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VS洪晃:女權主義是什麼?

2020-12-12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馮侖風馬牛 ,作者馮侖風馬牛

馮侖風馬牛

「馮侖風馬牛」是以馮侖為核心的自媒體品牌。我們倡導自由與創造的價值觀,從商人視角出發,為你淺入深出講故事,帶你似非而是觀世界。

平權其實就是說都有對等的選擇機會,也有選擇的權利,而且自己承擔選擇後果。

作者:馮侖風馬牛

來源:馮侖風馬牛(ID:fengluntalk)

我是一個女權主義者?

洪晃:你覺得女權主義是什麼?

馮侖:通常理解,我過去看到的許多說法,比較強調女性在一切方面跟男性都要無差別,都要一樣。

洪晃:女權其實就是平權,不是嗎?中國是國家女權主義,就是在法律方面的平等,其實我們都有。你能當 CEO,我也能當 CEO,咱們就憑本事了,對吧?但是意識方面、文化方面是沒轉過來的。就是在文化、意識上,中國還是一個男權社會。很多事情,比如說罵人,男的是可以說糙話,說各種粗口,都是沒關係的,但是女的是絕對不可以爆粗口的,然後網上就會有各種各樣教女人如何柔和地去講話,說女人不得太直白,一定要學會怎麼樣,就是女人活得比較累。

馮侖:為什麼我說我不是個女權主義者,這也是「規定動作」。在中國,一個男的天天說自己是女權主義者,好像也不合大家的期待。但是,我內心確實是認為,在權利平等上,其實應該是沒有差異的。在文化、習俗、價值觀和公共活動的角色扮演上,我覺得,男女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洪晃:我覺得作為一個男性,尤其中國男性,在一個比較男權社會裡頭,是舒服的。但是作為一個女人來講,她不一定是舒服的。

馮侖:受教育越多越不覺得自己舒服。

洪晃:對,因為她在很多層面上要偽裝自己,她要把自己變成是一個弱者,才能被社會接受。她要學會怎麼樣的在一個男權社會裡頭扮演一個角色,不至於去刺激到別人。很多時候女人要去想很多這方面的事。

馮侖:我相信大部分受過一些教育的男性,到了文明社會,對法律上的權利平等,大家都不會排斥,但是習俗、文化、甚至一些陋俗帶來的對女性的不尊重,甚至是一些對女性的粗暴,這個還是存在挺多的。所以男女權利的平等,在文化上頭,還不能完全解決,還得走一段路。

洪晃:中國社會裡頭經常抱怨的所謂「女權主義」就是女人跟男人要錢、要房子、要車,這都是女權完全相反的。所以,其實中國男人如果說掙不來那麼多錢的話,應該趕緊當女權主義者,因為他只要找到一個女權主義者,這個女的肯定不會去依賴他,也肯定不會去訴求任何這方面的經濟條件。因為她覺得「我跟你是平等的,我何必賴著你」。

馮侖:你這個是非常有意思的觀察。我覺得,在這個角度,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男人支持女權主義。

女人的青春比男人更值錢?

馮侖:這我不同意。

洪晃:我也不同意。你是不是覺得很委屈,你的青春怎麼可以這麼樣就被人家判斷了?

馮侖:很早以前,雜誌時代,我特別愛看《知音》、《女友》這些講狗血故事的雜誌。看到故事裡吵架,比如,某一個女性跟戀人還是老公吵架,問人家要青春補償費。我就想,那個男的青春就不是青春嗎?

洪晃:就是啊。我覺得,說「女人的青春比男人更值錢」,還是一個在男權社會的概念,因為(在這個邏輯裡)女人的青春是可以賣的。女性的最好的「銷售期」,是青春時期,妙齡少女,對吧?然後一定要找一個好的夫婿,就像是房產在價格最高峰的時候。

馮侖:他們有一個段子,講的是,華爾街上有一個美女,給一個投行的人寫信,說,「我們倆在一起,你是很值當的。我貌美。」這個男的給她回了一封信,說,「我們倆來算個帳。假如你是個資產的話,現在是你的峰值,然後你會慢慢貶值。我跟你結婚,我是虧本的。所以說我們倆做朋友是合適的,結婚是不合適的。」

洪晃:當人被物化了以後,是很悲催的一件事情。如果天天在那在計算著,說,「我今年 18,估計怎麼著也得值 200 萬,我今年 19,我又成熟了一點,更好一點……」有這樣的概念之後,弄得男的也特別揪心。我覺得,「女人的青春比男人更值錢」這句話應該改一個字,不是更值錢,而是更花錢,就差不多了。

馮侖:「女人的青春比男人更花錢」,這事沒問題,非常贊成。

洪晃:前陣子,有一個女的在網上做直播什麼的,後來給封了,叫 ayawawa。她的那一套理論,就是教女人怎麼樣去吃大款、喝大款、傍大款。說話要是什麼樣的聲音,要注意哪些細節,要關注他哪些方面,怎麼樣關注他的生活,套路是怎麼樣的。特別的火。然後在中國有很多人誤解那個就是女權主義。有人告訴我,那個叫「田園女權主義」,我開始還不知道為什麼叫「田園女權主義」。後來知道,中國的柴狗不是叫中華田園犬嘛,就是說,「變種」的,這麼引申過來。所以田園女權主義,就是把「吃大款、傍大款,最後成為大款」當做她們的座右銘。

馮侖:所以,這個觀點要不得。

洪晃:要不得,既毀了女人,也毀了男人。

第一次相親應該由男方買單?

馮侖:沒人規定這個事,但是也不應該規定。我不同意。

洪晃:我也不同意。

馮侖:在中國,這個東西是約定俗成。在國外讀書的很多留學生,都是 AA 制,很習慣了。他們談戀愛的時候,吃飯各買各單,然後出去摟摟抱抱,還都挺好,不影響彼此之間的交流。但是,在中國不一樣,如果倆人談戀愛,男生主動,至於買不買,至少得主動表示「我來買」。

洪晃:如果在跟一個女的約會的時候,這個女的永遠拒絕你去買單,中國的男的會不會覺得很傷心?覺得這是對他的一種不尊重?

馮侖:我要是趕上這「好事」,我沒有任何意見。在中國這樣的男權社會,在生活這個層面上還有一個慣性,男生要買單。積極一點肯定比被動更能贏得尊重,贏得女孩好感。我們不能規定一定要男生來買單,但是在現實中如果你買單不積極,也找不著媳婦。所以,的確不能夠強化說要求男生先買單,關鍵還是要有一個彼此尊重,互相了解,能夠交流的方式,買單也是一個交流方式。

女性在職場應該利用自己的性別優勢

馮侖:這個我贊成。我從管理的角度來說,男性在風險管控方面不敏感,另外,男權社會中,因為大男子主義,對於一些顯示自己力量和徵服的項目,男性特別願意在外面撲騰。在風險防範,客戶服務比較細膩等方面,女性確實有這個優勢,另外,一般也不在外面扯很多不必要的是非和費用。

洪晃:你是非常正能量地理解。

馮侖:我是從管理角度。當然,要是從負面來說,比如說,利用女性的(身份)在職場上去獲取。

洪晃:各種魅力啊,魅惑老闆。

馮侖:比如找工作,化妝一下,然後搔首弄姿,魅惑面試官,這就是負面的說法了。

洪晃:對。我大學畢業後的第一個工作是在一個外企,給人家做諮詢。當時我媽媽給我介紹了一個人藝的老演員,她的兒媳婦想上外企,然後就讓我就把這個兒媳婦招到我們那個公司了。然後我就帶這個兒媳婦一塊,去陪兩個美國的紅脖子杆,去各個煤礦兜售他們的設備。我就發現有點不對勁,她平常頭髮盤得特別高,還挺端莊的。她頭髮裡有一根梭子,然後一拿出來,(擺頭),頭髮一散。這兩美國佬,「哇,仙女下凡」,就懵了。後來她就開始跟這倆美國佬說,「你知道嗎,其實這些煤炭公司都是靠我,因為我有魅力,所以我到哪個公司,你們就應該去哪個公司。」兩個傻傻的「肯德基人」就信了,那我就坐冷板凳了。到最後她就嫁給了我當時的老闆,一個哈佛大學的畢業生。

馮侖:這就是善於利用自己的優勢。

洪晃:所以按道理來講,我不應該站在同意的這一方,因為我見識過一次這樣的小厲害。但是,她的做法,我可以理解。她沒有別的資源。

男人和女人在思維模式上有本質區別

馮侖:有區別,但什麼叫本質區別?那我還是贊成有區別的。

洪晃:我也贊成。我看了一本書,說現在要是做腦電波測試的話,比如說做一個動作,實際上在你決定去做這個動作之前,腦電波的某一個部分已經亮了。也就是說不是你想去做這個你才做,而你作為一個動物的一種化學反應。在這樣一種分泌和物質過程當中,男女是有決定性的區別的。

馮侖:這個是對的。你說的這個東西是先天的,我贊成。但是,在後天,其實跟社會、生活環境,傳統,社會加給人的一些定義、角色有關。比如說,我們討論男人女人話題的時候,好像男人跟女人的思維模式分別非常明顯。我們今天討論的這些事,擱到男人堆裡討論,跟在女人堆裡討論,差別比較大。社會角色強化了這種差別。在管理上來說,男性更容易冒險、更好奇、更容易去扮演一個被人認為是強者的角色,做面子性的決策。

洪晃:你有沒有幹過一件事,是你現在回憶起來,認為是荷爾蒙決定的,而不是一個理智的管理思維決定的?

馮侖:我其實挺經常的。比如說我們做很多事,要表現得很牛的事,其實都是不理性的。舉個例子,我做房地產做過三個挺特別的項目。一個到目前還沒成功,賠了好幾億,一個虧了,還有一個略賺了一點。這幾個事都超級難。雖然沒掙到錢,但是仔細想,都挺牛逼,這就屬於你說的,當時決策的時候(是荷爾蒙決定的)。

洪晃:你覺得這是男女的區別嗎?

馮侖:我覺得可能女老闆不會做。

洪晃:你是屬於比較折騰的。

馮侖:比如,公司裡有個合伙人是個女的,我估計我這事真弄不成了,她就都不幹。但是沒人制約,可不就胡思亂想。所以思維模式上差別很大。你去看,鋌而走險的、破產的、爆倉的,大都是男的。

大男子主義是貶義的?

馮侖:這個當然是貶義的,現在。

洪晃:所以我要說你是大男子主義的話,你就覺得是批評你。那就說明社會還是進步了。

馮侖:其實並沒有準確的定義或者具體說啥叫大男子主義。可能我們經常說的大男子主義是指在公共議題上公開歧視女性。其實從農業社會來,男權社會,男性的權力達到了極致。這樣的話,一直到今天,等於有這樣一個民族心理,還有一些文化心理沒有改變,於是就會外化出來,比如說打老婆、爆粗口,背著老婆把家裡財產給處理了。

洪晃:我聽過無數這樣的故事,就是老公讓老婆籤點什麼東西,老婆想都不想就籤了。然後你再問她為什麼籤,她就說「他是我老公」。她是你老公,你也得看看他讓你籤的是什麼,讀一遍啊。她就說「反正我覺得不籤,我們倆就得吵架,那多不好,家裡頭就不和睦了」。我說,「那你為什麼總是犧牲你的知情權,犧牲你的各種各樣的權利,就能夠讓家裡和睦?」她沒想。

馮侖:也就是說女性的不自覺,或者獨立意識不夠強,會助長大男子主義。

洪晃:絕對的。我覺得真是要在文化中間讓大男子主義稍微弱勢,消滅掉的話,不是靠男的,是靠女的有自我意識。

馮侖:其實文明社會就是女性的受教育水平,男性的受教育水平同步都提高。所以,對「大男子主義」做貶義的理解還是對的,也就是要不能太大男子主義。

男性也可以成為女權主義者

馮侖:通過這個對話,我有一個小的改變。因為晃姐講的女權主義,是從法律、制度安排等角度,如果說就強調平權,那我是贊成的。

洪晃:我跟你探討,我覺得其實你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但是在大環境裡頭,可能作為一個老爺們,承認自己是個女權主義者的話,很多人都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其實,你是同意平權的。所以,要想到,比如說要喝大酒幹點小壞事的話,必須要有一個概念,如果女性沒有同樣的自由和思想的話,就沒人給你幹這小壞事。

馮侖:所以平權其實就是說都有對等的選擇機會,也有選擇的權利,而且自己承擔選擇後果。其實你今天講的,我覺得特別準確,平權。我發現這沒什麼爭議。(當然,有了平權之後,)女人還可以是女人。

洪晃:對,我還是可以穿裙子,下廚房完了之後,我還是可以該怎麼著怎麼著。

馮侖:原來就一說成了女權主義者,好像就要把女人變成男人。這個是誤解。

洪晃:這是個誤解。

馮侖:今天算是把這事澄清了。所以我就變成女權主義者了。

訂閱諮詢:國宏老師 010-88232893,微信:13611104780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馮侖VS洪晃:女權主義是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馮侖VS洪晃:女權主義是什麼?|共識
    在新一期節目中,馮叔與洪晃就「女權主義」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以下是節目的部分文字內容:我是一個女權主義者?洪晃:你覺得女權主義是什麼?馮侖:通常理解,我過去看到的許多說法,比較強調女性在一切方面跟男性都要無差別,都要一樣。洪晃:女權其實就是平權,不是嗎?中國是國家女權主義,就是在法律方面的平等,其實我們都有。你能當 CEO,我也能當 CEO,咱們就憑本事了,對吧?
  • 馮侖:從今天開始 我就變成了女權主義者
    來源:新浪財經來源:馮侖風馬牛   在新一期《共識》節目中,馮侖與洪晃就「女權主義」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以下為對話實錄:男性也可以成為女權主義者馮侖:通過這個對話,我有一個小的改變。因為晃姐講的女權主義,是從法律、制度安排等角度,如果說就強調平權,那我是贊成的。
  • 馮侖:女性的獨立意識不夠強會助長大男子主義
    來源:新浪財經來源:馮侖風馬牛   在新一期《共識》節目中,馮侖與洪晃就「女權主義」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以下為對話實錄:  大男子主義是貶義的?馮侖:這個當然是貶義的,現在。洪晃:所以我要說你是大男子主義的話,你就覺得是批評你。那就說明社會還是進步了。馮侖:其實並沒有準確的定義或者具體說啥叫大男子主義。
  • 女權就是平權嗎?現在網絡上的女權主義到底爭取的是特權還是平權
    「女權是平等的權利」是當今許多女權主義者的說法之一,但這是一個奇怪的說法。既然他們說女權等於權利平等,為什麼不直接用平等來表達呢?這不是減少誤會的更好方法嗎?為什麼他們不遺餘力地宣傳「女權」,然後向遇到的每個人解釋「女權是平等的權利」?
  • 田園女權VS女權主義,哪個才是正確的女權?
    今早,瀏覽微博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新鮮詞「田園女權」,我是第一次看到這個詞,雖然很好奇,不過由於要上班的關係,就沒多關注,後來上班閒暇之餘在知乎上又看到了這個詞,貌似討論很激烈。徹底激發了我的好奇心。那麼田園女權到底是什麼呢?
  • 如何正確認識「女權主義」?「偽女權」的本質是什麼?
    女權主義,這是世界政治和社會中一個永遠熱門的話題。與此對應的就是「男權主義」。這兩種主義的鬥爭從人類社會成型開始就已嶄露頭角,並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到了現在。女權主義是怎麼發展的?現代社會出現了哪些對女權主義的錯誤使用?這兩個問題就是今天我們所要說的主要內容。
  • 是什麼把我們逼成了「女權主義」
    但是如今,不但生了小baby,還跟了老公姓,這就是違背了女權主義!」不知從何時起,「冠姓權」似乎成為「女權主義」的一個重要方面。孩子跟母親姓也成為體現母親地位尊貴的一個標誌。這樣,「冠姓權」就與「女權主義」息息相關了。孩子跟著母親姓似乎成為「女權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了。那麼二者到底有沒有關係呢?從民國時期才產生的「女權主義」到底如何產生、發展的?「女權主義」所推崇的是不是「冠姓權」?以及該如何看待「女權主義」呢?本篇我將從這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 洪晃:不要因為一件事就否定女權主義
    清華大學女學長誣陷學弟性騷擾,不依不饒,直到錄像作證才平息;但社會卻沸騰了,劍指女權主義「毀滅男性」,似乎如果沒有攝像頭,誣陷就成功了。到底是用手還是書包無意碰到了學姐屁股,司法都不會對沒有後果的案件發飆;就怕道德風暴湮滅學弟的人格。
  • 何謂女權主義?不要讓狹隘的女權主義害了你一生
    我還聽說過一個故事:在一家動漫公司裡,一個自稱「女權主義」的女設計師說,如果有一天,她開公司了,一定會把遊戲中所有女性角色都設計成醜八怪,因為「把女人設計得很漂亮,是物化女性」,是「主動把女性當成男人的玩物」。2何為女權主義?我不想掉書袋、裝文化,去百度裡複製一堆的名詞解釋、外國人的名字給大家看。
  • 我國的女權主義是否已經變味?讓我們捋一捋女權主義的發展歷史……
    最近幾年,我們能發現,網絡上關於「女權」的話題越來越多,然而在這些話題下面,往往是吵得不可開交的男女群體。女權主義主張男女地位平等,消除對女性的壓迫,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個合理的訴求卻在我國逐漸變味,逐漸引爆男女群體之間的戾氣呢?我們先來捋一捋世界上女權主義的歷史。
  • 女權?女拳?—談談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社會現象,因為「女權主義」本身是一個舶來品,其發源於西方的女權運動,並在現當代發展壯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逐漸傳入中國並擁有了相當大的市場,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它是如何演化發展的,筆者整理了一些相關資料進行簡要論述,聊聊女權主義的」前世今生「。
  • 為餘秀華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是對女權主義的褻瀆
    總體而言,我並不認為中國有所謂的女權主義者,頂多就是鼓吹女權主義的人。男權主義是顯而易見的存在。正因為此,作為挑戰男權主義的女權主義者才讓人心生敬佩。不知什麼時候起,詩人餘秀華被一些女權主義鼓吹者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籤。
  • 十種對女權主義的誤解
    我們要談的是女權主義。從後排傳來的那種震驚的吸氣聲差不多已經說明了人們現在的感受。當下女權主義代表很多事物,而其中的許多飽受爭議。女權主義是戰鬥口號,也可以是一個髒字。女權主義被在推特上帶著憤怒地轉來轉去。女權主義是對抗一個有右傾傾向的世界的焦點。至少,那很可能是你正在聽到的。我們不能責怪你。
  • 所謂的女權主義究竟是什麼?
    其實說真的,我並不是很想寫這方面的東西,畢竟中國的女權很極端,一個不好就容易被攻擊、網暴、謾罵。我還很脆弱,遭受不了這樣的風雨。但是有句話說得好,我不如地域,誰入地獄,在平權運動日益高漲的今天,女權問題還是值得一說的。
  • 是時候擺脫「偽女權主義」了
    因而此次事件中秉持著「性別歧視」的觀點來維護「女權」的人,似乎成為了偏激的「女權主義」。用網絡上的流行語來說,就是「偽女權主義」。首先,單從「警察學校招生分性別」這件事來看,就不存在性別歧視。警察這一職業的主要任務是維護社會治安,相比起坐在辦公室裡的文職人員,在外奔波、處理各類社會事件的外勤工作者比例更大。因此警察學校招生理應偏向體能、力量等身體素質各方面較高的男性。
  • 「女權主義」到底是什麼?[中英文版]
    歡迎來到「Help Feminism女權主義」!Hey guys, welcome to 「Help Feminism」! 他們總是覺得女孩子什麼都做不了,而男孩子卻可以做大事。In some countries, most people want a son more than they want a daughter.
  • 李銀河:被妖魔化的女權主義
    我猜,其中的含義是多重的:一重是說,我的小說是一般意義上的文學,不是女權主義文學;另一重是說,我是賢妻良母、正常女人,不是女鬥士或者女同性戀;還有一重是說,我可不恨男人,我喜歡男人。不管是哪一重意思,背後的邏輯都是:女權主義不是好東西。
  • 你還在誤解女權主義嗎?
    女權主義是一種原是20世紀60年代起源於美國的一種政治思潮,其最終目標是爭取男女平等。關於「女權主義」一詞的定義,向來眾說紛紜、各執一詞。事實上,「女權主義」一詞的含義一直處於不斷的變化中。另外,一般也認為,女性主義和女權主義本質上相同,只是在概念上稍有不同,一些學者認為「女性主義」比「女權主義」顯得更加溫和,因而容易被人們所接受。一方面女權主義者認識到女性正在遭受來自社會的不公平待遇,另一方面這些女權主義者肯定女性的價值,並沒有將女性置於一種工具化的、私有化的物品或者無關緊要的次要角色。
  • 「女權主義」-你真了解嗎?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女權的話題越來越熱,各種聲音摻雜一起,你來我往,百家爭鳴,本來是一件好事。但隨著討論的深入,各種新穎詞彙也不甘寂寞的冒了出來:「中華田園女權」,「女權癌」,「女權婊」。。。隨著進一步討論,雙方直接鬧到了網絡對罵的地步。我們先不站隊,回來原地,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女權主義」和她的發展史。
  • 李銀河:女權主義在中國被妖魔化
    因此,有些贊成女權主義的人把女權主義改為女性主義,使它聽上去不那麼敏感,不那麼咄咄逼人,帶上點溫和的色彩。其實這是自欺欺人,因為女權主義和女性主義在它的發祥地西方的話語中是同一個字:feminism。在我看來,女權主義與中國傳統社會的衝突是雙重的:一重是虛構的衝突;另一重是真實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