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羅很熱,中國翻譯界很尷尬

2021-01-20 中國網漢..

愛麗絲·門羅,這個名字對國內讀者來說無疑是陌生的。這個「短篇女王」獲得諾獎前,其作品僅有《逃離》一部在國內公開出版。不過現在,一切都在發生改變,她的作品在全球各地的圖書市場火熱升溫,國內多家出版社也對門羅作品的中文版權展開激烈爭奪。

愛麗絲·門羅 [資料圖]

網際網路讓世界變小了,可我們的文學視野竟然更小了。倘若不是諾貝爾文學獎,我們能知道愛麗絲·門羅是誰?而得了諾獎之後,門羅在中國的命運已經今非昔比。據媒體報導,「現在市面上唯一的(門羅)中文譯本《逃離》已經在各大網店賣斷貨。據出版社透露,庫存中剩下的一些貨也迅速賣光」。門羅作品的熱銷,讓我們又一次習慣性地面對諾獎得主「後知後覺」,更反襯出若干年來中國翻譯界的尷尬。

尷尬之一:翻譯界無「大家」。不知道門羅,自然是無人推介或者介紹的很少,這是譯者的視野問題,他們沒有注意到門羅。目前的中國翻譯界,有翻譯者,卻少有翻譯大家。原因在於,現有的譯者基本上只是純粹的譯者,其本人並不是出類拔萃的文學作家。他們往往在商業目的下「接活」,商家給什麼翻譯什麼,基本談不上個人喜好以及「眼界」二字,所以視野要窄得多。相比較而言,中國新文化運動前後的一段時間內,胡適、魯迅、周作人等人都對推介國外作品起到過巨大的作用,他們集作家、導師、啟蒙者、譯者於一身,翻譯範圍、角度、效果自然不同凡響。林語堂等人,甚至可以進行嫻熟的英語寫作;後來的錢鍾書、楊絳、傅雷等人更是學貫中西。今天,有這樣的翻譯大家嗎?所謂作家倒是不少,懂洋文的就鳳毛麟角了。

尷尬之二:翻譯界只認「大家」。這裡的「大家」,是指流行的作家、商業利益巨大的作家以及成名已久的作家。今天的中國翻譯界,與文學整體走向聯繫很緊密,更注重經濟利益。J.K.羅琳的《哈利·波特》要翻譯,因為孩子們愛看;約翰·羅納德·魯埃爾·託爾金的《魔戒》要翻譯,因為市場廣大;一些名家名作市場固定,也要翻譯,所以不管重複不重複,哪怕沒以前翻譯得好,也要翻譯。至於其他別的成功的非主流作家作品、有潛力的作家作品,很對不起,不流行、沒趕上潮流、賺不到錢的東西咱不翻譯。正因為如此,一些諾貝爾獎得主對於國人來說總是「生面孔」,他們的作品總是得「滯後翻譯」。

尷尬之三:翻譯界太廉價。中國翻譯界為什麼好作品不多、魚龍混雜?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翻譯稿費低廉,翻譯界太廉價。雖然說藝術是無價的,可沒錢的藝術卻會餓死人。長期以來,中國翻譯作品的稿酬標準一直在幾十元每千字左右徘徊,百元每千字已經是「高價」。翻譯是一項極其辛苦的工作,既要「譯」,又要「作」,長時間的勞動,一部十幾萬字的譯作又能換得多少酬勞呢?以60元每千字的標準算,萬八千塊錢而已。如此低價之下,自然會低效,更不會有人四處主動尋找潛在價格更低的作品去翻譯了。想當年,商務印書館付給林紓翻譯小說的稿酬是千字5元,後來增加到6元。這個標準的「元」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要知道魯迅1924年買了套四合院花費了800塊銀元。

當然,我們也可以把責任歸結於讀者:洋貨越來越流行,洋文學卻越來越小眾。可是,我們怎麼不說這是引導者的原因呢?引導者自毀長城的話,那也怪不得讀者了。魯迅曾經說,「注重翻譯,以作借鏡,其實也就是催促和鼓勵著創作。」翻譯做不好,創作又怎麼能好?門羅熱銷反襯的中國翻譯界尷尬該引起重視了。(姜伯靜)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作品中國僅一部譯本 凸顯翻譯界尷尬
    諾獎得主作品中國僅一部譯本 凸顯翻譯界尷尬 Only one book by Munro translated into Chinese門羅作品的熱銷,讓我們又一次習慣性地面對諾獎得主「後知後覺」,更反襯出若干年來中國翻譯界的尷尬。  尷尬之一:翻譯界無「大家」。不知道門羅,自然是無人推介或者介紹的很少,這是譯者的視野問題,他們沒有注意到門羅。目前的中國翻譯界,有翻譯者,卻少有翻譯大家。原因在於,現有的譯者基本上只是純粹的譯者,其本人並不是出類拔萃的文學作家。
  • 諾獎官網調查七成人未讀過門羅 中文版權爭奪內戰
    姚妧此前曾翻譯過《少年派》《南極》等作品。談到翻譯門羅作品的感受時,姚妧認為,門羅的文字看起來很簡單,但要翻譯出作者表達的語境還是很難的。特別是門羅獲得諾獎後,這無形中給翻譯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編輯劉燦燦表示,原來與姚妧約定的翻譯截稿時間大概在今年年底,隨著諾獎的頒發,翻譯進程可能會提前。
  • 《逃離》譯者李文俊:門羅描寫的痛苦不在表面
    門羅以短篇小說聞名全球,迄今為止已出版14部作品,多以女性為中心,聚焦於加拿大普通小鎮的生活經驗,探索普通女性複雜的心理與情感世界。  門羅小說集《逃離》中文版由著名翻譯家李文俊擔綱翻譯。李文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對門羅獲獎並不意外,門羅作品有很明顯的女性特色,內中哲理也頗值得玩味。
  • 村上翻譯門羅小說 網友:友誼第一 比賽第二
    原標題:村上翻譯門羅小說 網友:知己知彼 喜感十足   村上春樹用文字對芒羅進行了一次悄無聲息的問候。   村上翻譯、芒羅的書在日本熱賣。   旅日華人作家毛丹青昨日在微博中透露,「路過大阪梅田的紀伊國屋書店,看見今年諾獎得主芒羅的小說正在熱賣,而最大的廣告是村上春樹翻譯了她的一篇小說,顯得喜感十足。」毛丹青的爆料,也讓很多網友感到「喜感十足」,幽默表示:「知己知彼,村上真是熟知『對手』呀!」「村上雖然今年沒獲獎,但品位不凡,哈哈!這才是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啊」「獲獎熱門人,選翻譯獲獎者的作品,有意思!
  • 譯林出版社細解「艾麗絲·門羅作品」出版始末
    日前,譯林出版社宣布將同時推出門羅七部主要作品,引起國內讀者和媒體強烈關注。隨著出版日期臨近,譯林出版社逐步披露了他們出版艾麗絲·門羅作品中文版的緣起、過程和一些細節。緣定2008:為什麼選擇門羅記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鳳凰傳媒就已經關注並獲得艾麗絲·門羅作品版權。
  • 諾獎得主門羅在中國遇冷 在華中譯本僅一部作品
    「瑞典學院昨晚公布,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加拿大知名女作家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頒獎詞將門羅介紹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國內文學評論界也在得知門羅獲獎後稱其「實至名歸」。」  瑞典學院昨晚公布,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加拿大知名女作家愛麗絲·門羅(Alice Munro),頒獎詞將門羅介紹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門羅在接受一家加拿大媒體電話採訪時說:「我知道我有贏的希望,但從來沒想過會得獎。」瑞典學院永久秘書皮特·英格倫評價道,「短篇小說一直處於長篇小說的陰影中,門羅選擇了這種藝術形式,她將它很好地開墾,接近完美。」
  • 門羅僅一部作品被翻成中文 出版社加印《逃離》10萬冊
    [導讀]雖然廣受文學評論界讚譽,但門羅在中國普通讀者中還是一個比較陌生的作家,僅有一部作品《逃離》被翻譯成中文。據嶽衛華介紹,《逃離》出版以來迄今已經賣了近5萬冊,明天一早就將加印10萬冊。值得欣慰的是,譯林出版社已經買下了門羅的7部作品,她的另一本小說《親愛的生活》也正在翻譯中,將由十月文藝出版社推出。
  • 譯林出版社細解「艾麗絲·門羅作品」出版:六年磨一劍
    《公開的秘密》獲得WH.史密斯文學獎,是門羅首次獲得國際大獎的代表作;自此之後,門羅作品日益受到國際文壇的廣泛關注。《好女人的愛情》斬獲了吉勒文學獎和全美書評人協會獎,從內容來說可稱門羅迄今發表的最大膽的小說集。《恨,友誼,追求,愛情,婚姻》是門羅創作後期的高峰之作,題材更為寬廣,技巧也更為圓熟,其篇目被選入大學英文教材。
  • 門羅7部作品出中文版 全面展示短篇女王風採
    翻譯門羅:漫長而曲折  即將面市的門羅作品集,多以江蘇人民出版社的譯本為基礎,大多由某一位譯者獨立擔綱翻譯,譯者們熟悉英美文學,熱愛門羅這個作家及其作品,其中有曾在加拿大擔任訪問學者的作家,也有英美文學知名研究者。
  • 門羅獲獎引短篇小說受關注 專家:藝術上更純粹
    瑞典學院給門羅的頒獎詞是「當代短篇小說大師」,而她也早有「加拿大的契訶夫」之譽。中國目前引進門羅的唯一一部作品,是2009年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逃離》。這部當時並未引起普通讀者關注的短篇小說集,如今一書難求,訂購的隊伍排到了11月。諾貝爾文學獎此次的青眼,是否能為短篇小說帶來春天呢?
  • 門羅:荒謬是濁世羈旅真切的花朵
    閱讀翻譯的書,莫大的苦惱是不合拍,無所謂譯筆的正確與否,倒似兩個陌生人初見,東拉西扯的天氣如何如何,再加上口是心非的恭維,合適不合適繼續聊天都是問題。門羅未必不適合女人閱讀,小說這種文字的落差,類似煙花璀璨的一瞬,印象留在了心底。
  • 陳曉明:門羅作品特別精細 與中國作家差異很大
    [導讀]她的小說與中國作家的作品有很大不同。中國小說普遍人物眾多,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而門羅作品則不然,她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整體人物少,故事情節簡單。陳曉明老師表示,門羅對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收穫是實至名歸的。她的小說與中國作家的作品有很大不同。中國小說普遍人物眾多,故事情節跌宕起伏,而門羅作品則不然,她特別注重細節的刻畫,整體人物少,故事情節簡單,人物關係不那麼複雜,而是通過對細節的刻畫來表現主旨,刻畫生活細節,深入探討底層人民的生活困境。
  • 張悅然談諾獎得主門羅作品:沒有讀不懂的焦慮
    青年女作家張悅然在她主編的《鯉·旅館》裡,恰好刊發了國內翻譯的門羅最新小說。她表示:完全沒有讀不懂的焦慮。門羅的大多數小說,情節性都很強,有時會過了頭,給人用力過猛的感覺。  目前,門羅在國內出版的小說集只有一本,是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推出的《逃離》,全書由8個短篇小說組成,由翻譯家李文俊翻譯。  著名評論家白燁認為,門羅獲獎比村上春樹更實至名歸。
  • 諾獎得主門羅:被譽為「契訶夫的女傳人」(圖)
    艾麗絲·門羅曾訪問中國  門羅創作了11部短篇小說集和1部類似故事集的長篇小說。上世紀80年代,門羅曾訪問過中國。《逃離》是艾麗絲·門羅2004年的作品,全書由8個短篇小說組成,該書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著名翻譯家李文俊翻譯。  據了解,艾麗絲·門羅是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獲此殊榮的第13位女性作家。
  • 馬龍當場「拆穿」女翻譯上熱搜
    創作難,翻譯也不容易!比如電影《和莎莫的500天》,男主明明失戀,但某視頻網站翻譯的字幕卻顯示「贏得女人芳心最好方法就是讓她愛上文學」,正解其實是「忘掉女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她變成文學」。差得還挺遠的!如此隨便亂翻譯的,著名桌球運動員馬龍最近也遇到了一位。
  • 文學批評家陳曉明:莫言與門羅兩人作品存在共性
    《無邊的挑戰》、《中國當代文學主潮》、《不死的純文學》……30年的學術研究中,陳曉明出版了30多部文學評論專著,每一部作品的出場,都能給中國文學批評界帶來別樣的思潮,作為「南方批評書系」之一的《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後現代性》曾摘得第四屆魯迅文學獎(2004-2006年)全國優秀文學理論評論獎。
  • 翻譯家胡小躍:《街貓》作者是法語文學的「門羅」
    胡小躍:現在中國的出版人和讀者總是盯著英美法這些大國,缺少對其他國家的文學的關注,從而失去了很多好的東西。中國的圖書市場跟國外的很不一樣,外國人都是對陌生的東西好奇感更強,而中國的開放性不夠,總是預先有標準,認為小國的東西不夠好。因此,我想通過翻譯這本書,讓大家關注加拿大文學,關注這些被忽略的文學。
  • 他翻譯的福克納,影響了莫言的創作方向
    《福克納評論集》由李文俊編譯,1980年出版於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發表之後他覺得如果不完整地譯介福克納的作品,未免有貽人以本末倒置之譏。於是就譯了《喧譁與騷動》,編譯了《我彌留之際》,接著又譯了《去吧,摩西》《押沙龍,押沙龍!》《福克納隨筆》《大森林》,後來又寫了《福克納評傳》,《福克納畫傳》,《福克納神話》以及包含其他作家紀念福克納的演說集子《威廉·福克納》等。
  • 門羅作品捕捉平凡女性日常生活 通過小說觀察世界
    門羅是諾貝爾文學獎歷史上第13位女性獲獎者,以短篇小說見長,諾獎頒獎詞稱她為「當代短篇小說大師」。  《逃離》是門羅的代表作,也是中國內地讀者最為熟悉的門羅作品。她獲獎後,《逃離》曾在三天內加印至40萬冊,仍供不應求。
  • 中國翻譯界最高獎項在北京頒出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電 (記者 應妮)2019中國翻譯協會年會9日在北京舉行,現場頒出了中國翻譯界最高獎項——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蒙語翻譯家曹都、俄語翻譯家顧錦屏、波蘭語翻譯家林洪亮、英語翻譯家王弄笙和俄語翻譯家王智量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