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在廖毐事件中被牽連,被下放到封國,為何最後還選擇自殺?

2020-12-20 觀景說史

文|觀景說史

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帝王,他不但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皇帝」稱號的人,同時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秦始皇所能取得如此成就,完全是離不開一個有眼光的商人——呂不韋

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在趙國當人質,呂不韋認為他是「奇貨可居」,運用自己的人脈關係幫助異人,還把自己的愛妾趙姬送給他做老婆,之後生下嬴政。

呂不韋劇照

異人在呂不韋的輔佐之下最終成功逆襲成為秦國國王,但他沒執政秦國多久就駕崩了,由13歲的嬴政即秦王位,丞相呂不韋以秦王嬴政仲父的身份把持朝政,忠心輔佐秦王。

與太后趙姬有關聯的兩個男人成了嬴政親政的攔路虎

嬴政在13歲就成了秦國的君主,到22歲才真正開始親政,在這9年的時間裡,大多數都是由呂不韋處理政務,同時他還與趙太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隨著嬴政的年長,呂不韋害怕與太后的關係被發現,想著離開太后,但又害怕被怨恨,就向太后推薦了自己的門客廖毐,供其享樂。廖毐憑藉著太后的寵愛,被封為長信侯,收羅黨羽,發展自己的勢力,成為了僅次於呂不韋的一股強大政治勢力。

呂不韋與趙姬劇照

這兩個與太后趙姬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男人,一個是嬴政的仲父,一個自稱是嬴政的「假父」,但這兩個男人都是嬴政能否親政的攔路虎。為了除掉攔路虎,這兩個人的勢力就是嬴政所急需拔掉的。

贏政為了親政開始掃除有阻礙的勢力

秦國當時的情況對嬴政親政非常不利,呂不韋和嫪毐都養著數千門客,朝中更是黨羽遍布,上至朝中大臣,下至秦王侍衛都有他們的人,是秦國最大的勢力之一。

嫪毐與太后淫亂宮闈,私通生子的被嬴政發現後,深知這是個大罪行,在大禍臨頭即將到來之前,他決定冒險一搏,成功則可以讓他和趙姬的私生子登基為王,敗則死不葬身之地。

秦始皇畫像插圖

廖毐利用贏政到雍城舉行冠禮的最佳時機,盜用太后和親王的玉璽,讓手下門客和軍隊衛發動政變,讓他沒想到的是嬴政早就對他有防備之心,他發動的政變很快就被嬴政給平息了,最後嫪毐被車裂,並被滅三族。

《史記》:王欲誅相國,為其奉先王功大,及賓客辯士為遊說者眾,王不忍致法。太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國呂不韋……而出文信侯就國河南。

而廖毐是呂不韋所推薦給趙姬的,所以在廖毐被誅殺後也受到了牽連。原先嬴政本打算趁此機會除掉呂不韋,以絕後患,但由於眾多人為呂不韋說情,再加上呂不韋對輔佐異人取得秦王位有大功,於是只將呂不韋免職,讓他回到河南封地。

呂不韋劇照

呂不韋回到河南封地後,錯誤地低估了當時的形勢,最終導致悲劇的發生

呂不韋被嬴政免職下放到封地,這在呂不韋自己看來,讓他整日擔心受怕的事情終於有了最終的結果,雖然說他在朝中沒有了實權,但起碼贏政還給他一個「文信侯」,而且還有了自己的封地,這也是贏政對他的認可。

《史記》:歲餘,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

在自己封地沉寂了一年多的呂不韋,一看嬴政並沒有繼續對他進行施壓,心裏面的一些想法又開始活躍了起來。之後各諸侯國的賓客使者經常到呂不韋的府中來問候他。這時候的呂不韋雖然說已經沒有了實權,但影響力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是增加了。

秦始皇劇照

嬴政知道了這個事情後很是擔心,害怕呂不韋聯合其他的諸侯國起來鬧事。當時嬴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你一個沒有實權的過氣人物,本該是門庭羅雀,但偏偏你卻與各諸侯賓客密切相談,你這是要幹嘛?你這不是在挑戰我的底線嗎?

《史記》: 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於是贏政給呂不韋寫了一封措辭非常嚴厲的信,信中對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跟秦王有何血緣關係?而敢號稱仲父。你與家屬就不必在河南了,都遷到蜀地去居住!」

呂不韋劇照

呂不韋看完嬴政對他質疑的書信,整個人從頭涼到腳。自己已經連續被秦王逼迫,如果不遷去蜀地,又恐大禍臨頭,拖家帶口遷去蜀地,結果也好不到哪裡去。思來想去後,呂不韋一狠心就選擇了自殺。

呂不韋在接到嬴政書信後選擇自殺的原因

呂不韋在接到書信後,深知自己的政治生涯永遠到頭了,他一個上了年歲的老頭將被遷徙巴蜀,這對於他來說是要命。

嬴政的意思很明確,我就是要你遠離我,我不想看到你更不想聽到你的任何消息,你和族人遷徙去巴蜀,這事才算是了結。

呂不韋也是看清楚了嬴政就是不放心他,他一死啥事都一了百了。呂不韋最後為了保住族人不受遷徙之苦,而選擇了飲鴆自盡。

秦始皇劇照

結束語:

呂不韋在被下放到河南封地後,沒有意識到嬴政對他的包容心已經是到了最大限度,而是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如果他能養精蓄銳,低調行事,雖然說被重新重用的可能性不高,但他最終得以安享晚年還是應該有的。

相關焦點

  • 嫪毐為何能封侯?呂不韋選擇自殺,真是因為秦始皇的一句話嗎?
    但秦代這樣的案例似乎並不多見,到了漢朝就很稀鬆平常了,如「慎陽侯(樂說),為淮陰舍人,告淮陰侯信反侯,二千戶。」秦漢時,從舍人到封侯,就是如此簡單。趙姬屬於受牽連而獲罪。呂不韋因何選擇自殺?此外,還有一個人受到了嫪毐之亂的牽連,即「仲父」呂不韋。嫪毐之亂最無奈的人就是呂不韋了,呂不韋將嫪毐進獻給趙姬,原本是為了拉攏趙姬,誰曾想給自己搞出了個政敵。但是,這裡有個爭議,根據《史記》裡的記載:「秦王命令相邦昌平君、昌文君發兵攻打嫪毐。」
  • 秦始皇只是讓呂不韋遷到蜀地去,並沒有殺他,為何呂不韋要自殺?
    此時呂不韋敏銳地覺察到:「異人就像是一種奇貨,可以囤積居奇,賣個好價錢。」異人是秦國的公子,將他「貯藏」在自己手中,將來幫他登上秦王的寶座,他一定會感激並報答的,呂不韋所能得到的利益,比販賣任何珍寶更豐厚,所以異人成了呂不韋眼中最無價的「奇貨」。呂不韋先勸異人與自己合作,為此還將自己的寵妾趙姬送給異人。於是,他帶著奇寶,到秦國遊說。
  • 贏政並沒有下令呂不韋自盡,讓他遷到巴蜀,為何他就自盡了呢?
    秦王嬴政沒有下令呂不韋自殺,並不是他不想殺呂不韋,而是暫時還不能殺。但是不妨礙他噁心呂不韋,而呂不韋選擇自殺,正是他的聰明之處,舍己存家,呂不韋不得不死。因為嫪毐事件牽連到了呂不韋,秦王嬴政罷免呂不韋的相位,將他趕到河南的封地。
  • 嬴政已經把呂不韋放了,為什麼他還要自殺呢?
    呂不韋也是如此,不過他不是嬴政賜死的,而是他自殺的,本來嬴政已經放過他了,為什麼他還要自殺呢?我認為呂不韋自殺主要有三種原因:第一, 呂不韋為了讓嬴政放心。如果說呂不韋能夠好好的在封地待著不去管什麼人來這裡,或許還能多活幾年,但是呂不韋似乎對於權力的丟失還有些不舍,六國來人請他去做丞相,雖然他都拒絕了,但是呂不韋這樣的人就是死也要死在秦國的土地上,絕對不能讓他到其他六國去做丞相,因為這樣就是對秦國最大的威脅。
  • 秦宣太后在丈夫死後能擁有情人,為何秦始皇就不能容忍母親的私情
    宣太后一生的男人中有兩個國君,一個是秦惠文王嬴駟,另一個是義渠王,除此之外還有數量不少的男寵,如魏醜夫之類。但是這位太后如此出格的做法,卻沒有招致兒子秦昭襄王的怨恨,而秦國另一位太后趙姬與廖毐的私情卻為秦始皇所不容呢?
  • 嫪毐叛亂事件始末,他為何會被誅殺,呂不韋又為何受到牽連?
    就在秦國丞相呂不韋在嬴政的朝堂和趙太后的宮闈中,同時為秦國拼死效力的情況下,已經年過五旬,深感體力不支的呂不韋,深知自己再也不能這樣下去了。於是他向趙太后推薦了嫪毐,作為自己在後宮床笫之間的接班人,由他開始全面負責趙太后的事務。但他沒有想到的是,服侍太好的嫪毐,不僅憑此獲得了榮華富貴,更是蹬鼻子上臉被封為長信侯招攬門客耀武揚威、不可一世。
  • 大秦賦:執政10年,為何呂不韋自殺張居正善終?呂不韋觸犯逆鱗
    最近的熱播劇《大秦賦》已經快更新到40集了,劇情走了大半,呂不韋也超長待機,活了40多集。從呂不韋攝政再到罷相,看著呂不韋在秦國修書、行仁政、充實府庫,讓小林伊聯想到千年之後跟他有著同樣地位的千古一相,張居正。兩人有何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為什麼兩人的結局卻有天壤之別呢?
  • 呂不韋的傳奇人生
    呂不韋娶了邯鄲女子中最漂亮又會歌舞的人和她同居,知道她有了身孕。子楚跟呂不韋飲酒,看到那個女子後很喜歡她,因此站起身來向呂不韋祝酒,請求得到她。呂不韋不高興,考慮到已經給子楚破費了很多家財,想要用這種手段釣到奇貨,於是就獻出了他的姬妾。
  • 呂不韋能力突出,晚年收到秦始皇30字簡訊,就喝毒酒了,這為何?
    他為何如此?不自殺行不行?一、呂不韋自殺始末。公元前235年,呂不韋在封地河南洛陽,收到了當時的秦朝老大嬴政的一封信。信中寫道:「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你呂不韋對秦朝有什麼大功勞?秦朝在河南給你大面積的土地,封十萬戶侯。你和秦朝有什麼親戚關係?還號稱「仲父」。你和家人遷到四川去吧!呂不韋看到這樣的信,痛苦不已,然後選擇了喝毒酒自殺。不就遷到四川嗎?很可怕嗎?《史記》中寫道: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
  • 秦始皇能統一六國,呂不韋居功至偉,為什麼他最後還是難逃一死?
    秦始皇能統一六國,呂不韋居功至偉,為什麼他最後還是難逃一死?為什麼同樣是權臣,但是呂不韋真不如曹操成功?尊奉呂不韋為相邦,從此秦國的政權全部掌握在呂不韋的手中。呂不韋還廣招天下能人志士,將甘羅、王綰、李斯等人都收入門下,並主持修建鄭國渠。
  • 秦王贏政沒有下令呂不韋自盡,只是讓他遷到巴蜀,他為何自盡了?
    呂不韋震驚了,只得從命!那時的四川,可不像今天,是天府之國,更沒有丁真在等你。呂不韋一家還沒走到四川,呂不韋就既憂且懼飲鴆而自殺了。嬴政的書信裡雖然充滿殺氣,雖然字裡行間全是指責,但嬴政並沒有下令讓呂不韋死,怎麼呂不韋就想不開了呢?好死不如賴活著,呂不韋為什麼就自盡了呀?
  • 秦王政並沒有殺呂不韋,只是把他遷到巴蜀,為何呂不韋要自盡
    之後呂不韋輔佐贏異人,在贏異人去世之後,輔佐嬴政即位,嬴政還封呂不韋為仲父,可以說,呂不韋是秦王嬴政除了父母之外最親近的人,此外,嬴政的母親趙姬原本就是呂不韋府上的歌姬,但是當初因為贏異人和呂不韋回秦國時,並沒有帶上趙姬和嬴政,當嬴政和趙姬回到秦國的時候,呂不韋已經是秦國相國。
  • 《大秦賦》面對四國相印和一封詔書,呂不韋為什麼選擇了自殺?
    一年前,呂不韋因受嫪毐謀反的牽連,被罷相、逐出鹹陽,返回封地洛陽居住。大王您認為以霸道治國,可以短期完成天下一統之偉業,可您還年輕!來日方長!操之過急、時機未到就強行統一,您想過後果嗎?用我的方法逐漸蠶食,完成天下一統之偉業只會推遲一些時日!但政會通、人會和。趙國探知你我政見不合,派趙國公子佾來請我赴趙,任丞相。
  • 《大秦賦》中呂不韋為獨善其身,竟然把嫪毐介紹給太后做情人
    秦莊襄王公子異人在趙國做人質的時候,被大商人呂不韋認為奇貨可居,進行政治投資,經常帶到家中喝酒遊玩。結果公子異人看上了呂不韋的愛妾趙姬。呂不韋雖然很是生氣,還是把趙姬送給了公子異人。公子異人對她很是喜愛,馬上就立她為夫人。可是呂不韋和趙姬藕斷絲連,一直保持著秘密的關係。
  • 樊於期與呂不韋不合,為何卻針對嬴政,鼓動成蟜造反並助荊軻刺殺
    樊於期的出名還多虧了荊軻,他本是秦將,卻去了燕國。後來自殺獻出他的人頭,配合荊軻刺秦王的行動。那麼一個秦將為什麼會去與燕國配合去刺殺嬴政呢?樊於期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有三點。1、對呂不韋不滿樊於期為什麼會對呂不韋不滿呢?我們知道,呂不韋在秦國做了丞相後,大權在握,由於他幫秦莊襄王登基,所以秦莊襄王把朝政都交於了呂不韋,並且很依靠呂不韋。而這也正是呂不韋幫他的目的,但是呂不韋這麼做就會引起朝中其他人的不滿。
  • 《大秦賦》中的樊於期,和秦始皇有什麼仇,寧願自殺也要幫荊軻?
    沒想到的是,趙國派龐煖為大將,在趙國邊境成功阻擊了秦軍,蒙驁不能取勝,急忙派人來向成蟜求援,這時,樊於期卻認為自己的機會到了,他要鼓動成蟜造反。 樊於期對成蟜說:「嬴政不過是呂不韋的私生子,你才是先王唯一的兒子,如今秦軍受挫,你應該率軍趁機殺回鹹陽,奪回秦王之位,以正社稷。」成蟜最終信了樊於期的話,揮兵倒戈,沒想到,呂不韋似乎早有準備,派大將王翦出兵打敗了成蟜。
  • 呂不韋傳奇:從奇貨可居到繆毒之亂
    今天夫人甚得安國君的寵愛,但遺憾的是沒有兒子,所以應該在諸子中選擇一個賢孝的立為嫡子。以後夫人立的兒子繼王位,夫人就不會失 勢。現在異人對夫人很賢孝,他自已知道排行在中,不能為嫡。如果夫人現在立他為嫡子,那就是「異人無國而有國,夫人無子而有子」,夫人終身都能得寵於秦國了。這番話打動了華陽夫人的心。華陽夫人在安國君面前說異人很賢孝,往來趙國的人都稱讚他。
  • 呂不韋傳奇:從奇貨可居到繆毒之亂|戰國史話連載12
    今天夫人甚得安國君的寵愛,但遺憾的是沒有兒子,所以應該在諸子中選擇一個賢孝的立為嫡子。以後夫人立的兒子繼王位,夫人就不會失 勢。現在異人對夫人很賢孝,他自已知道排行在中,不能為嫡。如果夫人現在立他為嫡子,那就是「異人無國而有國,夫人無子而有子」,夫人終身都能得寵於秦國了。這番話打動了華陽夫人的心。華陽夫人在安國君面前說異人很賢孝,往來趙國的人都稱讚他。
  • 為什麼呂不韋看完嬴政的信就自盡了呢?
    呂不韋自殺實際上是看了秦王嬴政寫給他的一封信。看了這封信以後他就自殺了,這件事情發生在秦王政九年。事情的起因呢是因為秦王親政以後,首先除掉了嫪毐的集團。嫪毐和她的母親關係不正常,還給秦始皇生了兩個弟弟,這件事情還導致嫪毐發動了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