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人們都是統一分配的糧票布票,沒有機會標新立異,追求自我的時尚。那個時候大家身上穿的也都是土布褲子,染成工人常穿的藍色,或者乾脆就是黑色,也沒什麼特點。後來開始流行起各種「奇裝異服」,比如墊肩西裝,喇叭褲等等。那個年代要是誰有一條牛仔褲,那絕對是全鎮最時尚的先鋒了。而到了如今,大街小巷裡擺滿了出售牛仔褲的服裝店,有些人甚至開始厭棄牛仔褲,覺得穿著有些不舒服,改穿布褲子或者亞麻褲子。但夜市裡出售牛仔褲的小攤販還是非常多,平時商場的牛仔褲動輒好幾百,而這些牛仔褲為什麼只要二三十元的便宜價格呢?
在廣東有大量的牛仔褲生產廠。有些規模比較小,只能稱得上是小作坊。每年都有大量牛仔褲從這裡走向全國各地的批發市場和各種精品店。大家平時在商店想必很少看到完全嶄新的牛仔褲,一般牛仔褲上都會做一些特殊的工藝處理,看起來像自然磨損之後的效果,非常有韻味,甚至有些青年人還喜歡穿有破洞的牛仔褲,在年長者看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因為窮沒錢換新褲子穿。這些褲子的製作流程其實還是很複雜的,但價格卻如此低廉,其中有什麼秘訣嗎?
牛仔褲這種做舊的效果實際上是用許多材料加工而成的,其中包括漂白粉,一些重金屬元素,還有丙烯酸樹脂共同製作而成。並且在製作牛仔褲的時候還要經過一道工藝,名叫「噴砂」,這種工藝可以將牛仔褲變成自然磨破的那種效果。但這種工藝實際上對工人的身體也是有一定的損傷的,只是工廠內大部分工人家庭條件不好,維持生活不易,因此即使不好也硬著頭皮幹下去。這些工藝處理過後的牛仔褲有一種難聞的工業原料異味,是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所以在工藝製作完成之後要經過很多道的水洗,在這個過程中僅僅一條牛仔褲就要使用三四千升的水,而這些清洗褲子的汙水就不加處理的直接排放到了附近的河流或者江水中,造成的汙染也是不可估量的。
每年都有無數這樣的作坊在製造大量廢棄物和汙水,而工人們也在飽受身體病痛的折磨,但依然為了賺取微薄的工資不斷努力。各位看過之後還敢買這些牛仔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