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期同題詩詞:漢字

2020-11-27 澎湃新聞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期同題詩詞:漢字

2020-05-01 03: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庚子四月初七

編者按:「魚鴻尺素箋,珠璣連篇,情天恨海此無邊。」這就是漢字的力量。兩周時間共收集詩友作品45首。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

第五十期同題創作

主題:漢字

內容:她從倉頡的書契中走來,依類象形而成文,形聲相益而成字,驚天地,泣鬼神;她從殷墟的甲骨上走來,帶著遠古的信息,傳遞著人類進步的文明;她從商周的鐘鼎上走來,用挺拔的線條,美妙的音節,昭示著華夏民族中正和合的生命哲學。

「魚鴻尺素箋,珠璣連篇,情天恨海此無邊。」這就是漢字的力量。本期同題創作,主題「漢字」,為漢字而歌,為文明而詠,期待各位詩友的詩詞曲賦聯,與漢字同輝!

令主:侯文嶽

要求:古風、律、絕、詞、曲、聯、現代詩均可,詩限新韻、平水韻,詞依《欽定詞譜》,限新韻、詞林正韻,曲需註明所依曲譜,限新韻、中原音韻,但均不能混用。鼓勵新創,儘量少用舊作。必須是原創,嚴禁抄襲及剽竊他人作品,一經發現文責自負,稿件概不錄用。

時間:2020年4月14日—— 2020年4月24日。

【古風】

王志敏

漢 字

恢宏一脈國魂立,浩蕩六合正氣揚。

萬裡得衡江山重,千秋由窺歷史長。

文明覆載垂今古,光焰無藏耀萬方。

徐東輝

漢 字

上古無文字,結繩以相考。

象形寫世態,六書啟文韜。

刻甲記星事,勒金解風騷。

石鼓刊禮樂,簡牘奏天朝。

繒帛題史詩,碑帖書大道。

籍其明身世,借爾識同胞。

一字傳真善,千載無異調。

唯我中華脈,世代永自豪!

張建林

漢字賦

人祖自西來,文章從此開。

軒轅造靈祉,稼嗇始壇臺。

一畫明天極,九州均地垓。

頡皇摹鳥跡,史籀化龍回。

制字三墳紀,煬書八索堆。

先殷藏典冊,列鼎度王裁。

規矩成其質,環中勢似雷。

結繩蒙草昧,契刻駭神哀。

元會十三萬,劫輪多少灰。

絲絲不曾絕,迤迤未嘗頹。

分理通千古,經綸道用賅。

【五律】

丁彥兵

首屆華夏文字節感賦

日月形神備,情生世累牽。

魚羊鮮為食,絲耳各相連。

造化通靈秀,天人了夙緣。

銅筋還鐵骨,千古寄雲煙。

文 嶽

題令「漢字」感時而賦

玉書金簡字,光嶽大川機。

一點含風雨,千秋入翠微。

尋蹤到紙滿,寄意枕雲飛。

歷歷徘徊久,知君人卻稀。

常功賢

說漢字

別蠻倉頡字,滄海歷秦更。

路必同車轍,書須一篆行。

漢風憑史記,唐韻說騷聲。

墨潤蘭亭絕,驕姿傲百英。

韓建爽

詠漢字

史皇天雨粟,秦統壽無疆。

頓挫抑揚韻,草行楷篆章。

詩詞吟曲賦,談笑思情長。

觀鳥形蟲跡,滄桑古色香。

王長嶺

漢 字

倉頡初造字,只怕是謠言。

甲骨三千載,繩痕近萬年。

聲形象數理,篆隸草真連。

經久不衰落,芸芸亮素箋。

【七律】

李瑞軍

漢字的書法之美

四目鳳銜臺雨粟,六書文飾墨成詞。

臨池絕岸頹峰勢,運筆飛鴻駭獸姿。

墜石雷奔鸞舞態,懸針露滴槁居奇。

美兮河漢群星列,感會無方似束琪。

官繼鴻

漢 字

吾乃倉頡心上花,炎黃土壤育發芽。

河江灌溉傳天下,日月耕耘進世家。

錦繡桃符呈歲稔,玲瓏詞意賦中華。

詩人敲句尤褒我,獨秀枝頭耀眾葩。

彭世團

漢 字

甲古殷開金盛周,各書土語令人愁。

始皇一統同文度,漢帝興邦出計謀。

儒術獨尊行教育,金科創舉壯神州。

國強民富字播遠,朝日心儀越地求。

於書江

漢 字

中華漢字史悠悠,血脈泱泱系九州。

經史子集傳萬代,詩詞曲賦誦千秋。

橫平豎正德為本,象矩形規道乃修。

骨韻方圓發浩氣,輝煌錦繡夢圓酬。

字正腔圓悅耳聽,吟風雅頌嘆詩經。

楚辭漢賦藻辭美,唐宋詩詞逸韻濃。

筆墨春秋留史冊,仁德教化宜蒼生。

倉頡象畫銘金骨,漢夏風流不了情。

王長嶺

文 字

開天闢地驅渾沌,始祖心萌思影痕。

虞夏先聰初造字,殷周陶鼎鑄金魂。

漢秦唐宋留風採,子集史經逸慧根。

三國紅樓藏舊夢,雪梅領袖說崑崙。

【五絕】

李 勇

漢 字

甲骨由殷始,楷書龍藏延。

悠悠千古事,漢字永相傳。

【七絕】

常功賢

漢字之功

構思惟妙意兼聲,固若銅牆蓄勢宏。

節律鏗鏘留厚韻,奠基華夏萬年程。

李瑞軍

漢字尋跡二首

(一)

溪聲川籟聽難盡,天地星辰作線符。

蒼聖雙瞳生睿德,感來雨粟漫山鋪。

(二)

銜書無去聖痕留,甲骨鐘盤又石頭。

想飾繩紋空夜哭,文明薪火復延流。

張軍玲

漢字成篇

(一)

點豎橫斜字正方,文明華夏韻流長。

深思更曉為人道,風骨精神自此揚。

(二)

方正還將稜角分,賢良世故任云云。

象形會意千年裡,一一傳承錦繡文。

(三)

甲骨修文曠世驚,人間五味道分明。

千年筆底沉吟處,儘是悠悠未了情。

高嘉慶

漢 字

倉頡造字史傳承,演繹真草篆隸行。

華夏文明錄典冊,光復使命大洲同。

李淑英

漢字之韻

千年造化筆端通,好句漫裁意韻豐。

華夏文明琪錦繡,十方遍布九州同。

王長嶺

漢 字

倉頡造字別蠻荒,文祖英名萬古揚。

篆隸行真皆絕妙,珠璣串串是華章。

形同鳥獸意相儔,虞夏殷周印跡留。

甲鼎簡箋芳萬古,詩詞歌賦寫風流。

周志華

漢 字

博大精深意細分,形聲會意表情真。

凜然正氣剛直貌,傳續文明教近鄰。

祖銀蘭

漢 字

撇捺橫折點豎勾,無邊妙趣落毫頭。

倉頡造下真靈性,萬世洪荒不斷流。

【詞】

張永霞

【菩薩蠻】漢字

清風總把殷墟事,描摹鐫刻無窮意。橫臥渺雲煙,立時驚鬥山。 墨香存教化,四海悉桑稼。華夏禮賢崇,扶搖萬裡龍。

劉微鵬

憶遊園·漢字

豎橫和撇捺,四方字,流長文化。組合排列,構築成,泱泱華夏。 個小功勞大,甘沉默,平實無話。詩詞曲賦,美篇章,始於足下。

【曲】

張雲英

【仙呂·憶王孫】漢字

筆牽萬象寫中華,字字如詩意更佳,博大精深莫問涯,可堪誇,燦爛文明就是咱。

劉香愛

【小石調·青杏子】漢字

筆畫造型生,美觀和諧意豐盈。滄桑歷盡青春駐,六書說解,七體演變,智慧傳承。(么篇)方正小精靈,筆尖流過譜真情。詩詞曲賦名篇著,百花競放,江河萬古,燦爛文明。

安 玲

【大石調·初生月兒】文字

初生月兒明夜空,一畫開天鬼動容,人封撇捺蟲化龍。蘊無窮,藏大同,錄文明萬載仙蹤。

馮建波

【雙調上·水仙子】說漢字

橫折撇捺豎彎鉤,點頓斜提框裡留。飛飛灑灑篇篇秀,珠璣字字牛。越千年風雨春秋。復興夢,文化舟,恰弄潮頭。

【現代詩】

古 月

文字與我

文字屹立的高度 無法逾越

青瓦屋頂 斑駁陸離

光明與陰影相互較量

它把冷漠的、溫情的意志凝聚

我想說些什麼 結果

我什麼也不能說出 缺少鈣質

一隻小鳥棲落文字 引領我

飛離自己 眼睛製造距離

我把一切送給你 佔領白紙

冷漠的、溫情的 甚至一切的

後果影子 送給我一個重合的實體

我尋思剛才我犯的錯誤

當我說起文字 它

我們遠離 當我說文字 你

我們合二為一 養育思想

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被我們的

態度主宰 以靈魂的微笑

照顧感官 這才是文字展示的骨血

世界多情而美麗 遺下

一串金屬般的聲音

被後來的秋風 吹到

我們的時代需要抒情 淺吟低唱

而我們的文字更需要一支沉靜的筆

畫出真實生活之花的結晶

即使用嘶啞更加接近生活心臟的

文字 歌哭 懷舊 耕種

用人民的語言表達生活的原音

李 莉

漢 字

牙牙學語時

一聲一聲讀著你

稚嫩的童聲裡

對你充滿了好奇

為什麼一個字會有那麼多的意義

執筆上學堂

方知那一筆一划裡

是無數智慧結晶在古人的辛勤汗水裡

方方正正 一撇一捺

如今一字一句教子女

才真正領略到你的神奇

《三字經》《千字文》…

無數漢字蘊真理

就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

胡麗偉

文 字

趁著夜色

我偷偷把文字

埋藏在記憶深處

無論多麼久遠文字也會發光

像極了閃爍的星星

雖然它來到世間

沒有帶著刀槍棍棒

甚至毫無還手之力

人們卻把串串文字埋藏心間

安靜的跳躍的悲傷的喜悅的

它讓一顆心插上了夢想

將人類靈魂的燈芯點燃

凝聚正能量

讓文字更加積極向上

文字讓我思考人生

讓我洞察世間的真情

它讓人的眼裡流動著神採

它也有掙扎讓人有所顧盼

有時它是一面鏡子

照見人間的美醜

它有時溢漾著光華

濺起的火花

讓世界熠熠生輝

文字的抑揚

有水的波瀾和堅定

它,足以顛覆世界

劉昌升

漢 字

祖先的語言

文化的血脈

民族的靈魂

國家的象徵

結繩記事之後

她是一種儀式

也是一種訴說

遠古的祈福

繪畫的塗抹

甲骨的鑿刻

金文、石鼓的錘鑄

七國爭雄,各族謀篇

大篆,小篆

秦詔,漢簡

烽火的洗禮

順延五幹年

許慎的說文解字

王羲之的各體融貫

歷代書論的著述

有了甲骨,金文,大篆,秦篆

隸書,楷書,行書,草書,規範漢字不同而同的稱呼 __漢字

是血汗的鑄造

是智慧的回眸

是歷史的積澱

自然的意象

哲思的聚集

畢昇的活字印刷術

四大發明之一

王選的漢字雷射照排

融入電腦網際網路

厭於浮華,喧鬧

懷著童年對漢字的好奇

獨在陋室,享受漢字的神秘

慢慢的讀,慢慢的寫

內心一片寧靜,清澈

智慧不再是那麼遙遠

拉丁文,阿拉伯數字,楔形文字

古埃及文字,古印度文字,古巴比倫文字

都沒有她的光彩

懷著一顆敬畏的心,沐手而習

淨口之後,仔細的念

讀不懂日不落文字中的驕橫、傲慢

東方聖土將向世界開啟華夏文明的新篇。

老 蓋

和漢字脫離的幻覺

這幾天,文字已經和我脫離,它也離開了書本。

在空曠的地上,我看見它們的點試圖變成葉子,

它們緊貼地面,想鑽進一塊塊石頭裡。

它們橫的筆劃在龐大的白晝是地平線和海的平面。

它們試圖變成沉重的鋼板或者擺放菜餚的桌面。

這些是潛藏和平衡的力量,它們提供了庇護,

它們在沒有任何危險的時刻營構著沉默的世界。

深冬的樹木,它伸著黑色的挺拔的技丫。

這些文字的豎劃和彎鉤們走向天空,

它們嚮往和渴求的是神住的地方;

同時它也站在塵世的浮土之中。

它們生長和尋覓,做著挺立和索隱鉤沉的工作。

現在我聽見它們的骨骼爆裂的聲音,

那些粉碎後的骨殖飄落天空,

象一場鋪天蓋地的沙暴。

而這一切全來自於文字的刀劍;

我知道是撇和捺這些雪亮的利刃拆解了我熟識的世界。

這場無聲無息的戰爭是在睡眠中完成的。

那些鐵青的兵器們在雪地裡東衝西殺,

它們殺伐又殺伐,用著仇恨和愛情。

它讓濁重者成為地:那就是落葉一樣的黃金;

讓峻拔的上天,在天上演變成世紀;

而最後是讓我和文字分離,

讓世界和文字分離,

為的是讓自己結成澄澈和智性的冰。

周悅勤

漢 字

記憶像一條河

從甲骨上開始咆哮

每一次改道 都山崩地裂 氣喘籲籲

河裡似乎有龍的影子

但始終 只看到閃閃的鱗片

像家電商場裡的電視屏幕

各自訴說著人類一段故事

從某一鱗片出發 經行不同的路徑

最終會在龍身上畫成一個圈兒

如果過於用力

這個圓圈兒可能變成你的王國

隱在紙張或時空裡

等待 路過的人驚詫

王建敏

中國的漢字文化

總有一把尺子

衡量著一脈相承的中國文化

總有一縷墨香

書寫著源遠流長的風雅

總有一絲悲涼

遺留下遠古的傷痛

總有一段往事

沾染了先輩們留下的殘骨片瓦

中國的漢字文化

神氣十足的走進萬戶千家

任你翻動每一張書頁

上面都夾刻著千年積澱的落霞

任你在書中馳騁

你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請相信

你的一舉一動都離不開漢字文化

悠遠的歷史盛開出燦爛的鮮花

伴隨人類的腳步

越來越規整的漢字已經風靡華夏

宋榮琴

漢字之美

你帶著祖先的氣質從遠古走來

走上甲骨

走出金文

躍然紙上

力從中生

你拒絕曲裡拐彎 因為

那不是你的性格

橫平豎直

是你踏踏實實的本色

方方正正

是你不越規矩的品德

有裡有外

是你博大包容的氣節

上下布局

是你崇尚禮儀的美德

左右比肩

是你以鄰為善的胸懷

撇捺雄勁

是你堅韌不屈的意志

彎鉤柔美

是你和諧共融的願景

你內涵豐富的方塊美

閃爍著先賢智慧的光芒

令世人為之驚羨。

林 馨

是 誰

是誰的歌謠

綿延六千年

看成了敗了,興了衰了

變換的是容顏

不變的是靈魂

商周秦漢魏晉唐

光陰一路,綿延一路

是誰的舞姿

霓虹六千年

甲骨金篆隸楷行

聽是非對錯,過往成空

不變的是

聲形象數理

是誰的印痕

把汨羅江的水定格

成一曲《離騷》

是誰

把會稽山的雲停留

成一幅《蘭亭序》

是你 是你

中華漢字

方方正正端坐

撇捺之間見心

一個你是幅山水

多個你匯成藝術

是你 是你

中華漢字

華夏文明的根基

華夏子孫的仰仗

與你對坐,明晰了

天地立命,純心守正

與你對飲,懂得了

格物致知,丹心不悔

李英發

寫給漢字

橫平豎直

好像挺直的脊梁

方方正正

就是堅定的信念

你是民族的密碼

記錄著千年變幻

你是寬闊的大海

包容了氣象萬千

從曲水流觴的蘭亭裡

我讀到了你的飄逸

從九成宮的泉水中

我讀到了你的森嚴

你仿佛春天的種子

融進了我的血液

你仿佛生命的精靈

走過了青燈黃卷

漢字在

華夏民族就不會滅亡

漢字在

中國就敢與日月比肩

李一恆

「愛」的思念

――寫在防護服上的漢字

在這個春天

你來到我的病榻前

只是我無法

看清你的容顏

我知道你的手

會緊緊拉著我的手

讓我留在這個世間

你轉過身的那一刻

我看到

寫在防護服上的漢字

那是你的姓名

那一刻我努力睜開眼

默默把你的名字記下

種在我心裡那片田

每天都重複書寫著

你名字的

橫豎撇捺

一點一畫

在心底裡

輕輕呼喚

我知道

這是感恩的

思念和期待

你厚厚的防護服

裹不住春的氣息

你背後的名字

如天使的翅膀

載著你

每天飛到我的身邊

捎來春的盎然生機

在那個遠古的時代裡

那個穿著草裙的歲月

是誰第一個

創造了文字

刻在巖邊甲骨之上

成書竹簡帛素之間

今天

是誰把你的名字

寫在

白色的防護服上

傳遞天使般的愛

種在我心的阡陌

復甦著倉頡造字

遙遠千古的傳說

月亮下的小屋

我的心依著你的心

你的手拉著我的手

我們在一起

這就是「愛」

在這個春天

你的愛

不在月亮下的小屋

而是天地間的方艙

這個春天裡的「愛」字

註定大到無疆

編審 | 文嶽 組稿 | 張建林

圖片來源網絡

來源:河朔詩詞

原標題:《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期同題詩詞:漢字》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同題賞讀 |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期同題詩詞:漢字
    以下文章來源於河朔詩詞 ,作者河朔詩詞 河朔詩詞本平臺為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主辦。主要用於推廣發展正定詩詞曲聯文化;刊發詩、詞、曲、楹聯知識及賽事,開展縣內詩詞楹聯活動,展示優秀個人作品等;兼顧書法、繪畫等傳統文化。
  •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四期同題詩詞:潭園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四期同題詩詞創作主題:潭園內容:潭園,又名北潭,是正定歷史上一座名園。據《燕魏雜記》記載:「府治後有潭園,圍九裡,古木參天,臺沼相望。」清代學者梁清遠在《雕丘雜錄》中說:「真定潭園之盛,自唐已著,歷五代至宋時,屢見名人題詠。」
  •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四十九期同題詩詞:復甦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四十九期同題詩詞創作主題:復甦內容:雖然「紅淺香乾」「子規聲老」,但「拂雲新竹已離離」。疫情漸消,社會活力復甦,依然美麗的春天,會在我們的筆下,生出醉人的復甦的神奇的韻味。請以「復甦」為主題,展開創作。
  •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八期同題詩詞:晚歸的正定人——範仲淹
    以下文章來源於河朔詩詞 ,作者河朔詩詞 河朔詩詞河朔詩詞為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主辦。主要用於推廣發展正定詩詞曲聯文化;刊發詩、詞、曲、楹聯知識及賽事,開展縣內詩詞楹聯活動,展示優秀個人作品等;兼顧書法、繪畫等傳統文化。
  •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六十期同題詩詞:教師節·正定文廟與孔子
    >河朔詩詞河朔詩詞為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主辦。主要用於推廣發展正定詩詞曲聯文化;刊發詩、詞、曲、楹聯知識及賽事,開展縣內詩詞楹聯活動,展示優秀個人作品等;兼顧書法、繪畫等傳統文化。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六十期同題詩詞創作主題:教師節·正定文廟與孔子內容:9月10日,是我國第36個教師節。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而孔子做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被尊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
  • 同題賞讀 |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一期同題詩詞:五四青年節
    以下文章來源於河朔詩詞 ,作者河朔詩詞 河朔詩詞本平臺為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主辦。主要用於推廣發展正定詩詞曲聯文化;刊發詩、詞、曲、楹聯知識及賽事,開展縣內詩詞楹聯活動,展示優秀個人作品等;兼顧書法、繪畫等傳統文化。
  •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五期同題詩詞:仲夏
    本期與贊皇縣詩詞協會聯誼,酬唱應對,以寄雅韻。兩周時間共收集兩縣詩友作品94首。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五期同題詩詞創作(與贊皇詩協聯誼)主題:仲夏內容:仲夏,是指夏季的中間月份,即午月,以指農曆五月。時在夏之正中,萬物生長,其勢盛極,其景亦優美。
  • 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第五十六期同題詩詞:正定廟會
    以下文章來源於河朔詩詞 ,作者河朔詩詞 河朔詩詞河朔詩詞為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主辦。主要用於推廣發展正定詩詞曲聯文化;刊發詩、詞、曲、楹聯知識及賽事,開展縣內詩詞楹聯活動,展示優秀個人作品等;兼顧書法、繪畫等傳統文化。
  • 【戰疫情 正定在行動】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2021年疫情防控詩詞作品...
    【戰疫情 正定在行動】正定縣詩詞楹聯學會2021年疫情防控詩詞作品第一期 2021-01-13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懷遠縣詩詞楹聯學會作品網絡展播《荊塗風韻》微刊第19期/2020(總...
    懷遠縣詩詞楹聯學會作品網絡展播《荊塗風韻》第十四期:桃花懷遠縣詩詞楹聯學會作品網絡展播《荊塗風韻》第十五期:清明懷遠縣詩詞楹聯學會作品網絡展播《荊塗風韻》第十六期:高考懷遠縣詩詞楹聯學會作品網絡展播《荊塗風韻》第十七期:初夏
  • 朔州市詩詞學會、楹聯學會成立
    9月19日,朔州市詩詞學會、楹聯學會成立。朔州市詩詞學會和楹聯學會是朔州市作家協會的二級專業學會,由詩詞和楹聯創作者、研究者、愛好者自願組成的群眾性文化學術組織,致力加強詩詞普及、繁榮楹聯創作。將堅持正確創作導向,傳播先進文化,塑造時代新風。
  • 臨河區詩詞楹聯學會成立
    近日,臨河區詩詞楹聯學會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宣讀了巴彥淖爾市詩詞學會和臨河區文聯同意成立臨河區詩詞楹聯學會的批覆文件;介紹了學會籌備工作情況;宣讀並通過了《臨河區詩詞楹聯學會章程》;表決通過了臨河區詩詞楹聯學會理事會;選舉產生了臨河區詩詞楹聯學會主席團組織機構名單,學會會長由李滌坊擔任,特聘周正祥、葛振斌等5人為學會顧問。  據了解,新成立的詩詞楹聯學會是由臨河區文聯引導成立的第八個文藝家協會。
  • 柘城詩詞楹聯學會舉辦理事會擴大會議
    12月30日,柘城縣詩詞楹聯學會理事會(擴大)會議在縣圖書館多功能廳舉行,廣大詩詞楹聯愛好者歡聚一堂,共同慶祝2020年的到來。柘城詩詞楹聯學會自2019年2月經縣文聯批准成立以來,積極與市詩詞協會對接,接受縣文聯業務指導,認真學習各級黨政部門關於繁榮文化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全體會員和廣大詩詞楹聯愛好者的同努力下,取得了長足發展和進步,內部建設、對外宣傳、會員接收、工作推動、文藝創作等方面均取得紮實成效。
  • 邀請名師,瀘縣詩詞楹聯學會舉辦詩詞創作培訓
    10月11日,瀘縣詩詞楹聯學會邀請瀘縣二中教師鄭韜、周新民、周騅馳開展詩詞創作講座,讓全縣傳統詩詞愛好者共同感受傳統詩詞的魅力,領會傳統詩詞創作的精髓。據悉,全國示範高中瀘縣二中歷來高度重視詩詞進校園工作,成立了瀘州市詩詞學會瀘縣二中分會和瀘縣詩詞楹聯學會瀘縣二中分會,接受瀘州市詩詞學會和瀘縣詩聯學會的雙重領導
  • 《懷寧詩詞》第82期:懷寧詩詞楹聯學會成立五周年
    詩詞贊,古皖一奇葩。 寧!全體群員撰歷程。篇篇美,格律必傳承。 詩!藝海揚帆李杜陪。雞窗內,伏案筆如飛。 詞!夜讀蘇辛竟著迷。翻龍譜,意象自全知。 群!網絡平臺任發揮。神州頌,依次寫同題。 文!詩友耕耘彼此親。交師友,立雪拜程門。
  • 市詩詞楹聯學會換屆
    來源: 丹陽日報 舉報   核心提示: 7日上午,市詩詞楹聯學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
  • 《朔風:塞上吟壇同題詩詞選》出版發行 - 山西晚報數字報
    11月18日,由朔州本土詩人創作編輯的格律詩詞集《朔風:塞上吟壇同題詩詞選》,由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朔風:塞上吟壇同題詩詞選》精心篩選了18位詩人歷時3年悉心創作的詩詞佳作,共1400餘首。內容縱貫朔州古今,涵蓋朔州歷史人文、風土人情、城市建設、自然風光等諸多方面的詩詞作品。
  • 濟寧市詩詞楹聯學會首期詩詞楹聯公益培訓大講堂活動成功舉辦
    ,11月4日,濟寧市詩詞楹聯學會聯合濟寧市讀書協會,在泡寶產業園舉辦了首期詩詞楹聯公益培訓大講堂活動。濟寧市讀書協會會長郭玉,濟寧市詩詞楹聯學會會長趙志、副會長朱繼德、侯西芝、安殿軒、秘書長王傳菊,任城區詩詞楹聯學會的領導李偉、鄭昌義等同志參加本次活動。
  • 桑源流詩韻 同登風雅樓 —朔州市詩詞、楹聯學會成立大會召開
    朔州市詩詞學會、朔州市楹聯學會成立大會於九月十九日上午在市檔案館隆重召開。這是朔州詩詞界、楹聯界翹首期盼的一件盛事。朔州市詩詞學會、楹聯學會成立大會由市作協主席王文海主持,大會討論並通過了籌備組所作的情況工作報告、《章程》,選舉產生了朔州市詩詞學會、朔州市楹聯學會第一屆領導機構。
  • 西安市鄠邑區水務局與區詩詞楹聯學會開展天橋湖徵聯採風活動
    為了提升鄠邑區天橋湖文化品位,促進文旅融合發展,宣傳弘揚水務人精神,展示鄠邑人文歷史地理風貌,加快鄠邑新區融入大西安步伐,貫徹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和區委區政府全域治水精神,抒發熱愛西安鄠邑家鄉情懷,西安市鄠邑區水務局特邀請西安市鄠邑區詩詞楹聯學會專家老師開展了天橋湖徵聯採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