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史上第一本人工智慧詩集,這六位詩人是這麼看的

2021-02-09 ELLEMEN睿士

《陽光失了玻璃窗》共收錄 139 首詩作。詩集裡的每首詩,都配有一張大概只有《意林》或者《青年文摘》才會使用的圖片,它也是小冰創作的靈感源。在分析畫面內容之後、完成最終詩作之前,則是一段在人類的創作中也不可探知、不可推論、不可得證的「黑盒子」階段。

即使是研發小冰的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也只是歸納出了一些行文偏好和技巧,例如它偏好小鳥、太陽、影子等意象,並執著地熱愛「老槐樹」。

它以 27 個化名,在天涯、豆瓣、貼吧、簡書等網絡平臺等發布詩歌,並向多家媒體平臺投稿——當然,也是化名。直到官方宣布前,它的人工智慧身份始終沒有被任何人發現。

作為能在分秒間學習幾萬首詩的人工智慧(人類可能需要一星期才能看完幾萬首詩),小冰的學習對象是 1920 年代至今的 519 位中國現代詩人。在學習到第 10 次時,它的作品幾乎是不可讀的;當學習到 500 次,詩句的通順度已經大大提高;而當學習次數達到 1 萬次,你就看到了這本詩集。

「大概只相當於充氣娃娃」


陳東東 

中國當代詩人

曾創辦民間詩刊《傾向》《南方詩志》

 

就目前讀到的這本《陽光失了玻璃窗》而言,小冰只是在拆卸、重組一些詞語、意象,其原理也許不過是一種算法,而絕非創造。它並不能混同於真正的詩歌,它大概只相當於充氣娃娃——充氣娃娃的問題是沒有內在性,而只能是純服務,不可能出於欲望,這跟寫「詩」的小冰一致。

然而詩不僅是用來閱讀的,更是用來寫作的——寫作者的創造欲亦是詩歌發生的重要緣由,小冰卻絕不會有出於自身欲望衝動的寫作緣由。那麼,機器又如何可能寫出「人類的詩篇」呢?

我想我太太梁小曼說得更好,她前兩天在微信朋友圈轉發黃燦然譯布萊希特的詩,寫了一小段話:「若沒有從我們全部的人類經驗中誕生,承接,閱讀,解碼,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的詩。一個AI怎麼可能寫出這樣的詩?換言之,AI的所謂『詩』有一丁點意義嗎?這是毫無希望的事情,也是愚蠢的事情。」

「小冰是一個巨大的警示號」


戴濰娜

詩人,畢業於牛津大學

代表作《我的降落傘壞了》、《靈魂體操》

 

機器小冰寫詩,原本不是新鮮事。

早在維多利亞時代就曾有過自動作詩機,據說至今都還在製造六音步詩歌;卡爾維諾在《組合與反組合裡》也探討過計算機能否取代作家,他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真正的藝術家可以從那些天花亂墜的組合圈套裡解放出來。

儘管小冰現在寫得還很小兒科,但別忘了她在以人類難以想像的速度瘋狂學習,她不僅在無限運算,她還在模仿直覺,並毫無幹擾地運用我們日漸蒙蔽的直覺;她也可以體驗無數種感情模式,採集大數據的心靈樣本。在未來,機器人可能打敗百分之99的詩人。只有百分之一,她永遠無法模擬,因最傑出的詩人是神來之筆,小冰只能是是人來之筆。

 

我很想知道,小冰在過度學習過度體驗之後,會不會有想要臥軌自殺的那一天。也許程式設計師應該限制機器人在寫詩的時候GPS啟動其運動模式,並阻止其自陷險境……

 

最急迫的還不是文學問題。小冰是一個巨大的警示號。我們正在撲向一個人工智慧的噩夢般的未來,然而大多數人還在沾沾自喜。這也許是一個最後的「人」的時代。我常常和朋友開玩笑,別看顏值了,這是個最後的看臉時代!

人工智慧的未來,人人都被做的很美,美成為標配,或者說連美都工具化了。人作為一個種屬,可能都瀕危,那人文精神又何去何從?詩歌,原本是人文精神最後的抗議書。沒想到,小冰先下了戰書,看看她寫的截句——「我的心如同我的良夢,最多的是殺不完的人」。詩歌就是預言。和我的詩人朋友聊天時,我們不禁聯想到未來機器人殺戮人類,詩人蹲在戰壕裡寫抗議書的血色場景……

 ▼

 

 「再學學,可以混個B+


楊小濱

詩人,評論家,耶魯大學文學博士

跟其他人一樣,機器人的寫作需要長期磨練。目前小冰同學的寫作模本似乎還是徐志摩或最多是海子,我想等它學習了艾略特和茨維塔耶娃等等之後,會有新的面貌,甚至可以混個B+。當然,我很懷疑它能夠有所謂的創造性,而毫無疑問,創造性才具有寫作的終極意義。

「開發團隊可能缺乏對詩歌的鑑賞力」


馬鳴謙  

詩人,小說家,《奧登詩選》譯者

 

AlphaGo比較厲害一點,那是因為圍棋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大量計算和想像力的追求精確的藝術,這是AI最容易發揮的地方。而小冰的水準則要差很多,我讀了『她』的幾篇分行文字,覺得她目前還不具備寫出一行真正詩句/段落的能力。

目前她寫的東西的語言風格,過於接近網絡文學了,也很接近餘秀華的調性。開發團隊有點偷懶,或者根本就缺乏對好的詩歌的鑑賞力,總之,樣本的篩選過濾上問題很大。如果換作是AlphaGo的團隊,然後再有比較好的詩人或批評家參與,把控過濾標準,選取足夠好足夠好的樣本,或許小冰的表現會好得多。

這兩個平行事件,並不意味著「科學」對「人的技藝」的勝利,也不意味著「理科」對「文科」的勝利,更不是「理科生」對「文科生」的勝利。因為,究其實質,它們都是人類導演的「人工漣漪」。

「只是看起來類似於詩」


趙松

作家、詩人、文學&藝術評論家

作品有《空隙》、《撫順故事集》、《積木書》

智慧機器人戰勝棋手,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因為任何棋類遊戲的勝負關鍵都因為計算的精確度,這個計算過程中沒有情感因素。

看完這本「小冰」的詩集,其實我覺得同樣驗證了這一點,機器人可以通過模式的比較與模仿製作新的模式,但它沒有情感,因此它可以生產出像詩的東西,一種看起來類似於詩的語言狀態,但,不是詩。它沒有靈魂,也沒有心,沒有經驗和想像,沒有情感。

即便只是從詩歌本身來看,小冰的詩也是非常典型的迷戀陌生古怪的句式,卻缺乏對世界的感受力、想像力的類型。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對某些現代派詩歌的胡亂翻譯或對此翻譯結果的模仿。退一萬步講,在智慧機器人的情感生成系統被創造出來之前,機器人寫詩只能算是一種仿生學意義上的生產,人驅動智慧機器人模仿人的思維模式製作了某種類似於詩的東西。

沒有太多想說的話.


王家新 

詩人,翻譯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借用詩人雪萊的一句話「植物必須從種子裡抽芽,不然就不會開花」——這就是我對「小冰詩歌」的回答。

#小冰寫得詩怎麼樣?歡迎留言討論#

策劃、編輯:ELLEMEN Digital

相關焦點

  • 農婦詩人餘秀華第一本詩集籤約
    就算不考慮她的身體狀況,她也是位不錯的詩人。」——北師大文學院副院長、文學評論家張清華餘秀華,或挑起了詩格的爭議一首詩刷爆朋友圈後,寫了16年詩的湖北農婦詩人餘秀華,正體味著走紅之後的正效應。她的第一本詩集將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合同已經籤署。
  • 人工智慧詩人的少女情懷 微軟「小冰」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發布
    這就是微軟「小冰」,由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研發並不斷迭代的人工智慧虛擬機器人,一個具有少女情懷的「詩人」。  2017年5月19日,由微軟「小冰」推出,由北京湛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的原創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在北京創意總社1949傳媒產業園正式發布。
  • 人工智慧「小冰」詩集在福州脫銷 少女詩人小冰如何寫詩
    近日,記者發現多個網站推薦的圖書熱門榜上,都有去年發行的詩集 《陽光失了玻璃窗》。記者去福州新華書店下屬的安泰書城、楊橋書城、天虹書城、金山書城和民營越洋書城打探,發現 《陽光失了玻璃窗》雖然在福州進貨量比一般詩集高許多,但均已脫銷。小冰根據記者上傳的圖片作詩。  這是本什麼樣的詩集,能讓讀者如此捧場?
  • 人工智慧詩人誕生!-微軟小冰《陽光失了玻璃窗》詩集在京發布
    「媒體溝通會,宣布小冰已經具備人工智慧創造的能力僅僅三天後,2017年5月19日,由北京湛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微軟小冰推出的原創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正式與大眾見面,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100%由人工智慧創造的詩集,也是微軟小冰具備人工智慧創造能力後的一個創造成果。
  • 沒有身份證號的人工智慧小冰出詩集了
    你是人間的苦人  其說是落花的清閒  5月19日,18歲的微軟小冰舉辦了個人第一部原創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的新書發布會。她曾經的身份有主播、歌手、記者,從這一天起,她成為詩人。她將1億用戶教會她的人類情感,通過10個章節的詩詞表達。  這是一本百分之百由小冰創作的詩集,人類編輯從她的數萬首詩中挑出了139首結集出版,沒有經過任何潤色,甚至保留了小冰的錯別字,連書名「陽光失了玻璃窗」,也是小冰自己起的。
  • 人工智慧「小冰」的詩集在榕脫銷 10秒寫260首詩
    近日,記者發現多個網站推薦的圖書熱門榜上,都有去年發行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記者去福州新華書店下屬的安泰書城、楊橋書城、天虹書城、金山書城和民營越洋書城打探,發現《陽光失了玻璃窗》雖然在福州進貨量比一般詩集高許多,但均已脫銷。  這是本什麼樣的詩集,能讓讀者如此捧場?記者採訪發現,詩集作者「小冰」還真不是「一般人」,而是微軟研發的第四代人工智慧機器人!小冰寫的詩水平如何?
  • 人工智慧將攻克詩歌? 聽聽這位知名詩人的犀利點評……
    中新網北京7月1日電(記者 宋宇晟)「小冰的這部詩集是學習、模仿的產物、是記憶和重新組合的產物。」「不是人話,沒有人味。」對於人工智慧「小冰」的詩集,知名詩人歐陽江河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歐陽江河,原名江河,生於1956年,四川瀘州人,詩人,詩學、音樂及文化批評家。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代表作有長詩《懸棺》《玻璃工廠》和《傍晚穿過廣場》等。
  • 餘秀華第一本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即將問世
    關於腦癱詩人這一頭銜,餘秀華描述:「我的殘疾是被鐫刻在瓷瓶上的兩條魚/狹窄的河道裡,背道而行」,而在追憶此前追憶北京之行的博客文章中,餘秀華其實已經說出這樣的話:「我希望我寫出的詩歌只是餘秀華的,而不是腦癱者餘秀華,或者農民餘秀華的。」 餘秀華:生活苦逼卻幸福餘秀華的命運是悲慘而幸運的。
  • 餘秀華第一本詩集籤約 首印至少10000冊(圖)
    「湖北農婦詩人餘秀華走紅」追蹤  華西都市報記者張杰  該出版社稱,給當代詩人出詩集,此前只有海子。他們堅信餘詩確實寫得好。  餘詩/我讀  「僅就詩歌而言,餘秀華寫得並不好,沒有藝術高度。這樣的文字確實是容易流行的。這當然也挺好,只不過這種流行稍微會拉低一些詩歌的格調。」
  • 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16位女性!這位美國詩人為何被評「無可挑剔」
    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16位女性!這位美國詩人為何被評「無可挑剔」2020-10-08 21:04:00 發布來源:文匯剛剛,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美國當代詩人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贏得這一獎項,獲獎理由是「因為她無可挑剔的詩意之聲,以樸素的美感使個體的存在有了普遍性」。
  • 野鳶尾諾獎桂冠女詩人華文世界第一本詩集
    諾貝爾文學獎8日將桂冠頒給由77歲的美國女詩人露伊絲葛綠珂(Louise Glück);諾貝爾文學委員會讚譽她的詩作以顯著的詩意之聲,傳達普世個人存在的素樸之美。臺灣寶瓶文化在2017年出版葛綠珂詩集野鳶尾(Wild Iris),是她在華文世界出版的第一本詩集。
  • 一個楠溪古村有名可考30多位詩人!人稱「溫州詩人第一村」
    如十二世德瑜、德琦(著有《聚倫堂詩集》)、德瑀、德玹、德環皆詩人。其中德瑀「博通經史,為時名儒」,有《狂斐集》五卷,孝子,時人贈詩輯為《慈烏集》一卷。德環(謝庭循)是鶴陽第一名人,明初宮廷畫家,「尤擅於詩」,著有《夢吟堂集》,宣德皇帝、王公大臣皆與之有詩歌酬唱。
  • 戴望舒與四本詩集
    嗣後,這位海派詩歌代表人物的四本詩集均在滬問世。  1929年4月,上海水沫書店出版戴望舒第一本詩集《我底記憶》,他特意在扉頁題辭給意中人。誰知,對方卻保持沉默,戴望舒繼續充滿激情地給她寫情書。有一天,戴望舒既給意中人寫情書,又為施蟄存主編的《現代》雜誌撰稿,匆忙中竟裝錯信封。
  • 井陘詩人崔彥生:十年出版三本詩集
    他身殘志堅,與命運抗爭,懷揣文學夢想,白天咬著牙辛勤勞作,晚上堅持創作詩歌,出版了三本詩集,成為井陘一顆閃亮的文學新星。他走路搖搖晃晃,每天步行六公裡,堅持讀完了初中。詩歌的魅力深深刻在了崔彥生心底,1986年他開始學習寫詩歌和散文,又參加了函授課程,一寫就是三十餘年。他生活在太行山深處的山莊,艱辛的生活沒有壓垮他。每天,他咬著牙披星戴月的舉錘鑿石,休息間隙,別人抽菸聊天,他從口袋掏出書來讀上幾頁。
  • 1981年11月6日,九位詩人的詩集《九葉集》出版
    1981年11月6日 (農曆十月初十),九位詩人的詩集《九葉集》出版。1981年11月6日,《九葉集》出版。詩人艾青在《中國新詩六十年》中說:「日本投降後……在上海,以《詩創造》與《中國新詩》為中心,集合了一批對人生苦於思索的詩人:王辛笛、杭約赫(曹辛之)、穆旦、杜運燮、唐祈、唐蒔、袁可嘉以及女詩人陳敬容、鄭敏……等。
  • 井陘殘疾詩人崔彥生:十年出版三本詩集
    他身殘志堅,與命運抗爭,懷揣文學夢想,白天咬著牙辛勤勞作,晚上堅持創作詩歌,出版了三本詩集,成為井陘一顆閃亮的文學新星。他走路搖搖晃晃,每天步行六公裡,堅持讀完了初中。詩歌的魅力深深刻在了崔彥生心底,1986年他開始學習寫詩歌和散文,又參加了函授課程,一寫就是三十餘年。他生活在太行山深處的山莊,艱辛的生活沒有壓垮他。每天,他咬著牙披星戴月的舉錘鑿石,休息間隙,別人抽菸聊天,他從口袋掏出書來讀上幾頁。
  • 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微軟小冰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
    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是微軟小冰具備人工智慧創造能力後的一個創造成果    2016年5月16日,微軟召開「人工智慧創造「媒體溝通會。在會上微軟宣布小冰已經具備人工智慧創造的能力,並邀請到會媒體限時體驗了小冰看圖創作現代詩的功能。    三天後的5月19日,微軟小冰推出原創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100%由人工智慧創造的詩集。
  • 東莞詩人蔣明第三本詩集《低吟》出版
    近期,東莞詩人蔣明的第三本詩集《低吟》出版,封二上這幾句詩(摘自其詩歌《我要為你寫首詩……》)讓人印象深刻,深情款款,浪漫唯美。詩集《低吟》共分為「平淡的幸福」「那些彎腰勞作的人都是我的親人」「我還要再寫一寫我的故鄉」「碎玻璃」四輯,共收入蔣明近年來在各大刊物上發表的短詩160餘首,稱得上是其近些年詩歌創作成果的一次總結與匯報。
  • 東莞(橫瀝)文學創作基地結碩果:三位詩人詩集集中首發
    11月1日上午,由廣東東莞市文化館指導,廣東省作家協會詩歌創作委員會、橫瀝鎮文化服務中心共同主辦的東莞(橫瀝)文學創作基地作家新書發布暨研討會舉行,發布了劉大程、蔣志武、蔣明三位詩人作家的新詩集,楊克、賀仲明等詩人、學者和重點刊物的編輯就三位詩人的詩歌創作進行了研討交流。當天,與會詩人還深入橫瀝鎮村(居)採風,了解鄉村振興成果。
  • 美國女詩人獲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16位獲獎女性
    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這是諾貝爾文學獎史上第16位女性獲獎人。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資料顯示,Louise Glück曾獲普立茲獎、全國書評界獎、2003-2004年美國桂冠詩人等各種詩歌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