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趙彩霞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古人有一句老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意思也就是說:一個人拿著毛筆蘸取紅色的墨水,那麼他的毛筆就會變成紅色,而這個人拿著這隻毛筆去蘸黑色的墨水時,其毛筆顏色就會變成黑色。其內在本意便是說環境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
孟母三遷中,孟母為了給孟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便陸陸續續地遷移了三個不同的地方。雖然孟子當時非常頑劣,但由於孟母的不懈努力,從而使孟子變得乖巧懂事兒。
而且因為孟子的學習環境的逐漸好轉,他也不斷的逐漸優秀,從而成為一代聖人。所以父母想要孩子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便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一、環境是指哪幾個方面?
1.家庭環境
一個壞的家庭環境會給孩子帶來不利的影響,而一個好的家庭環境能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
古時仲永,雖身為天才,但其父並不愛惜其才,而只是把他作為一個賺錢的工具。正是在在其父親這種教育的影響下,仲永雖一時繁華,但最後卻泯然眾人矣。
而與之相反的教育,傅雷身為中國非常著名的翻譯家,飽讀詩書,其知識之淵博,非常人可及。所以他在教育起孩子的時候,就時常對孩子灌輸他對人生的思考以及對時事的看法。而傅聰以及傅敏在父親的教育下也變得非常出色。這便是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2.學習環境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在上學的時候進入一個好的班級。因為一個好的班級必會有好的學習環境,而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能夠給孩子帶來的好處不可勝數。
即便是如今,眾人也不可否認學習環境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出生在流氓之地,那麼他很難成就聖人之位;如果孩子出生在書香門第,其自可有浩然之氣。因此,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
3.社會環境
社會對人的影響也非常深遠。因為一個人要想生存,便需要與這個社會接觸、並與社會相互磨合,以至於相互適應。
哲學上講,人服務於社會,而社會作用於人,那麼人的價值才能夠體現。
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受社會的影響非常深遠,因為社會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指向標。一個良好的社會風向能夠對孩子起到督促作用,而一個錯誤的社會風向就會讓孩子陷入到癲狂狀態。
二、家長怎麼盡力讓孩子受到好影響?
1.父母要孩子樹立一個風向標
父母要想讓孩子受到好的影響,首先要從自身做起。父母可以為孩子樹立一個風向標,之後讓孩子能夠模仿自己的行為以及處事態度,這樣孩子就能夠成長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父母此舉可以給孩子樹立榜樣,使孩子更加注重細節,不馬虎。
2.父母有意識地給予孩子好的學習環境
上文中說孟母為了讓孩子得到一個學良好的學習環境,才不斷地進行遷移。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意識地給予孩子良好的學習環境。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不斷成長,才能從中學習到做人的道理以及相應的處事道理。
3.父母也要引導孩子辨別是非
是非善惡曲直,這是作為一個正常人應有的理性判斷。父母要讓孩子懂得真正的非曲直善惡是什麼。只有這樣做,孩子才能做出最為正確的判斷,才能夠符合這個時代的潮流,才不會與之格格不入。父母只有如此,孩子才能在和社會的不斷交融中提升自我,變得優秀。
4.父母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
父母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很多父母認為自己的孩子就像仲永一樣的天才,但現實中自家孩子只是一個普通且平凡的人而已。但這些父母卻並沒有認識到這,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給予他們太多的壓力,並且給他們的教育完全超出了他們認知的範圍。
三、總結
環境造就人才,孩子處於某種環境中,時間一久就會成為這個環境的縮影。如果孩子處於一個非常優秀的環境,那麼孩子也會變得優秀;
但當孩子處於極差的環境時,那他又該如何生存呢?所以說父母要想孩子變得優秀,想要他們得到良好的教育,就要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