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一生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成就是什麼?他為啥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2020-12-07 小芒果的娛樂

史蒂芬霍金去世2018年3月14日,周三,當代著名物理學家、宇宙學家,享有最高聲譽的宇宙學科普作家,劍橋大學教授 ,史蒂芬霍金在他位於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由霍金的三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共同聲明說:「我們深愛著的、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

霍金
霍金
霍金
霍金
霍金
霍金

「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遺產的影響將會持續很多年。「他勇敢和堅韌的輝煌以及幽默會激發了全世界的人們。

「他曾經說過,'如果這個宇宙不是所愛的人的家園,我將不會如此去關注他'。我們會永遠懷念他'。」霍金的病在1963年,他僅有21歲時,霍金開始變得動作笨拙,並無故跌倒,後被診斷出患上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意味著他的運動肌肉將漸次失去功能。按照以往的經驗,醫生預期霍金只能活兩年。但是,霍金卻奇蹟般的繼續活了超過半個世紀,整整55年。

由於這種疾病缺乏治癒方法,預後的好壞主要取決於疾病進展的快慢。因此,霍金的奇蹟更應該是他所患疾病本身進展遠比多數人更緩慢的緣故。即使進展緩慢,在短暫使用拐杖後,從1969年開始,一生不得不生活在輪椅上。當然,這種疾病的致命性在於呼吸肌受到累及後帶來的呼吸困難,以及由此產生的難以治療的頑固性肺部感染。

這些,霍金也都經歷過了。到最後,負責吞咽的肌肉也可能受累及而失去吞咽功能。因此,這種患者最終往往死於肺部感染和吞咽障礙。雖然,目前的聲明中沒有提及霍金的具體死因,但相信不外乎上述原因。疾病對於不同人的影響不同。患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人也被稱為「漸凍人」,是一種不治之症。

霍金很快從疾病的打擊中走了出來,並一直將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來過,格外珍惜,並更加全情投入到對於宇宙的探索中。正如他自己所說:「儘管我的未來籠罩著一層陰影,但令我驚訝的是,我發現我比以前更加享受現在的生活。我更加致力於我的研究並很快開始取得了進展。「當然,霍金的病也給他帶來的格外的聲譽,人們普遍認為,如果不是他的疾病,他的聲譽遠遠沒有現在這樣聲名遠播。霍金的新成就雖然,很多人把霍金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事實上,他在物理學方面的成就並沒有人們想像的巨大,他更突出的成就來自於對宇宙學的探索。霍金獲得第一次重大突破在1970年,當時他和羅傑 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霍金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揭開宇宙誕生的奧秘。為此,霍金將量子量子理論應用於解釋黑洞現象,並獲得重大突破。他宣布黑洞以驚人的速度釋放熱量並最終消失,這就是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他關於黑洞輻射熱的理論激起了現代宇宙論中最具激情的辯論之一。

因為他系列巨大成就,霍金在1974年當選為皇家學會,當時年僅32歲。霍金的開創性貢獻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然而,真正給霍金帶來聲譽的並非他上述成就,而更在於他對宇宙學的科學普及工作,更具體的來說就是《時間簡史》。這本書於1988年首次發行,迅速引發轟動,並創下了雄霸「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237周的前所未有的金氏世界紀錄。《時間簡史》很快創下售出1000萬冊的驚人紀錄,並被翻譯成40種不同的語言,總銷售超過3000萬冊。霍金在科學普及方面的另一個成就是,在他的《大設計》中,以「哲學已死」開篇,並強調指出,宇宙不需要一個造物主或上帝,從而否定了哲學和宗教在解釋自然現象中可能的任何作用,宣告人類將從愚昧的自我奴役真正獲得解放。晚年的霍金更熱衷於提出有關科學問題的預言,並以此跟其他科學家打賭。有趣的是,霍金似乎從來沒有贏過。霍金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儘管霍金在物理學尤其是宇宙學方面獲得卓越成就,並因此獲得了很多科學大獎。這些獎項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沃爾夫獎,科普利獎章和基礎物理獎等。然而,霍金卻一直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現在,霍金的去世也宣布,他將永遠也不可能獲得世界上最為盛名卓著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不不能不說既是霍金的遺憾,也是諾貝獎的遺憾,以及科學界的遺憾。諾貝爾獎為什麼總繞著霍金呢?其中的原因眾說紛紜。其中,一種普遍被接受的說法是,諾貝爾獎主要獎勵那些獲得充分證明的科學成就,而霍金在理論物理學方面的貢獻更偏重於理論假說,而且主要的觀點並沒有獲得實驗的證明。

無論怎麼說,霍金都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理論物理學家之一,宇宙學和科普方面更是高聳入雲的豐碑,難有人企及。除了科學方面的卓越貢獻,他的疾病和《時間簡史》,更將他推上了聲譽頂峰,以至於被很多人認為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

相關焦點

  • 霍金預言是什麼?為什麼他沒能得諾貝爾獎?
    2018年3月14日凌晨,史蒂芬霍金教授的家人宣布,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現代科學之父」霍金先生逝世,享年76歲。霍金的逝世是世界人民的損失,他的科普影響力無人能及。提到霍金,就算有些對科學物理沒有關注的朋友來說,也知道他的存在。
  • 霍金到底是做什麼的?他的預言有沒有可信度?
    霍金到底是做什麼的?在霍金的一生之中,主要的研究領域就是宇宙論和黑洞,同時還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最初不少人對它的黑洞研究存在質疑的態度,但是最終我們還是證實了黑洞的存在,所以這說明它是對的。這個成就也算是歷史性的第一人了。當然他多數是偏向於理論的推動者,除此之外。
  • 他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卻受到許多人的誤解
    霍金但這其實是錯的,霍金他的成就在於將物理知識以簡單易懂的語言寫成書,讓大眾能夠看懂的書,以及他本身那即使得了漸凍症,依然堅持著進行物理研究的精神。而楊振寧,他所提出的著名的宇稱不守恆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闢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這個理論有多麼創新呢。用一句話來形容吧後來的一些物理學家,僅僅依靠作出證明他一些理論中的實驗就能獲得諾貝爾獎。
  • 諾貝爾獎,根本不無法承受霍金的重量!
    網友一:對於這個問題,霍金本人曾經這麼回答記者:因為我的黑洞蒸發(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霍金輻射)還沒有被觀測或者實驗所證實。既然霍金這麼回答,很顯然他認為自己最值得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學術成就就是霍金輻射。霍金輻射的理論基礎非常牢靠,而且宇宙中黑洞很多,所以霍金輻射應該是存在的。
  • 史蒂芬·霍金為什麼沒有得過諾貝爾獎?
    但人們不應忘記的是,霍金同樣是一位劍橋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物理和宇宙學,他也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因此,霍金獲得科學界最高獎項諾貝爾獎應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不止是霍金,這些人都應該分享這次諾貝爾獎,其中就包括愛因斯坦
    不過,從黑洞的研究歷史上,有無數偉大的科學家都做出了貢獻,很遺憾的是他們大多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要是這麼看的話,霍金也算不上委屈,當然了所謂委屈不委屈都是戲謔之言,對於真正的科學家來說,是不是獲獎本來就無所謂。還是讓我們來看看黑洞的歷史,一起來緬懷一下這些偉大的科學家。
  • 楊振寧的一生,只是獲得了諾貝爾獎嗎?其實人們對他還不了解
    引言:2018年3月14日,霍金在醫院安靜地離我們而去了。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霍金去世的消息一下子傳遍了整個朋友圈。然而在我國國內也有一位科學家,他的學術成就並不在霍金之下,但是卻鮮為人知。他又是誰呢?
  • 彭羅斯等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可惜獲獎人中缺了霍金
    他最出名的貢獻是和史蒂芬·霍金一起提出了著名的彭羅斯-霍金奇點定理,並因此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這一獎項通常被認為是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外最重要的物理學獎,許多沃爾夫獎獲得者也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諾貝爾獎的規則是只頒給活著的人。因此,彭羅斯的好朋友、好同事,2018年去世的史蒂芬·霍金,成了諾貝爾獎永久的遺憾。
  • 愛迪生終其一生居然從來沒得過諾貝爾獎?
    圖丨大名鼎鼎的託馬斯·愛迪生一生從未獲得過諾貝爾獎。 01 全球資訊網The World Wide Web 提到值得諾貝爾獎卻沒有獲得它的發明與發現,人們可能會首先會想到暗物質、尼龍搭扣等等,但有什麼比得上幫助我們搜索以上信息的全球資訊網呢?
  • 霍金說人死後沒有靈魂,也沒有天堂和地獄,那他還會回到地球嗎?
    我不是物理學者,寫這篇文章,我是希望從心理學和超心理學的角度,談談這位大預言家霍金對人類的心理和超心理的影響。霍金是一位無神論者,霍金說人死後是虛無,沒有靈魂,也沒有天堂的存在。他相信大腦是可以不依附於人的身體而獨立存在的,而他不相信人死後還有靈魂。
  • 沒有霍金人類怎麼辦?看來叫「霍金」是高估他了!應該叫「霍銀」
    對於霍金,很多人的理解可能還停留在小學課文裡。記得小時候學過一篇關於霍金的課文,文中最後一句話大概是這樣的:雖然他身在輪椅上,但是他的思維卻飛出了太陽系,飛出了銀河系,飛向了上百億光年的黑洞。當時,對於還是小學生的我真的有一種打斷腿獻身物理的衝動。
  • 被譽為最接近神的男人,一生11次拒領諾貝爾獎,不想當世界首富
    說到偉大的科學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愛因斯坦、牛頓、伽利略還有霍金,而其中又數愛因斯坦最為出名,愛因斯坦一生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建立的科學理論至今仍然是現代科學的指導理論,由於愛因斯坦創立了很多「上帝才會想到」的理論,因此愛因斯坦常常被人譽為「世界上最接近神的人」,但是在人類近代史上有一位科學家的成就要比愛因斯坦要高很多
  • 被譽為「影響世界千年的物理學家」,楊振寧的偉大,你根本不知道
    2018年3月14日,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的霍金與世長辭,霍金的去世被國內很多媒體譽為「人類最大的損失」,「最聰明的大腦走了」……對這位科學巨匠讚美之情溢於言表,當然霍金確實為人類做出很大的貢獻,我們理應去讚美他,但是不能帶著偏見的去盲目的崇拜。
  • 歷史上諾貝爾獎最大的諷刺,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艱難和坎坷
    在諾貝爾獎的評選歷史中,沒有任何人的獲獎有象愛因斯坦那樣艱難曲折,充滿爭議。 愛因斯坦是當今公認的可以比肩牛頓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相對論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時間,空間和宇宙的認識。但是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提出了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 愛迪生總共得過0次諾貝爾獎
    愛迪生(左)與特斯拉(右) 供圖:BRIDGEMAN, ACI (LEFT); POPPERFOTO, GETTY (RIGHT) 1931年,愛迪生逝世,他一生都未獲得過諾貝爾獎
  • 伽利略忌日那天,霍金出生;愛因斯坦生日這天,霍金走了……
    霍金被譽為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英國新聞社協會通訊社發表的聲明中說:「我們深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聲明稱,霍金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的影響將會持續多年。巧合的是,3月14日是愛因斯坦的生日,這一天霍金走了。而霍金出生的那天,卻是伽利略去世的日子。
  • 一些在朋友圈哭喪霍金的中國人,為何卻對楊振寧如此苛責?
    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也是繼愛因斯坦後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被世人譽為「宇宙之王」。當然,不得不提的還有他的《時間簡史》,霍金對於物理學來說意味著什麼,《時間簡史》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把晦澀難懂的物理學以一種通俗的方式傳播給大眾,這也是他的成就之一——科學的布道者。
  • 霍金堂堂物理學家,為什麼他的預言那麼嚇人,到底有沒有可信度?
    印象中的霍金總是以各種預言的方式出現,比如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和外星人聯繫,或者霍金預言2032年是世界末日等等,使得大家一度認為霍金就是一個預言家,但各位不知道的是,霍金其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物理學家!霍金的研究成果到底是什麼?
  • 霍金去世:輪椅上度過一生,卻帶領人類走向宇宙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然而,即便如此,卻沒有妨礙他成為這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之一。在學術界、藝術節都能屢屢看到他的身影。今天,獵雲君就帶大家來回顧霍金這傳奇的一生。
  • 霍金:AI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最大事件,但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
    以下為演講全文:在我的一生中,我見證了社會深刻的變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時也是對人類影響與日俱增的變化,是人工智慧的崛起。簡單來說,我認為強大的人工智慧的崛起,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我不得不說,是好是壞我們仍不確定。但我們應該竭盡所能,確保其未來發展對我們和我們的環境有利。我們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