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們繼續來聊一聊吉他,每一個吉他手的成就都不是憑空而來的。他們的努力與其後期的發展,往往都是成正比的。有很多學吉他一段時間的朋友在抱怨,他們覺得吉他太難,一般人學不了。
但其實真相併不是這樣,後期的成果往往與前期的付出是密切相關的。現在我們就來說一說學吉他的五堂必修課,想成為高手最重要的五點。
1我.首先要有高深的演奏技巧
高深的演奏技巧,是每一個高級吉他手必須要做到的。其實吉他的技巧非常多,每一個技巧,也都是需要吉他手認真練習才行。我們就拿吉他的一個比較常用的技巧,泛音來做一個比喻。
我練這個技巧的時候,曾一度想過放棄。因為那時候我只學習了彈唱,對一些高深的技巧可以說是完全沒有接觸過的。而泛音所需要的是手指貼著泛音的點,來進行練習而且彈奏的時候手感要輕。
和我以前練過的一些技巧都不一樣。結果在這個技巧上我就卡了好幾天。可最終我還是把這個技巧學會了。說這些是因為我想讓大家知道。高深的演奏技巧不是憑空而來的。
需要耐心和極度強大的自信心才行。但你想成為一個強大的吉他手。那麼。一點你是必須要做到的。
2.音樂理論必須要精通
音樂理論就叫做樂理,可以說每一個吉他手都必須要懂得並且精通。音樂理論才能成為合格的吉他手,樂理的學習是比較枯燥的所以有一些初學者朋友就不會把樂理當回事兒。
如果你不是想要走音樂道路,只是想學幾首自己喜愛的彈唱歌曲,那麼樂理你可以不用學。但是如果你想好好。把吉他彈明白而且對音樂也想有一些了解,那麼樂理就必須要學會。
成熟的吉他手,往往也是一個成熟的樂理大師。樂理有沒有用,以及樂理的用處大不大,是因人而定的。不要輕易的對樂理下一些結論,要分清楚情況再來做決定。
3.良好的節奏感
我曾經多次強調過節奏感,很多人彈琴沒有感覺往往就是因為節奏感出現了一些問題。節奏感是需要認真訓練的,雖然有一些人是天生節奏感不好但是通過後期的訓練也是能夠糾正過來的,在音樂四要素中節奏排在首位。
可見其節奏是多麼的重要,節奏要先從音符開始練起,徐徐漸進。練琴的時候,一定要配合的節奏一起來才是正確的方法。千萬不要只顧著彈琴,而忘記了節奏。等到你談了一段時間。發現節奏出問題的時候再改,可就真的是令人頭痛了。
作者觀點
其實彈琴的好壞,與彈奏的時間練琴的時間是成正比的,但和學琴的時間無關。很多人說他學了三年,甚至有些人說他學了五年但還沒有學過幾個月的人彈的好。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只是學習,但沒用心。做任何事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有很強大的專注力。吉他彈的不好,很可能是因為你付出的還不夠,尤其對於年紀比較小的學員來說。
我曾遇到過一些學生,他們總有自己的理由。其實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喜歡上這樣的一個樂器。現在大多數人都是覺得彈琴是煎熬,但是玩遊戲就會感到很放鬆。
因為遊戲的投入比較短,得到成果的時間會比較快。而彈琴咋不是彈琴的投入時間比較長,得到成果的時間比較慢。很多人感覺彈琴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也有很多人半途放棄是因為看不見希望。但如果你真的練到極致,你會發現很多的驚喜,本篇文章就寫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