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白居易被貶江西,元稹寫下這句千古名句,兩人不愧是好朋友!

2020-12-11 騰訊網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被貶江州,元稹的「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說的便是此事。元稹之語頗似文人慣用的誇張手法,但若將之與被貶江州對白居易的影響聯繫在一起,則顯得毫不誇張。

一、江州經歷對白居易思想的影響

《舊唐書》載:

十年七月,盜殺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論其冤,急請捕賊,以雪國恥。宰相以宮官非諫職,不當先諫官言事……而居易作賞花及新井詩,甚傷名教,不宜寘彼周行。

這裡主要講了兩個原因,一是「宮官非諫職,不當先諫官言事」,二是「甚傷名教」。在《與元九書》中,白居易本人則這樣說道:始得名於文章,終得罪於文章。「文章」指的應是《秦中吟》和《新樂府》等諷喻詩,也就是說這些詩觸犯了既得利益者,使得他們報復白居易。

白居易自任左拾遺以來,作詩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幹預現實,也就是踐行「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主張。被貶江州之初,白居易首次對自己的詩進行了分類整理,將之分為諷喻、感傷、閒適和雜律四大類。

其中白居易最看重的是自己的諷喻詩,在寫給元稹的信中,白居易即這樣說道:時之所重,僕之所輕,至於諷喻者,意激而言質。也就是說,白居易最看重的是自己那些幹預現實、直陳其弊的諷喻詩。同時,對於「思澹而辭迂」的閒適詩,白居易亦提出了較高評價,這說明此時白居易的心態已經發生了一定變化。

但是在江州期間及江州之後,我們卻很難再看到如《新樂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那樣關注現實的諷喻詩。以江州期間的代表作《琵琶行》為例,它雖也反映歌姬命運的悲苦及自身因現實而生的抑鬱,但最終指向的卻是一種人類共通之情——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而在江州之後,白居易的創作亦未再體現強烈的諷喻性。

二、白居易的廬山草堂

白居易被貶江州身居閒職,於是在廬山邊上建立了一個陶冶情操的草堂。在《草堂記》中,白居易對廬山草堂進行了細緻描述:

三間兩柱,二室四牖,廣袤豐殺,一稱心力。洞北戶,來陰風,防徂暑也;敞南甍,納陽日,虞祁寒也……堂中設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張,儒、道、佛書各兩三卷。

此處可以「仰觀山,俯聽泉,傍睨竹樹雲石」,這使得白居易「一宿體寧,再宿心恬,三宿後頹然嗒然」,也就是親近自然最終達到物我兩忘之感。不僅如此,白居易還為草堂及周邊環境創作了多首詩。

如《池上竹下作》: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何必悠悠人世上,勞心費目覓親知。如《草堂前新開一池》:繞水欲成徑,護堤方插籬;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又如《小池二首》:荷側瀉清露,萍開見遊魚。每一臨此坐,憶歸青溪居

不難看出,對於江州時期的白居易而言,這個草堂是極為重要的,它自成一方小小天地,使得白居易的內心得到慰藉,不至於因仕途不順而過於悲傷。

相關焦點

  • 元稹去世後出現在白居易夢裡,悲痛寫下悼亡詩,其中一句流傳千古
    元和初年,元稹因得罪朝廷權貴,因此遭到奸臣陷害,被貶為通州司馬,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直言進諫,遭到奸人誣陷,憲宗聽信讒言,將白居易貶為江州司馬,兩人用今天的話說可謂是難兄難弟,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才促使兩人建立起了患難與共的友誼。身在病中的元稹聽到了白居易被貶的消息,當即寫下一首詩《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 元稹去世後出現在白居易夢裡,悲痛寫下悼亡詩,其中一句流傳千古
    元和初年,元稹因得罪朝廷權貴,因此遭到奸臣陷害,被貶為通州司馬,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直言進諫,遭到奸人誣陷,憲宗聽信讒言,將白居易貶為江州司馬,兩人用今天的話說可謂是難兄難弟,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才促使兩人建立起了患難與共的友誼。身在病中的元稹聽到了白居易被貶的消息,當即寫下一首詩《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 元稹寫文貶李白,白居易跟寫貶李白,韓愈寫詩痛罵,誕生千古名句
    白居易生於新鄭,元稹生於洛陽,距離不過三百裡。兩人是同學,在同一年考中進士,爾後一起被分配到秘書省,成為了同事,多年之後,他們又一齊被貶,同為天涯淪落人——元白的緣分神奇而又微妙。他們的關係好得讓人無法不往曖昧了去想,《唐才子傳》載:&34;他們一起飲酒賦詩,一起狎妓賞月,一起談論人生理想,一起打壓排除異己,甚至動不動就睡在一起。
  • 元稹寫文貶李白,白居易跟寫貶李白,韓愈寫詩痛罵,誕生千古名句
    白居易生於新鄭,元稹生於洛陽,距離不過三百裡。兩人是同學,在同一年考中進士,爾後一起被分配到秘書省,成為了同事,多年之後,他們又一齊被貶,同為天涯淪落人——元白的緣分神奇而又微妙。 他們的關係好得讓人無法不往曖昧了去想,《唐才子傳》載:「雖骨肉未至,愛慕之情,可欺金石,千裡神交,若合符契。」
  • 元稹和白居易,這是什麼神仙友情!
    一起做官,一起被貶,生死相依30多年,通信1800多封,互贈詩篇1000餘篇。縱觀歷史,也很難找出這樣的堅定友誼。他們,就是元稹和白居易,世人習慣將他們倆合稱為「元白」。元稹和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他們的詩作流傳千古,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們之間生死不渝的友情。
  • 有一種友情,叫白居易與元稹
    白居易和元稹就是這樣的一對至交好友,兩人相識30餘年,志同道合,惺惺相惜。據後人統計,兩人來往通信1800多封,互贈詩篇接近1000篇。白居易在長安,與好友一同到曲江、慈恩寺踏青,又到李十一家飲酒,席上白居易想念元稹,寫下了這首《同李十一醉憶元九》:而此時正在梁州的元稹也在思念白居易,在同一天寫下了下面這首詩:當時通信是多麼不便,居然能夠知道對方在哪裡在做什麼,這才是真正的心有靈犀一點通呀~垂死病中驚坐起
  • 白居易這首罵人詩,專罵有眼無珠的人,卻成了千古名句!
    在白居易的所有詩中,最被人稱讚的應該就是那首《長恨歌》了,這首詩排在盛唐詩歌的前幾,其中的用詞更是華麗美觀,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後宮粉黛無顏色」、「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等。這也使人們認為白居易的詩歌應該是陽春白雪的,他本人也是優雅的,但是筆者這一期要介紹的這首詩,白居易一改平日的豁達,相反,他罵起了那些有眼無珠的人,其中的14個字更是成為了千古名句,不得不說詩人有自己的想法,膽子也很大。
  • 元稹與白居易感情深厚,友情甚至勝過愛情,留下千年佳話
    說起元稹,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元稹為紀念亡妻寫下「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千古名句,看上去深情款款,但其實元稹在愛情上面是個負心漢。看過戲曲《西廂記》的朋友,都知道戲曲裡面的張生,其實就是以元稹為原型而創作的藝術形象。只不過,戲曲《西廂記》美化了張生,更讓張生與鶯鶯的愛情圓滿了。
  • 白居易元稹的友情,是辣眼睛?還是羨煞旁人
    兩人不僅感情好,而且心有靈犀一點通,曾有一次,元稹去往東川,白居易在慈恩寺遊玩,正在吃飯呢,吃著吃著,就想起了元稹,並且作詩一首:「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當日到梁州。」而此時的元稹,正好是到了梁州,並且還在晚上寫下了一首詩遣懷:「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遊。亭吏呼人排去馬,忽驚身在古梁州。」
  • 元稹病重時聽到白居易被貶,寫下這首詩,此中情意,感動天地!
    比如兩人在互相「推諉」中顯示出的另類友誼:白居易在夢中夢到了元稹,醒來後立馬寫了這首《夢微之》送給元稹——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這首詩著實好玩兒:我生病了,夢到別人也沒夢到你。元白二人在如此的「推諉」中,將對好友的思念與牽掛化解於無形之中,功力十足深藏不露,讓我們窺見了他們同病相憐,肝膽相照的莫逆之交。今天小赫赫為大家帶來的這首詩,是在元稹聽聞白居易被貶謫江州時所寫下的這首詩。
  • 收到白居易的來信,元稹回了一首詩,短短4句,便成名篇!
    它出自於唐代詩人元稹之手,是元稹在收到好友白居易的來信後所作。公元817年,也就是唐憲宗元和十二年,白居易和元稹同時遭貶。白居易在貶所江州(今江西九江)寫了四句詩:「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寄給了元稹。當元稹收到後,便寫了《酬樂天頻夢微之》這首和詩。
  • 元白關係親密,妻子吃醋,元稹寫下她吃醋的樣子,不料成千古名句
    白居易劇照但是中唐時期並稱「元白」的白居易和元稹,卻是關係非常好,親密無間。他們兩人是一同登科的進士,自然有所交遊,並且,他們的詩詞理念非常相近,於是便起了惺惺相惜的念頭。文才相近、年齡相仿,而且志同道合,這不能不說是兩人之間的緣分。此後,他們便相交莫逆,在翰林院做修撰的時光,他們形影不離,遊盡長安的名勝古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長安的風景是幸運的,它見證了許多詩與詩人,更見證了這一段刻骨銘心的友情。
  • 中唐詩歌巔峰,元稹十首詩文字秀美,那句千古名句,你一定知道!
    而「元白」則代表著元稹及白居易。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元稹的詩,他的那句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人人皆知。在中唐詩壇中,元稹與白居易是影響力最大的兩位詩人。二人是「生死兄弟」,終生詩友,他們發明「郵筒傳詩」,經常以書信的形式通知彼此的新詩。元稹比白居易小八歲,但在白居易之前離世。
  • 白居易寫下這首詩安慰劉禹錫,沒想到竟催生出一個千古名句
    劉禹錫一生所作眾多名句中最豪者莫過於這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了。其時詩人被貶「巴山楚水」二十三年,人生蹉跎無成,卻依然豪氣幹雲,豁達無比。這一千古名句振奮人心,千百年來不知激勵了多少學子書生奮發上進。眾所周知,這兩句出自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 白居易寫給元稹一首詩,被元稹一句詩懟了,元白的友誼小船翻了?
    兩人在分別的這些年之間,他們的書信往來就多達1000多封,如此頻繁的聯繫足以看出他們之間那深似大海的友誼了。 而在這1000多封的書信往來之中,小田精選出其中的兩首,其中一首是白居易想念元稹時寫給他的,另一首是元稹收到信件後的回贈詩。
  • 唐詩中最深情友誼表達,元稹聽聞白居易被貶寫了經典的7個字
    但要說到唐詩當中最深情的友情表達,必然會提到元稹聽聞白居易被貶,而寫的這句著名的垂死病中驚坐起。我們先看一下這首古詩的全文。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這首唐詩的題目是《聞樂天授江州司馬》,作者是中唐非常著名的詩人元稹。也就是那個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以及貧賤夫妻百事哀的著名詩人。他在中唐文學史上很有地位,和白居易是一對好朋友,兩人的詩詞成就也旗鼓相當,並稱為元白。從題目當中就能夠看出,這是詩人聽聞白居易被貶而寫下的詩篇。
  • 白居易和元稹是一對好基友嗎?
    這首詩,是好友尚未遭貶前,返回長安時所作的。白居易忍不住和了一首詩,「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曾經好友歸途中見雪,是那樣的春風得意;如今兩人均遭貶謫,而詩句還歷歷在目,驛館雖在,物是人非。遠在通州的元稹,是沒有想到好友會遭貶謫的。
  • 元稹與白居易筆下的櫻桃花
    在唐代詩人元稹(779年~831年)簡明凝練、情景交融的《櫻桃花》中,櫻桃花明豔、活潑。櫻桃花繁英如雪,吟詠者眾。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的白居易(772年~846年),更是愛詩詠櫻桃花。櫻桃花,見證著元稹與白居易的情誼。
  • 元稹:四次被貶,辜負六個女子,卻對白居易一往情深
    這篇小說就是由元稹撰寫的,講述的是寒門子弟張生與沒落世家少女崔鶯鶯戀愛,但卻又始亂終棄的故事。最終兩人一個另嫁,一個另娶,再無相見。世人都傳這篇小說就是以元稹的親身經歷作為藍本進行編寫的,而因為元稹將自己代入了主角的身份,所以在言語上多有美化張生,貶低崔鶯鶯之意味。再加上元稹一生情史豐富,曾經有過六段感情,故而在寫情詩方面也是爐火純青,在歷史上也多有批評元稹詩篇淫靡的。
  • 唐詩江湖:元稹、白居易寫文貶李白,韓愈看不慣,寫詩教訓後輩
    比如:杜甫是李白的鐵桿粉絲,比李白小11歲,卻一生追隨李白,兩人關係融洽;但李白和王維又似乎是死對頭一般,雖同年出生,卻幾無交集;還有柳宗元和詩豪劉禹錫的關係,白居易和元稹的生死之交等等,在浩繁的唐詩詩壇,都留有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