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茶篇———武夷巖茶親緣奇案 之 北鬥究竟是誰?

2020-12-10 茶人陳馨

武夷山大紅袍景區崖壁種植著兩株分別是北鬥及北鬥一號。

關於母樹大紅袍無性繁殖出來的茶樹品種很多人各抒己見,有的咬定奇丹才是大紅袍,有些咬定北鬥才是大紅袍,更甚至有人說他們兩個都不是大紅袍。

那北鬥和大紅袍究竟是什麼關係呢?他只是一個「外來入侵者」還是姚月明老師給我們「誤會」的一個烏龍球呢?

今天我們就來八卦一下大紅袍的家長裡短,北鬥究竟是不是大紅袍家族裡的一員呢?

說到北鬥,我們不得不說說北鬥的扦插培育者——姚月明老先生

上世紀90年代姚月明老先生隨葉鳴高和陳書省兩位專家在武夷山進行名樅調查。

姚月明老先生前後三次到北鬥峰上剪枝「北鬥峰大紅袍」進行科研經由無性繁殖,成功培育出「北鬥峰大紅袍」以填補御茶園中沒有大紅袍這一茶樹的遺憾。

後沿用吳覺農老先生最初的「北鬥一號」對這一茶樹進行命名。

這一刻,你是否已經認定北鬥和大紅袍脫不了關係了呢?大紅袍本尊是否也有北鬥的一份呢?

然而2009年的一次茶葉基因鑑定,將北鬥和大紅袍的關係推向輿論的邊緣。

2009年在省茶葉研究院及武夷山茶科所共同監督下取樣九龍窠三棵六株母樹大紅袍枝葉樣比對了奇丹及北鬥的茶樹基因,經過鑑定得出結論:

九龍窠大紅袍母樹2號株、6號株和奇丹,基因組成相同,是同一品種。九龍窠母樹大紅袍和北鬥有遺傳距離,並非同種同物。

這一結論證實了北鬥和大紅袍的親緣關係就像小明和隔壁老王一樣,扯不上半毛錢關係。

那北鬥為什麼會被誤以為是大紅袍呢?

茶人陳馨選節一段原武夷山茶科所所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德華老先生的文章《「北鬥」並非「大紅袍」》來給大家解惑。

1964年春,省茶葉研究所科技人員謝慶梓等二人持單位介紹信,經當時崇安縣政府辦及綜合農場辦公室同意,經過九龍窠經看守人員確認後,在筆者陪同下,從「大紅袍」母樹上剪取枝條,帶回省茶葉研究所(福安新口)扦插繁育,獲得成功。1985年11月17日,筆者應邀參加福建省茶葉研究所五十周年所慶時,私下向時任培育室主任的黃修巖同學分得五株「大紅袍」茶苗,種植在武夷山茶科所名樅觀察園(位於御茶園)內,彌補了茶科所名樅園沒有武夷巖茶最著名的名樅「大紅袍」之缺憾。20多年來,武夷山無性繁殖的「大紅袍」均由這五株「回娘家」的「大紅袍」繁育而成。1985年從福建省茶科所引種到武夷山茶科所的五株「大紅袍」茶苗,現已長得比人還高,超過2米。「北鬥」是武夷巖茶的新名樅,古代茶書均無記載,在1943年出版的武夷巖茶最全面的論著《武夷茶葉之生產製造及運銷》中亦無記載。因被發現於北鬥峰而得名。因其品性優越,60年代被原崇安茶場場長姚月明先生引種到崇安茶場。福建省茶科所曾於1958年秋,從崇安茶場原企山品種園剪枝引種。武夷山茶科所名樅觀察園為了充實名樅,於1984年2月19日,派科技人員葉以發、應菇仔持崇安茶場場長姚月明先生的手寫條子(同意從茶園中抽挖十株「北鬥」給茶葉研究所)到崇安茶場竹窠茶園移植十一株「北鬥」,種在御茶園的名樅園中,至今已有27年。當今武夷山所推廣種植的「北鬥」均源自崇安茶場和茶科所。

《蔣叔南遊記》中記載:

「如大紅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寺不能滿一斤。天遊觀亦十數兩耳。」

而我們所看到的大紅袍景區摩崖石刻「大紅袍」字為時任縣長吳石仙任內(1941-1944)所題

據說天心寺僧侶為了保護「大紅袍」免受遊人採摘,在九龍窠上先後種植了奇丹、北鬥、雀舌三款茶樹。形成了我們如今看到是三棵六株。

而「大紅袍」三個字也已經成為了武夷巖茶的一個總稱,不再是任何一款單品茶的名稱。

在茶人陳馨看來,無論茶品名稱為何。好喝就是好茶,適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大紅袍是也。

喝茶純粹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呢?親愛的茶友們你們說呢?

北鬥評茶

賞外形:色澤綠褐潤

嗅香氣:濃鬱鮮爽帶木質香

觀湯色:橙黃透亮

品滋味:濃厚回甘,巖韻顯

評葉底:葉底完整、軟亮勻整

歡迎各位茶友提出建議和意見。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評茶篇——武夷巖茶 之奇蘭 篇
    武夷固以山水奇像得名,而山中所產巖茶又為茶中之奇品。自宋明以還,為朝野人士所賞識,歷朝列為珍貢,遊客雅士更不絕載之於文章,力事宣傳,後人皆稱之為天產,馳名天下。識者每不遠千裡,投擲重金,收為居家珍品。」
  • 評茶篇———武夷巖茶 之佛手(雪梨)
    :「哎呀,是帶有雪梨果香的茶啦。大家現在都喊他雪梨。其實就是佛手呢。」聽到這個名字網際網路對面的你是不是一臉問號呢?佛手不是南方的一款水果嗎?今天就讓茶人陳馨帶你走進——武夷巖茶奇種之佛手(雪梨)吧。武夷巖茶佛手是什麼佛手茶原產於福建永春,相傳佛手原誕生於寺廟當中,茶樹葉片肥厚且大,如同佛祖的手掌一般,古名「佛手」佛手茶作為一款引進品種,結合了武夷巖茶特殊的工藝,使其散發出獨特的雪梨香,香櫞香而在巖茶中獨樹一幟。
  • 評茶篇———武夷巖茶 之老樅水仙
    俗語稱「醇不過水仙」水仙的品質特徵最為突出的當是「醇」字評茶篇——4,武夷巖茶 之水仙篇那麼老樅和水仙有什麼區別嗎?其實是這樣的,老樅(老叢)從字面意義上來解釋其指代的是樹齡較老的樹木。也就是生長多年的老樹水仙。
  • 舌尖上的巖茶——國際武夷茶會,瑞泉以茶會友
    春茶期間,武夷山瑞泉巖茶博物館內茶香四溢,一場以「水秀山清育靈芽」為主題的茶會在此舉行,迎來國內和世界各地16個國家的近百位茶友共聚一堂。茶會貴賓,有來自雲南、北京、深圳等國內愛茶人士,有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際愛茶友人。會上,各國愛茶友人對瑞泉不同年份珍藏茶品:老叢水仙、北鬥、水金龜、不知春分別進行品鑑。各國茶友以現場品飲的方式,直觀體會、了解武夷巖茶。同時,九名茶藝師極致展示武夷巖茶茶藝十八道,共同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千百年來傳承的武夷巖茶文化魅力。
  • 評茶篇———形似雀舌名如雀舌,武夷巖茶之雀舌篇
    而青茶一定是其中最大的教派,因為青茶類裡包含著武夷巖茶,武夷巖茶一定是茶葉界裡最大,成員最多的一個派別。其中的成員雀舌就屬於奇種一派別。今天就請大家跟隨茶人陳馨的腳步一起走進神秘的武夷巖茶奇種派——雀舌。
  • 評茶篇———走進武夷巖茶 焙火工藝
    武夷焙火實甲天下,武夷巖茶十焙成金,武夷巖茶味從焙處醇。——王順明中國六大茶類顯少有茶品擁有焙火工藝,武夷巖茶形成獨特的韻味和茶香關鍵在於焙火。而武夷巖茶的焙火技藝,是形成武夷巖茶特有香氣的重要因子,使武夷巖茶產生獨特的口感及風韻,令人流連忘返,難以忘懷。如果說做青是毛茶初制工藝中的精髓,那麼焙火就是精製過程中的諾曼第充滿著風險。稍有過火失誤就會出現碳化,焦感。
  • 武夷巖茶北鬥、奇丹、大紅袍,到底是什麼關係!
    壹今天,趁著最高溫37℃,哪兒也去不了,窩在茶室,村姑陳泡茶,化身名偵探麻花李,和大家起來揭秘巖茶圈一宗懸疑案件。案件名稱:奇丹、北鬥和大紅袍是什麼關係?貳說到北鬥和大紅袍的關係,離不開一位前輩——姚月明姚老。1953年至1955年,姚月明隨葉鳴高和陳書省兩位老茶葉專家在武夷山進行武夷名樅調查。
  • 巖茶泰鬥教你品評武夷巖茶
    品評用杯目前通常以蓋杯品評巖茶(烏龍茶通用方法),杯之容量在毛茶和精茶上有所區別。前者慣用大蓋杯,容量180~200毫升,後者慣用小蓋杯(100~120毫升)。福建省南部及廣東潮汕地區,特別講究品茶藝術,對武夷巖茶(別稱「工夫茶」)尤甚。
  • 烏龍茶的品飲文化——武夷巖茶的品飲與評茶,建議收藏!
    再則,評茶是茶葉審評的簡稱,它是鑑別茶葉品質優次的一種方法,是茶葉生產、加工、貿易的一個重要環節,技術性強,商業應用往往差之毫厘失之萬裡。所以「飲茶」「品茶」和「評茶」都是通過感官對茶做出某種反映,但從具體目的要求、方法和作用上看則各有不同的。
  • 十大閩茶之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獨具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徵,是中國青茶中之極品。品中王小編今天來介紹咱們的福建茶武夷巖茶。什麼是武夷巖茶?武夷巖茶屬於烏龍茶,產自武夷山市風景區範圍,由當地傳統樹種,經過武夷巖茶加工工藝製作而成。
  • 武夷巖茶十二金釵,承載著小陳茶事最初和最終的夢想
    寫武夷巖茶。福州一直流行喝巖茶。做的第一款產品,就是《武夷巖茶十二金釵》。記得寫第一篇產品介紹文章的時候,從早晨一直寫到晚上。媽媽來陪我,結果在沙發上睡著了。到快十一點的時候,我去給她蓋上了被子,回來接著收尾,李麻花配圖,趕著在十二點騰訊截止之前,把稿件發出去。
  • 武夷巖茶十大傳承人,武夷巖茶(大紅袍)傳承人名單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武夷巖茶(大紅袍)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你知道嗎?只有確定了傳承人,才能確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對象,才能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去。所以,如果問你武夷巖茶十大傳承人是誰,你知道幾位呢?不過不知道也沒關係,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武夷巖茶傳承人名單。
  • 何謂,武夷巖茶之陳茶?
    何謂武夷巖茶之陳茶? 陳放一年以上的武夷巖茶均可稱為武夷巖茶陳茶。 武夷巖茶陳茶的特點: 湯色:絳紅通透,琥珀濃豔,白霧浮餘。
  • 武夷巖茶:巖巖有茶,茶各有名
    「三坑兩澗」最為出名,因坑澗裡的小氣候為茶樹生長提供了最適宜的光溫水氣,造就出巖茶中的上品。根據生長條件不同,武夷巖茶有正巖、半巖、洲茶之分。   武夷茶最早的文字記載在唐朝。那時,武夷巖茶以研膏茶的形式出現。後來由研膏茶發展而為蠟麵茶。宋朝時,上貢朝廷的龍團鳳餅誕生。南宋,武夷山成為理學名山,講學、鬥茶、品茗,以文論道,極一時之盛,茶事興旺。
  • 武夷巖茶十大名樅
    武夷山茶葉種類按照茶葉分類,主要有烏龍茶和紅茶兩大類,武夷巖茶屬於烏龍茶(半發酵茶類);武夷紅茶屬於紅茶(發酵茶類)。武夷巖茶十大名樅指的是從「菜茶」品種中經過長期選育而成,自然品質優異,具有典型的巖茶巖韻特徵的茶樹單樅。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武夷巖茶十大名樅都有哪些。
  • 探訪茶師王順明與他的武夷巖茶大紅袍
    探訪茶師王順明與他的武夷巖茶大紅袍/10) "← →"翻頁 5月初,王順明在演示武夷巖茶的衝泡技能
  • 武夷巖茶「18銅人」——非遺傳承人
    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在中國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大家最容易延伸出來的精神和生活的享受之事,便是喝茶。而茶文化,在中國更是堪比五千年華夏文化。所以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是誰,您知道幾位呢?現在就為大家介紹武夷巖茶傳承人名單。
  • 武夷巖茶評茶常用術語
    形容巖茶的幹茶外形色澤正常或好的術語有:肥壯:芽葉肥嫩,身骨重緊結:卷緊而結實蜻蜓頭:茶條肥壯、葉端捲曲、緊結似蜻蜓頭勻整: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細長短大小較一致,比例恰當烏潤:烏黑而有光澤蛤蟆背色:葉背起蛙皮狀砂粒白點調勻:葉色均勻一致三節色:茶條尾部呈砂綠色,中間烏色,頭部淡紅色形容巖茶湯色正常的術語有
  • 武夷山茶屆大咖解讀武夷巖茶品牌價值獲評627.13億元
    12月12日,「2016年度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武夷巖茶」品牌價值獲評627.13億元,位居全國馳名品牌價值排序的第11位、茶類品牌第2名。武夷山知名茶葉專家紛紛對此事發表自己的看法。
  • 武夷巖茶丨茶韻
    其「巖骨花香」形成武夷巖茶的獨特的韻味。這是對「巖韻」精闢的論述。武夷巖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福建省烏龍茶中的佼佼者,其取勝在巖茶最獨特的品質,滋味醇厚,香氣濃鬱。所說品具「巖骨花香」之勝,並不是文人一種誇詞。如以近代名詞來解釋,所謂「山川精英秀氣」和「巖骨花香」可歸納為「自然環境」四字,自然環境對茶葉品質,當然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