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天后宮,海內外現存禮制最高的媽祖廟,比湄洲島亦不遑多讓

2021-01-09 吳先生的平凡世界

八月,泉州的天氣時晴時雨,一陣颱風剛剛過境,城市上空迎來了晴空萬裡,隨之而來的就是東南沿海的悶熱,行不過數步,人已汗流浹背。

古時候泉州城便值刺桐樹,每當刺桐花開,城中一片火紅,隨著馬可波羅在遊記中盛讚刺桐港的繁榮,刺桐城也成了泉州享譽環球的代稱。

漫步在泉州古城中心地帶,看不到太多的摩天高樓,一片亂石堆砌的場景映入眼帘。

德濟門遺址,是泉州七座古城門中唯一留存下來的城門遺址,宋朝時期被稱為「鎮南門」。

當年萬國商人云集之處,如今只剩下殘垣斷壁,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地基相互疊加,並不斷向外擴張,依稀可見舊時的拱橋、壕溝。

2001年,為了彌補千古名城泉州境內無城門遺蹟的缺憾,有關部門對這裡進行了考古發掘,其中出土了眾多埋藏於地底的碑刻。

印度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異國宗教的碑文石刻,匯聚在汙泥之中,往事越千年,可以一窺宋元時期泉州的鼎盛繁華。

巨大的花崗巖條石鱗次櫛比,斑駁的大炮孤獨地聳立著,後人栽種的一片綠色草皮,站在炙熱的大地之上,古今歷史在這裡交匯,訴說著滄海桑田的變幻。

德濟門遺址之後,是全中國最早列入「國保」級別的媽祖廟——泉州天后宮。

「媽祖信俗」在沿海地區,人盡皆知,據說在全世界有著數億的信眾,媽祖本名林默,今福建莆田湄洲島人,傳說她生前醫術高超,有飄然渡海、預知禍福之能,死後被當地人奉為「神女」。

北宋時期,宋廷使臣路允迪奉命出使朝鮮半島的高麗國,突遇風暴,船隻飄零,使團中有數名海員為莆田人,他們向媽祖祈禱,最終轉危為安,順利登岸。

路允迪將此事稟報宋廷,受到當時喜好道教的徽宗皇帝褒揚,御賜廟額「順濟」,順濟一詞大概有今天一路順風之意。

從此以後,「媽祖信俗」在閩地紮根,歷朝歷代順應民意,下詔褒揚,封號一路上升,成為護佑海波平安的「天后」、「天上聖母」。

隨著閩人遷徙而遠渡重洋,如今,在全世界眾多地區已有數千座奉祀媽祖的廟宇。

泉州天后宮之所以引人注目,能夠在沿海上千座媽祖廟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建築價值所決定的。

湄洲島媽祖廟是世界所有奉祀媽祖的廟宇祖庭,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島上原有的祖廟建築幾乎被夷為平地。

直到80年代,祖廟西軸線才有所恢復,1997年南軸線建築由清華大學設計建造,形成了今天湄洲島祖廟的規模。

而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南宋時期,如今的正殿建築規模宏大,依舊留有宋代木構件、明清時建築格局,是現存最為古老、規模最大、禮制最高的媽祖廟。

宋元時期,每到春秋兩季,泉州地方長官及市舶司都要舉行「祭海、祈風」的國家祭典,以祈求媽祖護佑海內外商船平安,貿易繁榮。

泉州天后宮,一度成為「媽祖文化」傳播的中心。

不論是後來七下西洋的鄭和,還是收復臺灣島的名將施琅,或遣人致祭,或親自拈香祭拜,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

站在古樸秀麗的天后宮門前,望著德濟門遺址,古建雄渾而城牆斑駁,宮廟香火鼎盛而條石無人問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此情此景,令人想到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所言: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看起來紛紛擾攘的千年歷史,也都成了過客眼中不一樣的風景。

相關焦點

  • 泉州天后宮,海內外禮制規格最高,「乞龜」習俗妙趣橫生
    接著分享我的泉州之旅,給大家解解悶兒。泉州又稱鯉城、刺桐城、溫陵。泉州,單從旅遊觀光角度來看,稍遜於廈門市。但泉州有一張靚麗的世界級的」城市名片「,那就是」世界宗教博物館「的美譽,今天要去參觀的是天后宮。
  • 媽祖文化名揚天下,泉州天后宮,不可錯過的古典藝術石雕文化
    天后宮又名順濟廟、天妃宮,俗稱媽祖廟,位於泉州市南門天后路,沿著傳統古街區中山路一直向南,在中山南路末端。始建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祀湄洲海上女神林默,當時賜名順濟廟,元至元十五年(1728年)封為天妃宮。
  • 「神界姐妹花 愛你麼麼噠」雲遊各地媽祖廟
    湄洲媽祖祖廟在世界媽祖文化現象當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是建設年代最久遠的媽祖廟,現存建築為1978年復興重建。據《莆田縣誌》記載,林默「羽化升天」的同年,雍熙四年(987)邑人立通賢靈女廟於湄洲島。這座通賢靈女廟即的湄洲媽祖祖廟,是歷史上最久遠祭祀媽祖林默的廟宇。
  • 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
    提起泉州,大家會想到什麼?想必很多小夥伴會想到前兩天的泉州某酒店坍塌事件,這也使得泉州一夜成名,瞬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其實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文化底蘊,泉州在福建省都是屈指可數,城市GDP連續21年蟬聯第一,更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城內還有不少媽祖信徒,這不,泉州天后宮,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如今不要門票!提起天后宮,許多小夥伴會一臉懵逼,但是對於泉州人民來說,這卻是一座家喻戶曉的宮殿,更是許多市民的精神支柱。
  • 福建泉州有最美天后宮,也是最大媽祖廟,你來過嗎?
    提到福建泉州,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這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無論是經濟實力方面,還是文化底蘊方面,泉州在整個福建省它都能排到靠前的位置。另外要說的是,泉州還有一座美麗的天后宮,也是最大的媽祖廟,不知道你來過沒有?
  • 媽祖聖德,兩岸傳馨——泉州天后宮:下
    這是海內外現存年代最久、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祭祀著名海神天后的宮廟,1988年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天后宮文物保護管理處辦公室主任黃澤民向我們一一介紹了天后宮的幾大主體建築,包括2012年才重修峻工的大殿,這個大殿是三層的,建制是以規格最高的建制來建;2003年重修的媽祖梳妝樓,是臺灣鹿港天后宮捐獻的,還有媽祖的寢殿是1995年重修的。
  • 海南臨高天后宮與福建泉州天后宮開展媽祖文化交流活動
    近日,海南臨高天后宮從福建省泉州天后宮分靈一尊媽祖。福建泉州天后宮董事長黃澤陽、副董事長黃澤民一行蒞臨海南臨高天后宮,並與臨高天后宮主委、臨高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方萍共同將福建泉州天后宮媽祖安座在海南省臨高縣調樓鎮抱才村西宜港。安座典禮結束後,兩座天后宮進行媽祖文化友好交流。
  • 泉郡天后宮
    《人文走讀》第24期,走進泉州市天后宮。天后宮位於泉州市區南門天后路,最早稱天妃宮,主祀「泉州海神」——媽祖,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年)。天后宮,建築規模較大,保存較好,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禮制規格最高的,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湄洲媽祖廟受贈翡翠媽祖像 將分靈臺中大甲鎮瀾宮
    湄洲媽祖廟受贈翡翠媽祖像 將分靈臺中大甲鎮瀾宮 2011年12月10日 18:2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中國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媽祖廟,泉州天后宮
    泉州天后宮位於鯉城區天后路1號,是我國東南沿海現存最早、規模也較大的一座媽祖廟,也是泉州比較重要的一個參觀點,這裡的香火非常旺盛。圖片來源:佑手愛天后宮又名媽祖,媽祖是我國海上的守護女神林默,其現存的建築群規模之大之美也是名列前茅的,觀之可以想像宋元時期泉州的海上貿易和運輸已經達到很繁盛的程度了。天后宮的山門很漂亮,山門兩側為東西厥建築。進入後,你會發現,天后正殿,雖歷經滄桑,但明清木構建築至今依舊保存完好。大殿壯觀,浮雕也顯得很漂亮,屋簷上的雕刻裝飾實在是美輪美奐。
  • 澳門天后宮媽祖金身首次迴鑾福建湄洲島媽祖祖廟
    第三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其中一項較為矚目的澳門天后宮媽祖金身迴鑾福建湄洲媽祖祖廟活動拉開序幕。、腰鼓隊 、民樂隊一行二百多人,在澳門媽祖文化村天后宮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施維偉帶領下,護送著澳門天后宮媽祖金身,分乘七輛大客車,從珠海浩浩蕩蕩出發前往福建湄洲島。
  • 遊泉州天后宮,看最大媽祖廟,這裡免費不要票
    這兩天發生在泉州的某酒店坍塌事件相信大家都看到了,這也使得泉州一夜成名,引來眾多觀眾的目光。其實提到泉州,無論是經濟實力方面,還是文化底蘊方面,在整個福建省它都能排到很高的位置。除了經濟實力強悍,泉州更是一座知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作為沿海城市保留下來的傳統,城內有很多的媽祖信徒。泉州的天后宮就是海內外規模最大的祭祀媽祖的廟宇,每年來這裡既是媽祖的人絡繹不絕。
  • 全國最早的天后宮,位於福建泉州,知名度卻遠不及湄洲島天后宮
    明成祖敕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妃」,清康熙帝敕封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天后」,神號「天上聖母」,俗稱「媽祖娘」。據《泉州府志》記載,泉州天后宮廟址所在之處,當時是「蕃舶客航聚集之地」。自宋代以來,無論軍艦、海舶、 漁船出海均奉祀媽祖娘娘。
  • 海內外信眾「媽祖故鄉」海祭媽祖
    林春盛攝   中新網福建湄洲島10月7日電 (林春茵 林群華 黃漢業)7日正值農曆乙亥年九月初九,恰逢「海上守護神」媽祖羽化升天1032周年紀念日,「媽祖故鄉」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舉行盛大紀念活動。
  • 海內外數萬媽祖信眾齊聚「媽祖故鄉」湄洲島春祭媽祖
    摘要:圖為紀念媽祖誕辰1057周年大會暨丁酉年春祭大典在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廣場舉行。據了解,媽祖誕辰日前後,湄洲島迎來為期一個月「天下媽祖回娘家」活動,截至目前,共有來自海內外的近千個進香團30多萬人次來祖廟謁祖進香。
  • 古城泉州:(五)媽祖天后 庇佑安寧
    楊昌鳴 方擁 撰文五、媽祖天后 庇佑安寧在泉州的眾多宮觀壇廟中,性質最為特殊者當推天后宮。始建於宋代的泉州天后宮以其在海內外同類建築中規格最高、年代最早、規模最大而著稱於世。這座建築物首次獲得敕額的時間也在宋代。宋宣和五年(1123年)被賜以「順濟」的廟號,取其「濟以順風」之意。當時的順濟廟規模不大,由三殿、山門、兩廊、兩亭等組成。
  • 北京曾有兩座媽祖廟,天后宮的建立,還與清乾隆時期平定臺灣有關
    作者:蘆金軒如今的育群胡同17號是清代天后宮舊址很多人不禁會問,北京不沿海,為何會出現媽祖廟呢?這與元明清時期,海運糧食有莫大的關係。元代定都北京後,從南方海運糧食的船隊,所經過的城市,都要設一個「天妃廟」,作為終點的北京,自然也少不了。
  • 海內外數萬媽祖信眾「媽祖故鄉」湄洲島春祭媽祖
    中新網湄洲島4月29日電 (陳丹妮 陳志霞)4月29日,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1056周年紀念日。當天,紀念媽祖誕辰春祭典禮在「媽祖故裡」福建湄洲島舉行,來自海內外的數萬名媽祖信眾齊聚湄洲島,共慶媽祖誕辰。  當日上午,湄洲島天后宮廣場內座無虛席,禮臺中央,媽祖金身端莊肅穆。  9時30分,祭典活動開始。
  • 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廟內供奉的女神
    湄洲島位於福建莆田東南,面積16平方公裡,海岸線長30多公裡,灘緩海平,沙柔水清,風光旖旎。媽祖廟在湄洲島北部的祖廟山上,為中外媽祖廟祖庭,千百年來,一直被媽祖信徒奉為「聖址」,香火興盛。湄洲島媽祖原名林默,生於北宋建隆年間(公元960-963年)。
  • 臺灣3000多信眾抵達泉州 500多家宮廟拜媽祖(圖)
    各個進香團在天后宮大殿前輪流表演民俗活動  閩南網6月13日訊 你知道嗎,臺灣信仰媽祖的宮廟有500多家,而且進香儀式沒有兩家完全相同。昨天,由臺灣媽祖聯誼會組織的「萬眾齊拜迎媽祖」活動,引來3000多名臺灣媽祖信眾抵達泉州天后宮。  最近還將有香客陸續抵達泉州,總數將達到萬人以上。泉州天后宮文管處許曉暉主任說,這是繼2006年臺灣媽祖聯誼會組織4300名香客來泉後,近年來抵泉最大規模的媽祖進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