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茶篇———武夷巖茶 之佛手(雪梨)

2020-12-05 茶人陳馨

又到新的一周,明天就要跨年了。

網際網路對面的你想好要怎麼過新的2020了嗎?

今天一早發小小C來山裡找我喝茶,我突然靈光乍現。

問到小C: 「誒,當年是不是有個傳說2020是什麼什麼來著?」

小C一臉嫌棄的和我說:「那是2012,現在已經要2020 了」

嫌棄過後他突然很神秘的說道:「馨爺,你看看我給你帶了什麼好東西來?他有個很洋氣的英文名哦,我們都喊他Sherry」

:「Sherry?雪利酒?你知道我不喝酒的。」

:「哎呀,是帶有雪梨果香的茶啦。大家現在都喊他雪梨。其實就是佛手呢。」

聽到這個名字網際網路對面的你是不是一臉問號呢?佛手不是南方的一款水果嗎?

今天就讓茶人陳馨帶你走進——武夷巖茶奇種之佛手(雪梨)吧。

武夷巖茶佛手是什麼

佛手茶原產於福建永春,相傳佛手原誕生於寺廟當中,茶樹葉片肥厚且大,如同佛祖的手掌一般,古名「佛手」

佛手茶作為一款引進品種,結合了武夷巖茶特殊的工藝,使其散發出獨特的雪梨香,香櫞香而在巖茶中獨樹一幟。

品茗佛手

佛手茶茶如其名,是一款禪意十足的巖茶,他不像肉桂那般馥鬱,不像品種品種茶一樣張揚。

佛手從永春引進後,武夷茶人用傳統的武夷巖茶工藝對其進行炭焙。

開湯後香氣清新淡雅,如那冬日的臘梅一般,傲雪獨立。著實讓人難忘。

湯水清澈,散發著一股清甜的果香,如同水果的清新一般舒適。

入口好似喝上了一口冰糖燉雪梨般的清甜,湯水飽滿,其具有獨特的雪梨清香。

這樣獨特的雪梨香也使得佛手得到了一個特殊的藝名「雪梨」

品茗過後,這款佛手回尾喉韻幽長,在武夷巖茶芸芸眾生中也是一款很特別的存在。初次接觸他的茶友會像喝到雀舌一樣驚嘆,被他甜蜜的湯感所吸引。

在這冬日的武夷山裡顯的像一位玲瓏的姑娘,杯底還留著一絲武夷巖茶特有的巖骨花香。

這樣一杯素雅的佛手讓你心動了嗎?

賞外形:色澤褐綠

嗅香氣:果香(雪梨香)、香櫞香明顯

觀湯色:湯色橙黃明亮

品滋味:滋味飽滿巖韻明顯

評葉底:綠葉紅鑲邊明顯

番外:據福建農大研究證實其茶湯浸出物裡的胺基酸是烏龍茶裡含量最多的一款茶

希望愛茶的你經過茶人陳馨的文章可以更加了解武夷巖茶。

歡迎大家關注點評在評論區進行討論。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評茶篇——武夷巖茶 之奇蘭 篇
    武夷固以山水奇像得名,而山中所產巖茶又為茶中之奇品。自宋明以還,為朝野人士所賞識,歷朝列為珍貢,遊客雅士更不絕載之於文章,力事宣傳,後人皆稱之為天產,馳名天下。識者每不遠千裡,投擲重金,收為居家珍品。」
  • 評茶篇———武夷巖茶 之老樅水仙
    俗語稱「醇不過水仙」水仙的品質特徵最為突出的當是「醇」字評茶篇——4,武夷巖茶 之水仙篇那麼老樅和水仙有什麼區別嗎?其實是這樣的,老樅(老叢)從字面意義上來解釋其指代的是樹齡較老的樹木。也就是生長多年的老樹水仙。
  • 武夷巖茶知識科普:武夷巖茶分類?武夷巖茶排名?骨韻花香?
    武夷巖茶,是一個統稱,產自福建武夷山一帶,是介於全發酵的紅茶和不發酵的綠茶之前的半發酵的烏龍茶,包含大紅袍、水仙、肉桂、名樅等。說到武夷山正巖核心區山場非「三坑兩澗」莫屬。慧苑坑、牛欄坑、倒水坑,流香澗、悟源澗。得天獨厚的氣候,使得不同山場種植的巖茶也自然具備了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品質。
  • 評茶篇———武夷巖茶親緣奇案 之 北鬥究竟是誰?
    1985年11月17日,筆者應邀參加福建省茶葉研究所五十周年所慶時,私下向時任培育室主任的黃修巖同學分得五株「大紅袍」茶苗,種植在武夷山茶科所名樅觀察園(位於御茶園)內,彌補了茶科所名樅園沒有武夷巖茶最著名的名樅「大紅袍」之缺憾。20多年來,武夷山無性繁殖的「大紅袍」均由這五株「回娘家」的「大紅袍」繁育而成。
  • 評茶篇———形似雀舌名如雀舌,武夷巖茶之雀舌篇
    而青茶一定是其中最大的教派,因為青茶類裡包含著武夷巖茶,武夷巖茶一定是茶葉界裡最大,成員最多的一個派別。其中的成員雀舌就屬於奇種一派別。今天就請大家跟隨茶人陳馨的腳步一起走進神秘的武夷巖茶奇種派——雀舌。
  • 泡飲武夷巖茶12大關鍵詞,愛茶人收藏之
    其次是土壤好,武夷巖茶生長的土壤大部分介於爛石與礫壤之間,故此所產之茶具有巖骨花香之品質。第三是生態好,武夷巖茶絕大部分分布於丹山峽谷或溝隙之中,素有「盆栽式茶園」之說。07七個品種的特徵香水仙≈蘭花香;肉桂≈桂皮香;烏龍≈水蜜桃香;佛手≈雪梨香;奇蘭≈杏仁香;水金龜≈臘梅香;鐵羅漢≈中藥味。這均指常規而言,因植地和工藝不同,又會有所變化。
  • 泡飲武夷巖茶12大關鍵詞,愛茶人收藏之
    武夷巖茶多生長在丹山谷壑、巖凹、澗坑之間。其次是土壤好,武夷巖茶生長的土壤大部分介於爛石與礫壤之間,故此所產之茶具有巖骨花香之品質。第三是生態好,武夷巖茶絕大部分分布於丹山峽谷或溝隙之中,素有「盆栽式茶園」之說。
  • 評茶篇———走進武夷巖茶 焙火工藝
    武夷焙火實甲天下,武夷巖茶十焙成金,武夷巖茶味從焙處醇。——王順明中國六大茶類顯少有茶品擁有焙火工藝,武夷巖茶形成獨特的韻味和茶香關鍵在於焙火。而武夷巖茶的焙火技藝,是形成武夷巖茶特有香氣的重要因子,使武夷巖茶產生獨特的口感及風韻,令人流連忘返,難以忘懷。如果說做青是毛茶初制工藝中的精髓,那麼焙火就是精製過程中的諾曼第充滿著風險。稍有過火失誤就會出現碳化,焦感。
  • 武夷巖茶新手入門須知
    適用於巖茶新手的系統認識在很久很久以前呢,小編就想做一個武夷巖茶系統認知的文章,很多朋友對武夷巖茶的認知處於接觸多少更新多少的狀態,但就像郭德綱說美食一樣,武夷巖茶想整理起來也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作量。。。
  • 巖茶泰鬥教你品評武夷巖茶
    品評用杯目前通常以蓋杯品評巖茶(烏龍茶通用方法),杯之容量在毛茶和精茶上有所區別。前者慣用大蓋杯,容量180~200毫升,後者慣用小蓋杯(100~120毫升)。福建省南部及廣東潮汕地區,特別講究品茶藝術,對武夷巖茶(別稱「工夫茶」)尤甚。
  • 武夷巖茶的品種大全
    區分武夷巖茶品種,需要長期觀察、辨別、比較才能分辨清楚,主要從茶樹的枝、幹、葉,成品茶的外形、香型、茶湯味道等多方面進行分辨。以下是目前比較流行的幾個品種的主要特徵:1、水仙和肉桂:是武夷巖茶的當家品種。2、烏龍:烏龍有大葉(高腳)和小葉(矮腳)之分。
  • 茶說:武夷山巖茶
    武夷巖茶為烏龍茶類,產於閩北「秀甲東南」的名山武夷,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武夷巖茶屬半發酵清茶,製作方法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武夷山巖茶的來歷武夷山是我國歷史上著名茶葉產地,產茶始於六朝。唐朝時武夷茶就已出名,被唐代進士徐夤讚譽為「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巖骨花香之勝」。宋代起就列為皇家貢品。不過,在元代以前,生產的均為蒸青綠茶,明代開始純生存妙青綠茶。作為烏龍茶的武夷巖茶出現較晚,大約起源於明末清初。
  • 烏龍茶的品飲文化——武夷巖茶的品飲與評茶,建議收藏!
    再則,評茶是茶葉審評的簡稱,它是鑑別茶葉品質優次的一種方法,是茶葉生產、加工、貿易的一個重要環節,技術性強,商業應用往往差之毫厘失之萬裡。所以「飲茶」「品茶」和「評茶」都是通過感官對茶做出某種反映,但從具體目的要求、方法和作用上看則各有不同的。
  • 十大閩茶之武夷巖茶
    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獨具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徵,是中國青茶中之極品。品中王小編今天來介紹咱們的福建茶武夷巖茶。什麼是武夷巖茶?武夷巖茶屬於烏龍茶,產自武夷山市風景區範圍,由當地傳統樹種,經過武夷巖茶加工工藝製作而成。
  • 你知道水果佛手,你不知道的是有一種茶葉也叫佛手
    佛手不僅僅是水果,還是一款嘉茗!南方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佛手這一種水果。佛手是熱帶、亞熱帶植物,它的果實在成熟時心皮分離,形成細長彎曲的果瓣,狀如手指,故名佛手。佛手的別稱很多,有佛手柑、五指香櫞,五指柑等。
  • 識香 小陳茶事"巖茶十二金釵"的12味女人香~
    "巖茶十二金釵"之石乳:石乳香石乳香,是武夷的老輩茶人們在喝到石乳之後,唇齒留香間,自大腦裡蹦出來的詞彙。石乳最早便命名「石乳香」,後人為了簡便而稱「石乳」。"巖茶十二金釵"之鐵羅漢:桂花香剛猛的鐵羅漢,有羅漢之名,卻有繞指的柔情。鐵羅漢是需要新舊合拼的茶。要製作一款上等的鐵羅漢,需要把去年的鐵羅漢與今年的鐵羅漢合拼,舊茶的醇和韻,加上新茶的濃香,才能融合出一泡有特點的好茶。
  • 何謂,武夷巖茶之陳茶?
    何謂武夷巖茶之陳茶? 陳放一年以上的武夷巖茶均可稱為武夷巖茶陳茶。 武夷巖茶陳茶的特點: 湯色:絳紅通透,琥珀濃豔,白霧浮餘。
  • 舌尖上的巖茶——國際武夷茶會,瑞泉以茶會友
    春茶期間,武夷山瑞泉巖茶博物館內茶香四溢,一場以「水秀山清育靈芽」為主題的茶會在此舉行,迎來國內和世界各地16個國家的近百位茶友共聚一堂。茶會貴賓,有來自雲南、北京、深圳等國內愛茶人士,有來自英國、美國、加拿大、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際愛茶友人。會上,各國愛茶友人對瑞泉不同年份珍藏茶品:老叢水仙、北鬥、水金龜、不知春分別進行品鑑。各國茶友以現場品飲的方式,直觀體會、了解武夷巖茶。同時,九名茶藝師極致展示武夷巖茶茶藝十八道,共同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千百年來傳承的武夷巖茶文化魅力。
  • 探訪茶師王順明與他的武夷巖茶大紅袍
    探訪茶師王順明與他的武夷巖茶大紅袍/10) "← →"翻頁 5月初,王順明在演示武夷巖茶的衝泡技能
  • 武夷巖茶十大傳承人,武夷巖茶(大紅袍)傳承人名單
    武夷巖茶第一批傳承人1、葉啟桐武夷山的高級評茶師,在武夷茶界貢獻很大,其中包括主持製作了2004、2006兩次武夷巖茶國家標準樣品,上世紀八十年代,吳宗燕本人承辦了天心村村辦企業——天心茶廠,1992年他創辦了北巖巖茶精製廠,現在屬武夷巖茶的生產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