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壺口瀑布,是整條黃河上唯一的黃色大瀑布,也是中國的第二大瀑布,號稱「黃河奇觀」,其奔騰洶湧的氣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壺口瀑布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西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距太原大約5、6個小時車程;距西安大約2個多小時車程。1988年被確定為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被評為「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2002年,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1概述
黃河壺口瀑布位於宜川縣城以東35公裡,吉縣城西45公裡處的秦晉大峽谷黃河河床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色壺口瀑布瀑布,因其氣勢雄渾而享譽中外。壺口瀑布,是由於黃河流至壺口一帶,兩岸蒼山夾峙,把黃河水約束在狹窄的黃河峽谷中,河水聚攏,收束為一股,奔騰呼嘯,躍入深潭,濺起浪濤翻滾,形似巨壺內黃水沸騰。巨大的浪濤,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後,激起一團團水霧煙雲,景色分外奇麗。站在河邊觀瀑,遊人莫不唱起「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這威武雄壯的歌聲。
滔滔黃河水在流經吉縣龍王山附近時,由300米乍縮為50米,飛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壺注水然,故曰「壺口」。駭浪翻滾,驚濤拍岸,雲霧排空,其雄壯之勢,無與倫比。與瀑布相關的景觀還有「千米龍槽」、「水裡冒煙」、「長虹臥波」、「旱地行船」等。壺口景色,四時各異,嚴冬則冰封河面,頓失滔滔;春來則凌汛咆哮,如雷貫耳;盛夏則大洪盈岸,蔚為壯觀;秋季則洋洋灑灑,彩虹通天。
壺口瀑布是黃河中遊流經晉陝大峽谷時形成的一個天然瀑布。西瀕陝西省宜川縣,東臨山西省吉縣,距山西吉縣城西南約25公裡。瀑布寬達30米,深約50米,最大瀑面3萬平方米。與中越邊境的德天瀑布、貴州省黃果樹瀑布同為中國三大瀑布。
滾滾黃河水至此,500餘米寬的洪流驟然被兩岸所束縛,上寬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騰傾湧,聲勢如同在巨大無比的壺中傾出,故名「壺口瀑布」。中國古籍《書·禹貢》曰「蓋河漩渦,如一壺然」。兩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裡冒煙」,更是罕見。亞洲飛人柯受良和吉縣飛人朱朝暉先後駕駛汽車和摩託車成功飛越黃河壺口瀑布景區。
2006年9月5日,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正式揭碑開園。
2地理位置
2.1地理位置
黃河壺口瀑布風景名勝區位於黃河中遊,秦晉大峽谷中段,總面積約60平方千米。黃河壺口瀑布聲如雷鳴,氣勢壯觀,它以排山倒海的獨特雄姿著稱於世,是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也是偉大中華民族的象徵。
2.2地質特點
壺口瀑布特有的侵蝕性,潛伏式黃色瀑布屬世界罕見,園區內地質遺蹟類型齊全、清晰、規模大,具有很強的典型性、科學性、稀有性、欣賞性及國際對比意義。同時在地質學和生態性方面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和資源利用價值。
壺口瀑布群、懸谷、衝蝕、凹槽、渦穴、侵蝕臺地、問心島、側蝕洞穴、陡壁跌水、棋盤格式節理、鈄層理、衝刷面、壓溶構造及植物動物化石點等遺蹟特徵保存完善,系統而完整地反映了黃河壺口瀑布生成、演化的完整過程。
3自然氣候
臨汾與宜川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且寒冷乾燥,夏季短暫且炎熱多雨,春季日溫差大、風沙多,秋季短暫,氣候溫和。到這裡旅遊的人要注意防風沙,防曬。
4旅遊景區
4.1孟門山
在壺壺口瀑布口瀑布下遊五公裡處,這裡,可以看到在右側的黃河谷底河床中,有兩塊梭形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之中,這就是古代被稱為「九河之蹬」的孟門山。河水至此分成兩路,從巨石兩側飛瀉而過,然後合流為一。相傳這兩個小島原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時,把此山一劈為二,導水暢流。此二島,遠眺如舟,近觀似山,俯視若門。又傳說古時,孟家兄弟的後代被河水衝走,曾在這裡獲救,故將此二島稱為孟門山。
4.2龍洞
壺口瀑布在山西吉縣方向,形成一個天然洞穴,可以直接通往壺口瀑布下方,俗稱龍洞,又名觀瀑洞。
4.3空中懸壺
壺口瀑布兩岸夾山,河底石巖上衝刷成一巨溝,寬達30米,深約50米。其形如巨壺沸騰,故名壺口。春秋季節水清之時,陽光直射,彩虹隨波濤飛舞,景色奇麗。明朝陳維藩《壺口秋風》詩有「秋風捲起千層浪,晚日迎來萬丈紅」句。
黃河流經秦晉峽谷到達宜川縣和吉縣境內,水面一下子從300多米寬收縮為50餘米,《書·禹貢》中只用八個字形容:「蓋河漩渦,如一壺然」。
4.4冰瀑奇觀
每到冬季,黃河上遊的水夾雜著大大小小的冰塊湧至壺口,疊摞堆積起來,和石岸相平,形成了連接陝西、山西兩省的天然通道。「壺口冰橋」亦為一景。
4.5水底冒煙
黃河入「壺口」處,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霧,騰空而起,恰似從水底冒出的滾滾濃煙,十數裡外可望。壺口霧氣的大小與季節、流量有關。冬季河面封凍,瀑布多成冰凌,地表來水減少,壺口流量降至150~500立方米/秒,激浪不大,飛出槽面水霧極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濃密水霧;春秋兩季,流量適中,氣溫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飛濺,形成瀰漫在空中的水霧,即「水底冒煙」一景。
4.6旱地行船
壺口瀑布落差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狹長幽深,水流湍急,給水上船隻通行帶來很大的困難。過去從壺口上遊順水下行船隻,不得不先在壺口上邊至龍王廟處停靠,將貨物全部卸下船來,換用人擔、畜馱的方法沿著河岸運到下遊碼頭,同時,靠人力將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鋪設圓形木槓,託著空船在河岸上滾動前進,到壺口下遊水流較緩處,再將船放入水中,裝上貨物,繼續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費力氣,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縴。儘管有一些圓形木槓,鋪在船下滾動,但石質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鐵釘擦劃得條痕累累。在當時的條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運輸越過壺口瀑布的最佳選擇,它與壺口瀑布上下比較平緩的石質河岸相適應,由於公路、鐵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壺口附近黃河大橋的修建,過壺口的水上航運已阻斷多年,旱地行船現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跡。
4.7霓虹通天
壺口瀑布反覆衝擊所形成的水霧,升騰空中,使陽光發生折射而形成彩虹。霓虹戲水是「水底冒煙」與陽光共同作用的產物。春秋兩季,水底冒煙、濃霧高懸,每遇晴天,陽光斜射,往往形成彩虹;夏日雨後天晴,有時也會出現彩虹。
4.8山飛海立
山飛海立是對壺口瀑布磅礴氣勢的形容,黃河穿千裡長峽,滔滔激流直逼壺口,突然束流歸槽,形成極為壯觀的飛瀑,仰觀水幕,滾滾黃水從天際傾瀉而下,勢如千山飛崩,四海傾倒,構成壺口瀑布的核心景觀。
5旅遊指南
5.1交通
交通去壺口參觀遊覽,可有幾條路線:
一、從陝西宜川縣前往。壺口瀑布位於宜川縣東30公裡處,宜川縣距離延安只有150多公裡,距離西安大概300公裡。遊客可從西安(沿途可以欣賞關中平原華夏文明發祥地的美景)、也可從延安(沿途可以欣賞陝北黃土高原的美景)前往宜川。沿途觀賞陝西各地的風景會有不同的身心體驗。
二、二、從吉縣前往。壺口瀑布位於陝西宜川縣和山西吉縣交界處,吉縣距太原352公裡,有吉太公路可通,吉縣汽車運輸公司每天有從縣城往來太原、臨汾、侯馬的班車。
5.2美食
嘗黃河鯉魚、品延安美酒
5.3最佳旅遊時間
壺口瀑布最佳觀賞期分為兩段,一是春季4~5月份,正值農曆三月間,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開,岸邊凍結的冰崖消融,稱為「三月桃花汛」;二是秋季9~11月份雨季剛過去時,河邊眾多山泉小溪,匯集大量清流,陣陣秋風吹過,常有彩虹出現,叫做「壺口秋風」。這兩個時期,水大而穩,瀑布寬度可達千米左右。
5.6旅遊貼士
瀑布兩邊的河岸全是較為平整的大巖石,表面覆蓋著一層黃土,瀑布沒有圍欄,所以要特別注意安全,不要站得太靠近;路途較遠,最好帶些食品,路上食用。
6歷史文化
壺口之名,得來已久。《禹貢》曰:「蓋河漩渦,如一壺然」,壺口即因此而得名。《古今圖書集成》謂:「山西崖之腳,盡受黃河之水,傾瀉奔放,自上而下,勢如投壺。」《水經注》記載:「禹治水,壺口始」,傳說壺口是公元前2140年大禹治水時鑿石導河之處。
抗日壺口瀑布戰爭時期,革命詩人光未然,音樂家冼星海,就是在黃河壯麗情景的激勵下,譜寫出鼓舞人民鬥志的《黃河大合唱》。
1987年9月,黃河漂流隊探險隊員王來安乘坐由40個汽車輪胎纏結成的密封艙,順瀑布而下,揭開了人類在壺口體育探險的序幕,人稱「黃河第一漂」。其後,天津勇士張志強在黃河大橋跳懸索,人稱「中華第一跳」。1996年8月,河南馮九山橫跨壺口走鋼纜,創下高空走鋼纜最長的世界吉尼斯紀錄,被譽為「華夏第一走」。 1997年6月1日為迎接香港回歸,「亞洲第一飛人」柯受良駕車飛越壺口,創下世界跨度最大的飛車世界紀錄,被稱為「世界第一飛」,中保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的冠名巨幅廣告被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同時創造了另一項新的世界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