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乾絲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閻繼山在老街收徒

2020-09-10 文化泰州


泰州沈傑 原創圖文


  9月10日上午,泰州乾絲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閻繼山大師收徒儀式,在老街海棠春茶社舉行。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市文化館館長徐振斌,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方培力等人的見證下,泰州乾絲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閻繼山大師喜收海棠春茶社總經理袁海峻為徒。




  閻繼山大師是「泰州乾絲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年輕時就練就過人的餐飲技藝,加上經過高校深造,烹飪理論有了較深的造詣。閻繼山長期從事技能培訓和烹飪技藝研討工作,近幾年來一直參與了「泰州乾絲製作技藝」等泰州早茶標準和地方宴席標準的起草工作。


泰州乾絲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閻繼山大師講話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這是泰州人特有的慢生活習慣,而燙乾絲、魚湯麵、蟹黃包是泰州的早茶三寶。非遺項目泰州乾絲製作技藝有一整套嚴格的標準,因為非物質文化是活態文化,繼承人是非遺保護的核心,是非遺存續的關鍵因素,需要師傅言傳身教。俗話說「名師出高徒」,非遺傳承人閻繼山大師正式收海棠春茶社總經理袁海峻為徒,使「泰州乾絲製作技藝」又有了一位正式傳人。


海棠春茶社總經理袁海峻宣讀入門弟子誓詞


海棠春茶社已有近百年的歷史,1925年3月,袁海峻的曾祖父袁炎卿就在泰州城北施家灣開設海棠春茶社,茶社早市經營燙乾絲、湯麵、肉包、菜包、燒賣等品種,中晚市以傳統淮揚菜文思豆腐、象牙雞絲、大煮乾絲和鴻運當頭(紅扒豬頭)、紅燒魚頭、蟹粉獅子頭「三絲三頭」為主打。近年來,在族親的支持下,袁海峻繼承祖業,在文峰千家惠商場南側恢復海棠春茶社,經營淮揚早茶,中晚市提供「三絲三頭」等淮揚菜及各式面點。所製作的四季燒賣、蟹黃包、香辣牛肉包、餚肉麵、大煮乾絲、炒三丁、軟兜長魚、清燉獅子頭等深受食客歡迎。隨著泰州旅遊業的興起,袁海峻又在老街南端新開了一家海棠春茶社,讓市民和外地遊客在海棠春品嘗到泰州的正宗早茶和美食。


袁海峻向師傅閻繼山和師母行跪拜禮


袁海峻向師傅閻繼山和師母敬茶


  收徒儀式上,徒弟袁海峻按傳統的禮儀向閻繼山大師和師母行跪拜禮、奉茶禮。閻繼山向徒弟贈送50年前出版的珍貴《中國菜譜》資料。袁海峻作入門弟子宣誓,表示將發揚百年老店海棠春的傳統,刻苦勤奮,精益求精,傳承創新,永記師恩。


師傅閻繼山向徒弟袁海峻贈送《中國菜譜》


袁海峻與師傅閻繼山和師母合影


收徒儀式上,徐振斌、方培力致辭表示祝賀。他們說,烹飪是一門個性化藝術,烹飪技法強調的就是匠人精神,舉行閻繼山大師收徒儀式,對於重拾匠人精神,頗具意義,相信閻大師帶出來的徒弟一定會在「泰州早茶」的傳承和光大上做出新的成績,同時,希望袁海峻同志恪守師訓,謹遵師傅的教導,認真學藝,苦練技能,為泰州早茶業增光,為打造「泰州早茶美食之都」出力。


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市文化館館長徐振斌致辭


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方培力致辭

相關焦點

  • 名師高徒,海棠春掌柜虔誠拜師;非遺傳承,閻繼山大師開山收徒
    9月10日上午,泰州乾絲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閻繼山大師收徒儀式,在老街海棠春茶社舉行。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市文化館館長徐振斌,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方培力等人的見證下,泰州乾絲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閻繼山大師喜收海棠春茶社總經理袁海峻為徒。
  • 張謇題寫匾名的老茶社開業,「泰州乾絲製作技藝」又有新傳人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9月12日,有著近百年悠久歷史,由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張謇題寫匾名的泰州海棠春茶社老街店開業。袁氏後裔、上海市政府參事、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袁振國,泰州民盟創始人王石琴長子王載思等為茶社開業揭幕。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政哲8月7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昌葫蘆雕刻傳承人李玉成收徒儀式在聊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來自臨清市的王明雨按照傳統方式拜師學藝。為傳承技藝,李玉成開始收徒傳藝。收徒儀式在傳統禮樂聲中拉開帷幕。
  • 市級非遺吉林花軲轆車車輪製做及傳統技藝傳承人收徒傳藝
    2020年11月24日上午,吉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吉林花軲轆車車輪製做及傳統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景陽收徒儀式在吉林市舉行 李景陽,永吉縣西陽鎮大崗子村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吉林花軲轆車車輪製做及傳統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 我市又添17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泰州木雕省級傳承人帥春燕 市非遺保護中心供圖 7、傳統技藝類(5人)高港傳統繩帶編制技藝傳承人孫學仁、靖江肉脯製作技藝傳承人褚潔明、泰興黃橋燒餅製作技藝傳承人張天勇、泰州揚派盆景技藝傳承人宋年紅
  •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張宏亮舉行收徒儀式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張宏亮舉行收徒儀式金秋十月,碩果飄香,平定砂器,開枝散葉。11月1日,國家級非遺項目「平定砂器」代表性傳承人、山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張宏亮收徒儀式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示範基地——平定縣冠窯砂器陶藝有限公司舉行。李蘭英、梁傑、陳志龍、張澤、張恩源五位砂器新人拜師於張宏亮門下,立志把「平定砂器」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
  • 傳承人收徒儀式可以有
    原標題:傳承人收徒儀式可以有  拜師古已有之,只是時至今日,這種儀式也逐漸行將就木。對於跪拜之禮,魯迅先生還曾挖苦、嘲笑過,所謂有形的辮子剪掉了,腦後仍掛著無形的辮子。但是,撇開其封建糟粕部分,就非遺領域而言,拜師儀式,似乎於今有必要提倡。
  • 菊花石雕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曹明珠收徒
    三湘都市報10月26日訊(通訊員 王瑞華)10月25日上午,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曹明珠收徒暨國內首家菊花石線上博物館上線儀式「紅色記憶」特色菊花石雕發布會在湖南省永和菊花石博物館(瀏陽)舉行。(圖為謝文才向與新中國同歲的湖南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曹明珠拜師的儀式。)當天,謝文才拜師於湖南省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曹明珠(菊花石雕)門下,將本次活動推向了高潮。曹明珠是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一生與菊花石打交道。
  • 延平區評選茶洋窯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
    收錄於話題12月11日,由延平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組織開展的茶洋窯製作技藝區級非遺傳承人評選活動在南平市博物館舉行,28名茶洋窯工匠報名參評。茶洋窯製作技藝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遺址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十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非遺技藝傳承人繆一川:續寫「點石成金」夢
    我的夢想是帶著中國非遺「彩石鑲嵌」走向世界。「十一」假期,溫州博山美術館,遊客絡繹不絕。館內,一件在水泥板上鑲嵌彩石的作品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紅色的花瓣閃耀出寶石的光澤,與粗獷的水泥材質形成鮮明對比。讓非遺元素碰撞現代題材,實現這樣跨界融合的人是非遺彩石鑲嵌年輕的傳承人繆一川。在溫州,彩石鑲嵌這項有著400多年歷史的技藝,被譽為「點石成金術」。
  • 匠心堅守 非遺傳承 丨 「傳統修腳術」代表性傳承人彭有兵先生首次公開收徒
    早在9月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河南傳統技藝大師彭有兵先生要收徒的消息甫一公布,就在行業內外引起強烈反響!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彭有兵先生據資料記載,彭世「傳統修腳術」最早起源於清朝末年,歷經四代傳承,由彭有兵先生繼承並發揚光大,堅持傳承與創新,不斷參與國內外修腳技藝交流,博採眾長,已成為中原派修腳技藝代表,得到行業內外廣泛認可,並於2019年入選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年,彭有兵先生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 國內第一家早茶博物館在泰州老街開館
    由著名作家賈平凹先生題寫館名的「泰州早茶博物館」10月19日在老街開館,該館由泰州文旅集團牽頭,與文旅古月樓餐飲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設。陳列的泰州百年老店富春民國時期的錫燙子格外引人注目,它是兩層,下面放熱水,上面盤子裡盛乾絲,這樣冬天吃乾絲不會冷,從中可見泰州人對於吃乾絲非常講究。
  • 龍口粉絲博物館面向全球招募「粉絲技藝非遺傳承人」
    近期,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澱粉及澱粉製品專委會、中國龍口粉絲博物館共同發起傳承人招募令,面向全球招募「龍口粉絲技藝傳承人」,進一步提高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意識,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非遺「活起來」。在「龍口粉絲非遺傳承人」招募令活動中,傳統文化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展現,傳承人收徒不再局限於古代的「傳男不傳女」等習俗,而是將範圍擴大到全國、全世界從事粉絲行業的工作者,讓國家非遺文化面向世界,真正實現凝聚共識、優勢互補,讓傳統的非遺文化插上騰飛的翅膀,推動中華傳統技藝的可持續發展。
  • 非遺傳承人候選人演繹福鼎白茶傳統製作技藝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候選人演繹福鼎白茶傳統製作技藝 5月15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福鼎白茶製作技藝傳承人福鼎市級候選人在中國白茶第一村——福鼎市點頭鎮柏柳村進行了現場操作考評演示。
  • 泰州17人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非遺傳承人掌握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既是非遺活寶庫(5人)孫學仁高港傳統繩帶編制技藝傳承人褚潔明靖江肉脯製作技藝傳承人張天勇泰興黃橋燒餅製作技藝傳承人宋年紅泰州揚派盆景技藝傳承人羅玉燕泰州揚派盆景技藝傳承人傳統醫藥類(4人)許勇姜堰許氏正骨療法傳承人邱海辰興化膏藥製作技藝(邱氏燙傷膏製作)傳承人陳寧姜堰區針灸
  • 師道永續、匠心傳承國家級非遺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舉行
    20日下午,師道永續、匠心傳承國家級非遺項目「廣州玉雕省級傳承人尹志強收徒儀式在荔灣區珠寶玉器行業工會聯合會非遺項目廣州玉雕技能培訓基地舉行。 拜師學藝,是一項悠久的傳統民俗禮儀,今天由荔灣區珠寶玉器行業工會聯合會與廣州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為尹志強大師舉行一個收徒儀式目的是致力於更好推進非遺玉雕文化的保護和傳承,讓玉雕文化和工匠精神得以更好的延續,讓玉雕精神生生不息。
  • 看桐城 | 秋石製作技藝:非遺傳承 任重道遠
    桐城秋石製作技藝,經過層層選拔和嚴格審核,2010年7月,被正式確定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方根友同時被授為該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學界有不同的理解和文字表述。也就是,傳承人擔負著「傳」與「承」雙重任務。一般而言,完整掌握了某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的人,方可稱為傳承人。
  • 泰州老街|規模不如隔壁揚州東關街,但是也有自己味道
    那麼泰州旅遊資源如何呢?泰州,祥泰之州,處於裡下河地區,旅遊資源豐富,有水上油菜花奇觀千垛菜花風景區、溱湖風景區等,今天我們介紹的是泰州市區的一個景區——老街。老街牌坊泰州老街位於鳳城河邊,與望海樓隔河相望,是海陵區的一個景區。
  • 湖南增補16位非遺傳承人 李谷一成花鼓戲傳承人
    記者11日從湖南省文化廳獲悉,經過推薦、評審和公示,我省增補16位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其中,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增補為花鼓戲的省級傳承人。  李谷一學花鼓戲出身。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她在湖南省花鼓戲劇院工作14年,表演的花鼓戲《補鍋》成為經典。1984年,她在央視春晚上演唱了《劉海砍樵》,讓湖南花鼓戲唱響大江南北。
  • 9位第五代蘇式湯麵非遺傳承人 蘇州一碗麵傳承人雙節回門學藝
    10月2日上午在同得興,蘇式湯麵第四代傳承人、掌門人肖偉民向弟子精心傳授蘇式面技藝。「來自全國的9位傳承人『雙節』前回門集訓,舉辦蘇式湯麵非遺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回師帖儀式,圓了我的一個夢。」肖偉民興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