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諾貝爾獎最大的諷刺,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艱難和坎坷

2020-12-09 騰訊網

在諾貝爾獎的評選歷史中,沒有任何人的獲獎有象愛因斯坦那樣艱難曲折,充滿爭議。

愛因斯坦是當今公認的可以比肩牛頓的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相對論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時間,空間和宇宙的認識。但是愛因斯坦並沒有因為提出了相對論而獲得諾貝爾獎。

他一生只得到一次諾貝爾獎,獎給了他一系列重要發現中的一個較小的,但也有足夠分量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而就這一次獲獎也充滿了爭論和坎坷。

1905年前的愛因斯坦並不起眼,1905年愛因斯坦的博士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量方法》在幾經周折後才終於獲得了導師的認可,他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就在這一年,他連續推出四篇與他博士論文無關的文章。他發表了有關光電效應的解釋,分子布郎運動,狹義相對論和能量質量關係的論文,在物理學的不同領域同時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這一年被後人稱為「愛因斯坦奇蹟年"。

所有這些成就都是他用精緻的思考,大膽的假設和縝密的數學運算取得的。

到1908年,愛因斯坦已經被公認為是物理學領域的頂尖學者。1916年,37歲的愛因斯坦被選為德國物理學會會長。

191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運用這個理論,他完美解釋了水星近日點進動的現象。預言光線通過太陽引力場時會發生彎曲,光在大質量引力作用下將發生波長變長的現象,並提出了引力波的存在,而牛頓力學是在相對論中弱引力,低速度條件下的結果。

這是一套全新的理論,它的提出震撼了整個物理學界。當時科學界非常有威望的荷蘭物理學家洛倫茲稱,"引力理論,特別是對水星近日點進動及光線彎曲的計算使愛因斯坦已經成為有史以來的第一流物理學家","很近於通往諾貝爾獎的道路"。

事實上,由於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的貢獻,從1910年起就不斷有人提名授予愛因斯坦諾貝爾物理學獎。以下是諾貝爾委員會的檔案關於提名愛因斯坦物理學獎的記錄。

1910年 1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

1912年 4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

1913年 3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

1914年 2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擴散理論

1916年 1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

1917年 3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引力理論,統計力學,光電效應

1918年 6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布郎運動,引力理論

1919年 5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引力理論,布郎運動,比熱

1920年 8人提名 狹義相對論,量子理論,廣義相對論,光電效應

1921年 14人提名 廣義相對論,光電效應

1921年的14位提名,創下了諾貝爾有史以來所有獎項的最高提名人數。在強大壓力下,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不得不認真對待。

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由一個五人組成的委員會來作出最終決定。有資格提名的人包括歷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以及諾貝爾獎委員會成員。

當時物理學獎五人委員會的主席是物理化學家阿侖尼烏斯。五人中三人是實驗物理學家,對評獎更多傾向實驗型,而對象愛因斯坦這樣的純理論物理,既不在行也不太重視。

阿侖尼烏斯

對每一個被提名人,委員會都要找一個委員來講被提名人的工作和成就。1920年,阿侖尼烏斯找格爾克和勒納德來講愛因斯坦的工作。這個勒納德就是實驗發現光電效應那位科學家!由於兩人都是反猶太人的,愛因斯坦的貢獻未得到承認。

1921年,面對如此大的壓力,阿侖尼烏斯找了伽爾士蘭德來講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伽爾士蘭德是瑞典視光學專家,他發明了驗光鏡等一系列對眼科發展有重要貢獻的儀器,在瑞典很有名氣。

他從1911年起就一直擔任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的成員。伽爾士蘭德評審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指出,"相對論提出的效應是如此之小以至於都在實驗的誤差範圍內"。

尼爾斯·波爾

阿侖尼烏斯本人向委員會成員講解了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解釋,同樣給出了負面評價。另一位物理獎候選人尼爾斯·波爾也未被委員會看中,因此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就空缺了。

現在看來,1921年的兩位候選人愛因斯坦和波爾其實都是二十世紀物理學兩個最重大突破,相對論和量子論的代表性人物,而在這一年,他們兩人同時都被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拒絕。

愛因斯坦的再次落選在物理界引起了很大震動。1922年再次有創記錄的人提名愛因斯坦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之中有普郎克,奧辛,勞厄,布裡淵,郎之萬等17人。絕大多數人推薦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洛倫茲

奧辛有意識地連續第二次提議授予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布裡淵則寫道"想像一下,如果愛因斯坦不在諾貝爾獎得主名單中,五十年後,人們會怎麼看"。他已將授不授予愛因斯坦諾見爾獎提到了有關諾貝爾獎權威性的高度。

已經不是愛因斯坦一定需要一個諾貝爾獎,而是諾貝爾獎必須有愛因斯坦的名字,否則它的權威性將大打折扣。

這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還是請伽爾士蘭德作有關相對論的介紹。而奧辛在這一年成了物理學獎委員會的成員,他作了有關光電效應的量子解釋的報告。

奧辛是一位研究流體的理論物理學家,與伽爾士蘭德同為烏普薩拉大學的教授。伽爾士蘭德堅持了他前一年對相對論的評價。奧辛則向委員會介紹了愛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設,他強調光電效應的光量子解釋與實驗結果有很好的吻合。

奧辛提議將1921年的物理學獎授予愛因斯坦,同時將1922年的獎授予波爾。作為奧辛的朋友,這次伽爾士蘭德沒有反對奧辛的提議。

而阿爾尼烏斯早前去德國與愛因斯坦見了面,親眼目睹了柏林科學界對愛因期坦的尊敬,這一次他也轉向支持愛因斯坦。1922年9月6日,經過投票,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終於決定將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愛因斯坦。

同時也將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尼爾斯·波爾,使這一年的物理學獎頒獎分量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屆。

1922年11月13日,愛因斯坦乘日本客輪"北影丸"在去日本的途中抵達上海,在這裡,瑞典駐上海總領事通知愛因斯坦,他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於旅行日程安排,愛因斯坦無法趕回斯德哥爾摩參加頒獎儀式。

1922年12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學院致信愛因斯坦:「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授予你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是考慮到你對理論物理,特別是光電效應定律的工作,但沒有考慮到你的相對論與引力理論在未來得到證實之後的價值"。

直接最後一刻,物理學獎委員會還是對相對論不放心,特意劃清了授獎與相對論的界限。

這就是愛因斯坦蕕得的唯一一次諾貝爾獎的曲折經過。作為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的若干領域都作出了重要貢獻,例如相對論,量子理論,統計物理,熱力學,等等。他在每一方面的成就都足以獲得諾貝爾獎,但是自這一次蕕獎後,他再也沒有得到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去世後第二天他的辦公室景象

諾貝爾獎的實質是承認一個人在特定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對一般科學家是一個極大的榮譽和認可。但對愛因斯坦這樣頂尖的科學家來說,他已經不需要再得到別人的認可,他的成就所有人都知道,已經不需要諾貝爾獎來證明了。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如果在世,並且預言全都被證實,他能獲得幾次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作為物理學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物理學研究領域上非常廣泛,例如,狹義相對論,光電效應,布朗運動,廣義相對論等等;愛因斯坦是1922年(補缺1921年份諾獎)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那麼像愛因斯坦這麼高產且碩果纍纍的物理系家為什麼沒有獲得兩次甚至更多的諾貝爾獎呢?在這裡必須要說明一下,諾貝爾獎並沒有一個人不能獲兩次獎這樣明文規定,比如居裡夫人於1903年獲物理學獎,於1911年獲化學獎;也有人在同一個學科內兩次獲諾獎比如巴丁於1956年和1972年都獲得了物理學獎,而且巴頓還生活在愛因斯坦之後。
  • 6位各自開創新領域的天才科學家,卻都未獲得諾貝爾獎
    他曾84次被提名諾貝爾獎,這無疑是史上被提名最多的科學家,但他從未獲獎。在麥可·埃克特的傳記《阿諾德·索姆菲爾德:科學、生活和動蕩的時代(1868-1951)》中,他正確地提到了這一點普朗克是權威,愛因斯坦是天才,索姆菲爾德是老師。
  • 不止是霍金,這些人都應該分享這次諾貝爾獎,其中就包括愛因斯坦
    不過,從黑洞的研究歷史上,有無數偉大的科學家都做出了貢獻,很遺憾的是他們大多也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要是這麼看的話,霍金也算不上委屈,當然了所謂委屈不委屈都是戲謔之言,對於真正的科學家來說,是不是獲獎本來就無所謂。還是讓我們來看看黑洞的歷史,一起來緬懷一下這些偉大的科學家。
  • 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川普獲得「諾貝爾獎」,但該獎有點「奇怪」
    被"諾貝爾獎"提名的時候,川普曾興奮得連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多條推文慶祝。不過,候選人終究是候選人,川普想要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恐怕還得和另一位候選人普京進行一番"激烈角逐"。但"搞笑諾貝爾獎"則早早地把獎盃為川普準備好了,也不知道這位總統聽到這個消息之後,能不能"喜上加喜"。
  • 諾貝爾獎得主:如果能穿越最想見愛因斯坦
    當記者問及真實的物理學家生活是否像謝爾頓時,這名神似謝爾頓的諾貝爾獎得主、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離子儲存組組長,露出了他習慣性害羞的紅色面龐,笑著說「那是喜劇,我的生活主要在科學研究上」。該研究所在美國物理學界久負盛名,在過去的15年裡已經有3名研究人員分別獲得了1997年、2001年和200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是美國政府試驗室中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一個實驗室。如何闡釋今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研究的成就?瑞典皇家科學院給的獲獎理由是「提出了突破性的實驗方法,使測量和操控單個量子體系成為可能」。
  • 科學也有謬誤:諾貝爾獎的紕漏
    選錯了獎勵項目的諾貝爾獎愛因斯坦發現光電效應1921年,諾貝爾獎委員會在公告中說,由於愛因斯坦發現了光電效應,所以決定把本年度的物理學獎授予他。許多科學家認為,光電效應的科學意義無法和相對論相提並論。
  • 牛頓的成就可以獲得幾次諾貝爾獎?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為現代物理學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但出於種種原因,愛因斯坦只獲得了一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物理學家A.Douglas Stone總結了愛因斯坦的成就,認為他足夠獲得7次諾貝爾物理學獎:光電效應、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光量子、自發發射和受激發射、德布羅意波、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取得非凡的建樹,縱橫古今,也只有自然科學集大成者的牛頓才能與之抗衡。與愛因斯坦天才般的想像力不同,牛頓用他那無與倫比的邏輯和數學天分使觀察結果表述為定理公式,並通過嚴謹的數學來進行證明。
  • 霍金一生對人類影響最大的成就是什麼?他為啥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霍金獲得第一次重大突破在1970年,當時他和羅傑 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霍金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揭開宇宙誕生的奧秘。為此,霍金將量子量子理論應用於解釋黑洞現象,並獲得重大突破。他宣布黑洞以驚人的速度釋放熱量並最終消失,這就是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
  • 科學界的4大難題,能夠順利解開其中一個,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這4大難題困擾科學家多年,若誰能解開其中一個,就能得到諾貝爾獎!一個科學家最大的成就,莫過於他在此生獲得過諾貝爾學獎,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重要的理論,也沒能獲得過諾貝爾獎,可見諾貝爾獎的門檻特別高,如果有科學家在有生之年獲得諾貝爾學獎,更加證明他這一生輝煌的成就。諾貝爾學獎的獲得者是在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學者,大多是獲得諾貝爾獎的人,都是因為解答出人類之前未能解答出來的難題。那麼想要獲得諾貝爾獎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 諾貝爾獎曬愛因斯坦成績單,同樣拿諾獎的屠呦呦、莫言成績怎麼樣
    諾貝爾獎官方近期不光公布了各個領域的獎項,還公布了愛因斯坦高中時的成績單,愛因斯坦在代數、幾何、投影幾何、物理、歷史這5科全部得滿分6分,德語語言文學、義大利語語言文學、自然歷史、化學等科目得5分,即使是地理、繪畫、工業繪圖也取得了4分,最差的是法語語言文學,只有3分。
  • 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為何第六次才成功
    他還號召了一群二流科學家一起惡意攻擊相對論,說愛因斯坦的學說帶有強烈的猶太性,意思是看起來很牛掰震撼,但其實是在忽悠人。愛因斯坦看到後非常生氣,他在報紙上聲明「假如我是德國的民族主義者而不是猶太人,他們就不會攻擊我的理論」。
  • 中國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他竟然獲得諾貝爾獎跨界提名!
    我們大家都知道諾貝爾獎是國際上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被公認當時科學成就的最高榮譽。逐漸反映出整個國家或地區整體科學水平,最大程度地代表了所在領域的最高水平。諾貝爾獎創立於1900年,在這100年中有哪些華人華僑和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呢?他們當中有多少受過民國教育呢?
  • 盤點歷史上那些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第一個最厲害
    說起諾貝爾獎,大家對這個都不陌生。可以說諾貝爾獎在全世界的認同度非常高,很多領域的人都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最高成就。當然,想要獲得這個獎項還是非常難的,畢竟競爭激烈,要求太高。有很多國家都沒有一個人獲得過。但有些人卻很厲害,不僅獲得了諾貝爾獎,還獲得過幾次。
  • 天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齊名愛因斯坦,同獲諾貝爾獎的男人
    天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齊名愛因斯坦,同獲諾貝爾獎的男人我們都知道科技發展到今天,誕生了很多偉大的科學家,尤其是在二戰之後,為了快速的恢復到之前國家發展的高水平,出現了很多令人景仰的大神級人物。比如說愛因斯坦、愛迪生等等。
  •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為什麼可以不是兩院院士?
    與屠呦呦在國內落選兩院院士形成對照的是:屠呦呦和愛因斯坦、圖靈等科學家一起被英國BBC評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其入選理由一是在艱難時刻仍然秉持科學理想,二是砥礪前行亦不忘回望過去,三是她的成績跨越東西。
  • 2018年、2019年諾貝爾獎文學獎揭曉 關於諾貝爾獎,你知道多少?
    在其一生中,共獲得355項專利,更因發明硝化甘油炸藥而聞名於世。然而,諾貝爾終生未娶,亦無子嗣。在其逝世前,親兄弟也早一步去世。1895年,62歲的諾貝爾在遺囑中寫道,「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諾貝爾獎由此產生,並一直持續至今。
  • 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那麼少
    為什麼每年那麼多天才學生就出不來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呢諾貝爾獎得主華人還真有好幾個,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崔琦,錢永健。這些因為得獎的時候是外國國籍,而且人家受的教育與研究環境也是在國外,所以只能是華人。當然了中國本土的有莫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屠喲喲2016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
  • 瑪麗-居裡家族獲得5個諾貝爾獎,是歷史上得獎最多的家族!
    他們沒有想到,瑪麗在1911年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兩次獲得該獎的人,而且伊蕾娜和她的丈夫弗雷德裡克-約裡奧也在1936年捧回了自己的諾貝爾化學獎。1965年,他們的小女兒埃夫的丈夫亨利-拉布伊斯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接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是他經營的人道主義組織。以下是你需要知道的關於這個家族的情況,這個家族擁有的諾貝爾獎比任何其他家族都多。
  • 新知丨量子怪傑狄拉克獲諾貝爾獎的經過
    提名薛丁格的有7位,其中包括愛因斯坦、玻爾、澳辛、夫蘭克、莫裡斯·德布羅意和路意·德布羅意。提名狄拉克的有威廉·布拉格和波蘭物理學家比阿洛布採斯基( Czeslaw Bialobrzeski )。比阿洛布採斯基提名的第一候選人是朗之萬和伍德,狄拉克是他提的第二候選人。
  • 史蒂芬·霍金為什麼沒有得過諾貝爾獎?
    但人們不應忘記的是,霍金同樣是一位劍橋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量子物理和宇宙學,他也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因此,霍金獲得科學界最高獎項諾貝爾獎應該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