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坤卦爻辭中的「術數」賞析

2020-12-10 抱雪齋讀易筆記

上回說到,《周易》中的乾坤二卦雖然只有短短百字,卻堪稱千古名篇,其中共有「七絕」。

這回咱們來說說其中的第六絕:「術數」。

我國的「術數」,正如《三十六計》所說,是「術中有數,數中有術」。

數與術的結合是非常緊密的。而記載在《大戴禮記》中的《易本命》一篇,恰好揭示了《周易》中的術數奧秘。

下面我就來看看,《易本命》中對於乾坤二卦的易數是怎麼解釋的。

一、天一地二

首先,乾坤二卦之數,首先體現在它們的卦序數字上。

乾卦是《周易》的第一卦;坤卦是《周易》的第二卦。

作者這樣排,當然不是隨機的。《周易》六十四卦,每一卦所在的位置都不是隨機的。《周易》與傳說中的《連山》和《歸藏》,最大的區別之一就在於它的卦序是經過了作者巧妙的精心安排。

不同的卦序,體現的是作者不同的思想傾向。傳說中《歸藏》原名《坤乾》,就是以坤卦為六十四卦之首,以乾卦次之,與《周易》的卦序恰好相反。

那麼,《周易》的作者將乾坤二卦放在全書的第一、二位,有什麼意圖呢?

《易本命》給出的回答很簡單:「天一地二」。

被稱為「天」和「地」的數字,並不止僅僅只有「一」和「二」。《繫辭》中,一、三、五、七、九這五個奇數,都被稱為「天」數;二、四、六、八、十這五個偶數,都被稱為地數。五個天地之數合在一起,就可以「成變化而行鬼神」。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一」,是最小的天數,乾為天,天數為陽,所以六爻純陽的乾卦放在了全書的第一位。《易本命》又說:「一主日」——巧的是,為日神拉車的,正是乾卦爻辭中頻繁出現的「龍」。

「二」,是最小的地數,坤為地,地數為陰,所以六爻純陰的坤卦放在了全書的第二位。「地生月精為馬」,因此《易本命》又說「月主馬」,認為馬和月都與數字「二」有關——巧的是,坤的卦辭中上來就說「利牝馬之貞」。

八九七十二,偶以承奇,奇主辰,辰主月,月主馬,故馬十二月而生。《易本命》地生月精為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春秋考異郵》

作者將乾坤二卦放在全書的開頭,可以說是將這兩卦視為《周易》的左右兩扇門戶——要想進入《周易》的大門,請君從乾坤這扇陰陽之門進入吧!

子曰:乾坤其易之門邪? 乾,陽物也;坤,陰物也。 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繫辭》

二、「人三」

在「天一地二」之後,《易本命》接著說:「人三」。

天地之間,還有一個「人」。

人有何德何能,可以和天地並列呢?

思孟學派的經典《中庸》明確指出:至誠之人就可以「贊天地之化育」,達到「與天地參」的境界: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老子》也認為,只要人能夠效法自然,就能夠合於大道,與天地並列。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此可見,先秦時期各學派的共識是:君子只要加強心性的修養,就可以與天地精神往來,做一個大寫在天地間的「大人(王)」。

巧的是,《周易》開篇第一卦乾的六句爻辭中,其他五句的主語都是「龍」,唯有第三爻,主語是「君子」。

乾卦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夤),無咎。

這句爻辭的言下之意是說,君子只要終日持敬,夙夜匪解,便可以達到《中庸》所說的「贊天地之化育」的至誠境界。句中的乾乾、惕、夤,全部都是「敬」的意思。

更更巧的是,我們在介紹乾坤二卦之義理的時候,解釋過坤卦的性命之學,主題也是一個「敬」字。

更巧的是,思孟學派的另一部經典《大學》,其精華概括起來也只有一個字「敬」。(程頤和朱熹皆主此說,此不贅述)。

三、十二律與京房納音

《易本命》中,在「人三」之後,說的是「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

我們說過,「九九八十一」的本質,就是黃鐘之數,是律數之本。

巧的是,黃鐘之黃,五行之數為「五」,而坤卦的第五爻,恰恰寫著「黃常」!

更巧的是,乾坤二卦的十二爻,又與十二律相應。

乾卦六陽爻,恰好與六律的數量相同。

坤卦六陰爻,恰好與六呂的數量相同。

十二律

更更巧的是,乾坤兩卦的用辭,分別是「用九」和「用六」。而「九」和「六」,恰恰是十二律中黃鐘和林鐘的律管長度。

黃鐘為天統,律長九寸;林鐘為地統,律長六寸。《律曆志》

(篇幅所限,《周易》與律數的關係此處暫不展開,另外,乾坤二卦與十二闢卦的關係,也另有專文解釋。)

四、用九用六與洛書九宮

乾坤二卦中的「九」和「六」不僅僅是黃鐘和林鐘的律管長度,同時它們之和為十五,恰恰也是洛書九宮圖上任意縱橫三個數字之和。

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陽變七之九,陰變八之六,亦合於十五。則彖變之數若一,陽動而進,變七之九,象其氣之息也;陽動而退,變八之六,象其氣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乾鑿度》

九宮圖和十五

河圖洛書,正是傳說中的八卦之源。(篇幅所限,此處也暫不展開,擬另撰文詳述。)

相關焦點

  • 《周易》乾坤卦爻辭中的聲音律呂之學
    還有的人認為,《周易》的卦爻辭中,隱藏著一首首「古歌」。我們認為,《周易》的這些音韻之美,集中體現在乾坤二卦中,是為乾坤二卦「七絕」中的最後一絕:聲音律呂之學。《六韜》從上述事例中,我們可以知道,聲音律呂之學的歷史非常久遠。而《周易》作為一部象數之書,其中若是沒有涉及到這些聲韻方面的術數,那才叫奇怪。
  • 《周易》裡的術數與佔卜到底講了什麼?難道真的是迷信嗎?
    人為自然界天與地作用的產物,人在天地間生存、運動;宇宙萬物都在時間與空間中運動,人、天、地以及宇宙萬物的運動無不受著一種數的制約。古人認為,對於這種數,人們是可以通過卜筮等術數手段,得到神靈的指點和啟示感知它。
  • 你知道《周易》爻辭為何用「九」或「六」嗎?
    你知道《周易》爻辭為何用「九」或「六」嗎?《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辭。每卦爻辭,皆從初至上共六爻,每爻配一爻辭;惟乾坤兩卦各加一辭。每一卦之每一爻辭,既有六個爻的位序數,又有各個爻的陰陽屬性。所謂爻的屬性就是,陽爻都叫「九」,陰爻都叫「六」。(乾坤兩卦各多了一個「用九」與「用六」爻辭)那麼,每卦六個爻的爻辭,爻的位序數初、二、三、四、五、上,配上爻的陰陽屬性代號「九」或「六」就叫「爻題」。爻題中表示每卦每爻的爻位的序數的「初、二、三、四、五、上」六個字,是從六爻重卦的最下邊一爻算起的。
  • 《周易》中的乾、坤兩卦爻辭的結局
    在《周易》六十四卦中,「乾」、「坤」兩卦佔據了格外重要的位置,通行本《周易》將「乾」、「坤」兩卦置於六十四卦之首就是明證。
  • 《周易》中的「龍」,原來特指的是個古代術數中極其重要的星宿!
    《周易》開頭的乾坤卦爻辭中的「龍」,毫無疑問是指天上的蒼龍七宿。但從筆者看來,卦爻辭中的「龍」,更應該特指青龍七宿中的最中間一宿:房宿。為什麼這麼說呢?不妨來看看房宿有多麼的重要。在馬王堆帛書《周易》中,這個卦名,又寫作「鍵」——巧的是,在房宿的近旁,同樣有一個名為「鍵」的星官,象徵著房宿這座天門上的鑰匙。「蒼帝行德,天門為之開」,《史記.天官書》中的這句話,正是將房宿比做天門,把東宮蒼龍比作蒼帝。更巧的是,房宿本身,又被稱為「天龍」、「龍馬」,因此,《周易》中的「龍」,完全可以特指房宿本身。
  • 卦爻辭的形成與《周易》的哲理化
    近年出土的阜陽漢簡《周易》,就是在卦爻辭後另作了些表示吉兇的詞句,如在《大過》卦辭後作了「卜病者不死,妻夫不相去」。這是否應引起我們的懷疑,《周易》卦爻辭本來就不是為有疑而卜的卜筮術而作的呢?具體說就是:「筮人將其筮事記錄,選擇其中之奇中或屢中者,分別移寫於筮書六十四卦卦爻之下,以為來時之借鑑,逐漸積累,遂成《周易》卦爻辭之一部分矣。」⑦他們所依據的理由就是《周禮·春官》中的一句話:「凡卜簭,既事,則系幣以比其命,歲終,則計其佔之中否。」
  • 卦爻辭中的曆法周期——《周易》中隱藏的古代曆法(中)
    巧的是,「章」、「蔀」和「元」這三個名稱,都在《周易》中有出現,而且被作者巧妙地安排在了很重要的卦中。一、天一建元,青龍甲寅《周易》第一卦乾的開頭的第一個字,就是「元」字。元者,始也。青龍甲寅後世的各種術數中,青龍也通常是和「甲寅」合稱的,甚至可以將甲寅視為青龍的代名詞(例子太多,不贅述),
  • 卦象在天:《周易》卦爻辭中的日月星辰和曆法
    《周易》的卦爻辭中,同樣記載了很多標誌性的天象,而這些天象,無一不透露出這樣的一個信息:當年寫下這部《周易》的作者,仰望的是一片戰國的星空。一、乾坤二卦中的甲寅元曆法翻開《周易》,映入眼帘的第一個天象就是北鬥。
  • 《周易》是本性命書:從卦爻辭中的君子和小人談起
    《周易》不是卜筮之書,而是專門講性命之學的,最明顯的證據就是卦爻辭中屢屢出現的「君子」和「小人」。任何時候,「君子」和「小人」都是一對相反的概念,但是,在《周易》裡面它們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成對出現的「君子」和「小人」《周易》卦爻辭中的「大人」和「君子」,是作為「小人」的對立面出現的。
  • 「課堂二」學習筆記.周易7.《左傳》國語中的《周易》.選卦爻辭
    《大有》卦卦辭:元亨5「一爻變,則以本卦變爻辭佔。」《比》卦變為《屯》卦《比》卦初六爻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fou],終來有它,吉。6「ニ爻變,則以本卦二變爻辭佔,仍以上爻為主。」《大壯》卦變為《小過》圭《大壯》卦初九爻辭:壯於趾,徵兇;有孚。九ニ爻辭:貞吉 。
  • 傅道彬:《周易》爻辭詩歌的整體結構分析
    「五四」以來的學者們在追溯中國文學起源時愈來愈饒有興致地談及優美的《周易》爻辭。但是,直至目前我們不無遺憾地看到這些研究基本上還是對一些古樸簡單的歌謠的分析,因此只能給人以零散片斷的認識,而缺乏整體系統的把握。本文擬從整體上分析《周易》爻辭的構造,以探討《易》爻辭與詩歌的普遍聯繫。
  • 周易重複的卦爻辭
       這些高度重複的卦爻辭,能說明什麼呢?  卦爻辭是先人長期積累形成的,在某個適當的條件下,會再現該現象。 這不難理解。   這也從側面說明,周易成書不是一人一時編撰的。
  • 解析《周易》卦爻辭中的曆法含義
    大多數人讀《周易》,往往糾結於卦爻辭中的文字,對數字不甚敏感。殊不知,數字才是《周易》最難讀的部分。《周易》中的數字和卦象,都來自天文律歷。不知天文曆法,就無法理解這些數字本身,更無法理解它們與卦爻辭之間的關係。
  • 周易八卦基礎知識(卦辭、彖辭、爻辭、象辭)
    《周易》八卦基礎知識。周易卦辭、彖辭、爻辭、象辭…周易中的「辭」包括卦辭、彖辭、爻辭、象辭等,現分別記述如下:《周易》八卦的基礎知識【卦辭】:是一卦的總綱,解釋每個卦的卦意。【爻辭】:對每一爻進行解釋。【象辭】解釋卦象與爻象之辭,進行萬物類象。分「大象」和「小象」。「大象」解釋卦象卦辭,「小象」解釋爻象爻辭。現在以乾卦為例,《乾》:元,亨,利,貞。
  • 周易預測評說 卦爻辭解讀功能的局限性
      周易預測史本篇提要:以卦爻為基礎、以幹支為主導的複合型信號系統與三級解讀工具(卦爻辭、八卦物象、六親)的形成和有機統一,使周易預測由經驗型預測走向科學型預測。這是因為,卦爻辭自身的內涵或信息量是有限的,而預測的事件或情況是無限的。在那樣的時代,除了《易經》又沒有比它更好的預測手段,也就只能湊合著用了。或者說,在那樣的時代,周易預測是一種獨尊的預測手段,用卦爻辭解卦依然是獨尊的解讀方法,所以人們就只能刻意地在對卦爻辭的理解和靈活應用上下功夫。
  • 「日中見鬥」:《周易》豐卦爻辭中的日月食天象解析
    這要從《豐》卦的「日中見鬥」這句爻辭說起。這句爻辭在卦中出現了兩次。「日中」一詞,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正午,一個是春分。作者實際上是一語雙關,一箭雙鵰,極其精妙。我們先來說說「日中」的春分之意。這個「日中」,也就是「日中見鬥」中的「日中」。所以,《豐》卦爻辭中的「日中見鬥」,第一層寓意就是:在日月平分的春分「日中」之時,「鬥」宿會在凌晨時處在正南方的位置。巧的是,春分「日中」之時,恰恰是在立春之後的45天。
  • 《周易》哲學——卦象、象數、卦爻辭、易傳形成過程
    《周易》卦爻辭所記載的內容主要包括物象、人生格言、事件描述,從而對其所占卜之事的吉兇進行判斷。《周易》是如何從起初的卦象、象數、卦爻辭研究,一步步走向《易經》哲學研究呢?本文對於這個問題作簡單概括。周易「象數」理論的誕生《周易》八卦的卦象的結合不僅表現出各種自然現象之間的關係,還象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例如八種卦象的相互作用產生了萬物,《周易·說卦傳》中描述到:「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 日月明易:《周易》天文曆法密碼系列之十六
    《周易》中的卦象,與天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傳說中的伏羲畫卦,一部分靈感便是由「仰則觀象於天」而得來。而天象之中,最耀眼明亮的就是日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繫辭》一、《周易》的總體結構在本系列的前幾篇文章中,我們已經說到,「天下術數出北鬥」。北鬥在《周易》的總體架構中居於核心的地位。
  • 周易知識百問百答:2、為什麼說周易是卜筮之書?
    《周易》之所以被稱為經典,並非是完全由於它神奇的卜筮功能,還因為它具有著極其深奧的哲理。◎什麼是卜筮從本質上來講,《周易》是一本卜筮之書、什麼叫卜筮呢?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周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並且是我國古代預測學中的一部最古老而又深邃的經典。被後人推崇為群經之首,中國文化的總源。
  • 《周易》中的「真氣運行法」:《鹹》卦爻辭解讀(上)
    《周易參同契.龍虎兩弦》巧的是,根據先天八卦納甲法,兌卦納甲為丁,艮卦納甲為丙,天幹中的丙和丁,五行上恰好也都屬火!(先天納甲和月相納甲之法都是《周易》本有的內容,具體論述參見本系列前幾篇。)後世的丹家也對於《鹹》卦中的兌艮兩弦之象極為重視,紫陽真人便在仿《周易》六十四卦而作的《絕句六十四首》中寫道:前弦之後後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採得歸來爐裡鍛,鍛成溫養似烹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