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將夜》已經播出了一段時間了,精彩的打戲和豐富的劇情,以及良心的實景,讓這部劇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話說此劇著實是一部男女老少都會喜歡上的良心劇了吧?結合了武俠、玄幻、神話、宮廷、朝政等於一體,也不會顯得劇情不嚴謹。
隨著劇集的慢慢播出,我們看到了此劇和我國文化的接軌。讓我們來盤點一下吧!
1,朝代。我們不難發現,《將夜》中唐國的都城在長安,而皇帝姓李。沒錯!我們中國歷史上,不也是有個唐朝嗎?而且開國皇帝是李淵,也是姓李哦!並且都城也是長安!
2,版圖。我們仔細觀察《將夜》的地圖,就會發現很多和我們國家相似的版圖。比如唐帝國,都城在長安,剛好也是在陝西那個位置;而劍閣,剛好也在四川那個方向;賀蘭城,也差不多在我們現今寧夏賀蘭山那個位置。
3,清河崔氏。在劇情裡,公主李漁的母親是清河崔氏,表弟鍾大俊也是清河郡的。難道李漁公主會非常不滿夏天王后,劇中就有說出,夏天王后曾經是紅袖招的花魁,在李漁的眼中,這個身份肯定是不能和崔氏相提並論的。當初看到這裡的時候,就想起去年那部由胡冰卿主演的《獨孤天下》,裡面也是有提到清河崔氏,也有提到太原王氏。在歷史上,清河崔氏是非常顯赫的一個氏族。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縣、故城縣、棗強縣、南宮縣、威縣部分,以及山東武城縣、高唐縣),東武城(今河北故城縣),東漢以後成為山東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南北朝時講究士族門第,在北方後魏把崔氏被列為一等大姓王崔盧李鄭。至唐代開國有五姓七望之說崔氏仍立其中。
清河崔氏後長仕北朝,其中崔浩歷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參與軍國大計,對促進北魏統一北方起了積極作用。後人稱頌為「南北朝第一流軍事謀略家」。北朝隋唐時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為「七宗五姓」。
唐代崔氏仍然顯赫,有23人做過宰相。唐初官員修訂《氏族志》,把崔氏列為第一,唐太宗知後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無顯官,又無人才,憑什麼列為第一?難道我李氏貴為天子,還比不上崔氏嗎?」下令改以皇室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長孫氏第二,崔氏與其他山東士族列第三。雖然如此,崔氏仍為士族高門。
到了後唐時期,科舉取士的制度逐漸取代「九品中正制」,世族大家逐漸失去了皇權的庇護,同時隨著後唐國家的分裂和戰亂,特別是黃巢大起義的打擊下,整個魏晉以來形成的社會制度支離破碎,於是清河崔氏才與其他士族的勢力基本上隨之消亡。
所以說,清河崔氏可不比誰的身份低呢!歷經多個朝代,這個家族依然是高門貴族,有的時候,他們甚至都看不上皇帝,因為畢竟他們已經經歷過太多的權力更替了。歷史上記載,文獻皇后獨孤皇后的生母,便是清河崔氏。
4,簡大家。在劇中,叫「dà jiā」,在歷史上,女子被稱為「大家」,是對於女子的一種尊稱,對於「大家」的讀音,歷史上也是爭議不斷的,但是基本上可以確定的是,「家」最開始的讀音,應該是大「gū」;另外,對於「大」,是讀「dà」還是「dài」,歷史上也是頗具爭議。
歷史上最出名的便是曹大家班昭,東漢女史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十四歲嫁同郡曹世叔為妻,故後世亦稱「曹大家」。也就是續寫《漢書》的歷史名人。
而對於曹大家,百度漢語給出的讀音是「cáo dà gū」,而在電視劇《班淑傳奇》中,也是稱其為cáo dà gū」。
5,囤大白菜。這一點細心的網友早就發現了!在主角寧缺的髮小小黑子要被刺殺的之前,他留了一個線索給寧缺,就丟在他家租房外的一堆大白菜裡面。後來桑桑在那堆白菜堆裡發現了那個線索。在我國北方,冬天都有囤大白菜的習慣,有木有呢!這也是耦合了第2點中所說的版圖哦!天氣剛好也是要囤大白菜的呀~
怎麼樣,《將夜》是不是有一部富含文化的大片呢?不知道細心而學識淵博的你們,有沒有發現其他歷史和文化吻合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