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龍」,原來特指的是個古代術數中極其重要的星宿!

2021-01-10 抱雪齋讀易筆記

《周易》開頭的乾坤卦爻辭中的「龍」,毫無疑問是指天上的蒼龍七宿。

但從筆者看來,卦爻辭中的「龍」,更應該特指青龍七宿中的最中間一宿:房宿。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不妨來看看房宿有多麼的重要。

一、式盤上的房宿

從古代模擬天文的式盤上,我們看到,二十八宿按四象排列,東宮青龍七宿的正中間,就是房宿。

而且,房宿,正與式盤正中央的鬥建連成了一條直線!

房宿位青龍之中,鬥建所指
古代式盤上的鬥建與房宿

巧的是,《周易》第一卦的卦名,原本就不是乾,而是鬥建的「建」!

在馬王堆帛書《周易》中,這個卦名,又寫作「鍵」——巧的是,在房宿的近旁,同樣有一個名為「鍵」的星官,象徵著房宿這座天門上的鑰匙。

「蒼帝行德,天門為之開」,《史記.天官書》中的這句話,正是將房宿比做天門,把東宮蒼龍比作蒼帝。

更巧的是,房宿本身,又被稱為「天龍」、「龍馬」,因此,《周易》中的「龍」,完全可以特指房宿本身。

更何況,房宿與河圖洛書的關係,已經證明了它完全當得起「龍」的稱號。(有關河圖洛書與房宿的關係,詳見本號《周易》天文曆法密碼系列文章)

二、民祀唯房

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漆箱上,不僅列有完整的二十八宿之名,而且繪著東宮青龍和西宮白虎。

曾侯乙墓上的青龍白虎

除了這個天象圖,還寫有這樣一段文字:

「民祀唯房,日辰於維,興歲之駟,所尚若陳、琴瑟常和」。

這段話中,將房宿稱為「興歲之駟」,地位極其崇高。

那麼,什麼叫做「興歲之駟」?

原來,房宿四星,又被稱為天駟,每當立春的凌晨,就會出現在正南方的天空中,也就是《國語》中記載的「農祥晨正」。

立春,是四時之始。一年之計在於春,《周易》中的《屯》卦,「屯」字就是「春」的本字,爻辭中的「乘馬」,指的就是那房宿這四匹「興歲之駟」!

正因為房星象徵著一歲的開端,因此自古就有「春祭馬祖」的習俗,(「馬祖」,就是房宿的別稱),也就是「民祀唯房」!

三、《周易》卦爻辭中的房宿

除了《屯》卦中的「乘馬」是指青龍房宿,卦爻辭中還明確地出現了房宿的名字。

房宿,本名為「方」,組成房宿的四顆星,象徵著四方。

在坤卦的爻辭中,出現了「直方」一語。

直,就是「正見」。(直,正見也。《說文》)

方,就是房宿。

「直方」,就是正見房宿之意。

《國語》中的「駟見而隕霜」,實際上說的也是「直方」的天象:九、十月份的深秋初冬凌晨,天駟出現在天空中,霜降時節到了。

本文為《周易》天文曆法密碼系列不知道第N回,欲知前事後事如何,且看上回下回分解。

相關焦點

  • 《周易》乾坤卦爻辭中的「術數」賞析
    上回說到,《周易》中的乾坤二卦雖然只有短短百字,卻堪稱千古名篇,其中共有「七絕」。這回咱們來說說其中的第六絕:「術數」。我國的「術數」,正如《三十六計》所說,是「術中有數,數中有術」。數與術的結合是非常緊密的。
  • 《周易》裡的術數與佔卜到底講了什麼?難道真的是迷信嗎?
    術數流傳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影響著社會方方面面,其中的精華部分凝結著古代聖賢的智慧、科學、技術。人為自然界天與地作用的產物,人在天地間生存、運動;宇宙萬物都在時間與空間中運動,人、天、地以及宇宙萬物的運動無不受著一種數的制約。古人認為,對於這種數,人們是可以通過卜筮等術數手段,得到神靈的指點和啟示感知它。
  • 原來真相就在《周易》中的龍身上!
    有關河圖與洛書,歷來存在著太多的猜測和謎團,而真相,其實一直都藏在《周易》中。《周易》開篇的乾坤二卦,屢屢出現了「龍」字——我們說過,《周易》中的「龍」,指的是天上的東宮青龍,尤其特指青龍七宿最中間的一宿:房宿。房宿,與河圖與洛書的來源密切相關。
  • 中國古代數術大觀——《河圖洛書》對太極、周易及星宿的影響
    中央:五個白點在內,十個黑點在外,表示時空奇點,五行為土。其中,單數為白點為陽,雙數為黑點為陰。四象之中,每象各統領七個星宿,共二十八星宿。以上為《河圖》。其中四象,按古人坐北朝南的方位為正位就是: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此乃風水象形之源也。
  • 周易中的乾卦代表著什麼,古代皇帝叫做九五之尊原來出自這裡
    自古以來周易就被人們推崇為六經之首,文王之後孔子又為周易撰寫十翼。周易中的自然哲學跟深邃的人文理論,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文化、經濟、中醫等各個領域都起到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對於這句經典名句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它的上半句就出自於周易的乾卦,而乾卦又是周易中最重要的一卦,它究竟揭示了什麼意蘊,我們又能夠從中借鑑到什麼呢?乾卦的彖辭中是這麼描述乾陽的,乾統率著大自然,萬物才能夠生長。雲朵飄行,霜雨降落,各類事物流布成形,井然有序。
  • 古代術數十大奇書
    《太玄經》,又稱《太玄》,西漢楊雄著。"玄"是揚雄獨創的宇宙的一個範疇。他認為世界以"玄"為中心,萬物都由"玄"而生,按"玄"發展。是矛盾的宇宙觀,是失敗的哲學體系。 三、《周易參同契》是運用易學理論,來闡述黃老內養方術和燒煉外丹方術的理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煉丹術著作。集中了我國古代養生家、神仙家、方技術數的科學成果。是一部有貢獻、有價值的術數奇數。
  • 從「震為龍」的卦象,再談《周易》裡的「龍」
    《周易》的乾坤二卦中,屢屢出現了「龍」字。這個龍,指的是天上的東宮青龍,尤其特指青龍七宿的最中間一宿——房宿。為什麼這麼說?先從《說卦》談起。一、震為龍《說卦》曰:「震為龍」,認為震有龍的卦象。我們還可以更進一步地指出,震卦所象徵的龍,特指的是青龍的房宿。因為「震」卦之名,又作「辰」——在馬王堆帛書版《周易》的《震》卦中,所有的「震」字都寫成了「辰」。《說文》曰:「辰,房星也」,明確指出辰就是房星。房星,又寫作「曟」,《說文》曰:「曟,房星」。房星,又名大辰。《爾雅.釋天》曰:「大辰,房心尾也」。
  • 《周易》乾坤卦爻辭中的聲音律呂之學
    這門聲音律呂的學問和唱歌彈琴關係不大,實際上是一門與文字音韻有很大關係的術數。按照邵雍在《皇極經世》一書中的說法,一切文字發出的所有聲音,都可以用卦象來表示。在現代拼音中,漢字的發音可以大致分成聲母、韻母和音調三個部分。
  • 徐韶杉:如何學習古代天文與周易
    學習傳統文化首推周易,對周易詮釋影響了中國諸子百家。周易來源於古代天文,不知古代天文難以理解以天人合一理念構建的周易學說。對古代天文知識了解顯得十分的重要,沒有古代天文學的基礎也難以理解把握中國的中醫學。曆法與天文學的發展是緊密相聯的,中國是世界上產生天文學最早的國家之一,也是最早有曆法的國家之一。
  • 卦爻辭中的曆法周期——《周易》中隱藏的古代曆法(中)
    上回說到,《周易》中的日月運行周期數據,與戰國時期行用的四分曆完全一致。不僅如此,兩者所用的曆法周期的名稱也是一致的。我們在《史記》中看到的《歷術甲子篇》,就是戰國時期行用的一部四分曆。該部曆法有四個大於年的的計算單位:「章」、「蔀」、「紀」、「元」。
  • 「萬物一馬」——淺談《周易》中「乘馬」的象數含義
    ——《齊物論》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道朝天》中「藏天下」的境界,同樣也是出自《齊物論》中的這句話。那麼,「萬物一」這個名字,又和《周易》有什麼關係呢?這就要從「馬」說起了。一、萬物一馬除了說過「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還在《齊物論》中說過「萬物一馬」。
  • 古代二十八星宿,諸葛亮都靠它庇佑,你的守護星宿又是誰呢?
    史學界公認二十八宿最早用於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學史上的地位相當重要,一直以來也是中外學者感興趣的話題。它的用處極其的廣泛,俗語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其中天文大部分指的也就是二十八星宿。我們都知道古代的謀士都會掐指算天。其實他們就是根據二十八星宿的對應位置,觀看天相。從而得知最近要發生的事。
  • 西遊記、封神演義、水滸傳中的二十八星宿
    對中國古代的二十八星宿,卻一無所知。二十八星宿是古代中國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顆恆星。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廣泛應用於古代天文、宗教、星佔、星命、風水、擇吉等等術數中。二十八星宿也經常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學名著中。《西遊記》中二十八星宿其實出場很多次,但是幾乎都是打醬油一樣的存在。《西遊記》第六回惠岸(木叉)奉觀音之命,來幫李天王出頭,「早有虛日鼠、昴日雞、星日馬、房日兔,將言傳到中軍帳下」。
  • 「易經」和「周易」的區別?
    書中所記載的神龜,長1.2尺,龜背上有65個赤文篆字。《禮含文嘉》:「伏羲德合天下,天應以鳥獸文章,地應以河圖洛書,乃則之以作《易》」。《易經》出現於夏商周,商朝的時候巫蠱之術十分興盛,商人慣用龜甲進行卜筮,形成了甲骨文;在銅器上進行記錄,便形成了鐘鼎文;濃鬱的巫祝文化則演變出了《易經》。
  • 道教與《周易》象數之間有什麼關係?非常密切
    道教與風水最明顯的共同點就是二者都採用了源於《周易》的陰陽五行八卦理論。《四庫總目提要》日:「術數之興,多在秦漢以後,要其旨,不出乎陰陽五行、生克制化。實皆《易》之支源,傅以雜說耳。物生有象,象生有數,乘除推闡,務究造化之源者,是為數學。
  • 中西方的「星座」和「二十八星宿」,到底哪個更勝一籌?
    古時人民為了方便於觀測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運轉,便將黃道、赤道附近的星座選出二十八個作為標誌,合稱二十八星宿。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這七個星宿組成一個龍的形象、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這七個星宿又形成一個鳥的形象
  • 二十八星宿的來歷是什麼?說說東方青龍的七個星宿
    每個方位包含7個大星官,合在一起就是熟悉的「二十八星宿」。三垣文化以「天象應人事」為主;而二十八星宿,多是與星辰運行有關,並以此制定四時曆法。《書》曰「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說得明白一點,二十八星宿代表的是位置。不僅「天之四靈,以正四方」,在古代的星空分野中,其分別對應華夏九州不同區域,這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比較核心的基礎點。如王勃《滕王閣序》開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地接衡廬」。其中的「翼軫」,就是指南方朱雀裡的兩宿,相當於朱雀的翅膀和尾巴,古代這一帶大致屬吳地、楚地,在星空分野中,此二宿對應的就是此地。
  • 周易與術數的關係
    《周易》是理,術數是方法,中國術數的理論依據是《周易》,術數的原理基本是易經的八卦與陰陽五行。如果把中華文化比喻為一棵樹的話,易經就是這棵樹的根,而術數則成為了世人眼中最耀眼的果實,它不斷汲取和運用著根的精華。
  • 萬物有靈,詭秘難測的術數,來自遠古的高等數學
    一般來說,狹義的術數專指預測吉兇;廣義的術數包括天文、曆法等。現在,通常所指的術數是狹義的術數。大多數人認為數術就是術數。但數術之後還有算數,算數才屬於數學。而中國古代數字皆文字,並不像現代數學與文學分別明晰。春秋戰國時期,術數隨著八卦與周易、陰陽五行、星象學、天幹地支等的發展,逐步出現星佔、筵簞、相陰陽、佔夢、佔寢兆、攘擇等多種形式。
  • 從《遁》卦中暗藏的數理玄機,談談《周易》中的奇門遁法
    《周易》第三十三卦,名為《遁》。遁,就是奇門遁甲的「遁」。《周易》的作者將這個名為「遁」的卦排在卦序的第33位,有著極其深遠的術數上的含義,使我們可以從中窺見上古時代遁法之一斑。不信?且聽小編細細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