響孩子智力發育
    李玫瑾:父母再窮,這3樣也不能斷太早,否則影響孩子智力發育李玫瑾教授是一個育兒專家,最近她在網上也是越來越火了,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來,現在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更加重視了,以前的人們,因為生活條件太差,在生了孩子之後,只要能把孩子餵飽穿暖就足夠了
  •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幾種孩子的情商低,責任全在父母身上!
    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在某大學開展了一次跟孩子情商高低有關的育兒講座,身為犯罪心理學專家,青少年犯罪心理預防專家,李玫瑾教授開場便點出本次講座的中心——"孩子情商高低,與父母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當李玫瑾教授話一脫口,臺下響起了一片譁然聲,家長們本意是想著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沒想到開場便被李玫瑾教授來了次"重擊",但在家長們滿懷質疑時,李玫瑾教授接下來的話讓家長們拜服。
  • 性格決定命運,而影響孩子「性格秘密」的卻是父母,別不以為然!
    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決定在自己的手上,而命運更大多數是取決於性格,性格的好壞可以進行性的決定自己的命運,因為有好的性格可以讓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會變得非常的有優勢,而一個不好的性格,可能會讓你的人生步步坎坷,那麼既然性格決定命運,但是誰又會知道影響孩子性格最大的竟然是父母。
  • 致良知四合院:心理學家李玫瑾——不教孩子去贏,而是怎樣去愛
    李玫瑾教授指出,人的心理有發展順序。任何生命都是一個過程,生命的發展是軌跡式的,人的命運取決於早期。我們講,心理的問題一定要往前走,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很好地發展,一定要在十年前就做很多事情。未成年人是被動的弱者,所有的問題是身邊成年人造就的。
  • 你的性格決定了你的命運,那麼是什麼決定了性格?
    性格如何決定命運? 個體隨著性格的不同,人生軌道也有所不同。 我們廣泛的將性格分為外向型與內向型、理智型與衝動型。 什麼決定了性格?
  • 李玫瑾教授坦言:我寧願孩子考不上名牌大學,也要讓他活得快樂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在父母的高壓下,很容易因為心理不陽光出現抑鬱症、自殺這類問題。」李玫瑾還特意強調:「心理陽光比智力更重要,所以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要讓他活得快快樂樂。」三、與健康、快樂相比,其他什麼都不重要正如我們所見,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歡以愛之名逼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非愛行為」。
  • 性格心理學——性格決定命運,成也性格敗也性格
    、婚姻選擇、生活狀態、職業選擇以及創業成敗等等,從而根本性地決定著其一生的命運。如果將一個人比作一棟大廈,那麼性格就是大廈的鋼筋骨架,而知識和學問等則是充斥於骨架中的混凝土。鋼筋骨架決定著大廈能建多高,建多壯,是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還是低矮的簡易樓房;性格決定著你的一生是悲劇連連、平平庸庸,還是建功立業、讓人敬仰。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制止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專注力差,是因為家長每天都在做這4件事
    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專注力比智商更能影響一個人的最終成就」。 孩子無論上小學、初中還是大學,孩子的學習成績,跟他的專注力有很大的關係。
  • 什麼孩子後勁足?為啥有人年過40仍一事無成?李玫瑾:學歷是次要
    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也提及過。李玫瑾教授認為:性格好的孩子後勁足,學歷只能排其次,此外李玫瑾教授認為:性格決定命運。而李玫瑾教授的這句話也得到了印證。現實生活中,學歷再高的人,性格出問題了便很容易被淘汰,一旦性格成為了孩子的短板的話,意味著孩子未來的成長空間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