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真實客觀,絕不弄虛作假;
堅持有血有肉,絕不無病呻吟。
——筆者常歡自在社評語,歡迎網友批評指正
前言
132萬關注的清華孫立平,何許人也?
孫立平,男,1955年5月7日生於遼寧。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在孫教授的人生,是只聊風景只聊茶了嗎?
非也非也,
筆者覺得,應該是又賣茶葉又作文,才對吧?
加個問號是表示我認為是如此而已,
至於孫教授怎樣認為,那是教授級別角色的事情了,
像我這種農村戶口沒文化的人,
怎樣認為,
那是什麼角色說什麼話,自己理解,就好了。
我看還是別扯是聊茶還是賣茶了,堂堂清華教授,是缺這點錢的人嗎?
先別論缺與不缺,孫教授是貪錢的人嗎?
豈有此理,真的正是什麼角色說什麼話。
5月20日22點18分,孫立平教授發文《雜感28》,居然幾天過去,只有寥寥幾個評論,這跟湖北那位寫日記的人比,真是天壤之別啊!
真是豈有此理,孫教授作文,只為傳道曉義,那會為了區區的人氣流量?
真是什麼角色說什麼話,農村戶口沒文化的人,就是這麼低的理解力。不過,我也是一片好心,沒人氣流量,我擔心孫立平教授的茶葉,賣不出去啊!
混帳東西,不可理喻,說了那是聊茶,不是賣茶……讀書人說聊,不說賣,懂嗎?
呵呵呵呵,廢話少說,看看孫大教授這篇叫雜感的文章吧:
先介紹一下,文章約一千字,主要分兩部分,一是什麼角色說什麼話,二是建議性與否看你理解。
大家先辛苦一下,看完孫教授的文章,再分析一下,譬如說,為什麼我說辛苦大家呢?看學者教授的文章,不應該是醍醐灌頂的嗎?問題這個孫大教授,與別不同,寫得真不咋地。
什麼角色說什麼話前天,我發了一條微博(微博寫作有點隨意,這裡做了一些改動):剛才說到討論問題要不要給出解決辦法的問題。我也是懟了一句,因為現在的氛圍,尤其對那種挑釁性的提問,很難耐心地做個解釋。其實,這個問題平心靜氣地說,應該是這樣的:社會中的角色是不一樣的,不同的角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談論問題。(1)一般老百姓,面對問題直接抱怨批評就是了,沒有義務去分析原因,給出解決辦法。比如,他們說這霧霾太嚴重了,太難受了,就夠了。(2)學者是搞原理的,要把背後的原因、機理研究清楚,霧霾是炒菜炒出來的,還是開車開出來的,或是騎自行車的人騎出來的?要弄清楚,原理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研究,豐富知識,促進知識積累。哪怕是一時看起來沒什麼用的知識,對於知識的積累可能是必須的和重要的,因為那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努力的一部分。(3)專家是依據原理提出解決方案的,他們要比學者更加貼近實操,要儘量考慮可行性,並且最好是提出幾種方案可供選擇。當然這也很不容易,因為這起碼在表面上是你告訴領導要怎麼做。(4)決策人,在人們提出的各種方案中進行選擇,將其轉變為可執行的方案,並利用行政系統,將其貫徹落實。那位朋友能明白嗎?建設性與否看你理解發了那條微博之後,又想起此前發的一條相關微博。查了一下,是1月26日發的:唉,連自己這個省生產口罩的數量級都心裡沒數啊。心裡都在想什麼呢?應對混亂,缺少前瞻性,缺少預案。萬人聚餐,發放旅遊優惠券,聯歡,沒心沒肺啊。這條微博是在武漢的至暗時刻有感而發的。大家都知道這段話說的是什麼。在當時的氛圍中,就有人說,這可以說是一個最溫和的批評了,一點上綱上線的意思都沒有。可就在這個時候,武漢本地的一位網友不願意了,他評了一句:能建設性的批評嗎?我當時也回了一句:現在需要的不是建設性批評,而是官員對批評的建設性理解。比如理解為一省之長應當弄清楚本省口罩生產能力,理解為不要把精力放在營造歲月靜好的氛圍上。你說是我怎麼批評重要,還是他們怎麼理解重要?因為微博的字數有限,一條回復或評論很難把話說透徹,於是,我就又加了一段回覆:如果你理解不了我的話,我給你打個比方:你媽炒了一盤菜,你爸嘗了一口說鹽放多了,這時你說能進行建設性批評嗎?你的荒謬就像這個。
看得好累,如果不是清華教授的面子還是要給的,估計大部分讀者,連一千字都看不下去,
孫教授,就不要說時政屬於冷門,
不要說寫得過於高深專業,
更不要說曲高和寡以至讀者看不懂了,
實話實說,孫教授你的文章寫得是:
囉囉嗦嗦,陳腔濫調,
故作高深,搬弄概念,
文字毫無魅力,文章也毫無意義。
如果按照孫教授的習慣,如此前博文下的評論區,孫立平教授喜歡這樣說網友:
中專水平,對嗎?
學文史的,不過水平就剛讀完大一,大二在讀,對吧?
……
當時,筆者驚呆了,孫立平莫非跟金庸裡的五絕之類的世外高人一般?瞄一眼身形步法,就知武功水平,拍一拍肩膀,就知內力深淺,然而,東邪黃藥師就頻頻看走眼了,請參看桃花島三道試題這章,比之前陸家莊時,郭靖進步了多少?
網友評論一兩句,孫教授就能準確說出其學歷,文化水平,如果網友再說幾句,豈不是在那間學校讀書?跟那個語文老師學的?高考幾分?都要讓孫教授推斷出來了?
孫教授,你這一技能,真可謂神乎其技!
按照你的套路,筆者也試試看:
老孫,你這文筆和構思,如果是高考60分作文,頂天了給你20分,不能再多了……
或:老孫,你就是剛讀完高一,高二在讀,對嗎?加把勁啊,這水平,高考就掛了,還有一年,記得多看看圓圓的日記啊。
……
我真的不是故意要冒犯孫立平教授的,
我是有意的……
但不算冒犯吧?
有事說事,有文論文,
說回文章。
就這文章,百度自媒體裡,寫得比它好的有文採的,比它精彩的有內容的,多如牛毛,又多如繁星,據說,自媒體(即小編),學歷就是九年義務教育上下……
孫教授的千字文,其實可以簡化成一句話,6個字:
(網友)都閉嘴,聽我(專家學者)的。
呵呵呵呵,這樣多好,什麼炒菜,霧霾,自行車……都不用寫啦,寫那麼多屁話,有用嗎?除了裝裝樣子,擺擺老學尊架子,這些文字,毫無作用。
一般老百姓……比如,他們說霧霾太嚴重了,太難受了,就夠了。
這段就是我決心寫篇文章的原因,這年頭,生活壓力大,說真的,誰有空管你什麼北大清華教授寫什麼說什麼?
但這段真的欺民太甚了!在孫教授的眼裡心裡,老百姓就是這樣的:愚蠢,無常識,沒資格說話,即使賦予了資格,也不適宜參與。說一句話,就夠了!再說多一句都不行!為什麼呢?老百姓真的不能多說兩句嗎?
不行!
你們就聽孫教授的話吧,什麼角色說什麼話。一個農民工、一個普通網友,一個老百姓而已,給你們說一句話,就是孫教授格外開恩了,難道你們還想說兩句,三句?
請再次銘記孫立平教授的話:
什麼角色,說什麼話。
寫在最後的常歡自在社評:
呵呵呵呵,
這水平,這文採,這樣的文章,
還清華教授?
這都是次要的,他水平行不行,有無文採,文章好或爛,與人何幹?
只是,字裡行間,思想思維裡,
滲透出來的那種貴為堂堂專家學者,壓根兒瞧不起普通網友老百姓的氣息,
惡臭難聞,
讓人作嘔。
親愛的網友們,您們認為呢?
雖書讀得少,文章寫得不一定好,但起碼堅持原創,堅持積極、正面的價值觀。歡迎大家評論,分享,點讚,收藏,純粹個人原創,首發百家,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