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濃縮成經典的10句,發人深省

2021-01-16 佳佳樂多

黎澍先生曾批評何新說:「你有什麼資格狂?你通讀過二十四史嗎?你通讀過十三經嗎?」

說明黎先生認為通讀過二十四史和十三經就有一定「狂」的資格了,足見其難。

3213卷,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濃縮成最經典的10句,發人深省

為什麼?

二十四史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

四千萬字要讀多久才能讀完?如果一個人每天拿出時間來讀一萬字,一年也才只能讀三百六十五萬字,而讀完一部《二十四史》,需要十一年的時間才能讀完!

可不要以為一天讀一萬字很輕鬆。二十四史不是現代文小說,你若是能讀下來,必須了解古代地名、古代人名、古代物品名、古籍......

所以說,如果您真的讀通了二十四史,即使您不是通博古今的大師,那也一定是文化底蘊十分深厚的人了。

雖然二十四史很難讀完,但是我們中國不乏大毅力者,把二十四史的內容概括整理下來,下面給大家分享二十四史中最經典的十句:

1、義感君子,利動小人。——《晉書·符登傳》

用大義可以打動君子,而利益可以打動小人。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不是沒有道理的,面對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對待。

2、太剛則折,至察無徒。——《晉書·周豈頁》

過於剛正不阿就容易折斷,而過於明察則就沒有朋友。有時候過於的認真並不是好事,有的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是處事的最好方法。

3、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站在岸邊去想得到魚,不如轉過身子去回家結網。也就是說,你的願望、想法再好,但是不去行動的話,那就是一場空。

4、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再聰明的人,也會有失策的時候,再愚笨的人,也會有成功的時候。意思是世界上的東西都有兩面,我們不需要

5、明者見危於無形,智者見禍於未萌。——《三國志·魏書二十八·鍾會傳》

聰明的人可以在危險還沒有形成的時候就能發現,而有大智慧的人,在危險還沒有生出來的時候就能遇見了。

做到這個地步,還有什麼能夠阻攔你成功了呢?

6、君子立身,雖雲百行,唯誠與孝,最為其首。——《隋書·文帝紀》

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雖然需要的品性、道德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誠信與孝心。

這句話用在現在照樣好用。如果你遇見一個人不講誠信、沒有孝心,那他對你一定也不是真心的。這樣的人不早點與其斷絕往來,總有一天你要在他的身上吃虧。

7、居高而必危,每處滿而防溢。 ——《北史·后妃列傳》

一個人身居高位,必定會有危險,每當東西滿了的時候,就要防止他溢出來,樹大招風,槍打枝頭鳥就是這個道理。

8、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史記 秦始皇本紀》。

之前發生的事兒不能忘,因為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兒是可以當做經驗教訓的。

9、智者棄短取長,以致其功。——《後漢書·王符傳》

聰明的人,捨棄自己的短處,發揮自己的長處,這才會成功。一個人想要發展,就一定要了解自己的長處、短處。儘可能的揚長避短。

10、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對大多數人來言,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也許不能打動他,但你跟他談利益,沒準會成功。

讀書吧!多讀點書,總歸是沒有壞處的。

二十四史四千萬字,可以說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了,其中的大智慧,絕對是值得人一生去揣摩。

不同於資治通鑑這本帝王書,二十四史講述的不僅僅是帝王之術,還有更多的是做人的智慧、道理。

這本《二十四史》,是將二十四史裡面精選的文章分類、翻譯、注釋下來的,很適合做睡前讀物,讀完之後關上燈,感悟一下,未嘗不是一雅事!

這本書厚厚一摞,全六冊才79塊錢,一兩包煙就能買到的智慧,擺在家裡也好,閒暇時候看也好,自己看、孩子看,都是非常有益!

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看這24句就夠了
    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是世界圖書史上的巨著。今日將其中經典名句擷取24句分享給大家品讀,以史為鑑,醒悟人生。1/24義感君子,利動小人。——《晉書·符登傳》(譯: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對君子曉以大義,對小人用利益誘惑。)
  • 《二十四史》,最經典的10句名言:字字璣珠,句句如金!
    說到《二十四史》,稍有文學常識的人應該都不陌生。他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他記載的事件,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
  • 4000萬字歷史《百衲本二十四史》八百一十三冊約9G全集打包
    《二十四史》總共3249卷,約有4000萬字。它記敘的時間,從第一部《史記》記敘傳說中的黃帝起,到最後一部《明史》記敘到明崇禎十七年(1644)止,前後歷時4000多年,用統一的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二十四史的內容非常豐富,記載了歷代經濟、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事跡。
  • 《二十四史》濃縮成最經典的24句,發人深省
    10、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錦上添花人人會,雪中送炭有幾人?貧賤時候的朋友和妻子,一起經歷風雨,萬萬不可拋棄。——《漢書·成帝紀》不知者不罪,過而改之,就是好樣的。有了過錯,而不悔改,這才叫過錯。17、書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無傷也。——《三國志》對於讀書這件事,唯一擔心的是人們不喜歡它。
  • 《二十四史》濃縮成最經典的24句,發人深省!
    10、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錦上添花人人會,雪中送炭有幾人? 貧賤時候的朋友和妻子,一起經歷風雨,萬萬不可拋棄。 11、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史記 秦始皇本紀》。
  • 《二十四史》濃縮成最經典24句,發人深省!值得每個人細細思量
    《二十四史》記載了上起傳說中的「五帝」時代、下迄明末的長達四、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的內容非常豐富,記載了歷代經濟、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事跡,其中包含了許多經典的人生智慧。
  • 《二十四史》濃縮成最經典24句,發人深省!值得每個人細細思量
    《二十四史》記載了上起傳說中的「五帝」時代、下迄明末的長達四、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的內容非常豐富,記載了歷代經濟、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事跡,其中包含了許多經典的人生智慧。
  • 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提到的國家名酒僅此一家|品讀
    商務印書館正式發布《百衲本二十四史預約樣本》,標誌著這部歷史上最佳版本的《二十四史》出版發行工作,揭開序幕。在《二十四史》這部宏圖巨著的《北齊書》第十一卷,記載了北齊武成帝高湛與河南康舒王孝瑜讚賞汾清酒的情節。汾酒由此成為史上最早、最權威,也是唯一載入中國二十四史的國家名酒。
  • 《二十四史》4000萬字,多少人通讀?韓寒當年吹的牛,如今又出現
    有讀者朋友留言,說的是他在網絡上看到一個新聞,「一名38歲的鄉鎮幹部,自封自《二十四史》誕生以來第一位基本全文閱讀完它的鄉鎮幹部。」乍一看,這個新聞標題極具吸引力,尤其那些對二十四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 二十四史之一《周書》的4句千古名句,經典睿智,值得一看!
    中國歷史典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其中以「二十四史」為最盛。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它最早追溯到人文初祖的黃帝時期,最晚止於明末朱由檢時期,共計有3229卷,大約4000萬字。今天子曰帶來的就是二十四史之一《周書》的4句千古名句,經典睿智,句句道出人生,值得一讀!一、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周書·君陳》釋義:黍稷泛指五穀,明德為美德。五穀雖然能發出香味,但是它的美味並不是最香的,真正能夠發出香氣的是一個人的美德。
  • 12萬字《戰國策》濃縮的10句精華,一針見血,直抵心底!
    《戰國策》又稱《國策》,記載了戰國時期縱橫家的主張和策略,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上起公元前490年,下至公元前221年,約12萬字。12萬字《戰國策》濃縮的10句精華,一針見血,直抵心底。1.
  • 《二十四史》濃縮成最經典的24句,發人深省!值得每個人細細思量
    10、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錦上添花人人會,雪中送炭有幾人?貧賤時候的朋友和妻子,一起經歷風雨,萬萬不可拋棄。——《漢書·成帝紀》不知者不罪,過而改之,就是好樣的。有了過錯,而不悔改,這才叫過錯。17、書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無傷也。——《三國志》對於讀書這件事,唯一擔心的是人們不喜歡它。多讀點書,總歸是沒有壞處的。
  • 《二十四史》六句經典名句,以史為鑑,受用終生!
    二十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故又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用統一的有本紀、列傳的紀傳體編寫。一、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 二十四史卷帙浩繁,此10佳句已成經典,讀罷可受益終生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由於《史記》的寫法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式的歷史寫作手法,所以將與《史記》一樣用紀傳體寫作的史書稱「正史」。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約前2550年),止於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計3213卷,約4000萬字。
  • 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了解這24句,就足夠受用終身了
    二十四史,是我國古代各朝代編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記錄了黃帝到明朝崇禎之間的歷史。裡面涵蓋了我國古代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內容,內容非常的豐富。今日便從中摘選24句經典名句給大家品讀,了解這24句,就足夠我們受用終身了。
  • 《二十四史》經典佳句10則,精緻有內涵,看過受益良多
    《二十四史》為我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共計3213卷,約4000萬字,在浩如煙海的文字裡,小編精選其中的10句精緻有內涵的佳句,與君共賞,相信您看後一定會受益良多。 1.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出自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 300萬字的《資治通鑑》,濃縮10句精華,5分鐘讀懂知人論世
    從戰國到五代十國,300萬字的《資治通鑑》濃縮出來10句必備精華,讓你5分鐘讀懂知人論世知過非難,改過為難;言善非難,行善為難。知道自己的過錯並不難,改正過錯才是難的;說好話並不難,做好事才是難的。成大事者,不謀於眾做大事的人,一般都有非同一般的眼光,他們認準了馬上就去做。與別人商量,反而容易出事。猛虎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喜歡獨處的人,有更多時間獨立思考,不會被流言左右,也更容易掌握大勢,做出一番事業。
  • 300萬字的《資治通鑑》,全都濃縮成精華10句話,教你古人智慧
    全書一共300萬字,這麼長的一部書,你沒有那麼多時間讀全文的話,可以看看這10句濃縮了整部巨著的精華:1.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譯文】即使做一件壞事,殺一個無辜人便可得到天下,仁愛的人也不會去幹。
  • 竟如此上癮:不讀「二十四史」,怎麼知道帝王將相是壞的呢?
    說起這4000萬字的《二十四史》,這是中國曆朝撰寫的史書的總稱,也是被歷來的朝代納為正統的史書,所以又被稱為「正史」。二十四史的內容非常豐富,記載了歷代經濟、政治、文化藝術和科學技術等各方面的事跡,其中包含了許多經典的人生智慧。什麼是二十四史?
  • 《二十四史》裡的16句千古名言,句句皆智慧
    包含了4000多年的歷史,歷時19個世紀。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古人的智慧凝結為一句句至理名言。一部《二十四史》,幾千年的興衰變遷,都記錄其中。下面這16句話,取自《二十四史》,字字句句發人深省。這裡的「小人」,並非是見利忘義的小人,這句話是強調與不同的人相處,需採取不同策略。2太剛則折,至察無徒。——《晉書·周豈頁》【釋義】過於剛直就會折斷,極其明察就沒有朋友。任何事情一旦失去分寸,就會走向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