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最不該被忽略的一首詩,句句飽含哲理,讀懂了受益終生

2020-12-02 騰訊網

提起陶淵明,很多人率先想到的應該是他的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

他是中國山水隱逸派的開山祖師,他所描繪的「桃花源」成了後世無數文人爭相追求的精神樂土。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他的一首很冷門的詩,也許很多人都沒讀過,但是詩中卻有三句千古流傳的名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讀懂了終生受益。

這首詩名為《雜詩》,全詩如下: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這是陶淵明晚年寫的一首詩,其中的「落地」、「盛年」、「及時」三句,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卻不知原來是出自陶淵明筆下。

這三句飽含哲理,即使是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所以說此詩應該算是陶淵明最不該被忽略的一首詩了。

詩歌開頭四句是在感慨人生之無常,生命之短暫。

人生來就像無根之木,無蒂之花,又宛若路上的塵土,隨風飄轉。

命運莫測,種種遭遇由內而外地改變著人的精神面貌,每一個人都已經不是最初的自我了。

這幾句和《古詩十九首》的「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飄塵」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這樣的慨嘆自古有之,只是在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出現特別頻繁,也許是和當時的戰亂動蕩有關吧。

皇權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的日子也是朝不保夕,文人們會有這種人世無常的感慨也就情有可原了。

即使當時陶淵明歸隱田野,但也不可能完全脫離俗世,所以才會發出這樣的喟嘆。

但他畢竟是曠達的,接著的四句寫的便是他對美好人生的追求。

既然每個人都不是最初的自己,那麼又何必執著於骨肉血緣呢?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應該成為兄弟,何必要同胞兄弟才相親相愛呢?

遇到高興的事情,就該開懷大笑,及時行樂;有好酒就該呼朋喚友,邀請左鄰右舍一起暢飲。

《論語》中曾言「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陶淵明的「落地」一句也是這個意思。

雖然社會黑暗,人心不古,但是陶淵明還是沒有放棄對「美好」的追求。

他希望在那動蕩的年代中,人人都能相親相愛,互幫互助,就像《桃花源記》中「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而他這種與鄰同樂的思想也曾對後世文人產生了影響,杜甫在《客至》中就曾說「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只是這樣的場景在我們現代,尤其是大城市,恐怕是很難看到了。

接下來的最後四句是全詩的高潮,也是最發人深省的部分。

歲月如水,美好的青春年華一旦逝去,就不會再重來,就像一天中永遠不可能看到兩次日出。

既然如此,就該趁著還年輕,及時勉勵自我,努力奮鬥,畢竟歲月從不等人。

其實按照陶淵明這首詩的本意原來應該是勸誡人們及時行樂,畢竟人生苦短。

在那黑暗動蕩的年代,還能尋得些許歡樂,怎能不好好珍惜呢?

雖然有些人認為這種「及時行樂」的思想有些消極,但它其實是特定歷史環境的產物。

時代不同,如今陶淵明這四句話也有了不同的含義,如今我們多用來勉勵年輕人該珍惜時光,努力奮鬥。

但無論是及時行樂 還是努力奮鬥,其實都是一種人生態度,很難說那種更得人心,畢竟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

整首詩雖然語言樸實無華,但是卻句句飽含哲理,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讀後受益無窮。

可是這樣富有哲理的詩作卻一直被忽略,也是令人不解啊。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讚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陶淵明最不該被忽略的一首詩,其詩包含三大哲理,讀之受益終生!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陶淵明一首比較冷門的詩——《雜詩》。我們可能常把記憶留駐在陶淵明先生的山水田園詩上,比如《歸園田居》、《飲酒》等瀟灑、自在的詩詞。而今天要分享的這首詩,可能大多數人都聽說過,但都沒有真正去深入理解過它所蘊含的真正含義。
  • 陶淵明最有哲理的一首詩,6句就有4句經典,最後5個字受益終生
    陶淵明的大名,世人皆知。他是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最早的隱士之一,他那「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至今被人傳唱。在我們普通人心中,他是遙不可及的古今隱逸詩人之宗,在文壇巨匠心裡,他也是神一般的存在。李白崇拜陶淵明,他說:「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他和陶淵明一樣,有著歸去來的瀟灑;王維視陶淵明為偶像,他說:「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他覺得陶潛的天真如酒一樣醇香;歐陽修更是誇張,他說:「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在他眼中,陶淵明在東晉無人能敵;蘇軾推崇陶淵明的詩,他說:」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他只嘆陶淵明存作太少
  • 白居易最富有理趣的一首小詩,整首詩充滿了哲理,讀懂了受益終生
    應當說白居易的詩儘管很直白,但是他有一些作品裡還是充滿了哲理,譬如他的這首《放言五首·其三》,便是一首難得的佳作,儘管這首詩看上去寫得同樣很直白,但卻是描寫的極為深刻,整首詩同樣的就能一種高遠的意境,字裡行間也是有著深刻的哲理,這也正是此詩,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這樣的一首作品,只要是讀懂了,那肯定是會受益終生。
  • 小詩大道理——十首哲理詩,讀懂了將受益終生!
    抒情詩字字皆情,情真意切; 敘事詩記敘往事,真實可感! 而哲理詩深沉渾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篇幅雖短小,內容卻深沉渾厚。
  • 蘇軾很有智慧的一首詞作,句句警醒世人,讀懂了受益終生!
    儘管,後世學者譏諷宋人「好以議論為詩」,但蘇詞中的議論,常常是以情說理,情理相容,不僅不會讓人覺得厭惡,反而具有極強的感染力,令人嘆服。在他筆下,宋詞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其潛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可以說,在宋詞的創作上,蘇軾是一個很玩得轉的文人。正如蘇軾這首最刺骨的詞作《滿庭芳·蝸角虛名》 ,很有智慧,句句直戳人心,警醒世人,讀懂了受益終生!
  • 唐詩中最「有用」的一首詩,開篇就令人感慨萬千,讀懂了受益終生
    在人們心目中,豪放,灑脫,樂觀的李白應該不懼時光流逝,不怕歲月無情。因為能攬九天月的李白,早已跳脫在了凡塵之外。可是,有一個人生命題,縱使樂觀自信如李白也無法心甘情願地面對。面對這個人生問題,李白在他的一首經典詩作也發出了自己的感嘆。這首詩就是《擬古十二首》其九。詩作一開篇就令人感慨萬千,讀懂了真是受益終身。全詩如下: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月兔空搗藥,扶桑已成薪。白骨寂無言,青松豈知春。
  • 劉伯溫很有哲理的一首詩,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讀懂了受益終生!
    劉伯溫原名劉基,字伯溫,明初傑出的軍事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思想家;可能大家對他比較熟悉的還是政治功績,以及他的軍事才能,其實他在文學上同樣是可圈可點,也是寫過很多優美的詩作,一些經典的作品,那同樣也是膾炙人口,譬如這首《絕句·人生無百歲》,便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整首詩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那說起最有個性的文人,我首推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他身上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可以不為五鬥米折腰,當他在官場上無法實現自我價值時,毅然決然回到故鄉隱居,過著最純樸的田園生活,每天無非是像普通人一樣勞動,夜裡讀書寫詩。這種平淡的生活,讓陶淵明在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終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
  • 蘇軾的一首千古奇詩,4句重複2句,令人叫絕,讀懂了受益終生!
    關於人生該怎麼度過,曾經有一句話在網上非常流行,那就是: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在網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說出了很多人內心深處的迷茫與困惑:追求人生價值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呢?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呢?
  • 蘇軾的一首千古奇詩,4句重複2句,令人叫絕,讀懂了受益終生!
    關於人生該怎麼度過,曾經有一句話在網上非常流行,那就是: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在網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說出了很多人內心深處的迷茫與困惑:追求人生價值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呢?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呢?其實,對每個人來說,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們每一個人的路都應該是不一樣的。只有自己親自走過的那條路才真正屬於自己,只有在路上親身受到的才是屬於自己的最真實的人生。在找到那條屬於自己的人生路之前,我們都會忍不住追求一些不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 10首哲理詩,一首一個道理,讀懂受益一生
    哲理詩,就是說理詩。 哲理詩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絕句。 千百年來,中華大地留傳了許多哲理。這些哲理隨著詩流傳下來,至今讀來,依然發人深省、讓人受教。
  • 劉禹錫最有哲理的一首詩,只要讀懂了,那麼一定是會受益終生
    我們從劉禹錫的這首詩中,便是可以感受到他獨特的個性,雖然自己是被貶之人,可是他骨子裡依舊不服輸。這也使得他在這樣的環境下,對於人生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就更加的震撼人心,譬如他的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也正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有哲理,也最為令人驚豔的一首詩,通篇看似寫得很普通,可是那一份深厚的哲理,卻又是最為令人感動。
  • 劉禹錫最有哲理的一首詩,告訴了世人很多大道理,讀懂了受益終生
    劉禹錫的作品,那就是別具一格,每一首都顯得與眾不同,另外哲理也是很強,以這首《浪淘沙.其八》來說,那就是一首很經典的作品,也是充滿了深刻的哲理,這樣的作品也是最能夠打動我們。,不能看成是一首單純的詩歌,更多的是有著詩人對於人生的思考,還有他對於現實的感知,也就是經驗之談,這也是詩人最獨特的品格,正是在生活中品味了心酸,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從而把自己對於人生的思考,從而寫進了作品中,也就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 陶淵明很有哲理的一首詩,每個人都應該讀一遍,有著很多的大道理
    ,但是卻又有著大道理,所以很多的詩還是充滿了哲理。這種流芳百世的千古名句,也有著像《四時》這種簡練風格的作品,在這首詩中他描寫了廬山一年中四處季節不同的風景,另外也有著詩人對於人生的思考,所以這首詩也是充滿了哲理,每個人都應該讀一遍,裡面有著很多的大道理,只要讀懂了的話,相仿你一定會有所收穫,可以從中學會很多的東西,也能夠明白更多的道理。《四時》魏晉:陶淵明春水滿四澤,夏雲多奇峰。
  • 陶淵明水平很高的一首詩,寫了四個季節不同的風景,還充滿了哲理
    千百年來陶淵明的文風影響了後世很多的文人,連盛唐大名鼎鼎的王維,對於陶淵明都極為推崇;陶淵明的詩也是風格簡練,非常的接氣,所描寫的只不過是尋常之景,或者是普通的事物,但是卻又有著大道理,所以很多的詩還是充滿了哲理。這也正是由於陶淵明遠離了塵世,去到廬山隱居,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這也讓他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人生,這樣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就與眾不同。
  • 杜荀鶴的這首《小松》,通篇充滿了哲理,只要讀懂了一定受益終生
    唐朝的詩人與宋朝的詩人有著明顯的區別,那就是他們在創作時往往把詩寫得描寫得極為抒情,可是宋朝的詩人又不一樣,他們更是願意融入進一份哲理,這也使得很多的宋詩裡充滿了深刻的哲理,而唐詩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不過有的唐詩裡面其實也還是蘊含了哲理,只不過是寫得比較隱晦,使得我們在讀這一類作品時,同樣能夠感受到那一份哲理。那這樣的作品只要真正理解透了,讀進去了之後,對於自己一定是會有幫助,一定能夠令自己受益終生。
  • 羅隱最有哲理的一首詩,每一句都寫得很深刻,讀懂了一定受益終生
    唐詩原本是不追求哲理,更多的是一路情感的渲染,無非是借景抒情,以此來表達人生的喜怒哀樂,只有後來的宋詩才一味地側重於哲理,反而被後世的評論家認為失去了詩歌的神韻。其實一首好的作品,它一定是會有代入感,也能夠引起我們情感的共鳴,羅隱的詩我個人認為最接地氣,同時也最能夠打動我們,尤其是詩作中所傳遞出來的哲理,還有那種深刻的諷刺,那都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 清詩裡最有哲理的一首詩,作者更是大名鼎鼎,只要讀懂了受益匪淺
    」,那這兩位都是清朝最偉大的詩人,他們的作品也都是深入人心。其實除了這兩位之外,還有一位比較特別一點的詩人,那就是鄭板橋,他也是「揚州八怪」之一,而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也是寫過了很多經典的優美詩篇,其中最為著名的還是他的這首《新竹》,這也是一首很極為抒情,也充滿了哲理的詩作,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那一份深厚的哲理,只要是讀懂了一定是受益匪淺。
  • 白居易最深刻的一首詩,只要是讀懂了,相信一定是會受益終生!
    一位17歲的少年,能夠寫出如此唯美,並且又富含哲理的詩作,當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其實白居易很多的作品,那都是充滿了哲理,再譬如他的《大林寺桃花》,也是一首難得的千古名篇,同樣也是充滿了哲理。所以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那一份深刻的哲理,而且只要是能夠真正地讀進去,理解透了他作品裡的意思,對於自己一定是會有幫助,一定是會受益匪淺。
  • 陶淵明充滿哲理的一首詩,句句都是大智慧,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陶淵明應當說是中國古代最有才情,也最為樸實的一位詩人,他的很多詩作,看似平淡,實則充滿了對於人生的智慧。個人是非常的喜歡陶淵明,不僅僅是喜歡他的詩,主要還是他對於人生的那一份從容與淡定,非常的值得學習,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正是古代文人的風骨,不畏權貴,不會為了五鬥米而折腰,這就是文人的風範,也是做人的準則。雖然陶淵明的一生沒有受到過重用,但是他的那一份灑脫,不知道令多少人為之嚮往,這就是一位活明白了的人,才有的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