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他鄉,留守戰「疫」|非常時期的樂清海外留學生是這樣的→

2020-12-12 樂清日報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受到控制,

但在全球其他國家快速發展。

在異國他鄉求學的一些樂清留學生選擇了留守,

繼續在國外完成學業,

他們囤好必需物品和防疫物資,做好防護,

用樂觀的心態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華人留學生打全場」,這雖然是華人留學生圈子裡的一句調侃,但也側面體現出,留學生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艱難處境。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聯繫了目前在國外留守的幾名樂清留學生,聽他們講述疫情期間的經歷和感受。

驚喜

疫情期間拿到碩士學位

子楓(化名)是樂成街道人,今年26歲,在日本京都大學就讀。就在數天前,子楓剛剛完成自己的研究生階段學習,成功拿到學位證。這份喜悅,在疫情的特殊時期更顯得難能可貴。

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對於日本來說,雖然沒有義大利、伊朗等國來得那麼嚴重,但也不容小視。早在國內疫情發生時,子楓就應家人好友所託,緊急購買了一批口罩,給他們寄了過去。「當時京都各個便利店裡口罩存貨不多,基本都被中國留學生購買了。」子楓說。

△子楓拍攝的疫情下的日本街頭。

2月初,日本也出現了數位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有危機意識的她囤了一批口罩,出門時自覺佩戴。而如今,國內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國外的疫情愈演愈烈。日本取消或者限制了一系列大型體育活動,並下令中小學停課,子楓的學校也已停課,準備開展網絡授課,可這時她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基本結束,僅剩下畢業論文的後續部分。她不像其他留學生「宅」在家中,而是堅持到研究室完成自己的畢業論文。

「比起別人,我們這種經常外出的人更要做好防疫措施,口罩更是必需品。」她說,「之前是日本往國內寄口罩,現在變成了國內往日本寄口罩。」子楓說,日本人素有戴口罩出門的習慣,而街頭口罩已經斷貨很久,她自己的口罩存貨也不多了。為了節省口罩,一個口罩她用三天,而這也是不得已為之。

「現在留學生的群,出現很多國內口罩代購的信息。」子楓一邊讓家人寄了一些口罩過來,另一邊又和同學一起團購了一批口罩,做好雙重準備。

雖然已碩士畢業,可考慮到疫情影響,子楓並不打算回國,而是選擇留在日本為博士階段學習做準備。前不久,在溫州籍留學生的圈子裡,9張紅色的愛心小卡片連續刷屏,卡片上,分別標註著美國、義大利、英國、加拿大等9個國家的抗疫應急協助熱線。子楓也加入日本的留學生互助群,並保存了抗疫應急協助熱線。「在這個時候,我們留學生更應該互幫互助,攜手度過疫情這道難關。」她說。

充實

上上網課做做飲品

家住樂成街道的黃南希是雪梨大學的一名研究生,即將畢業,和國內時差3小時的雪梨已經逐漸進入秋天,本是最適合軋馬路的宜人天氣,雪梨路上的行人卻不如往日那麼多。

南希和來自上海的同學租住在一起,2019年12月初,她室友考完試回到國內過暑假,現在還未回來,南希一個人在家。「原本計劃讀完這最後一個學期,今年7月可以結束學業回國,現在可能要推遲回國時間,一切重新計劃。」

南希告訴記者,雪梨大學原定於2月24日開學,然而疫情發生後,學校推遲到3月9日開學。「那時看到國內有關疫情的新聞,我就開始有意識地隨身帶著手口專用溼巾、酒精棉片和免洗洗手液,做好基本的防護措施。」南希說,3月16日,學校開始通知這個學期開始線上課程,一些是錄製好的課程,一些是實時課程。學校還會讓大家在家拍攝在學習的小視頻或照片再發布在官微上。「這也是我們和外界的互動,挺有意思的。」

3月18日,南希前往離家步行大約6分鐘的超市採購蘋果、包菜、花椰菜、菌類、雞蛋等,囤了近一個月的食物,她準備居家隔離一個月再看情況如何。「不大敢出門,非要出去的話,就離人遠一點走,大家也都避免公共運輸。」這期間南希基本每天會為自己做一種飲品,比如奶昔、奶茶、思慕雪之類的。「看著自己動手後美美的成果,也是在調節自己的心情。」記者和她連線時,她說剛上完網課正準備做草莓奶昔。「挺想念國內的珍珠奶茶,回國一定要喝個夠。」南希笑說,偶爾實在想喝珍珠奶茶,就自己動手試著做,但感覺味道沒在國內喝到的那么正宗。

△自製珍珠奶茶調節心情。

「我還加入了一個留守澳洲線上抱團取暖群,這個微信群裡面有400多名在雪梨的華人,大家每天會發一些雪梨疫情的實時情況,也會通知群友在哪裡可以買到需要的物資。」南希說她認識的一位江蘇留學生,得知她身邊僅有幾個普通口罩之後,給她送來了一些N95口罩,把南希感動壞了,感嘆同胞間的情誼真暖。

「爸媽也很掛念我,媽媽給我寄了不少口罩。」南希在上完網課的空餘時間就會和在樂清的父母視頻通話,互相叮囑做好防護措施。面對現在一人居家生活,南希也很樂觀,「這突如其來的居家時光,就用努力學習來充實自己吧。」

△上網課充實生活。

樂觀

做好防護就不用慌

林女士的兒子小蔡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所大學數據專業的研究生。在美國疫情爆發後,上周,小蔡就讀的大學決定關閉校園停課,將面授課堂轉為網絡課堂。

「我一周有4天課程,在家裡學習效率也高。」1月時,小蔡看到國內發生疫情後,就在網上預訂了N95口罩以備不時之需,正好現在能用上了。

這段時間,在樂清的林女士隔一兩天就和小蔡通一次電話,了解他在當地的實時情況。林女士對記者說,她在留學生家長群裡看到不少家長正在糾結是否讓孩子回國。「他們內心把疫情擴大化了,其實越是過分關注疫情,內心越容易被疫情充斥,容易產生焦慮、害怕。」

林女士了解到,很多航空公司取消了中美航班,中轉航班更是少之又少。即便回到國內,很多城市要求落地即開始強制隔離14天。這樣算下來,即使一切平安順暢,從美國回家至少也得半個月以上的時間。

「家長和孩子都應該理性看待疫情,像小蔡已經適應當地的生活,在這特殊情況下我相信他可以獨立生活。」林女士說,她和小蔡商量後一拍即合,決定在疫情結束之前,小蔡留在當地學習不回國。

小蔡和一位室友一起租住,平日裡都是自駕出門,他告訴記者,以前,前往超市採購,貨架上的各種貨源充足,只要有需求,就能在超市買到,而現在超市裡貨源緊張,要提前做好必需品的儲備。「當下的情況,我們能不出門就不出門。」他說,需要採購生活必需品的時候再出門,出門一趟就多囤一些不容易壞的食物和防疫物資。

「我正準備給他寄一些防護用品,和清熱解毒的藥品。」林女士說,她也了解到針對此次疫情,DHL快遞開通了海外愛心防護包個人寄特惠活動,但只能寄防護用品;EMS快遞既可以寄防護用品,又可以寄藥品,但時效不保障,基本需要兩周時間。

「當下做好自我防護,不要恐慌是最重要的。」林女士看到網上指導留學生如何防疫的文章紛紛上線,而大學留學生家長群裡,也會發布中國留學生關注的問題,一些公眾號會有美國校園疫情答疑直播,林女士都會和小蔡一起留意這些信息。

來源:樂清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杭 程遙

相關焦點

  • 記者連線非常時期的樂清海外留學生 異國他鄉 留守戰「疫」
    在異國他鄉求學的一些樂清留學生選擇了留守,繼續在國外完成學業,他們囤好必需物品和防疫物資,做好防護,用樂觀的心態度過這段非常時期。「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華人留學生打全場」,這雖然是華人留學生圈子裡的一句調侃,但也側面體現出,留學生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艱難處境。
  • 當海外中國留學生遇上當地僑團,他們的故事暖心了……
    留學生父母雖然著急,但身在國內,鞭長莫及、愛莫能助。在中國駐外使領館的牽線下,不少海外僑團以「結對子」的形式幫助留守的中國留學生。駐西班牙大使館也積極協調僑團幫助留守當地的留學生。在持續收到當地留學生和老師缺少防護用品的求助後,駐西班牙大使館告知當地僑團。緊接著,由瓦倫西亞僑團「西班牙工商業聯合會」支援的5000個口罩,便寄送到缺少防護物資的留學生和漢語教師手中。
  • 海外中國留學生接受抗疫大考
    在這一階段,中國留學生們面臨的新問題是:已經回到祖國家中的,能否出國再續學業?一直留守當地的,如何安排今後的學習生活?形勢向好之時,也是歐美國家漫長暑假來臨之際,在往年正常情況下,留學生或者回家與父母親友相聚,或者參加豐富多彩的假期遊學實踐。
  • 疫情再起 留守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如何繼續學業和生活?
    進入冬季以後,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那些留守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們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蔓延的疫情、關閉的校園、高昂的房租……重重困境之下,他們如何完成學業?近日中新網記者採訪了多位不同國家的留學生,聽他們講述疫情下的留學生活。
  • 河南高校留學生無國界抗「疫」記:當翻譯、做志願者…春暖時希望與...
    3月18日,河南中醫藥大學的巴基斯坦留學生比拉勒·艾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河南給了留學生們一個安全的學習地方,也給了大家共同分享快樂和悲傷的地方,從心底為中國祈禱,保佑大家平安。 艾木是河南中醫藥大學2019級的一名留學生,他積極參加河南省的防疫戰鬥,出色完成了多次翻譯任務。
  • 河南高校留學生無國界抗「疫」記:當翻譯、做志願者……春暖之時...
    3月18日,河南中醫藥大學的巴基斯坦留學生比拉勒·艾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河南給了留學生們一個安全的學習地方,也給了大家共同分享快樂和悲傷的地方,從心底為中國祈禱,保佑大家平安。艾木是河南中醫藥大學2019級的一名留學生,他積極參加河南省的防疫戰鬥,出色完成了多次翻譯任務。
  • 聚焦浙裡:浙江戰「疫」周報
    值此全國戰"疫"關鍵時期,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全力以赴,齊心協力做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報導,履行社會責任擔當。  浙江最新疫情資訊記者替你一手網羅,掃碼看浙江戰「疫」周報。  聚焦浙裡:浙江戰「疫」周報  【浙江戰「疫」要聞】  浙江疫情防控應急響應調低至三級  浙江:所有入境人員均需集中隔離14天 費用自理  浙江439人醫療隊凱旋:收治患者最多 換防次數最多  浙江本地確診病例「清零」 治癒出院率99.9%
  • 全球華文新媒體同心戰「疫」信息服務平臺上線
    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 (馬秀秀)同心戰「疫」,你我攜手。由中國新聞網、中國僑網聯合全球華文新媒體共同推出的同心戰「疫」信息服務平臺4月2日正式上線(www.chinanews.com/m/COVID-19.html)。目前,已有百餘家海外華文新媒體參與其中。
  • 為什麼留學生寧願在日本「無學可上」,也不願回歐美?|留學戰疫ing
    東方網·縱相新聞「此次疫情,中國打上半場,世界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海外留學生,承載著「海外」與「華人」的雙重身份。疫情升級,一邊是「建設家鄉你不行,千裡投毒第一名」的冷嘲熱諷。一邊是各國抗疫參差不齊所帶來的未知與恐懼。
  • 日本佐賀市中國留學生異國他鄉過大年思家更心切
    日本佐賀市中國留學生異國他鄉過大年思家更心切   中新網1月30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由於要利用寒假期間打工或者要準備下一學年度的考試,不少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都要留在日本度過農曆春節。
  • 海外留守記|此心安處是吾鄉——致敬海外的華僑華人
    海外留守記 | 此心安處是吾鄉——致敬海外的華僑華人作者:德國僑胞梁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留守記」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留守「戰疫」故事。本期,僑胞梁依為我們講述德國華僑華人的留守故事。
  • 用行動關愛海外留學生,他們收到了家長的感謝信息
    為幫助海外留學生,3月11日以來,溫州市留聯會在溫州市僑辦、僑聯指導下,發起關愛全球溫籍留學生行動,通過與海外溫籍僑團、志願者攜手,互通信息和物資,傳遞溫暖,共同書寫了一段世界溫州人守望相助的佳話。一個國家一張愛心小卡片,一時間,在溫州籍留學生家長的圈子裡,這13張愛心小卡片連續刷屏。「我們通過留聯會的橋梁作用,了解留學生實際需求,對接當地僑領組建互助服務群,這樣海外留學生就可以找到求助的地方。」 盧瓊告訴記者,這些互助群打通了海外留學生的求助渠道,只要他們需要幫助,就可以在微信群裡向當地僑團求助。
  • 溫州市留學人員聯誼會關愛海外留學生 傳遞愛和溫暖
    回憶起海外疫情剛開始蔓延的情形,王舜畢還心有餘悸。就在他一籌莫展時,家鄉的同學通過微信發給他一張紅色愛心小卡片,卡片上,標註著美國的抗疫應急協助熱線。  掃描卡片上的二維碼,王舜畢直接加入美國的留聯會互助群。  「需要幫助請聯繫我們:全美浙江總商會、溫州市留聯會,我們會盡力幫助大家解決問題。」在名為「留聯會資源群(美國)」的微群裡,寫著這樣一條公告。
  • 海外留守記:希望鈴蘭花可以帶走這裡的疫情
    中國僑網5月5日電 題:海外留守記 | 希望鈴蘭花可以帶走這裡的疫情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特別推出「海外留守記」系列稿件,講述華僑華人的留守「戰疫」故事。
  • 小留學生的背後是「自私」的父母,小留學生變成「留守兒童」?
    1.5萬名「小留學生」滯留英國的消息第一次被曝出來的時候便傳遍全網,當有家長怒懟網友「你們就是仇富」的時候,事情又被推上了另一個風口浪尖。1.5萬「小留學生」應不應該包機回國?如果這些「小留學生」全部回國的話,這會給我國的疫情工作帶來很大的威脅,同時也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最好的選擇不是讓這些學生包機回國,而是儘量在英國找合適的地方進行安全隔離。網上反對的聲音不是針對「小留學生」網上那麼多反對「小留學生」包機回國的聲音,實際上大多都不是針對「小留學生」的,而是針對他們父母的。
  • 樂清籍僑領許旭升榮登省「華人華僑抗疫英雄」榜
    20位僑領被授予「華人華僑抗疫英雄」稱號,許旭升為唯一一名樂清籍僑領。對於許旭升來說,在疫情的上半場,他從國外採購口罩寄回國內支援家鄉抗疫。下半場,他在國外再次發力,聯合愛心人士為中國在外留學生撐起一把「遮風避雨的大傘」。為了確保安全,許旭升等幾位僑領特地制定了《美國洛杉磯聖蓋博喜萊登酒店、洛杉磯機場喜來登酒店緊急照顧滯留美國留學生方案》。
  • 「非常時期」的「非常保障」!戰「疫」期間能源保供成為堅強支撐
    戰「疫」期間,無論是保障防控物資生產,護佑百姓生活,還是為即將到來的復產做準備,都離不開煤電油氣的可靠保障。作為「能源小省」的江蘇,在防控疫病這一「特殊時期」,全力做好煤電油氣運保供,確保醫院、防疫點和醫療物資生產企業等重點單位用能,為生產一線和居民生活全力做好服務,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展現出「非常時期」的強力作為和堅強擔當。
  • 用愛築起抗「疫」慈善陣線 樂清10個組織(個人)入選溫州市慈善系統...
    戰「疫」時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主動披上代表慈善事業的「鎧甲」,或衝鋒在戰「疫」一線、出錢出力;或傾囊相助、報效家鄉。無論是衝在一線的慈善義工,還是勇於擔當的企業家,他們甘於奉獻、勇於擔當,即使知道前方危機四伏,也依然阻擋不了他們滿懷激情、抗擊疫情的腳步。近日,樂清共有10個組織(個人)被評為溫州市慈善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他們用行動書寫平凡中的偉大,用責任溫暖防疫之路。
  • 身在異國他鄉 不忘傳統文化
    原標題:身在異國他鄉 不忘傳統文化 留學生在國外各種形式的節日慶祝活動,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以及傳播顯得尤為可貴。   王凱:走得再遠傳統習俗也不能丟   「身處異國他鄉,一個人過節難免孤單。雖然不能回中國過年,但傳統過春節的習俗可不能少。」留學日本的王凱說道:「不管在哪過年,新衣服都得穿!新年第一天穿上新衣服祈盼著在新的一年裡能吉祥如意。」他來日本三重大學讀書已經兩年了,其間也沒有回家過春節。
  • 疫情之下,這群選擇不回國的上海留學生,過得還好嗎?
    【新民晚報·新民網】當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各地點燃,有這樣一群上海年輕人思量再三,最後選擇「留守」在美國紐約、英國謝爾菲德、澳大利亞雪梨、法國格勒諾布爾、日本京都。昨天,海岸君連線多位上海留學生,一探他們在當地的防疫生活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