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睿評|中緬經濟走廊構想:開闢通向印度洋又一陸上通道

2020-12-12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2日報導 11月19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緬甸期間表示,中方提議建設「人字型」中緬經濟走廊,形成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回應,緬方讚賞中方提出的中緬經濟走廊倡議,願儘早就此倡議與中方對接。緬甸政府11月27日宣布,翁山蘇姬將於近期訪問北京。


    11月19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左)在內比都與緬甸國務資政兼外交部長翁山蘇姬舉行會談。 (新華社)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中緬經濟走廊北起中國雲南,經中緬邊境南下到曼德勒,然後分別延伸到仰光新城和皎漂經濟特區,形成三端支撐、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這是繼中老經濟走廊之後,中國日前與周邊國家提出共建的又一雙邊經濟走廊。此前,「一帶一路」布局的六大經濟走廊以多邊為主,包括西南方向的孟中印緬和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

國際經濟走廊:多邊VS雙邊

觀察人士認為,西南方向的多邊經濟走廊進展不太理想。針對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四國成立了聯合研究工作組,但進展也局限於「聯合研究」。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雖有概念,但實質內容還不清晰,走廊框架、具體線路、合作機制等等都不明確。這一地區合作面臨的問題是機制林立,包括瀾湄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湄公河委員會和東協-湄公河流域開發合作等。這些機制如何對接或整合,已成為一個現實問題。

而雙邊經濟走廊相繼提出蘊含著一種新思路:以雙邊帶動多邊,從易到難、循序漸進,樹立標杆、示範引領,逐步推進多邊經濟走廊建設。相較於多邊經濟走廊,雙邊經濟走廊推進具有多重優勢,如政治互信良好、合作意願強烈、協調難度較低等。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中緬經濟走廊建設倡議應運而生,將為中緬共建「一帶一路」開闢新的前景,推動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

對中國而言,中緬經濟走廊將開闢通向印度洋的又一陸上通道。昆明-皎漂通道本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南線方案的一段,而中緬經濟走廊整體又可作為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組成部分。如果中緬經濟走廊順利推進,必將對兩條多邊經濟走廊起到率先突破和示範帶動效果。

相關焦點

  • 緬甸經濟學泰鬥這樣評價「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
    緬甸經濟學泰鬥這樣評價「一帶一路」和中緬經濟走廊 2020-06-16 1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綜述: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建設加速推進
    中新社南寧5月26日電 (記者 黃豔梅 林豔華)第九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暨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發展論壇26日在廣西南寧舉行。是次論壇推進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沿線合作的深入對接,9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達784億元人民幣。  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是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規劃建設的六大經濟走廊之一。該走廊以中國廣西南寧和雲南昆明為起點,以新加坡為終點,縱貫中南半島的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是中國連接中南半島的大陸橋,也是中國與東協合作的跨國經濟走廊。
  • 駐緬甸大使陳海:共建中緬命運共同體 歷史新徵程願景可期
    從茶馬古道到經濟走廊中緬兩國山水相連,胞波情誼源遠流長,經貿合作歷久彌新。縱觀歷史,馬幫鈴聲在中緬間悠揚不斷。古絲綢之路夥伴如今路越拓越寬,合作越來越密切。近年來,中國一直穩居緬最大貿易夥伴。2018年中緬雙方就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推進中緬經濟走廊建設,打造三端支撐、三足鼎立的大合作格局達成共識。北端中緬邊境經濟合作區可與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推進相銜接,有助整合兩國比較優勢,釋放中緬邊境及我西南經濟活力。西端皎漂經濟特區坐擁天然深水良港,對緬打造西南經濟增長點進而促進若開邦和平穩定,以及中緬直通印度洋的國際物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投洽會•中緬經濟合作發展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
    今年是中緬建交70周年,習近平主席新年首訪就選擇了緬甸,中緬雙方打造中緬命運共同體,推動中緬關係進入新時代,雙方還籤訂了30多項合作協議,加強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中緬經濟走廊從概念規劃轉入實質建設階段,中緬投資和經貿合作迎來了巨大的歷史機遇。
  • 披荊斬棘鋪坦途 通江達海到四方丨寫在中緬國際大通道墨江至臨滄...
    墨臨高速公路是連接臨滄、玉溪、昆明最便捷的公路通道;是臨滄聯通省會及通向祖國內地的第一條高速公路;是目前為止,雲南已建成高速公路中裡程最長、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 建成通車後的墨臨高速公路將發揮更大的價值:向北經成昆高速連接成渝經濟圈,進入「渝新歐」國際大通道;向東北經滬昆高速,進入長江經濟帶;向東經廣昆高速,進入泛珠三角經濟圈,連接太平洋;向東南經昆磨高速,直至東南亞;向西南通過在建臨滄至清水河高速公路連接孟定清水河口岸出境經緬甸皎漂連接印度洋。
  • 南向通道為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注入新活力
    新華社南寧5月25日電(記者唐榮桂)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的第二屆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發展論壇上,與會中外各方人士表示,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可為經濟走廊建設注入新活力。
  • 單恆偉被中緬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聘為高級顧問
    9月8日,在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組委會、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緬甸駐華大使館的支持下,由中緬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簡稱「中緬中心」)主辦的投洽會•中緬經濟合作發展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在此論壇上,著名社會活動家、中國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單恆偉被中緬經濟文化交流中心聘為高級顧問,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
  • 開啟中緬關係新時代
    李晨陽認為,習主席此次訪問緬甸將推動雙邊政治關係邁上新的臺階,即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向共建命運共同體邁進,經濟上將推動中緬經濟走廊從概念規划走向實質建設,也將推動兩國在人文、旅遊、科技、技能培訓等領域加強合作。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翟崑表示,中緬兩國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共同締造者。
  • 梁芳:美國推「印太」構想,到底想幹什麼
    「印太」構想中印度是關鍵棋子,美國利用了印度對中國存在的歷史問題、經濟利益和安全保障等擔憂,試圖把印度拉入自己陣營。美國希望印度在印度洋方向加大對中國海上戰略通道的牽制,廢掉中國為避開「馬六甲海峽困局」打造的印度洋戰略支點。邊界摩擦以及印度對「一帶一路」的消極態度,都讓美國覺得有了可乘之機。
  • 「南北走廊」與印度雄心:關鍵在能否跳出地緣競爭的思維窠臼
    印度的宏願:「國際南北運輸走廊」 要促進地區交流,首先要打通交通運輸動脈,「國際南北運輸走廊」項目正是解決這一瓶頸的「鑰匙」。「國際南北運輸走廊」最早由俄羅斯、印度和伊朗在2000年提出,計劃通過水陸交通方式,建立從南亞到歐洲的貨運通道,縮短從印度洋到中亞、歐洲、俄羅斯的運輸距離。
  • 中緬共敘「胞波」情誼共話合作大計
    緬甸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雙方應該以建交70周年為契機,弘揚傳統友誼,深化互利合作,推動中緬關係邁入新時代。  中緬兩國有句共同的諺語,「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走越近」。站在建交70年的歷史新起點上,我們願同緬甸朋友攜手努力,推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緬命運共同體,續寫千年「胞波」情誼的新樂章。
  • 三句諺語看習近平2020新年首訪續寫中緬「胞波」情
    當前,中緬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已奠定深厚基礎。在中緬建交70周年新的歷史起點上,中緬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構建中緬命運共同體,全面擘畫了中緬雙邊關係未來發展的嶄新藍圖。這是繼中柬命運共同體和中老命運共同體之後,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構建的第三個命運共同體,是中方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周邊落地生根的又一重要實踐,開啟了中緬關係新時代。
  • 中緬石油管道塵埃落定800億投資意味深長
    在南部,積極推動中緬管道建設,中緬油氣管道實現輸油2000萬噸/年,輸氣120億立方米/年。  在東部,積極構建海上通道,建立石油和LNG海上船運供應通道,實現海上LNG供應1000萬噸/年以上,新增海上石油供應4000萬噸/年以上。  看來,無論從國家戰略還是中石油自身的優勢來看,中緬石油管道項目的誕生,顯然相當自然。
  • 中緬建交70年 滇緬合作續新篇
    從1950年至2020年,70年,延續了中緬兩國2000多年的「胞波」情誼;70年,凝聚了中緬兩國人民患難與共、守望相助的相親與相融。  江水溯源長。  公元前2世紀,中國循伊洛瓦底江,以絲綢與緬甸進行寶石、木棉互易。南方絲綢之路作為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連接中國雲南和緬甸。
  • 中緬友好交往和合作發展的歷史潮流,一定會像同宗同源的中國瀾滄江...
    緬方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期待緬中經濟走廊建設結出更多碩果。    習近平在致辭中指出,中緬兩國人民友好交往跨越千年,綿延不斷。雙方有著心意相通、患難與共的深厚底蘊和寶貴傳統。中緬文化都講一個「緣」字。兩國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緣相通,胞波情誼歷經千年始終如一,是雙邊關係發展的動力和源泉。
  • 擘畫中緬關係新藍圖
    「開啟兩國關係新時代」  中緬山水相連,世代比鄰而居。習近平主席在署名文章中指出,建交70年來,中緬倡導並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始終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樹立了大小國家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典範,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