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他們是地產商的中堅力量,他們是城市崛起的脊梁,他們是美好生活的營造者。樂居財經聯動全國百城,推出《見地》人物系列之「對話經理人」,一起聆聽區域總、城市總講述其建設美好生活的故事。本期【見地】對話嘉賓:花樣年地產集團副總裁/成都區域總裁朱國剛先生。
撰文 | 銀濤
出品丨樂居財經
藝術是生活的表達。
十九世紀,24歲的音樂詩人羅伯特·舒曼創辦了《新音樂雜誌》。敢於幻想的浪漫主義音樂家,通過發表報刊評論,表達自己音樂藝術上的觀點。他關注高於自我的內在,注重人物的真實情感,讓音樂藝術與生活情緒、文學主題建立聯繫。他探索具有幻想性和即興性的調性和聲,造就了奇蹟般的具有獨創性的形式——在此之前,從未有像《C大調幻想曲》或者《狂歡節》那樣的作品問世。
狂熱、大膽是舒曼的作曲風格。在創作中,情感的細膩化,幻想的無限性,讓舒曼的音樂理想得以表達,與受眾產生共鳴,影響後世。
在地產行業鋼筋水泥的冰冷世界中,也有極具幻想氣質的空間美學創造者——Fantasia花樣年地產。
Part 1
創造美的高級樂趣
▲花兒樣樣實景圖
筆者走進位於天府五街的花兒樣樣——花樣年成都區域總部,深切感受到花樣年對空間美學追求從內而外的執著。辦公區每個空間都有不同的名字,命名的背後是對空間裡每個人個性化感受的尊重,不同空間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在「無量山」,樂居財經見到了此次的專訪對象——花樣年地產成都區域公司區域總裁朱國剛,「地產的藝術表達,是花樣年的基因。」在花樣年近十年的朱國剛營銷出身,卻對建築空間設計情有獨鍾,「空間雕刻」是他的樂趣所在。
▲花樣年·知美術館
▲花樣年·花花學園
花樣年與眾多國際、國內設計大師合作默契,「藝術作品」遍布成都。
花樣年攜手日本知名建築大師隈研吾,為成都打造了一座嶄新的藝術文化地標——花樣年·知美術館。隈研吾的設計理念「讓建築消失」,這樣的消失是讓建築完美融入自然的天、地、水。中國建設元素「瓦」與水的連結,也讓建築悄無聲息的浸潤進了詩歌文化的平仄韻律之中。
靈感來源於童趣繪本的「花花學園」,由WYDF世界青年設計全球總冠軍陳峻佳操刀,集商業銷售、展覽、教育與社區共建為一體。建築以思考兒童美育未來出發,激活人與人、人與空間的互動,以孩子作為紐帶連結家庭與社區。
花樣年創造美的高級樂趣,是讓建築藝術好看又耐用,和最好的吃喝一樣,不只是擺盤而是讓你敢下筷子。
Part 2
趣味料的獨特見解
「千篇一律造一樣的房子,沒有未來。」朱國剛直言。
花樣年在成都區域開發項目20多個,每個樓盤案名都完全不一樣。「這個城市未必記得住我們。」朱國剛曾經跟集團探討過項目案名是否要統一化或者規律化,但決策層深刻研判後還是決定放棄。花樣年覺得每個樓盤就不應該一樣,包括案名、選址、產品、目標客群等。因為房地產有非常強的在地屬性,城市、地段與配套資源決定了不動產的基本屬性。
▲花樣年集團成都區域項目分布圖
產品系案名會讓企業的知名度快速提升,但這不是花樣年的企業主張。「花樣年把客戶的個性化和人性化,永遠放在第一位。」朱國剛堅定的選擇精耕細作,他認為沒有同樣的兩片樹葉,沒有同樣的兩個人,那麼每個樓盤服務的業主也是不一樣。
「即便以後再做200個項目,也不一樣。」朱國剛在笑談中透露,一個案名就有九個字的全新項目,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亮相案名。「案名是為了匹配這塊土地的特點和背後的客戶人群。」
被問及如何分析土地、劃分客群以及敲定產品,朱國剛坦言花樣年不是根據單價和客戶支付能力來細分客群,不按面積段劃分剛需、改善、再改、深改與頂豪產品。花樣年有趣、有味、有料三條產品線,是根據客戶不同的生活態度和需求來區分。
▲花樣年產品系劃分趣味料
「九字案名的項目是趣系列,名字有趣,空間有趣,講究的就是極致的取捨,一看就知道誰喜歡誰不喜歡,極致討好客戶喜歡的部分,然後告訴客戶缺點是什麼,一目了然。」朱國剛認為極致取捨的趣系列產品,屬於充滿想像力、豐富張揚、勇於探索未知的客群;而味系列是高級的平衡,不會覺得很酷,但穩健、工整、開闊、堅定;料系列則是藝術與生活,自然與美學的充分調和。
花樣年產品系層層拆分,顆粒度細化,關注用戶感受,主張先行。朱國剛談到,花樣年分析地塊不是先討論成本價格利潤率,而是對地塊屬於什麼氣質產生激烈碰撞和探討。充分PK討論,確定土地氣質是趣是味還是料,統一思想後,投資、產品、營銷、工程再全跟上。
市場不缺產品,但有同質化趨勢。朱國剛帶領花樣年的設計師們,將生活美學概念與屬地建築滲透融合,設計出更凸顯城市特色的建築和空間。用產品獨特氣質區隔客戶,吸引能與其共情的目標客群。
Part 3
服務空間的精神屬性
「地產的本質是空間,空間的本質是為人服務。」
朱國剛認為,檢驗一個空間的好或壞,是研判人在空間裡獲得的體驗和感受如何。空間滿足功能性需求之後,是否能實現精神性需求的滿足。
花樣年地產集團副總裁/成都區域總裁朱國剛
產品本身空間的獨特氣質和美學設計實現了功能需求,提供了精神需求滿足的條件。而後續服務則是為「家」舒適性的持續滿足,和對消費者生活夢想的承載。
「地產+社區」,是花樣年雙輪驅動模式。
「後地產時代,精神層面屬性會越來越重要,這個部分會是以後品牌房企的溢價和利潤增長點。」朱國剛判斷到,以後客戶會更願意為他能獲得的精神感受而付費,地產同行之間這部分的差異將逐步擴大。
「地產是大宗低頻交易,而社區服務是小單高頻交易。」朱國剛說到。花樣年集團社區運營的規模佔比大過地產開發,地產是為社區持續製造業主的,花樣年長期堅持做社區服務。社區服務著眼於長期價值,服務不僅僅是打造溫度社區,還創造溫暖的鄰裡關係。客戶對房子的需要,不僅僅是對硬體的需要,更期待小區背後給他的,精神上溫暖愉悅的感受。
如何將服務量化細化?如何變成一個具象化產品系統的體現?花樣年有自己獨特的解決方案:研究所有服務的顆粒度,讓服務有標準可執行。
「可以用積極心理學的邏輯來理解。」朱國剛對心理學也頗有研究,他解釋到,如果不開心,想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嘗試做一些動作,大腦神經皮層會接收反射信號,感受到開心的情緒,原理類似膝跳反射。心理學本質上是科學,從這個邏輯,在空間中客戶想獲得積極、良好的精神感受和體驗,是可以做符合人性需求的設計來實現。再把這些設計具象化,顆粒度做細,就能讓身處空間的人感受到。
在成都,花樣年為超過100個社區提供服務,為50萬成都人提供有暖心的社區服務。花樣年以對生活的超前理解和想像,賦予業主有溫度的空間、有厚度的生活。
Part 4
行業回歸基礎使命
「為什麼我發自內心要堅持做個性化?」朱國剛在反問中自我審視。花樣年成都區域每年銷售業績100多億,也就是每年要新增和服務一萬三千個業主,每年要為這個城市解決一萬三千個家庭安家的問題,為他們建立美好的家庭,溫暖的社區和舒適的家園。「這是我們最大的成就感。」朱國剛認為,花樣年每個項目背後的業主都不一樣,精耕細作才是產品和服務品質的有力保障。
花樣年地產集團副總裁/成都區域總裁朱國剛
「三道紅線」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和增長不再依靠槓桿,而只能依靠運營管理,依靠產品力的創新。
精準調控,房地產行業的生存路線和發展模型已經在變化。朱國剛認為房企需回歸到基礎使命,為客戶創造滿意的產品和服務。地產行業近20年的發展靠投資驅動,而現在信號非常清晰,不要盲目放大槓桿,不要依靠負債去放大規模,減少靠投資來驅動增長的模式。
「對精雕細琢做產品的開發企業來說,是好事。」朱國剛坦言,企業應回歸到生產的本質——踏踏實實做慢活、細活,苦活,走勤奮路線,這樣才能健康發展,以實現長遠增長。「產品和服務是基本活。」他認為,對房地產行業來說,原材料是土地、建材,企業通過設計能力、空間運營能力,打造出藝術美感和生活性皆具的空間,客戶根據自身滿意度感受,來買單。
朱國剛營銷出身,經手的產品無數,對模仿、複製、抄襲嗤之以鼻,「消費也正在進入新時代。市場不缺房子,客戶要的是符合自己氣質的產品。」朱國剛認為花樣年重視產品和服務,具有在後房地產時代競爭的優勢。
花樣年地產集團副總裁/成都區域總裁朱國剛
在「無量山」會議室的桌上,放著數個沙漏計時器,所有的會議、溝通都有時間效率卡點。這是花樣年獨特的時間管理方式,「空間雕刻」和「服務打磨」的生產周期都用效率來與之平衡。「超時1分鐘100塊,可以花錢買時間,我也是。」朱國剛笑著說。
花樣年成都企業文化白皮書的第一條是,做一個有趣的人。
「在花樣年的工作是有趣的,我們打造不一樣的房子,服務不一樣的客戶。」朱國剛會面試每一位花樣年的新人,以尋找符合有趣氣質的靈魂。
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於有趣的靈魂。富有想像力的空間,來源於熱烈的情感。
花樣年在成都的每部作品,都傳遞著對建築美學的透徹理解,對極致幻想的無限渴望,對生活美學的空間洞察,是可以傳承和被時代記住的「幻想曲」。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