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江第一次公開提招安李逵武松魯智深支持,第二次提就反對

2020-12-05 呆萌望古鏡

晁蓋去世後,梁山面臨更換寨主的難題,宋江是呼聲最高的一人,但晁蓋留下的遺言「活捉射死我的人為寨主」卻使寨主之位充滿了懸念。

宋江哭晁蓋

宋江請來了盧俊義,天下無雙的玉麒麟不負眾望,活捉史文恭,按晁蓋遺言,理應當寨主。宋江按約定推舉盧俊義當寨主。盧俊義當然不敢當,反覆謙讓,宋江說道:「尊兄有如此才德,正當為山寨之主。他時歸順朝廷,建功立業,官爵升遷,能使弟兄們盡生光彩。宋江主意已定,休得推託。」宋江在謙讓時強調了將來要在盧俊義帶領下歸順朝廷,這是宋江第一次公開提出梁山要接受朝廷招安,之前也在許多小場合說過,並且是勸說降將時。

宋江盧俊義互相讓寨主

此時,李逵第一個跳出來大叫道:「我在江州捨身拼命,跟將你來,眾人都饒讓你一步。我自天也不怕!你只管讓來讓去,做甚鳥!我便殺將起來,散夥!」武松也說:「哥哥手下許多軍官,受朝廷誥命的,也只是讓哥哥,如何肯從別人?」劉唐也說道:「我們起初七個上山,那時便有讓哥哥為尊之意,今日卻要讓別人!」魯智深大叫道:「若還兄長推讓別人,洒家們各自撒開!」

李逵武松魯智深支持宋江當寨主

宋江見大多數人沒有反對他招安,心中算是踏實了,採用了他和盧俊義分頭打東平東昌的辦法決定誰當寨主,甚至把公孫勝吳用都給了盧俊義,從這些細節,宋江其實真的想讓盧俊義當寨主。宋江率先拿下東平,盧俊義故意輸了這次行動,讓宋江順理成章的當上寨主。

宋江一心想招安

在重陽節賞菊大會上,宋江第二次公開提出招安,用詩詞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次是武松率先發難,說成天把招安放在口上,冷了兄弟們的心。李逵更是把桌子踢翻,宋江要殺李逵,眾人來求情。一會兒又質問武松,我招安是為兄弟們尋個好歸宿,怎麼就冷了兄弟們的心?武松無話說,魯智深出來為武松解圍,說當今朝廷已經壞透了,招安這條路不行。說得有理有據。宋江只得搬出一些陳詞濫調來搪塞。

武松率先反對招安

今日一悟:問題來了,為什麼宋江第一次公開提出招安,李逵武松魯智深都支持宋江,而第二次公開提出招安,李逵武松魯智深都一起反對?宋江第一次提出招安,表面是讓盧俊義當寨主,但更深層次的目的是讓招安的道路公開化,宋江的話中透露出一個信號:誰當寨主都要招安!但李逵、武松、魯智深、劉唐他們是急性子,沒注意到這些,在吳用的示意下,他們都支持宋江當寨主,忽略了宋江要把招安公開化的意思。

反對招安的卻為招安付出左臂

而第二次提出招安,是在大家沉浸在自由歡樂的氛圍中,這種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好日子過得正帶勁時,宋江提出招安,讓大家大倒胃口,武松他們都是炮筒子的脾氣,有啥說啥,當然不會說好聽的。這就好比一伙人正在打撲克玩樂,有人提議去加班,大家保證都煩他。武松李逵魯智深他們說反對招安,可到了行動上,並沒有真正反對招安,徵戰時比誰也猛,都堅持到最後。這說明,要發表一些有爭議的觀點,要注意場合氛圍,再就是表面說反對的未必真反對,表現上支持的也不一定真支持。

相關焦點

  • 武松魯智深李逵曾經堅決反對招安,為何真招安時又同意了
    說起招安,在梁山上除了宋江公開堅持說招安是好事,反對招安的倒是不少,其中武松、魯智深和李逵都是公開堅決反對招安,還有幾個不公開,但也不想招安的,但是,到了真招安時,沒有一個好漢站出來說我不招安,你們招你們的,我留在梁山上。這到底為什麼呢?
  • 水滸武松魯智深李逵為何反招安?有多少人支持宋江?
    在宋江初次提出招安之時,忠義堂上一百零八將齊聚,其中李逵、武松、魯智深公開反對,旗幟鮮明。其他多數人則選擇了沉默。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於梁山來說,招安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害呢?宋江提議招安,是在一百零八好漢齊聚之後。當時的梁山可謂兵強馬壯,猛將如雲,實力仿佛極盛。
  • 梁山好漢中,除李逵魯智深武松和阮小七,還有誰反對招安?
    宋江帶領梁山好漢招安,這是很多人都不願意看到的結局。尤其是徵討方臘之後,因為戰死病死了六七十人,讀者常覺得惋惜,甚至還因此而痛罵宋江。實際上,宋江上梁山後,書中多次說過宋江要招安,晁蓋也支持招安。所以,不管怎麼說,宋江都需要招安。當然,即便如此,還是有些好漢反對招安。比如陳太尉帶著御酒和詔書到梁山招安時,因為詔書寫的不客氣,所以李逵當場扯碎詔書,甚至還要打陳太尉。宋江只好叫人取御酒來飲,御酒早就被阮小七換了,眾人一看是劣質的酒,紛紛大怒,魯智深直接罵髒話。
  • 魯智深和武松公開反對招安,宋江卻不敢直言斥責,這是為什麼?
    可在宋江一提及招安之事的時候,立刻受到了魯智深和武松的公開反對。宋江對他們卻十分的忌憚,為什麼宋江會有些畏懼二龍山這夥人? 首先,二龍山的整體功夫實力不俗。二龍山的三大頭領武藝高強,在梁山名列前茅。 魯智深能和呼延灼大戰五十多回合,不分勝負,足見他的武藝並不弱於五虎將。
  • 魯智深武松李逵招安後可保平安,為啥宋江盧俊義柴進不該受招安?
    看過水滸原著的讀者都知道,真正在招安問題上跟宋江唱反調的,也就是李逵、武松、魯智深這三個人,因為反對宋江高唱投降論調,李逵還差點掉了腦袋。宋江不敢招惹魯智深和武松,但是大庭廣眾之下宋江顏面掃地,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的疙瘩算是結下了,這也是為什麼武松斷臂之後,宋江不管不顧的主要原因——武松就是只用單刀,也能秒殺手持雙斧的李逵,如果宋江把武松養在家中,那杯毒酒早就被武松灌進欽差嘴裡了。
  • 宋江官宣招安,為啥武松第一個反對?因為他懂音律
    望天王降詔早招安,心方足。結果,樂和剛唱完最後一句,現場就出了問題:武松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接著李逵捶桌子砸凳子,然後魯智深發難,提出「散夥方案」,讓熱鬧的聚會一度冷場。武松為什麼第一個反招安?李逵魯智深反招安,為了啥?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來一探玄機。
  • 武松李逵拒絕招安,宋江是如何促成招安的?心理學家揭示其中奧秘
    在梁山上,宋江主張招安,但是卻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甚至連他的親信之人李逵都敢出言反駁。可見,招安在梁山上是不得人心的。那麼,是什麼原因促成了最後招安成功的呢?其實宋江招安的小心思早就有了,只不過像這樣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還是第一次。一說出來,武松第一個就站出來反對!接著就是李逵,他的反應更強烈,甚至將桌椅都掀翻了。宋江大怒,差點把他給砍了。後來,魯智深也明確表示出了自己反對招安的態度。以魯智深、武松為首的二龍山勢力都明確表示了反對招安。
  • 如果晁蓋與宋江因招安之事鬧翻,魯智深武松楊志史進等人支持誰
    招安是宋江的目標,而晁蓋對招安並不感興趣,他既沒有公開支持過招安,又沒公開反對過招安。在電視劇中,讓晁蓋的態度鮮明了,就是反對招安,大多數水滸迷也認準了晁蓋反對招安。在此不妨做一個假設,如果晁蓋真反對招安,並與宋江徹底鬧翻,聚義廳中會出現什麼場面。
  • 水滸傳中,武松林衝等都反對招安,卻為何不敢與宋江翻臉?
    在水滸傳中,武松林衝魯智深等人都反對招安,甚至武松當眾反對,讓宋江下不了臺。既然道不同不相為謀,那麼為何不敢與宋江翻臉呢?或者說,未必是翻臉,而是拉出不願招安的好漢,另立山頭呢?當宋江談到招安時,結拜兄弟武松卻站了出來,大聲說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們的心!」頓時,現場變得一片尷尬,宋江也沉默不語!然而,此時有人幫宋江「解圍」了!黑旋風李逵便睜圓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只一腳,把桌子踢起,攧做粉碎。
  • 讀水滸|武松反對宋江招安的話,你讀懂了嗎?看完恍然大悟
    《水滸傳》中第一個提出招安的好漢不是宋江,而是武松。可是讓人奇怪的是,宋江提出招安後,第一個反對招安的也是武松。從期盼招安到公開反對招安,武松的態度為什麼有如此大的轉變呢?實際上武松並無反對招安的理由,也沒有反對招安的行動。武松反對招安,而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 武松李逵都反對招安,為啥宋江要砍李逵的頭,卻不敢動武松?
    大哥宋江比較支持招安,不管從哪個方面講,招安都是最好的出路,山上的兄弟們才能洗白身份,才能有出頭之日。但是武松和李逵都反對招安,二人雖然意見一致,但是最後的下場卻天壤之別。聽到宋江支持招安後,武松十分惱怒,第一個站出來表示反對
  • 武松反對招安?其實,武松是《水滸傳》裡第一個想招安的人
    宋江興致高漲時,即席做了一首《滿江紅》詞,並命樂和彈唱,當樂和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時,只見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黑旋風李逵也跟著湊熱鬧,瞪著圓眼大叫:「招安,招安,招甚鳥安!」李逵還一腳踢翻了桌子,搞的一場本來挺熱鬧的聚會不歡而散。
  • 明明武松也反對招安,為何宋江只殺了李逵,是偏心嗎?另有他因
    在水滸108將都聚集梁山以後,他們的領導者及時雨宋江,有了一個新的想法,他本事梁山的土匪,是混黑道的,但他曾經是隸屬朝廷一介小官,心中還殘存著當官的想法,於是提出帶兄弟們詔安當官,但當時武松和李逵都反對招安。奇怪的事情出現了,為何宋江臨死前要殺李逵,卻不動武松?
  • 明知魯智深會反對招安,宋江為何不提前動他?
    這件事情對宋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逵知道、花榮知道、吳用知道,其他人也知道,當然也包括魯智深。但是,在這件事情上,魯智深、武松和李逵,他們的看法和其他人是不一樣的,尤其是魯智深和武松,他們是堅定的反對招安。李逵或許只是受了菊花大會上的氣氛感染,一時間沒弄清情況,站出來反對宋江,氣得宋江差點把他砍了。但魯智深的地位、在梁山的號召力、他的態度所產生的破壞力,自然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即便是武松,在梁山也不如魯智深有號召力。
  • 《水滸傳》中極力反對招安的八大戰將,有一人是宋江的鐵桿小弟
    ,這才演出了那偷換了皇帝賜予的御酒,搞的第一次招安因失敗而告終,宋三郎和吳老師的計劃全盤壞在阮小七的手裡,這無疑讓宋江大動肝火。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劫法場大鬧江州,欲背著老母上梁山,後因老母被虎吃,李逵怒殺一窩四虎。李逵慣使一雙板斧,梁山排座次時,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軍頭領。
  • 李逵:哥哥,武松也反對招安,你怎麼只罵我一個?宋江:你不懂!
    宋江答道:「眾賢弟且起,把這廝推搶監下。」眾人皆喜。那麼,我們不禁感到奇怪。這個事兒最先是武松挑起來的,李逵就是跟風而已。但是,武松說完屁事兒沒有,李逵說了以後就不得了了——腦袋差點搬家。這是怎麼回事呢?宋江為什麼這麼偏心呢?我們讀者都要為李逵感到委屈了。
  • 宋江是招安派,魯智深武松是反招安派,哪些天罡正將算是騎牆派?
    在接受招安入朝為官還是繼續佔山為王逍遙快活這個問題上,梁山好漢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論,這場爭論差點導致梁山第二次火併:如果李逵不慫,如果宋江不安撫住武松,那麼最壞的結果是魯智深帶著二龍山少華山兄弟拂袖而去,最好的結果是在武松幫助下,
  • 宋江招安時,梁山只有三人反對歸順,殺了李逵也是在保護「他」
    宋江招安時,梁山只有三人反對歸順,殺了李逵也是在保護「他」《水滸傳》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不是沒有理由,最後的歸順於朝廷是很多人沒有想到的吧而在菊花大會上明言反對歸順於朝廷的三人,都熬過了歸順於朝廷後的殘酷戰爭。不過也有反對的,但是僅有三人,分別是魯智深,武松和李逵,他們不願接受朝廷封官,也許是因為宋朝真的讓他們失望,所以在後來的發展中,武松出家,魯智深也回到過去的酒肉和尚,為民除害。
  • 既沒有武松也沒有李逵,梁山上真心不服宋江的,只有這3人
    除了朝廷將領之外,李逵也曾多次頂撞宋江,宋江第一次見到李逵時全無尊重之意,戴宗說宋江後,李逵才納頭拜宋江。宋江初次見面,就給了李逵十兩銀子,這讓李逵內心感激,從此死心塌地地為宋江賣命,但即便如此,李逵也多次頂撞宋江。在梁山上,李逵誤以為宋江下山去搶民女時,他怒不可遏,要提著大斧去砍了宋江;重陽節舉辦的菊花會上,宋江提出要招安時,李逵也站出來反對宋江。
  • 梁山有多少人反對招安,只有3個人,招安才是眾人想要的
    這麼看,梁山不應該招安,但其實梁山108位兄弟中,很多人都是支持招安的,梁山中也有反對招安的聲音,主要是大宋朝廷奸佞當道,黑暗不堪,他們不想於其同流合汙,對招安之路不抱樂觀看法,所以不願招安,但是108位兄弟中,真正站出來反對招安的,卻只有3個人,即魯智深、武松和李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