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7年2月10日 俄國詩人普希金逝世

2020-12-18 搜狐網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俄國偉大詩人、近代文學奠基人。他出身於莫斯科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有很多藏書,叔父又是名詩人,當時俄國的一些文化名流是他們家的座上客。環境的影響,使普希金少年早慧,七八歲便學著寫詩了。12歲時,普希金進入彼得堡的皇村學校,在那裡他從進步教師身上接受了不少自由主義思想。1812年的衛國戰爭對普希金影響很大,他賦詩陳詞,流露出一片民族愛國熱忱。普希金這時在校內外已小有名氣,很受當時俄國著名作家傑爾查文、茹科夫斯基等人的器重。

  1817年,普希金從皇村學校畢業,到彼得堡的外交部供職。這個時期普希金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很活躍。他寫了一些歌頌自由、反對專制的詩篇(《自由頌》,1817;《致恰達耶夫》,1818;《鄉村》,1819,等)。1820年,普希金髮表了他的第一部敘事詩《魯斯蘭·柳德米拉》,這是根據民間傳說寫成的,含有民主主義精神。

  普希金的聲望和影響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決定讓他到南方去當差,這實際上是一次變相的政治流放。在那裡,普希金寫了熱情浪漫的敘事詩《高加索的俘虜》(1821)、《強盜兄弟》(1822,未完成)、《茨岡》(1824),還寫下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太陽沉沒了》(1820)、《囚徒》和《短劍》(1821)等,表達了詩人嚮往自由的政治情緒。

  1830年,普希金的作品多,他寫了長篇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的最後兩章、《別爾金小說集》(5個短篇)、四個小悲劇(《吝嗇的騎士》、《莫扎特和沙萊裡》、《石客》、《瘟疫流行時的宴會》)、長詩《柯洛姆納的小屋》、歷史諷刺故事《牧師和他的工人巴爾達的故事》,還有近30首抒情詩和一些時論性的文章。

  30年代的普希金,創作精力仍很旺盛,而沙皇政府對他的迫害活動也在加緊進行。當時,一個逃亡到俄國的法國貴族丹特士正在追求普希金的妻子。沙皇政府便散布流言,給詩人和他的朋友們寫些侮辱性的匿名信。普希金為維護自己的聲譽,只好與丹特士進行決鬥。1837年2月8日,普希金在決鬥中腹部受了重傷。2月10日,這位偉大的俄國詩人,心臟停止了跳動。普希金的遺體被從彼得堡運往他先前流放過的地方米依洛夫斯基村,葬於聖山(今名普希金山)鎮教堂墓詩人母親的墓旁。

  普希金是俄國最偉大的詩人,他繼承了古代俄國文學的優秀傳統並大大發展了它。在俄羅斯文學中,他為現實主義奪得了主導地位,他的作品成了反映俄國社會的一面鏡子。在各種文學體裁上(抒情詩、敘事詩、詩劇、小說、童話)普希金也為後人提供了優秀的範例。

相關焦點

  • 俄國最偉大的詩人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俄國最偉大的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傑出代表,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他的作品是俄國民族意識高漲以及貴族革命運動在文學上的反映。他出身於莫斯科一個家道中落的貴族家庭。他一身充滿憂患。由於歌頌自有和解放,1820年被沙皇流放到南俄。1824年又被幽禁在他父母的領地海洛夫村。
  • 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與事
    俄國詩人普希金的詩與事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在戰友的小本子裡看到了普希金的一首詩——《致奶娘》,讀後被它深深地吸引著,以致很快就把它背熟了。 致奶娘 ——普希金奶娘我苦寂歲月裡的伴侶我的親人你站在松林的深處久久地,久久地等我來臨
  • 一言不合就決鬥,俄羅斯大詩人普希金的30次決鬥史
    本文來源:俄羅斯旅遊中文網1837年,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 亞歷山大·普希金逝世,死於一場決鬥。這一次決鬥是普希金當時所在貴族學校的朋友基西爾貝克向他發起的。普希金很喜歡這位略顯羞澀和笨拙的朋友,常和他開玩笑。這一次,基西爾貝克被普希金的一首「嘲笑」詩歌激怒,當即摘下手套扔向普希金(當時俄國發起決鬥的一種方式),普希金接受了。決鬥中,基西爾貝克開槍了,但沒射中。
  • 俄國簡史:為自由獻身的詩人萊蒙託夫
    1837年普希金逝世後,年輕的萊蒙託夫以滿腔悲憤寫下了著名的《詩人之死》。這首詩很快在彼得堡和全俄羅斯流傳。詩中寫道:「詩人犧牲了!——這榮譽的俘虜啊!他倒下了,受了流言的中傷,胸膛裡帶著鉛彈和復仇的渴望,垂下了高傲的頭顱!」
  • 俄羅斯著名詩人亞歷克桑德爾普希金銅像
    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著名詩人亞歷克桑德爾·普希金銅像1957年6月19日在俄羅斯國家博物館前的藝術廣場上建造。(圖片來自 IC photo)2019年7月23日,一市政工人在俄羅斯聖彼得堡,清晰俄羅斯著名詩人亞歷克桑德爾·普希金的青銅紀念碑。
  • 用詩歌、拉赫瑪尼諾夫和柴科夫斯基,在上海致敬普希金
    > 2017年2月10日,一臺題為《致普希金》的詩歌音樂會將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上演。
  • 大瘟疫時期的普希金:詩人桂冠永世不朽
    1937年,為紀念俄羅斯詩人普希金逝世100周年,俄羅斯皇村改名為普希金城。1830年,俄國淪陷。 此時統治俄國的是尼古拉一世,這位儀表堂堂的君主最大的特徵是分裂——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是高度分裂。他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有不錯的品味,但是唯一熱衷並擅長的是軍事。他是虔誠的東正教徒,對妻子非常依戀,卻又招蜂引蝶、情婦不斷。他深知農奴制難以為繼,卻是又不能接受任何改革。
  • 俄羅斯普希金軼事
    詩中的「朋友們」係指帕維爾·利沃維奇·希林格(1786—1837)和比丘林。希林格是俄羅斯外交部的官員和東方學家,曾當選為聖彼得堡科學院通訊院士,也是普希金的好友,正奉命組建使團,計劃1830 年 2月前往中國西北地區考察邊境貿易情況,比丘林則是該考察團的成員。而這兩個人同普希金來往密切。正是在他們行動的啟發下,普希金才產生這樣急切的想法。
  • 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死亡之謎今將被揭曉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梁小逸報導   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因在決鬥中負重傷,於1837年2月8日不治身亡。據俄媒報導,100多年後的今天,俄羅斯專家找到了普希金死前躺過的沙發並從中找到其遺留下的血跡,決定公布普希金死亡時的真實狀況。
  • 世界史:為自由而戰的詩人——普希金
    1837年1月27日,星期二,上午,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仍和往日一樣坐在書房裡,正在為《現代人》雜誌處理稿件。時鐘當!當!地響了,上午十一點了,他的老僕人走進書房,在他耳旁低語了幾句。普希金輕輕放下手中的筆,站起身來深情地注視了一下自己的書房,轉身走了。
  • 名家談閱讀特輯——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 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 俄國詩人、作家。 普希金,1799年6月6日,出生於莫斯科一個貴族地主家庭。 1811年6月,考入皇村學校。 1814年7月,詩歌《致詩友》發表在《歐洲通報》上。 1817年3月,出版了第一本詩集《亞歷山大·普希金詩集》;7月,完成詩歌《自由頌》,造成一定影響。
  • 從俄羅斯詩人普希金的決鬥講起(上)
    一講到決鬥,人們不免想起偉大的詩人普希金,並為他死於決鬥而惋惜。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俄國著名的作家、詩人,現代俄國文學的奠基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被譽為「俄國文學之父」。他的代表作,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上尉的女兒》和《黑桃皇后》等,迷倒了世界上不少追隨者、崇拜者。
  • 俄國詩人萊蒙託夫,英年早逝過早地結束了他的藝術探索
    俄國詩人萊蒙託夫,英年早逝過早地結束了他的藝術探索1837年2月,俄羅斯著名詩人普希金在決頭中倒在對手的槍口下,舉國震驚,一片譁然。正在這時,一首充滿激憤的長詩《詩人之死》,以手抄本的形式在俄羅斯各界流傳。詩中憤怒譴責了殺害普希金的罪惡行徑,指出這是沙皇政府的可恥陰謀。
  • 普希金之後,俄國再無詩人
    普希金作為俄羅斯人心中最偉大,最有才華的詩人,如果非要和中國的詩人相比的話,我們可以提及的詩人可就太多了,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蘇軾、陸遊等等,可謂是群星閃爍、數不勝數。甚至近代的徐志摩也能拿得出手。
  • 繼普希金之後俄國重要詩人:萊蒙託夫
    米哈依爾·尤裡耶維奇·萊蒙託夫(1814——1841),是繼普希金之後俄國十九世紀上半葉的重要詩人。 萊蒙託夫生於莫斯科個退伍軍官家庭,自幼喪母,隨外祖母住在邊查省塔爾漢奈村。他性情憂鬱、孤僻,經常生病,曾多次到高加索療養。
  • 俄羅斯市場驚現普希金"不雅"作品 充滿罵人髒話
    中國網10月2日訊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9月30日報導,俄羅斯一部新上市的普希金作品引起了廣泛關注,讓人了解到一個此前從未熟悉的普希金形象。原因在於這些作品極其「不雅」,內容中充滿罵人的髒話!這部新出版作品名叫《斯洛沃》,共分11卷,是普希金1815年至1837年期間創作的詩歌、戲劇和散文的集合。
  • 七夕情人節重溫俄國詩歌的太陽,浪漫詩人普希金的詩句與愛情故事
    重溫俄國詩歌的太陽浪漫詩人普希金的詩句與愛情故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也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樂之日就會到來──普希金,他只短暫地走過37年的人生便離世,2月10日正正是他逝世之日。
  • 普希金 像太陽一樣的詩人 點亮了俄羅斯文學黑暗黎明
    導語:普希金是俄羅斯教父級別的文學家、思想家,他的一生創作了無數優秀的有關俄國政治、文化、民族的優秀文學作品,有人說,普希金就像俄羅斯文學的太陽。普希金的一生充滿曲折、坎坷,或許我們都讀過普希金那首《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無疑,普希金是樂觀的,他像一輪旭日點亮了俄羅斯文學黑夜。
  • 俄羅斯文學之父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年)普希金(1799—1837年),全名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俄羅斯著名文學家、詩人,俄國現代文學的創始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普希金詩歌出身沒落貴族家庭的普希金從小受到良好教育,8歲能用法語寫詩,12歲開始文學創作生涯。貴族子弟學校畢業後進入彼得堡外交部工作。
  • 普希金怎麼死的!施特勞斯也差一點被冤枉而步其後塵
    普希金怎麼死的!大家都知道,因為美女,決鬥負重傷,不治身亡,年僅38歲,一代天才大詩人,可惜了。同樣,音樂大師施特勞斯也差一點被冤枉步普希金後塵,但他以自己的智慧化解了這場危機,採取請鮮花作證的辦法,平息了無謂的決鬥,同時還完成了聞名於世的《心胸開朗圓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