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何時決定與宋江鬥?三個細節暗中交待,涉及李逵魯智深楊志

2020-08-08 呆萌望古鏡

晁蓋與宋江由開始時互相有恩,到最後關係緊張,甚至有內鬥的痕跡,到攻打曾頭市時,二人關係已經不能用友好來形容了,晁蓋最終的遺言顯然公開了二人的矛盾。那麼一對生死弟兄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矛盾的?

宋江與晁蓋

任何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都不是一下形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晁蓋和宋江的關係也是經歷一個比較複雜的由好變壞的過程。有些矛盾實際上早就有了苗頭,只是被整體上的和氣所掩蓋。我們就是要慢慢挖出影響他們關係的三個不良事件,看看如何由好兄弟變成對手,甚至成了心照不宣的敵對關係。

李逵救宋江

江州劫法場時,李逵帶頭在前面衝殺,不管官兵還是百姓,殺人無數,晁蓋大喝道:「不幹百姓事,休只管傷人。」李逵不聽,繼續我行我素。關鍵問題是宋江也在現場,宋江沒有對李逵的濫殺百姓提出批評。在晁蓋看來,宋江怎麼不制止李逵的錯誤行為呢?宋江得救後,宋江請求大家去捉黃文炳,晁蓋當時反對,認為這樣風險太大,不如以後再說。但宋江說的道理似乎更在理。其他在場的人也支持宋江的觀點。

楊雄和石秀

楊雄和石秀來梁山時,晁蓋聽說他們打著梁山的名義去偷雞。怒不可遏,要斬了楊雄和石秀,宋江當場反對,並提出許多理由,其他人如吳用戴宗也紛紛支持宋江,一個堂堂寨主說出的話,竟然沒有人來支持,這件事後,晁蓋心中有了許多糾結,是繼續和宋江保持友好關係呢,還是要鬥一下呢?

三山派核心

魯智深武松楊志來梁山時,非常熱鬧,魯智深曾經對宋江非常崇拜,「久聞阿哥大名,無緣不曾拜會,今日且喜認得阿哥。」見了晁蓋後,魯智深沒有向晁蓋問好,卻是直接問起林衝妻子的事。林衝提到火併王倫後,回家接妻子,才知妻子被逼上吊自盡。楊志說起過去王倫曾經盛情款待自己,並要留下入夥。大家都在說往事,晁蓋也沒閒著,說起昔日黃泥岡上智取生辰綱之事,眾人都大笑。

魯智深和林衝

這一段話表面上沒什麼,但細一分析發現有點意思,魯智深專門和林衝敘舊,林衝提到火併王倫,顯然是把晁蓋當寨主的功勞往自己身上貼一下,否則可以直接說某年某月,我派人接妻子。而楊志說王倫對自己的好,雖然沒點名,但間接地批評林衝不應該火併王倫,做人不能忘本,晁蓋的寨主當得不光彩,是靠奪了王倫的寨主當上的;晁蓋提起生辰綱之事,是向楊志示威,當年我們是有機會要你的命,當時我們仁慈沒殺你,給我老老實實地幹。

智取生辰綱

今日一悟:晁蓋看來,魯智深楊志武松都是宋江帶來的新頭領,一上山說話就這麼難聽,宋江的勢力已經非常強大,所以後來打曾頭市時,沒有帶武松楊志魯智深李逵,在晁蓋看來,這些人都是宋江的人。這三個細節,說明晁蓋內心是有些想法的,開始不好意思表現出來,但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要暴發,這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相關焦點

  • 魯智深、楊志在榜,李逵讓人不忍直視
    後來魯智深不在五臺山了,廟裡的長老讓他去東京大相國寺找自己的師弟,但是中間陰差陽錯錯過了住宿的地方,最後只好投訴桃花村的劉老太公家中。因為走了一路實在是太餓了,於是當飯菜上來的時候,魯智深就已經顧不得形象了,在飯桌說簡直就像機器一樣一盤一盤的往嘴裡倒,席捲了整個飯桌,吃完了桌上的菜,竟然還又要了三碗米飯,米飯也吃完後才意猶未盡的打了飽嗝,吃的劉老太公目瞪口呆,一是因為飯量,而是因為吃相,簡直是太嚇人了。第二就說說楊志。
  • 武松、魯智深、楊志、燕青、李逵、史進見有人作惡,分別什麼反應
    武松、魯智深、楊志、燕青、李逵、史進都是《水滸傳》中的草莽英雄。其中武松、魯智深兩人是最不懼權貴,敢於為貧苦百姓出頭的硬漢。李逵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史進、燕青都是講義氣的英雄好漢。如果他們走在大街上,見到有壞人正在為非作歹,分別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 感動梁山十大新聞,晁蓋、宋江、武松、魯智深上榜,李逵亮了
    心情煩悶的楊志一刀殺了這牛二,可以算為當地百姓除了一害。不過自己被判了過失殺人而刺配大名府。打虎細節,大家比我都熟悉,不多說了。其大無畏的精神比打虎本身更值得稱道。劫法場是危險係數很高的行動,不比平時打家劫舍,可為了一個義字,眾好漢不避刀斧,組織嚴密,個個奮勇爭先,把宋江從閻王爺門口給拖回來了。當初宋江給晁蓋報信,救了晁蓋等人,現在晁蓋帶人冒著生命危險再次救宋江,說明種下善因就會收穫善果。因果報應在這個故事中得到驗證,因此這個故事的感人指數是非常高的。
  • 三個證據說明:李逵的管理能力強於武松魯智深林衝楊志
    讀過水滸的朋友大多以為李逵是粗獷的好漢,沒什麼心計,更不會管理,但是如果細讀起來,就會發現,李逵的管理能力很強,甚至超過武松魯智深林衝楊志。具體來說,有三個證據。魯智深、武松、楊志、林衝等人雖然自己本領高強,卻沒有主動從梁山以外帶上有益於梁山的人來,甚至沒有這種想法。
  • 水滸武松魯智深李逵為何反招安?有多少人支持宋江?
    在宋江初次提出招安之時,忠義堂上一百零八將齊聚,其中李逵、武松、魯智深公開反對,旗幟鮮明。其他多數人則選擇了沉默。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於梁山來說,招安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害呢?宋江提議招安,是在一百零八好漢齊聚之後。當時的梁山可謂兵強馬壯,猛將如雲,實力仿佛極盛。
  • 如果晁蓋與宋江因招安之事鬧翻,魯智深武松楊志史進等人支持誰
    李逵跳出來說,惹惱了俺,提著兩把板斧,砍了高俅老賊的狗頭。宋江假裝批評李逵:「這黑廝休要無禮,招安後我們就是國家臣子,晁蓋哥哥就是我們的主將,凡事要聽晃大哥的將令,豈能再計較以往恩怨?」(暗中把晁蓋定為朝臣,並批評林衝,不要因為以往和高俅的恩怨影響梁山眾兄弟的前程)。晁蓋沉默後說道,反正我就是不同意招安,除非賢弟你先斬我人頭。
  • 三個證據說明林衝從沒想殺高俅,魯智深武松李逵也沒想殺高俅
    具體來說,有三個明顯的證據。可惜,林衝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種人,具體說來,原著中出現了三處明顯的證據,足以證明林衝根本不想殺高俅。第一個證據,林衝在刺配前,專門休了自己的妻子,表面上林衝說為了娘子的前程,不要再等他,找個好人嫁了吧!但後來,在梁山上站穩了腳,馬上向晁蓋提出一個請求,希望能把自己的妻子接到梁山上,問題來了,既然當初寫下了休書,就與前妻沒有任何關係,憑什麼再去接她?這一舉動說明,林衝非常希望前妻能等他。
  • 魯智深武松楊志的二龍山排第三
    芒碭山上有三個好漢,樊瑞、項充、李袞,後來項充和李袞和鮑旭一起加入李逵的四人無敵小戰隊,芒碭山有三千軍馬,是除了梁山外,實力最強的山頭,甚至要吞併梁山。至於他們內部關係,作者沒有太多交待。黃門山四傑之間也沒有過多描述。這兩個山頭,整體上並不算出彩,但內部很團結,算是並列第六名。
  • 水泊梁山最早的故事是這三個,其中兩個與楊志有關
    其中與後世《水滸傳》有關的故事共有三個,而且也出具了三十六人的名單。雖然這些名單未必就和真實的宋江三十六人吻合,而且原始的文本還有錯,但確實已經構成了梁山泊的基本框架。《宣和遺事》的梁山故事從朱勔運送花石綱開始,有十二個人結義為兄弟,受命擔任制使,押運花石綱。
  • 梁山好漢中6個欠錢不還的老賴,宋江魯智深林衝武松楊志李逵上榜
    在人們印象中,梁山好漢個個豪爽大方,一擲千金,可也有幾個人卻欠了別人的錢或白佔了別人的便宜,始終沒有還。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到底有何難點呢?讓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吧。魯智深是個非常仗義的好漢,但他也欠下過外債。
  • 魯智深,楊志,武松這三個二龍山上的當家,誰的武力值最高?
    水滸中武松,魯智深,楊志是小編最喜歡的三位好漢,而其中關於他們誰的武力值最高這事是當前爭議最大的,那麼小編就來說說這三人到底誰的武力值最高我們先看大當家的魯智深,魯智深我們是很熟悉的。後來魯智深上了梁山後也是立下了不少戰功,與鄧元覺等大將都交過手,不過倒是沒分輸贏,而魯智深與林衝也交過手,兩人大戰幾十個回合也沒分輸贏,最終以平局收場,這二人的武力值在水滸都是數一數二的。魯智深是水滸中少數真正稱得上好漢的人物,魯智深的一生如同傳奇一樣,就算最後詔安了,也並沒有像李逵那般濫殺無辜,他知道朝廷的昏庸,當然也非常了解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
  • 武松李逵被活捉即將砍頭 魯智深呵呵大笑說出十二個字救了九條命
    要真憑英雄氣概來評定,「梁山好漢」四個字是要大大地打一個折扣的,起碼那些投降朝廷軍官就不配稱作好漢——他們在徵討梁山的時候個個「豪氣幹雲」,都想像祝家莊或曾頭市一樣「填平水泊擒晁蓋,踏破梁山捉宋江。」這樣看來,這些前朝廷軍官、現「梁山好漢」的操(此處讀一聲,不是四聲,讀四聲似乎更貼切,但不文明)行,甚至還不如黑旋風李逵——李逵雖然暴戾,但卻絕不是慫包。李逵也曾經被活捉,一同被活捉的,還有喪門神鮑旭、八臂哪吒項充、飛天大聖李袞、關勝的老朋友唐斌,後來魯智深、武松、楊志也被活捉了。
  • 五個細節表明鎮關西並不是惡霸,魯提轄打鄭屠和楊志殺牛二不同
    經常有朋友說梁山上只有魯智深是好漢,其他人都算不上好漢。可是今天我要說的是,魯智深其實也算不上好漢,就拿他拳打鎮關西的事來說,他打得不合理,更不合法。鎮關西也根本算不上當地的惡霸,原著中有五個細節分別暗中交待了,可大家往往戴著有色眼鏡,根本注意不到這些細節。
  • 併入梁山的11個山頭,二龍山並非最強,誰能擊敗武松魯智深楊志
    11個山頭中實力最強的,誰還能擊敗魯智深、武松和楊志?這3個山頭位於青州境內,呼延灼徵討梁山失敗後,逃到青州,青州慕容知府請呼延灼助他剿滅3個山頭。由於呼延灼實力太強,魯智深和楊志未能擊敗他,所以他們向梁山求助,最終在梁山的幫助下,他們擊敗了呼延灼,還將呼延灼勸降。
  • 晁蓋攻打曾頭市時,若帶上魯智深、武松就不會死,他卻為何沒帶?
    其三:魯智深和武松,都是不爽就喊,敢于堅決己見的好漢,江湖地位又高,所以他倆若也跟著林衝一起反對,這就等於形成了「勢」,會阻止住晁蓋的輕率決定。三、晁蓋為何沒帶魯智深和武松二龍山除了魯智深和武松外,還有一個楊志。在二龍山加盟梁山時,曾發生過這樣的一段蹊蹺對話,如下。楊志舉起舊日王倫手內上山相會之事,眾人皆道:「此皆註定,非偶然也!」晁蓋說起黃泥岡劫取生辰綱一事,眾皆大笑。
  • 戴宗李逵一唱一和挑明晁蓋宋江特殊雙核關係?比吳用花榮林衝直接
    梁山上宋江上山後,出現一個奇特的雙核模式,晁蓋宋江的名字經常並列出現,這與其他山頭及王倫時期的梁山都不相同,王倫和杜遷是一二把手關係,但杜遷和宋萬都是小弟,二龍山的魯智深和楊志的名字很少並列,是誰第一個挑明晁蓋與宋江之間的雙核關係呢?
  • 為什麼宋江第一次公開提招安李逵武松魯智深支持,第二次提就反對
    劉唐也說道:「我們起初七個上山,那時便有讓哥哥為尊之意,今日卻要讓別人!」魯智深大叫道:「若還兄長推讓別人,洒家們各自撒開!」,心中算是踏實了,採用了他和盧俊義分頭打東平東昌的辦法決定誰當寨主,甚至把公孫勝吳用都給了盧俊義,從這些細節,宋江其實真的想讓盧俊義當寨主。
  • 晁蓋攻打曾頭市,為何帶白勝杜遷宋萬,而不帶李逵武松魯智深花榮
    晁蓋帶上了白勝、杜遷、宋萬等20名頭領,而沒帶花榮、武松、魯智深、李逵等猛將。這是為什麼呢?這裡面竟然四個水戰高手,三阮加張橫,曾頭市不是水寨,帶這麼多水軍將領,讓人不理解。杜遷宋萬是標準的軟骨頭,幾乎沒什麼本事,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大哥王倫被殺,連個屁也不敢放,這樣的人帶著有什麼用?
  • 此人行俠仗義讓宋江忌憚,為安撫他,必要時可以拿李逵做祭品?
    為了加速「招安」計劃的實施,宋江暗中採取了一系列的部署:夜打曾頭市,晁蓋喪命,計專盧俊義上山,生擒史文恭,義釋雙槍將,收服沒羽箭,直到跟公孫勝、吳用合謀,石碣村英雄排座次,梁山泊成了宋江「招安」的資本!
  • 十一個山頭併入梁山,二龍山並非最強,誰能擊敗魯智深楊志武松?
    提起梁山一百單八將,最大的笑話莫過於「四海之內皆兄弟」——且不說宋江與秦明、李逵與扈三娘之間有破家滅門之仇,就是盧俊義朱仝,也未嘗不恨宋江李逵入骨。如果真是宋江做掉了晁蓋,阮氏三雄也未必會放過他。放下梁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間的恩怨情仇不提,咱們今天的話題,就是討論一下併入梁山的那十一個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