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的女兒,可以在娘家過年嗎?

2020-12-21 每天學點兒國學

嫁出去的女兒,按照傳統習俗,是不能在娘家過年的。

因為,在傳統的習慣中,嫁出去的女兒在娘家過年,被人們視作一種禁忌,一種不好的兆頭。

在傳統習慣中,人們認為,如果已經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會讓娘家的日子越過越窮。

那麼,人們為什麼會有這種認識和觀念呢?

最本質的原因,是經濟的考慮;

傳統的中國經濟,是一種農業經濟,是一種不發達的經濟,人們過的日子普遍是比較貧窮的,穿衣吃飯都是比較緊張的。

這樣的經濟狀況下,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就會多出一個吃飯的人口,自然讓娘家人不樂意。

而且,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有時候可能不止一人,其孩子,其丈夫,往往也跟著一塊在娘家過。無形之中,多出好幾個吃飯的。作為父母,也許能夠包容,如果有兄嫂,往往就會很不樂意的。

另外,更為現實的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出嫁的女兒才會在娘家過年呢?

在古代,無非是被夫家休了,被打會娘家,再一個可能就是經濟不能自立,無以立足。這些都不是娘家人願意看到的。

所以,在傳統社會中,不到萬不得已,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在娘家過年的。

最直接的原因,是觀念的問題:

傳統觀念中,人們普遍認為,嫁出去的女兒,就不是自己家的人了。

古時候,人們把女子出嫁稱為「歸」。朱熹在其《集傳》中解釋道:「婦人謂嫁曰歸」 ,《詩周南桃夭》:「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就指女子出嫁。

意思就是說,娘家不是女兒的家。夫家婆家,才是她們真正的家,是一個女人的歸宿,所以把女兒出嫁成為「於歸之喜」。

從這個觀念出發,人們過年的時候講究一家人的團圓,人丁興旺,實際上是不包括出嫁的女兒在內的。

通常的情況是,約定俗成,把春節期間的某一天,一般是把大年初四或者初六,作為出嫁的女兒回家省親探望的特定的日子。

新時代,要有新觀念

當然了,時代在發展,社會在變化,人們的觀念也應當進行適當的調整。

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現在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年輕的夫婦,往往都是一個小家庭要面對雙方父母的兩個家庭。

男方的家庭,就這麼一個兒子,而女方的家庭呢,也就這麼一個女兒。

這樣的情況下,怎樣回家過年呢?

據媒體報導,現在有些小夫妻,到了過春節的時候,就會為到底回哪一方的父母家過年而發生爭執。

丈夫認為,回婆家過年是天經地義的,如果不能帶著老婆孩子回家過年,就會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在家人和親戚朋友面前,覺得抬不起頭。

而有些現代社會的女子則認為,如果去婆家過年,剩下自己的父母就沒人管了,覺得於心不忍,堅持在自己的娘家過年。

有的小夫妻,甚至經過幾次爭執,最後選擇輪流著在雙方的父母家過年。今年在男方父母家過,明年在妻子父母家過。

現代社會,人們當然要破除封建迷信和落後的習俗。

但是,對於一些傳統的觀念,大家還是要入鄉隨俗,尊重一些的好。

比方說,如果一方的父母,認同出嫁的女兒不應該在娘家過年這種觀念。那麼,作為女兒也就不要回娘家過年了,以防止給自己的家人造成不好的心情。

如果一方的父母觀念比較先進開明,不認同這種出嫁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的習俗,而且,特別是如果身體不好,有需要有人照顧,那麼,這樣的情況下就不能相信什麼禁忌。

還是要以父母的身體健康為緊要,作為女兒在娘家過年、照顧父母那就是必須的,必須盡到的義務!

總之,作為出嫁的女兒,到底能不能在娘家過年,大家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出靈活的安排,靈活的選擇。

你的小家庭,在陪雙方父母過年上,是怎樣安排的呢?

相關焦點

  • 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律師:不合法也不合情
    再比如某帖子曝出,「家」裡竟然還有女人不能和男人同桌吃飯的事兒,還有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90後美女碩士春節為躲婚,被逼相親不敢回家,只能躲海外過年等各種話題。那麼,你是如何看待這些春節習俗的呢?夫妻吵架,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知名情感專家木子李:如果你是男子,你老婆大年初一去跑回娘家,你什麼感受?
  • 在農村,為何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大年?
    以前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比較 嚴重,因此女兒在農村基本上是沒多少地位的,很多人都有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樣的一種說法,因此在女兒出嫁之後有些事情就會對她做出一定的限制,比如說出嫁的女兒就不能在娘家過大年過年對於我們國家的人來說是一家非常重要的節日,也是合家團聚的日子,不管在外面做什麼,以前到了過年的時候都會儘量的趕回家與親人團聚,在以前農村有著大年和小年的說法
  • 在農村,出嫁的女兒戶口在娘家,可以在娘家分土地和宅基地嗎?看完...
    這種權利並不是戶口在本村集體,就可以隨時分配土地,需要等土地承包期到期後,國家統一收回土地打散重分的時候,才有資格參與承包分配土地,在土地承包期內,發包方是不能收回土地打散重分的。 2、所謂宅基地使用權對於出嫁女來說,出嫁女戶口落戶在娘家村集體,有權在娘家村集體申請宅基地批建手續建房子的權利。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春節習俗:為什麼出嫁女兒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文/農夫也瘋狂俗話說「百節年為首」,春節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其自古以來就很受中國人重視。雖然在今天大多數的老規矩不像過去一樣受重視了,很多的年輕人也普遍是百無禁忌了,但是有些老規矩依然還是有很多的人在遵守,比如在正月初二這天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在大年初二這天出嫁的女兒會和丈夫、兒女一起回娘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及兄弟。那為什麼一定要正月初二回娘家呢?初一、初三不行嗎?
  • 出嫁的女兒有權繼承娘家的財產嗎?
    出嫁的女兒有權繼承娘家的財產嗎?其實這是一個讓人心情很沉重的問題。現在為什麼有很多嫁出去的女孩沒有分到娘家的財產呢?尤其是那些有親兄弟的嫁出去的女孩,很少會到娘家分財產的。不是她們不懂法,而只是在她們腦中有著老舊的思想在作怪!
  • 在家鄉大同過年有個習俗:出嫁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
    在我的家鄉山西省大同市,也就是以前雁北地區,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過年有一個習俗:嫁出去的女兒是不能回娘家過年的,尤其是家裡有兄弟的,以前人們認為出嫁的女兒在娘家過年對自己的哥哥或弟弟不好!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仕途,甚至是生命!
  • 在農村,出嫁的女兒戶口在娘家,可以在娘家分土地和宅基地嗎?想不到
    農村女兒出嫁,就成了親戚,除了血緣關係,說淨身出戶也不為過,娘家的土地、房子和出嫁女兒都沒有關係了。但是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的,對於出嫁女兒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問題,是有法律規定的,該是出嫁女兒享受的,應該按照法律規定,依法享受,不能按照傳統觀念隨意剝奪。為了明確農村婦女權利,國家在承包法裡特意寫明。
  • 春節習俗:為何出嫁女兒要在正月初二回娘家,初一、初三不行嗎?
    於是他們便向灶王爺許願,希望灶王爺可以請一位神仙來降伏這個妖怪。從此之後,紅綢和鞭炮都成為了過年的一個重要的標誌,其實不僅如此,過年還有很多不一樣的習俗……二、大年三十走親訪友就是過年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習俗,而年後每一個走親訪友的日子都有特定的對象。比如,初二這一天,就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
  • 春節習俗盤點,出嫁的女兒大年三十不能在娘家過,你們那裡有嗎
    春節是一個團圓的好日子,但是在很多農村,一般情況下是嫁人的女性只有初二才可以回到娘家,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是必須在夫家過才行。但是人在過年的時候難免會思念自己的父母,即使嫁人的女子也不例外,雖然夫家也是自己的家,但是肯定心裡還是思念難免。
  • 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是什麼待遇,還和出嫁前一樣嗎?
    說說身邊的人,說說她們回娘家的感受吧!01一種是出嫁的女兒就是婆家人了。身邊有個大姐的兒媳婦能有三年春節沒有回自己家了。當初,這位大姐與對方家長談到彩禮時,女方家長要了十幾萬元,這十幾萬元可是要揣進女方父母腰包裡哦!
  • 為什麼農村過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不可以是初一嗎?
    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過年意味著團圓,許久不見的親友要見個面,家中老小也都會儘量團聚在一起。除夕夜一家守著年夜飯看春晚其樂融融。從年三十到大年初六,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比如嫁出去的女兒,年初二回娘家這個習俗就由來已久。
  • 為什麼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中國一直有男尊女卑的講究,婦女地位很低,民間還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以及「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之類的說法,意思都是指出嫁的女人已經成了「外人」,不得無故回娘家,更多的時間是要伺候公婆和丈夫。 如果女兒想在新年時回家給自己父母過年,必須要等到初六以後。
  • 出嫁女子回娘家的風俗
    閨女回娘家之後,可以小住數日,將自己在新婚之夜的經歷向母親傾訴,母女坦誠交流。當然,很多時候都是母親主動探問和指導。這對女兒未來夫妻生活也有很多益處。在中國古代,人們崇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的道理。女子出嫁了,就很難有機會繼續回娘家久待了。因此,「回門」無疑是給了女子一個名正言順的回家機會,也緩解了她未來的思念之情。
  • 大年三十,為什麼不讓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過年呢?
    在北方農村流傳著很多口頭禪俗語,在大年三十這麼一天,現在小孩基本都不知道,年長的父母都不會讓自己出嫁的女兒回到娘家,即使女兒不懂,可能父母也說讓其早早回家,就是三十晚上無外人!在向和村子的老人學習取經才知道,老人們其實說的原話是:三十晚上吃餃子,無外人。
  • 中秋節,接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節日,娘家來人接了嗎?
    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接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團圓過節的習俗。筆者的老家就有這樣的習俗,中秋節這一天娘家要接出嫁的女兒回娘家過節。這不同於春節,春節是出嫁的女兒大年初二回娘家拜年,女兒自己主動回娘家,中秋節是出嫁的女兒被娘家人邀請回去團圓。
  • 農村人常說「三十晚上無外人」,那女兒出嫁了,還能在家過年嗎
    文/惜談農村人常說「三十晚上無外人」,那女兒出嫁了,還能在家過年嗎2018年只剩下最後的幾天了,當所有人在感嘆這一年又虛度了時光的時候,大家又不禁開始期待起過年的到來。雖然不少人都感嘆,現在越來越沒有年味兒了,但是作為中國最重大的節日,春節還是承載著所有人的家庭情感,畢竟過年是要一家團圓的。但是現在許多年輕人都不跟家裡的老人住了,而這些年輕人也大多為獨生子女,那麼過年是跟男方的老人過年,還是跟女方的老人過年呢?人都是有點私心的,所以年前小夫妻雙方可能都會就這這一問題爭吵不休。
  • 女兒出嫁後離婚是否能回娘家住
    女孩子婚後就是『』男方的人『』了,離婚後能回娘家住嗎?會被反感嗎?在解放前封建制度下婚姻,男尊女卑,重男輕女,男子落地是自已家的,女孩落地是別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子女根本沒有婚姻自主權,女兒出嫁後,有『』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離婚後是不可能回娘家的,只有自力更生自己找路走。
  • 嫂子「欺負」母親,女兒出頭卻被娘家指責:出嫁了少管娘家閒事
    有句古話叫做「出嫁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古代指女孩子出嫁了,就不是娘家的人了,跟娘家沒關係了,但現在人的思想越來越開明,娘家是出嫁女兒的後盾,婚姻不順找娘家出頭的事情已是屢見不鮮。王雅懵了,見哥哥護著嫂子,更加不服氣,去找母親,結果母親也衝著她破口大罵:「你一個出嫁小姑子,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管什么娘家的閒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沒聽說過嗎?誰讓你亂出頭,插手我們婆媳之間的事?萬一你嫂子因此對你哥哥不滿,他們的日子還怎麼過?」
  • 為啥有些女兒出嫁後,會和娘家很生分?有時候真不賴女兒不孝!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為什麼有很多女性,結婚後不太願意回娘家?真的怨女兒不孝嗎?媽媽重男輕女,女兒出嫁前:「財產是你弟的,嫁妝錢完了私下補回來」我曾經的一位同事,可以說從小的經歷很悽慘,媽媽是重男輕女的典型,就和最近熱播的都挺好中的蘇明玉一樣,媽媽從小都慣養著弟弟,而自己就是小大人一樣幫忙照顧弟弟。
  • 女孩出嫁後回娘家你算是客人嗎?婚後回娘家風俗禁忌你知道多少?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尤其是古時候出嫁的女兒,現在這個觀念雖沒有這麼強但還是有人因這個原因而重男輕女,身邊也常會聽到很多已婚者說女人結婚後回娘家你就是客人了,女人們都有何感想呢??那麼,對於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除了是客以外,還有哪些風俗禁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