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今年《中國詩詞大會》預備團 對上三首詩車費五折五首免單 自己創作詩詞幾十首抒發情懷33歲的哥詩意人生
參加《中國詩詞大會》重慶賽區比賽的參賽牌
▶遇紅燈或堵車時,餘明炯不聽路況聽詩詞。
▶餘明炯在寫詩
餘明炯(中)亮相央視《中國詩詞大會》
今年春節期間,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在央視熱播,喚醒億萬國人心中的詩意和夢想。作為該節目的預備團選手之一,奉節縣33歲計程車司機餘明炯也在央視亮相。不過,早在上節目之前,他的詩意人生就已被點亮——雖然只是一名的哥,但生活中的他痴迷於聽詩、背詩,乘客與他對上幾首還能免單。不僅如此,他還創作詩詞抒發情懷。他說,想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人,平凡人也可以有詩意人生。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朱婷 李化 攝影報導
「詩詞屬於每一個普通而平凡的人」
上面這首詞,就是餘明炯創作的。他說,坦率來講,因為患有胃病,自己這次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表現是不成功的,所以,上面這首詞多少有些壯志未酬之意。
「我絕不是刻意出題讓乘客對詩詞」
作為乘客兼朋友,奉節人李金龍很了解餘明炯。他告訴記者,之前自己打車回老家,在餘明炯的車上,就開啟了一趟詩詞之旅,「他不會一來就和你聊詩詞,這樣往往會讓乘客覺得突兀和奇怪。他會慢慢通過聊天的形式,展開各種關於詩詞的話題。」
因為都是奉節人,李金龍說,他倆在車上聊到詩詞時,就不自覺地講到唐朝詩人李白的《早發白帝城》。「那你還記不記得具體的詩句?」李金龍還沒來得及回復,餘明炯便自問自答地念起了詩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李金龍也脫口而出:「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剛對完第一首詩,餘明炯又開始了:「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多虧我是奉節人,平時對劉禹錫的《竹枝詞》也比較了解,餘明炯念的這句詩就是《竹枝詞二首》其中一首的第一句。」李金龍說,聽到前一句,他立馬說出下一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李金龍說,就這樣連續對完三首詩後,他倆才聊起與詩歌和詩人有關的話題。聽餘明炯聊詩詞,感覺得出來,他是發自內心地喜歡詩詞,而不是拿來炫耀,而且他在詩詞這塊積累的背景知識也很豐富。「他還給我講,劉禹錫在夔州任職的時候,深受當地民歌感染,才寫下了《竹枝詞二首》。」
最後,因為對上三首詩,餘明炯還給李金龍的車費打了五折。採訪過程中,奉節縣文化委工作人員也向記者透露,有時,乘客只要能連續對上餘明炯出的詩詞,他就會考慮給乘客打折或者免單。
「我絕不是刻意出題讓乘客對詩詞,而是另一種形式的情懷吧。」餘明炯說,開車遇到堵車或者等紅燈時,如果聊到了詩詞,自己會順其自然地讓一些外地遊客或者學生對上幾首,對上三首詩詞車費打五折,對上五首免單。不過,能獲得免單機會的乘客也不多,一個月也就一兩次。「肯定不會因為免單而虧本,這個我還是有自信的。其實,有時就少掙一點,吟詩作對嘛,圖的就是個情感上的認同,你說是不?」他樂呵呵地說。
在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裡,記者注意到節目第一期播出時,主持人董卿就說:「在過去幾個月時間裡,節目組走遍了全國十幾個城市的十幾個分會場,從30萬報名選手中,精挑細選了140名,組成了本季的百人團和預備團。」
而餘明炯此次就作為預備團成員,亮相央視舞臺,成為140名選手中的一個。
今年春節前夕,記者在一次採訪中遇到了餘明炯。從事計程車運輸工作已6年的他,從外表看憨厚實在,說起話來卻有些雞湯的味道:「詩詞不僅僅屬於文人雅客,更屬於每一個普通而平凡的人,只要你願意,都可以擁有自己的詩意生活。」
與詩詞有關的獎狀、證書、獎牌,餘明炯拿了不少,有奉節縣計程車行業詩詞競賽活動優秀個人獎,也有奉節縣「才子佳人」詩詞挑戰賽(第二季)優勝獎,正因為在比賽中獲得這些證書,他得以層層晉級,入選央視該季節目的預備團。
面對記者的採訪,他說自己其實更想朗誦一首詩:「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緩緩念完詩,餘明炯才介紹說,自己從小就喜歡古詩詞,尤其推崇唐朝詩人王維的詩,「就像這首《山居秋暝》,詩人告訴我們,時刻要有怡然自得的滿足。」
接觸詩詞多年,餘明炯發現,詩詞不僅文字美、意象美,還能讓自己在浮躁的社會裡快速平靜下來。
「別人遇紅燈堵車聽路況,他聽詩詞」
昨日上午,記者再次聯繫上餘明炯。微信那頭,他發來這樣一段話:「我也是有夢想的人,即使在泥土裡沒有高堂裡那樣芬芳。」
就像餘明炯堅定地認為那樣,一名普通的哥也是可以有夢想的,也是可以喜歡詩詞的。所以,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學詩詞不一定要買厚厚一摞書,也不一定非要在安靜的書桌旁,更不一定非要有香茶作陪,堵車、遇紅燈、早上起床等等,都是他學習積累的時間。為了增加自己的詩詞儲備量,他的手機裡下載了多款詩詞APP,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瘋狂詩詞大會、古詩詞典……「唐詩宋詞不能少,古詩詞典涉及每個字的含義,更不可或缺,字詞理解了,你就能很快理解詩歌傳達的意義。」他說。
兒子能在央視亮相,餘明炯的父親餘澤林很是欣慰和自豪。他告訴記者,兒子小時候就非常喜歡古詩詞,成績一度很好,只是後來因為家庭原因放棄繼續學習。餘澤林見過兒子開計程車等綠燈時,聽手機裡朗誦的詩詞,以便學習和領會其中的含義。「還沒見過這種駕駛員,別人遇紅燈、遇堵車,都在聽路況,他卻是在聽詩詞。」餘澤林說。
除了喜歡詩詞,餘明炯也在向所有人傳達和證明,自己也是有情懷的。而情懷的產生,恰恰源自自己對詩詞長久地喜愛。「我讀了那麼多詩詞,總結髮現,歷代文人騷客創作詩詞大多都不是為了裝點門面,而是發自內心的喜歡。」他說,因為喜歡,所以現在自己也開始創作,目前為止已經創作了幾十首詩詞。
「獨倚軒窗,朔風凜冽,風鈴叮噹。銀杏葉飛如金鈿,斑竹斜枝沙沙響。抬眼望,霧似砯崖疊千嶂。愁如瀑,三千丈,應官蘭臺,何時遣馮唐。孤臥斜倚,襪剗錦衾涼。念往昔,思千古,識得宦海沉浮,多少壯士折腰殤。諮嗟西望,堪唬意惆悵。多少興廢,人間萬事,一枕黃粱!」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