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泉州旅遊必去三座廟宇:開元寺、關嶽廟、天后宮。很值得稱讚的是,這三座廟宇都免費開放。
開元寺名氣最大,專程去拜謁的人很多。關嶽廟位置很好,建築外觀非常精緻,遊客很多。只有天后宮藏在一片泉州特色街區中不被外人所知,一如無私善良的媽祖本人。
天后宮,其實是一座媽祖廟,而且是海內外建築規格最高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和民間信仰基礎。天后宮的山門為牌樓式造型,雕花漆繪木構鬥拱,非常漂亮。山門後搭建了一座戲臺,雕脊畫舫,視野開闊。
不得不說,我們的老祖宗在建築技藝上的水平真的是登峰造極。想想我們如今的房屋,千篇一律的水泥玻璃四方形,很難看到獨特的文化藝術。天后宮正殿的結構是明清時期的木結構,殿內雕刻繪畫更是精美而富有文化涵義。
這座建築最為出彩的地方是殿頂的九脊重簷,上面龍鳳呈祥,又有麒麟、玄武、雙虎等等似漆畫,象徵吉祥如意、慶賀長壽,可以說是閩南建築的一絕。
正殿後面還有寢殿,地勢稍高,臺基上有粗大古樸的木質梁架。雖未有雕刻漆繪,只有深紅色的燈籠間隔懸掛,但看上去親切而又有所敬畏。現在的許多寺院動輒大興土木,寺院建造的金碧輝煌如同宮殿,卻讓人難生敬畏。
大殿沉寂,院落寂寥,一切的不安都在這座簡單而又安靜的廟宇中平靜下來。城市的地鐵、高樓大廈,公園都太擁擠,讓人忍不住放棄抵抗,隨波逐流。只有在這些地方,才能整理思路,思考生活。
寢殿後面其實還有一座閩臺關係史專題博物館,裡面存放著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民俗文物,不過並未開放。博物館前有一座極其茂密的大榕樹,嫩葉青翠欲滴,樹叢中不時傳來」喳喳「的聲音。在天后宮一進院也有兩顆大榕樹,其中一顆榕樹前還豎著一塊石碑。
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媽祖生日,這裡也會聚滿了從海內外歸來的各方遊子。那是這裡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如今時節未到,不能親眼目睹盛況,但卻並不遺憾。
因為,只要有心,處處都是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