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餓了麼王磊8次專訪,我發現了幾個完全相反的觀點

2020-12-18 驅動中國

2019外賣市場的夏季戰役已經拉開帷幕。與去年不同,餓了麼的戰略目標不再是從競爭對手那裡搶到多大的市場份額,而是數位化下沉。

據餓了麼CEO王磊(花名昆陽)所述,和一二線城市相比,三線以下城市對數位化的渴求更高。他們自身沒有這個能力,這意味著阿里在其中能發揮更大的價值。

不過餓了麼目標的轉移也帶有一絲微妙。在最近的採訪報導中,昆陽的表態和一年前有了較大差異,比如同樣涉及市場份額、預計投資力度的問題,一年前昆陽信心滿滿,如今卻直言,我們已不再關注份額。

而這種語境的變化,耐人尋味。

從野心勃勃到「佛系態度」

在最近的一次訪談中,《財經》記者問了昆陽一個問題,本地生活會成為下一個優酷嗎?委婉表達出了對餓了麼業務前景的保守預期。

對於阿里大文娛,尤其是其中優酷的表現,業內普遍認為差強人意。

但昆陽的回答出乎意料:我覺得優酷很成功,大文娛的戰略double H不是一天兩天。你說今天愛奇藝和騰訊就成功?大家不也虧得很多嗎?

眾所周知,優酷併入阿里後,從當年視頻行業的老大,到現在被愛奇藝和騰訊視頻超越和壓制,而且近期高層變動讓優酷的內容戰略又一次擱淺。優酷的沒落不可置否,而昆陽則對此避重就輕、迂迴到行業虧損的問題上,理由不免牽強。

這種態度貫穿到他對餓了麼發展的回應上。

比如市場份額的目標。

2018年昆陽同樣接受財經採訪,他的原話是,「餓了麼目前只有一個重點,就是奪回市場份額。50%是競爭的分水嶺,我認為到50%之後,競爭的主動權就在餓了麼手上了」。但夏季戰役過後,昆陽對這50%鬆了口,「我們沒設一個時間表,期望在中短期內達到50%」。

中短期指代多長時間無人知曉,不過餓了麼對市場份額的態度現在又出現了新的變化。昆陽在財經的採訪中,表示「份額已經越來越不是我們關注的核心」。

從志在必得到避而不談,餓了麼的轉變透漏出兩種可能:其一,餓了麼對美團的攻伐並沒有帶來理想的效果,起碼離50%還有不小的距離;其二,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策略發生改變,和美團的競爭不再是重中之重。

而對去年的競爭表現,昆陽只給了3.5+的保守分數,可見更傾向於第一種可能。按照阿里的內部評分機制,3.5-3.75之間意味著符合預期、但沒有超過預期。

除市場份額,昆陽改口的還有資金投入,相比去年餓了麼多次強調投入無上限所傳達出的自信和張揚,這次昆陽明顯謹慎和低調了許多。他認為錢投入多少不是我考慮的重點,重點是錢投到哪裡去。要投到數位化產品服務打造、中低線城市市場培育中去。

這和逍遙子傳達的意思類似,雖然子彈備得足足的,但還要打得更聰明。不過聯繫到去年無上限投入帶來的效果並不理想,這句話難免帶有一絲敲打的意味。

對於餓了麼去年一系列作戰計劃和巨額補貼,究竟有沒有產生與之對等的積極效應,僅靠餓了麼公開的的信息或第三方市場報告,其實很難做出判斷。但是昆陽今年的態度轉變,卻從側面印證了一些推測:餓了麼併入阿里後,雖風光無限,可內壓猶重。

無上限的投入,有上限的時間

昆陽對餓了麼的表態,實際上和阿里集團今年對外傳達的基調保持一致。

去年8月,張勇曾向投資者表示,餓了麼是非常重要的市場,會「盡一切力量獲得勝利」。而在2019財年財報公布的投資者電話會議中,阿里CFO 武衛表示,數字媒體和本地服務虧損最為嚴重,拖累了阿里的財報。

財報顯示,阿里利潤率為35%,同比去年同期的43%下滑了8個點。另外,第四財季營收為人民幣935億元,同比增長51%,可總成本佔了總收入的91%。與利潤率下滑的理由相同,成本直逼總收入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受到「整合餓了麼」的拖累。

所以,「高效地利用支出」成了阿里今年對大文娛和本地生活服務的最重要要求。

為此,餓了麼找到的突破口是三四線城市。據其官方數據顯示,在雲南大理、佛山順德、河南新鄉、浙江紹興等城市,餓了麼口碑的市場份額均快速突破50%。不過有一點,對於市場份額,業內素來存有疑慮。

一是餓了麼和美團的數據通常都各執己見,第三方市場報告結果也差異巨大。二是,餓了麼的增長態勢和阿里財報中的數據不能完全相符。

按照餓了麼官方公布的信息,去年一年本地生活服務按理來講應該增長明顯,可財報數據顯示,在餓了麼並表後三個完整季度裡,從2018年第三季度到2019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取得的本地客戶服務收入分別為人民幣50.21億、51.59億和52.66億,僅勉強保持著環比增長。

所以,在投入實效並不明顯的事實面前,餓了麼若繼續拖累阿里財報,那將面臨一個尷尬的問題:阿里對餓了麼的重視和投入能持續多久?又或者可以說,阿里給餓了麼的市場考驗期是多長時間?

巨頭對併購項目的耐心一向有限,尤其是阿里。

阿里併購後被關停的項目更多,天天動聽、口碑(後又重啟)、淘點點等等,一旦這些業務沒有達到阿里的預期,他們從整合重點到逐漸邊緣化再到關停的時間,一般不會太長。所以,阿里給餓了麼的時間不是無上限。

當然,餓了麼核心業務之外的訂單量增長明顯。2019年第一季度餓了麼生鮮活躍用戶訂單量超2018全年,三四線城市餓了麼生鮮訂單量增速為一線城市的1.4倍。這或許是其未來的新增長點。

外賣市場的反思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用戶規模較2016年增長19.1%,達到3.05億人,預計2018年達到3.55億人。分析師認為,在線餐飲外賣用戶增長速度趨於穩定,市場仍未飽和。

外賣市場的增長給美團和餓了麼的深度競爭提供了空間,但不同的是,從增量到存量,競爭的核心已然發生轉變,這也是對以往低層次的燒錢搶市場的一種反思。

餓了麼巨額補貼效應的削弱,印證了這一結論。去年剛剛上任的昆陽,指揮了聲勢浩大的夏季作戰,當時其立下目標,力爭在一年內將市場份額提高到50%,而一年後這一目標尚未實現,餓了麼卻拖累了阿里全年的財報表現。

以補貼撬動美團的用戶根基,這一策略本身就不是外賣行業下半場的打法,因為用戶的使用習慣和對平臺的忠誠度均已經養成,補貼效應必然會削減。所以,餓了麼未能實現對市場份額的爭奪可以預見。但值得一提的是餓了麼和阿里的態度。

餓了麼拒絕承認補貼戰略的失誤,甚至直接否認市場份額這一衡量行業競爭的關鍵性指標。

餓了麼和美團的競爭,說到底最後還是要看市場份額和業務增長。就像餓了麼與美團的樓層差距,為什麼美團站2樓、餓了麼在1樓?當時餓了麼選擇背靠阿里,平臺各項數據增長也較為穩定,它和美團最大的差距無非就是市場份額。所以,現在避開市場份額,而空談競爭,不免有些自欺欺人,也不尊重市場的競爭規則。

就像優酷之於阿里,不能說它補全了大文娛生態體系,能夠為阿里這棵大樹提供營養,就認定其成功。

從昆陽對淘點點、優酷成敗的評價可以看出,餓了麼去年的真實成果或許也通過這種解說而使其強行「成功」。這是迴避,而不是反思。

昆陽從一開始就強調,口碑餓了麼具有服務電商的價值、物流網絡的價值,集團花這個錢是值得的。這種理念意味著,口碑餓了麼服務阿里的價值要高於本地生活服務的競爭價值。但反過來想,若是競爭失利,餓了麼服務阿里的價值也會削減,屆時阿里恐怕要重新考慮對餓了麼的態度了。

相比市場競爭,這或許才是餓了麼最大的隱憂。而「君有疾,不治恐將深」的故事,我們希望不要在它身上發生。

歪道道,獨立撰稿人,網際網路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餓了麼CEO王磊:本地生活服務如何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肩負著將其融入阿里的重任,王磊上任後迅速對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僅僅半年後,口碑也被納入王磊麾下,自此,餓了麼與口碑合併後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登上歷史舞臺。王磊無疑是故事的主角。王磊原非「局外人」。雖然在餓了麼前他在阿里健康做了三年CEO,但再往前回溯,他曾是淘寶旗下移動餐飲服務平臺淘點點的負責人。
  • 餓了麼的底氣與阿里巴巴的定力
    繼接入支付寶之後,餓了么半年內發布了第二次重大升級:從送餐升級到送「萬物與服務」,布局「身邊經濟」;除此之外,還做了個性化推薦、內容化互動、會員體系的升級。由此可見阿里巴巴對餓了麼的期待。併購一家公司後,如果兩年未取得行業第一地位,很多大公司的做法都是「找備胎」,阿里巴巴卻展現出了罕見的定力。
  • 幡然頓悟後,餓了麼主動變招!
    餓了麼組織結構調整進入8月後,今年就只剩下最後一季,很多公司都在這時磨刀霍霍地進行組織結構調整,比如說,餓了麼。從今年8月起,餓了麼將正式告別運營了兩年的城市管理體系:原先全國24個區域將壓縮為7個大區,各個大區按業務劃分為不同的事業部,比如說,KA(重點商戶)、NKA(全國性大連鎖商戶)、LKA(地方性小連鎖商戶)、高校、新零售、物流等。
  • 餓了麼重新開局
    而在內部,餓了麼與口碑的繼續整合、探索,也將是接下來的重要方向。但與幾年前蒙眼狂奔時期不同,如今的餓了麼背後是阿里集團式打法和生態支持,這種支持還有持續加碼的趨勢。「仗還沒有打完。」王磊表示,「以前競爭對手打我們,是站在二樓打一樓。」而餓了麼 2019 年的目標是,「爭取上到三樓。」
  • 餓了么正式上線「百億補貼」:阿里焦慮,美團危險?
    收購餓了麼也順理成章,因為阿里需要一個本地生活的入口。 2018年10月,完成收購之後,阿里巴巴將餓了麼和口碑的業務進行合併,成立了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王磊任公司總裁兼餓了麼CEO。王磊在接受36氪採訪時曾表示,在他接手時,餓了麼的直營城市有92個,口碑有40個,而美團多達190個。他發現,以前餓了麼沒有重視的小城市,被美團佔據了大部分江山。王磊,圖源:網絡 為了搶佔這部分市場份額,阿里啟動「上山下鄉」計劃,宣布要數位化升級近百個三四線城市。
  • 即時配送市場新變革來臨 餓了麼蜂鳥即配全面開放
    作為阿里巴巴新零售體系中的重要一環,餓了麼近日宣布旗下即時物流平臺蜂鳥品牌獨立,並由原品牌名「蜂鳥配送」升級為「蜂鳥即配」。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表示,品牌獨立後,未來3年,蜂鳥將建設2萬個全數位化即配站,建立一個數智化的開放即配生態,將服務拓展到更多行業和區域。
  • 外賣競爭告別蠻荒時代 餓了么正在犯哪些錯誤?
    燒錢是餓了麼這個夏季的主題。8月1日,傳阿里正為餓了麼尋求30億美元融資,據悉融資是為了讓餓了麼有更充足的彈藥投入到外賣大戰中來。不久前,餓了麼CEO王磊對路透社表示,今年7-9月餓了麼將投入30億元,目標是將市場份額提升到50%以上。 「資金目前不是我們的核心問題」王磊表示。毋庸置疑,背靠阿里這棵大樹餓了麼現階段不為錢發愁,而是為KPI發愁。
  • 餓了麼口碑今年計劃招聘5000名員工、新增80萬蜂鳥騎手
    )北京】2月27日報導「今年餓了麼口碑計劃再招超過5000名新員工,同時繼續歡迎老戰友回家。」2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兼餓了麼CEO王磊(花名「昆陽」)對外表示。據悉,僅過去三個月,餓了麼和口碑已經新招超過6000名員工,崗位涵蓋商戶服務、產品研發、配送管理等各個方面,其中尤其包括了近200名重新回到餓了麼工作的老員工,今年還將再招超過5000名新員工。
  • 月活反超美團,餓了麼補貼戰告捷
    但顯然,餓了麼的增長勢頭更快,相反美團出現一定的用戶增速放緩。背後原因除美團將增長重點放在創新業務以外,更來自餓了麼全面發力的百億補貼攻勢,以及支付寶、高德地圖、淘寶等阿里系王牌產品的傾力引流。這場本地生活市場的大決戰,從今年3月10日,支付寶由金融支付平臺升級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起進入白熱化;到雙十一期間,隨著餓了麼背靠主場作戰並取得月活用戶數反超戰事全面升級。
  • 最前線丨餓了麼發布「餓了麼星選App」,要做外賣界的「米其林指南」
    談及做餓了麼星選的理由,阿里巴巴集團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餓了麼CEO王磊表示,當前外賣平臺排在最前面餐廳,往往都是出餐量高、運營成本高的商家,未必是質量最佳的餐廳,很多優質商家還沒有被發現。王磊提到,外賣行業的500強與餐飲行業500強之間還存在一定錯位,很多商家尚未進入優質外賣商家的名單。
  • 口碑餓了麼宣布為成都餓了麼商戶減免佣金:最高降5%
    據悉,這是餓了麼口碑在33天時間裡第四次主動為商家減免佣金,此次減免政策首批落地廣州、深圳、成都、重慶四城市,覆蓋門店超過5萬家,同時還將給予這些商戶總價值7000萬元的流量支持。此前在抗疫最關鍵期間,口碑餓了麼率先推出包括佣金減免、資金支持等在內的「五個決定」、「復工十件套」,並尤其對武漢區域商家進行了重點扶持。
  • 灣仔碼頭在餓了麼的外賣店生意黃了
    記者 | 趙曉娟編輯 | 昝慧昉1時隔半年,灣仔碼頭與餓了麼合作開設的74個餃子外賣店已下線。1月13日,界面新聞注意到,灣仔碼頭在餓了麼北京區域上線的外賣店已全部下線,在餓了麼、大眾點評網站均已經無法檢索出灣仔碼頭相關外賣店。
  • 餓了麼起訴餓了嗎獲賠1萬元 後者將立即改名
    餓了麼起訴餓了嗎獲賠1萬元 後者將立即改名  Evelyn Zhang • 2021-01-06 18:16:32 來源:前瞻網 E2967G0
  • 餓了麼造「豆豆節」:拆解超級會員的迭代與創新
    數據顯示,餓了麼的超級會員人均下單頻次是普通用戶的2.3倍,客單價遠高於普通用戶,人均新零售消費額相比普通用戶高出39%。與此同時,9月28日,餓了麼宣布推出首個「吃貨豆狂歡節」,即「豆豆節」。這是今年7月會員體系升級後,餓了麼首場基於會員的營銷節日。
  • 最高5% 口碑餓了麼再次減免佣金
    來源:金融投資報2月27日,《金融投資報》記者從阿里本地生活了解到,口碑餓了麼近日宣布從3月1日起,對成都部分餐品優質、服務優秀的商戶再一次進行佣金減免:其中餓了麼平臺的商品佣金降低5%,口碑平臺佣金部分減免,最高全免,為期1-3個月。
  • 餓了麼出新招!將開放配送能力,蜂鳥騎手!你的賺錢機會到了
    未來3年,蜂鳥將建設2萬個全數位化即配站,建立數智化的開放即配生態,服務拓展到更多行業和區域。一份外賣就是一個大數據今天的這場發布會,是餓了麼成立以來的第三次發布會。第一次是在2015年的8月,當時風華正茂的張旭豪在餓了麼特有的藍色背景光下,驕傲地宣布上線「蜂鳥配送系統」。當時,網際網路大部分還在瘋狂跑馬圈地的階段,當時快的與滴滴為了搶奪市場,瘋狂燒掉了二三十億元人民幣後,剛剛「聯姻」。
  • 進軍三四線、投入無上限:餓了麼口碑繼續做本地生活「造風者」
    在阿里宣布全資收購餓了麼一年零一天之際,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花名昆陽)在新一年啟動會上明確宣布「快速開拓三四線城市」這一競爭策略,並要求餓了麼口碑繼續做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造風者」,給行業帶來更多價值,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 餓了麼藍騎士換新衣,「作業寫完了麼」有點扎心
    日前餓了麼官方微博更新消息,「每一個名字的上場,都是使命的徵程」,並附上一張海報,其中顯示餓了麼藍騎士所著新制服不在僅僅是印上餓了麼logo,而是諸如 「買菜了麼」、「訂花了麼」、「冷了麼」等等短語,以提示用戶餓了麼平臺在外賣配送之外的其他豐富功能。
  • 重慶外賣女騎手感動全場,獲餓了麼藍騎士節「微光獎」
    「有些區域不讓停車,有些物業不讓外賣員上樓,這讓人怎麼送」……12月17日,在藍騎士節上,餓了麼CEO王磊、餓了麼副總裁劉歆楊受到外賣騎手們的現場提問。針對諸如電梯擁堵、商戶出餐慢等騎手呼聲最高的7個異常配送場景,餓了麼將通過更靈活的配送時間和更具有人情味的規則,同時加強智能設備投入,通過新辦法尋求優化「解法」。
  • 且慢,法官大人-論戰王磊《美麗城》
    如果縮小一些概念,我恰好有截然相反的印象,中國搖滾樂或所謂另類音樂界的問題不是羅廠,而是無話可說,從思想到音樂都過於蒼白,而王磊恰恰在這一蒼白背景下顯出自己的血肉豐滿。  王小峰認為王磊羅廠,「畫蛇添足之處隨處可見。」而我恰恰覺得《美麗城》勝在直接,夠爽,夠飛。或許這完全是觀念的差異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