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陽明文化,共建壯美廣西

2020-11-12 楊柳—匯文視角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中心在南寧成立

2020年11月7日,70多位來自廣西各地的領導及陽明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共聚南寧會展中心朱槿花廳,隆重召開「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大會。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會長、王陽明先生二十二代孫王梅林先生為大會致辭。


王梅林會長說: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成立於1989年,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註冊登記,是由文旅部主管的國家一級社會團體,是有志於中國東方文化事業的專家、學者、藝術家和文化工作者組成的學術性國家高級文化團體。陽明文化委員會是致力於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組織開展對陽明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挖掘、整理、傳承、傳播、研討交流、會議論壇、遺址遺蹟恢復、保護等工作。

從地域來看,浙江主要是先生的出生、講學、和歸葬之地,北京是他的思想萌芽之地、貴州是他的悟道之地、江西是他的事功之地、而廣西則是他的成道之地。

但是,從當前陽明文化發展情況來看,與其他幾個省份比較,我們廣西相對偏弱,沒有形成足夠影響力,導致國內外一些陽明文化的重大會議論壇經常缺席。

所以,我們在廣西成立陽明文化研究中心,力爭用1-2年時間把廣西的短板補上,使得廣西陽明文化的發展和影響力與其他幾個主要省市達到同一個水平。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在座的各位共同努力。

王梅林、餘懷彥、黃雲龍、嚴純佑、吳孝斌、唐弟光等幾位領導、專家,為「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這是廣西弘揚陽明文化裡程碑意義的時刻,大家十分高興,在這充滿喜悅的氣氛中大家暢所欲言。

獨立作家,廣西民族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兼職教授李子遲說:「我正在撰寫一本以王陽明先生的生平為主題的長篇小說。希望能不負眾望,特別是能把王陽明先生在廣西的成道之行更好的展現給大家,為廣西的陽明文化研究做點貢獻」。

廣西亞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廣西浙江大學校友會副會長兼執行秘書長陳道西說:「1938年,浙大西遷到廣西宜山,面對經常應對日軍的轟炸的艱難環境下,竺可楨校長做了一篇《王陽明先生與大學生的典範》的著名演講: …… 今浙大以時局影響三遷而入廣西,正是躡著先生的遺蹤而來;……宜景慕前賢,接受他那艱危中立身報國的偉大精神。」

武宣縣委副書記、武宣縣縣長吳孝斌說:「大藤峽之役是王陽明人生的最後一戰,而且是在他的心學思想圓融大成之後主導下的巔峰之作,因此也可以說位於桂中地區的八寨、大藤峽是王陽明一生之中文治武功的最高及最後的展示之地。」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研究員、賓陽中學黨委書記韋均藝說:「當年,王陽明先生臨危受命,帶病前來,過化南寧,駐節賓州。賓陽中學正是在先生創建的敷文書院的校園內創辦起來的。現在師生尊先生為祖師爺,以『思恩求真,知行合一'為校訓,『以陽明文化薰陶人,以求真精神塑造人'作為學校辦學理念,傳承先生思想。」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研究員、著名陽明心學專家、貴州師範大學餘懷彥教授說:「王陽明不是平常的人,德國的大哲學家雅斯貝爾斯稱說:'王陽明和歐洲文化復興的巨人們一起開闢了人類的新時代。西方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只有在王陽明的良知學說當中才能得到解決'。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王陽明只是封建社會的一個官僚,他辦了幾所學校,做了一點好事。我們現在必須是站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高度上來認識王陽明。我們今天的這個會很有必要,它將是廣西發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會議。我相信從這裡開始,我們廣西一定可以走出一批傑出的政治家、傑出的哲學家、傑出的科學家。」(記者 楊柳)


匯文視角融媒體中心 編輯出品

相關焦點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2020年11月7日,正值二十四節氣裡的立冬之日,但地處南方的綠城南寧依然綠色宜人,鮮花簇擁,在這樣一個充滿陽光和喜悅的日子裡,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了。、學者以及愛好者、企業家代表共70多人參加了本次活動,共同見證了中國東方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廣西陽明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稱"研究中心)的成立,一起追憶王陽明先生在廣西的逸事和豐功偉績,積極探索如何做好王陽明先生在廣西活動的文史資料、遺址遺蹟、軼事軼聞等收集、整理和發掘,深入探討弘揚「陽明思想"的路徑、方法和行動方案。
  • 紀念王陽明誕辰548周年陽明文化廣西主題活動周暨陽明文化高峰論壇在南寧開幕
    (主辦方供圖)12月12日,經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由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舉辦的「紀念王陽明誕辰548周年陽明文化廣西主題活動周暨陽明文化高峰論壇」在南寧舉行,來自區內外的領導、專家、學者和陽明文化愛好者等300多人參加。
  • 創新傳承方式弘揚傳統優秀文化丨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在...
    12月14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聯合梧州市政府、廣西廣播電視臺舉辦紀念王陽明誕辰548周年陽明文化廣西主題活動周之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在梧州系列活動。
  • 「壯美廣西」民族文化大講堂點亮校園生活
    將博物館裡有趣的知識「搬」到同學們身邊「壯美廣西」民族文化大講堂點亮校園生活同學們變身為廣西12個世居民族的「代言人」。記者賴有光攝 日前,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廣西民族博物館和南寧市沛鴻小學承辦的「壯美廣西——童心築夢頌家鄉」民族文化進校園研學活動走進南寧市沛鴻小學,活動圍繞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為同學們帶來了豐富多彩、寓教於樂的民族文化大講堂。「同學們,你們知道廣西為什麼叫『八桂』嗎?其中的『桂』字是什麼意思?」
  • 貴州修文「重德修文」大講堂弘揚陽明文化
    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陽明文化精神,體現修文的文化特色,修文縣創辦了「重德修文」大講堂,大力倡導陽明文化深厚的時代價值,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堅定理想信念、凝聚精神力量、引領道德風尚。 「重德修文」立足陽明文化培育核心價值觀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王陽明曾在貴州參學悟道,貴州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有獨特優勢,希望繼續深入探索、深入挖掘,創造出新的經驗。」「重德修身」是古代家訓的核心,朱熹、司馬光、諸葛亮、歐陽修等都對「重德」有論述。
  • 陽明文化委員會王梅林會長一行到廣西武宣縣大藤峽等地考察
    後來發展成立了陽明文化委員會,致力於陽明文化的研究、挖掘、整理、傳播工作。」「我們知道,現在全國陽明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都很積極,甚至在世界範圍內也得到很好的發展,如在日本,陽明文化的發展是非常發達和成熟的,還有在韓國及一些東南亞國家,甚至歐美一些國家,都得到很好的發展。
  • 弘揚陽明文化 推動文旅融合 陽明書屋正式開放!
    陽明小學、陽明社區等代表,媒體記者和讀者代表也共同參加了本次開放儀式。以王陽明為主題的文藝表演以不同的形式傳承和弘揚王陽明思想。致辭中,餘慧表達了對餘姚市文廣新局、餘姚市文保所和各界人士的感謝,並表示,寧波新華書店集團及餘姚新華書店將不遺餘力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質量,為餘姚市民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消費服務,為餘姚文化強市建設做出貢獻。
  • 陽明故裡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一行來姚考察
    知行合一,格物致知PART ONE近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王梅林會長,來自北京、江蘇、浙江、山東、貴州、廣西等地的十幾位陽明文化專家和愛好者,走進王陽明故居、中天閣、河姆渡博物館等地,實地探訪了陽明先生出生地、講學處,追尋陽明先生足跡,感悟姚江文化、河姆渡文化和陽明心學
  • 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展演落幕 展示民族服飾文化保護成果
    張重勝 攝中新網南寧11月21日電 (記者 蔣雪林)11月20日晚,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展演暨獲獎作品頒獎晚會在南寧市舉行。經過一番角逐,廣西靖西市壯錦廠選送的作品「錦韻生香」奪得金獎。模特展示金獎作品。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祭奠陽明先生
    嘉靖六年(1527年),陽明先生被派往廣西總督軍務、兼兩廣巡撫。後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於江西南安青龍章江碼頭舟中。遺體歸葬於書法聖地紹興蘭亭仙蝦山。陽明園由墓道、平臺、墓穴、墓碑、祭桌等組成。
  • 「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在梧州」舉行
    2020年12月14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和梧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紀念王陽明先生誕辰548周年陽明文化廣西主題活動周暨陽明文化書畫展暨論道·王陽明在梧州」在梧州市舉行。體現了他們對陽明文化的熱愛和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弘揚陽明文化形式多樣,通過書畫藝術創作這種方式,把陽明文化充分展現出來,使得參與者有更深刻的理解,參觀者有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更好的弘揚陽明文化,是傳播陽明文化的有益補充。1527年12月,王陽明先生來到梧州,開府議事。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祭奠陽明先生
    嘉靖六年(1527年),陽明先生被派往廣西總督軍務、兼兩廣巡撫。後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1529年1月9日8時)病逝於江西南安青龍章江碼頭舟中。遺體歸葬於書法聖地紹興蘭亭仙蝦山。陽明園由墓道、平臺、墓穴、墓碑、祭桌等組成。
  • 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走進餘姚陽明故裡
    2020年9月3日,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陽明文化委員會王梅林會長帶領來自北京、山東、江蘇、浙江、廣西、貴州等地的陽明文化專家學者,來到浙江省餘姚市陽明先生故居進行考察交流。,走遍浙江、江西、安徽、湖南、廣西、貴州。
  • 「壯美廣西 服飾風華」——民族服飾設計作品欣賞(四)
    「壯美廣西 服飾風華」——民族服飾設計作品欣賞(四) 2020-09-30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弘揚陽明文化 碰撞思想火花 2020年「陽明文化」巡講巡展走進孔學堂
    8月23日,由紹興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的2020年「陽明文化」巡講巡展走進貴陽孔學堂圖書館。此次巡講巡展活動以講座授課和圖文展覽的形式,提煉、闡述王陽明的生平及其心學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淵源,將晦澀深奧的心學理論轉化為公眾易於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加以生動解讀,對陽明思想的傳播推廣和陽明心學交流合作具有特別的意義。
  • 修文縣舉行「陽明文化:浙商精神之源」主題活動
    ,陽明文化是浙商群體中的無形力量和穿越時空的寶貴財富,要將陽明文化和浙商精神發揚光大。,他認為,浙商背後的文化其一就是陽明文化,陽明文化強調心存善念,對於個體來說即是人格的修煉。浙商要繼續強大一定要向企業家、向修文縣委縣政府學習,繼續弘揚陽明文化精神。  與會人員認為,在浙商精神的形成過程中,陽明文化是其重要源頭,傳播弘揚陽明文化,體現了知行合一的真義,成為浙商精神的典型樣本。
  • 弘揚國學鑄就文化復興夢 浙江紹興開啟「陽明文化周」
    弘揚國學鑄就文化復興夢 浙江紹興開啟「陽明文化周」 2017-1030日,2017·中國紹興「陽明文化周」開幕式在紹興召開,來自中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在活動期間相互交流,切磋思想。在會上,紹興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顧濤致表示,以陽明心學等為代表的中華文化,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作為陽明心學成熟地、傳播地的紹興,有責任去傳承和弘揚其文化。  誠如其所言,歷史文化名城紹興,一直以來十分注重傳統文化的保護以及創新。
  • 浙報關注丨深挖陽明文化當代價值 餘姚:「知行合一」打造陽明文化...
    在2017年陽明文化周期間,餘姚市又聯合修文、柯橋、崇義、隆安、沅陵、平和等全國具有陽明重要史遺的單位,成立「全國陽明史跡文獻保護研究聯盟」,發布相關章程和倡議,形成了跨地區合作,共建陽明文化研究傳播的跨地域聯合協作機制。
  • 陽明文化委員會會長王梅林一行到浙江餘姚陽明故裡考察交流
    、江蘇、浙江、山東、貴州、廣西等地的陽明文化專家學者,來到餘姚市陽明先生故裡考察交流。在研討會上, 貴州師範大學的餘懷彥教授與廣西南寧市賓陽中學的韋均藝書記,分別對「陽明先生過化南寧駐節賓陽」、「廣西的岑家與浙江岑家屬同脈宗親」、「陽明先生親自在賓陽購地創建的敷文書院得到很好的保存至今仍在」等研究情況作了介紹。
  • 紀念王陽明誕辰548周年陽明文化主題活動在南寧拉開帷幕
    ,更好的弘揚陽明文化,充分發揮陽明心學在當代社會的核心價值,推動中華文化偉大復興。如今,廣西還保留著150多處王陽明先賢的歷史足跡和陽明文化相關的歷史遺蹟,這是陽明先生留給廣西的文化瑰寶。,拍攝相關的短視頻,為今後的陽明文化發展做背書,做引子,以此推動陽明文化帶動廣西本地精神及文旅項目建設的進行,從而啟動地方陽明文化研究會及壯鄉民俗的結合和心學思想的深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