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有一些關於催熟西瓜的說法:瓜蒂突出就是用藥了,正常西瓜都是平的或是凹下去的;籽兒是白的、黑白籽兒分布過於明顯就是催熟的。真相是怎樣呢?
真相1:瓜蒂凹凸,與催熟沒關係
如果仔細注意就會發現,西瓜的瓜蒂其實有凹凸之分。西瓜的瓜蒂是凹進去的話說明比較成熟,如果西瓜的瓜蒂是凸出來的話,西瓜的糖分會受到影響,所以,瓜臍的凹陷程度,主要反映出西瓜成熟與否、品種特性,與是否使用藥物關係不大。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徐冬輝
西瓜的外形、瓜蒂是否突起屬於西瓜品種特徵形態,除少量受發育中各種條件影響的畸形外,正常的西瓜都有其品種特徵形態。拿個別畸形西瓜說是普遍現象,並通過媒體廣為傳播,是誤導消費者的行為。即使催熟西瓜使用乙烯利,抑制內源生長素的合成,促進果實成熟,也未見有改變西瓜形態的報導。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杭州)王強
劃重點:不論是自然成熟,還是催熟,瓜蒂凹凸都會存在,且與品種、成熟程度有關係。
真相2:西瓜籽白,不一定是催熟的
有試驗表明,乙烯利催熟常見的黑籽西瓜,如催熟前果肉尚為白色,則催熟後瓤是紅色的,籽仍為白色;如催熟前果肉中心已為紅色,則催熟後西瓜瓤果肉全紅,中心籽黑色,周邊籽白色。
自然成熟的西瓜,授粉完全的種子,成熟後為黑色;未授粉的癟籽僅有種皮,成熟後為白色。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杭州)王強
成熟的西瓜中可以同時含有黑籽和白籽,不能夠就瓜籽的黑白來判斷西瓜是否使用膨大劑催熟。市面上的西瓜出現白籽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瓜農採摘過早,種子還沒有成熟;二是在花期為了保證授粉和座果使用了「膨大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徐冬輝
劃重點:催熟的西瓜,一般會出現白籽、黑白籽分布過於明顯的特點;但未催熟的西瓜,也可能因未授粉、採摘過早而出現白籽。
王強表示,當前市售西瓜絕大多數是自然成熟的,設施、地域等栽培調控可實現西瓜周年自然成熟上市;自然成熟的西瓜甜,催熟西瓜酸,無催熟的必要性。在先嘗後買的市場背景下,催熟西瓜是瓜農自毀銷路的做法。
徐冬輝也介紹,用來催熟的「膨大劑」屬於植物生長調節劑,有提高座果率和促進果實增大的作用,常用的有氯吡脲、赤黴酸。在我國,氯吡脲主要用在西瓜等園藝作物上,從使用多年的情況看,技術成熟,生產效果好。在實際應用中,瓜農應按照標籤規定的用藥劑量、用藥時期和施用方法施藥,如果使用時期不當,或者擅自提高劑量或處理不均勻,會導致局部濃度過高,確實會出現畸形果、裂果等藥害症狀。
綜合報導
編輯: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