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歷史等於背叛。歷史對於青少年功利一點來說,忘記歷史就提不高語文成績,語文成績上不去,就考不上理想的中學與大學。據2020年高考改革新方案,語文 學科要加強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充分體現語文 的基礎性和作為母語學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內容與社會生活實踐的聯繫;發揮語文 學習促進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作用,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個性發展。分值將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根據教育部出臺的這份文件顯示,高考語文要加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考查,這對青少年學生都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得語文者得高考!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了解得少,語文試卷都看不完,等談不上做題得分了。這是很多家長鬧心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方法就是讓孩子讀歷史故事,通過人物故事拓寬他們的視野與格局,知道自己從什麼地方來,又要幹什麼才有意義,從而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
《未來簡史》中赫拉利博士認為學習歷史還有這樣的作用:「學習歷史不是為了預言未來,現代社會發展太快,預言未來太困難。歷史造就了我們現在的社會文化,而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被現代的社會文化所影響。所以這就像是我們祖先從冰冷的墳墓裡伸出雙手,扼住我們的脖子,強迫我們朝著某個方向前進。學習歷史是為了鬆開這雙手,讓我們可以看一看其他方向,試試不同的路。」他的意思是學習歷史能讓我們尋找到前進的方向,前進的道路上有無數的方向,那一條是正確的呢,這就需要有歷史的眼光,形成多看一看另一個方向的思維,找出一條正確的路來,不會誤入歧途。因此,我們需要去學習與了解歷史。
學習歷史能給你提供一條思考的方式,當你遇到這樣的情況,張良是怎麼處理的,諸葛亮又是怎麼處理的,劉伯溫是怎樣處理的,你的思考境界就提升了。這種思維方式好萊塢大片不會提供給你,教科書也不會完全有現成的東西提供給你,安徒生童話故事更不會提供給你。歷史會提供一些真實的人生經驗。歷史上的事情,都是真實發生過的,能給你提供的經驗和教訓也是真實的。
國學大師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說,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以往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即視本國以往歷史為無一點價值,亦無一處足以使其滿意。亦至少不會感到現在我們是站在以往歷史最高之頂點,此乃一種淺薄狂妄的進化觀。而將我們當身種種罪惡與弱點,一切誘卸於古人。此乃一種似是而非之文化自遣。
現在有些青少年由於沒有全面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對本國以往歷史抱一種十分偏激的虛無主義,認為過去的歷史一無是處,還是西方文明好,都想移民海外,這是很危險的。等到出國才愛國這一天怎麼辦呢?這次全球爆發的新冠病毒導致海外華人日子不好過,還是認為祖國好啊!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為什麼我們是今天這個樣子?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走?這隻有學習歷史才能夠解釋清楚。
學習歷史會讓青少年知道屈原自沉汨羅江、項羽破釜沉舟、嶽飛抗金、詞人辛棄疾躍馬挺槍殺敵、詩人陸遊鐵馬冰河入夢來、戚繼光抗倭、秋瑾寧死不屈等故事,從中學習歷史人物的理想和情懷,汲取其中的思想和智慧,對自己對國家都有好處,將來一定能幹一番事業。這也解決了父母的心頭之憂。孩子掌握了這麼多的歷史人物故事,考試作文的素材就不缺了,徹底解決了無米之炊的問題。
現有一套青少版《一口氣讀懂中國史》 ,全套10冊, 分春秋、戰國、 兩漢 、唐宋明清的歷史書 籍,白話文的,用現代漢語編寫,適合8-15歲青少年課外閱讀。原價是298元,現在打3.7折,只要110元,每本11元,就能讓孩子讀通中國史,系統地了解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為中考高考語文加分,為他(她)今後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何樂而不為呢?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