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首詩,寫盡千古帝王后一生。尾句膾炙人口,警醒了千萬女性

2021-01-10 琅銘

孝武陳皇后,即我們熟知的陳阿嬌,千古一帝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一生起伏跌宕,從榮寵至極,到悽冷地老去,冰魂素魄在愛情的迷途中漸漸走向人間深淵。她的一生為後世留下了「金屋藏嬌」「長門買賦」等千古傳唱的歷史典故,也為千萬女性的愛情敲響了警鐘。

李白借用樂府古題,寫下《妾薄命》。言語奇妙,氣韻天成。樸素自然,卻質感飽滿。原來,帝後柔情終究是一場夢!陳阿嬌從得寵到失寵,演繹了封建社會帝王室后妃的悲劇一生。

妾薄命李白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1.金屋承諾,至尊榮寵

陳皇后出身豪門貴胄。祖父是西漢開國功臣堂邑侯陳嬰,父親陳午襲爵,母親是赫赫有名的館陶大長公主劉嫖。竇太后是其外祖母,漢景帝是其親舅舅。一出生便是眾星捧月,被視若掌上明珠。

而劉徹,自幼聰穎。景帝深愛有加,於是打破世俗舊例,在立太子的同時,封了年僅四歲的劉徹為膠東王。但其光芒終究還是亞於了太子劉榮,利慾薰心的館陶長公主,一心想將自己的女兒嫁與未來執掌天下的太子。而太子劉榮之母慄姬,因館陶長公主長期向景帝進獻美人,而一直怨恨在心,所以拒絕了館陶的提親。

那日,館陶公主見到劉徹便問他,「長大了要討媳婦,你覺得陳阿嬌好不好?」劉徹看看旁邊點頭默許的母親,信誓旦旦而言道:「若能娶阿嬌為妻子,一定為她造一座金屋子」。這便是成語「金屋藏嬌」的來由。

一個四歲的男孩兒,純真與清澈的眼神中只有面前這位姑娘的嬌美面容,他願意將最珍貴的東西給予她。而這一句話的分量,金屋的許諾,讓館陶公主徹底改變了決心,而把目光投向了這位四歲便封王的劉徹身上,其母王夫人也爽快地答應了婚約。後來在館陶和王夫人的共同策劃下,太子劉榮被廢,而立七歲的劉徹為太子,即是日後的漢武帝。

「漢帝寵阿嬌,貯之黃金屋。咳唾落九天,隨風生珠玉。」因為這一句金屋承諾,因為陳阿嬌和館陶公主,才有了名垂千古的漢武大帝。劉徹將全部的情思,寄託於這個女子,並要讓她做自己唯一的帝後。榮寵至極,正如李白詩中所言:即便是阿嬌吐一口唾沫,也會隨風化為珠玉。帝後形影不離,彼此成為對方的全部。恩寵盛極,不可一世。陳阿嬌也時時處處維護著漢武帝劉徹,他們情之所鍾,愛之如狂。

2.貴無常尊,妒而生恨

都說「貴無常尊」「盛極必衰」,當漢武帝劉徹在平陽公主的府上,遇到了溫婉體貼、貌美嬌柔、賢淑謙卑的衛子夫時,便註定了這對帝王夫婦的愛情將要走向末路。

「寵極愛還歇,妒深情卻疏」。當陳阿嬌聽聞衛子夫入宮,並得到了天子的垂愛臨幸,而自己空蕩蕩的椒房,卻始終等不到劉徹的身影。從此她開始變得善妒,再沒有當年的直率和可愛。還多次以命相逼,讓漢武帝越來越心生厭煩,而漸行漸遠。

《史記》:「陳後太驕。」

就這樣失寵了的陳阿嬌,內心非常不甘。為了奪寵,不惜在宮中施巫術媚道,迷惑君主,而觸犯宮規之大忌。念於舊情,劉徹雖未降罪於她,卻下了一道策書,將陳阿嬌做了十一年的皇后之位就此廢黜。

策書:「皇后不守禮法,祈禱鬼神,降禍於他人,無法承受天命。應當交回皇后的璽綬,離開皇后之位,退居長門宮。」《史記》記載:陳皇后施用婦人媚道,事情被發覺後,漢武帝廢陳皇后。《漢書》記載:陳皇后施用婦人媚道,事情被發覺後,漢武帝於元光五年深入追查此事,女巫楚服等人犯下為皇后用巫蠱之術害人的罪行,受此牽連而被誅殺者有三百多人,最終廢陳皇后。

3.長門悽冷,榮寵化為烏有

「長門一步地,不肯暫回車」。無論多少人的求情,陳阿嬌依然被送入了悽冷的長門宮。曾經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公主皇后,如今只能孤零零的守著這荒無人煙的冷宮。她日思夜夢,可劉徹的步輦再也沒有為她而停留。

這樣的殘忍,使孤寂落寞的陳皇后,終日在長門宮以淚洗面,但她卻沒有放棄能夠復寵的任何一絲希望。不惜黃金百斤,請天下最擅長寫作的司馬相如來為其作賦一首,以求重獲漢武帝的歡心。果然,司馬相如不負所望,寫下那篇千古傳誦的《長門賦》。成語「長門買賦」也由此誕生。漢武帝讀後為之動容,但一切的曾經都回不去了。帝後間越不過的隔閡,劉徹終究還是沒能回心轉意。

正如李白此句所言:這位廢后幽禁於長門宮內,雖與帝王之宮僅有一步之遙,卻咫尺千裡,天各一方。

4.覆水難收,美色終究是空

「雨落不上天,水覆難再收。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李白用兩句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帝後終將無法重歸於好。雨散落於地之後,便不能再回到天空。水倒出後,也無法再收回杯中。曾經帝後夫婦間的情深意濃,如今卻如流水般各奔西東。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比興暗喻,在對比中闡發道理。昔日的嬌弱芙蓉,如今卻成了飄搖無根的斷根草。尊貴與不幸,就這樣在轉眼間顛覆。那些愛恨情愁,蹉跎著她跌宕的人生。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結尾這句最是發人深省,一句話總結了陳阿嬌落魄失寵之由。雖然此處是李白刻意的借古諷今,諷刺唐明皇對武惠妃的專寵。但這高級的比喻說理,也是給當今社會所有女性的警醒!

靠美色與他人相處,終究不能長久。陳阿嬌與漢武帝之間的情緣,交織於金屋的承諾與權力的支撐。當利益分解,容顏不再,又拿什麼被憐愛?陳阿嬌有高貴的出身,自幼也定少不了詩書禮樂的薰陶。並不出彩的內涵,卻更多地被其天真衝動的性格與芙蓉花般的外表所壓倒。在不理智的愛中走火入魔,覆水難收。

也許陳皇后的後半生,依舊陶醉在漢武帝那句童年的承諾裡。柔情短暫,了此一生。她從未想過:只有有趣的靈魂才能更多地保住愛情!終究這千古帝王后還是沒能逃脫了「色衰而愛馳」的宿命!

拾月文化:追隨文明光影,為您解鎖文化密碼

相關焦點

  • 「詩狂」寫春天的一首詩,堪稱膾炙人口的千古絕作!
    這其中要數賀知章的一首詩最為出名,那就是《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唐朝詩人,號稱「詩狂」,年少時就以詩文出名,武則天年間考中狀元,歷任禮部侍郎、秘書監等職。他的詩以絕句見長,清新瀟灑,但是留存下來的不多,《全唐詩》僅存其詩19首。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詩,用詞簡單質樸,道盡人生無常
    李白在遊覽大好河山時寫過很多懷古詩,其中當他遊覽越中時看到了滿地的蕭條,聯想起歷史上曾經的輝煌之景,思索中寫下了這首千古絕詩——《越中覽古》。這位浪漫主義詩人在看到古蹟時腦海裡在想什麼,寫下的經典詩歌表達出了怎樣的思想,我們一起來跟隨李白的詩歌感受這番人生況味。
  • 李白這首詩寫盡一生,世人卻只記住了那句寫荷花的「清水出芙蓉」
    只是,李白到死也沒能歸來。那麼,李白到底有沒有被永王收買呢?事實上,李白自己在詩中是做了辯白的,他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後在江夏受到了當時的江夏太守韋良宰的款待,這個韋良宰有什麼來頭?話說他也是個狠人,據史料記載他爸爸叫韋行詮,弱冠舉進士,以文辭知名,大概在武則天朝時期官至尚書右丞,所以要說也是個官二代,所謂根正苗紅。
  • 唐伯虎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
    今天介紹唐伯虎的這首《把酒對月歌》,於落魄潦倒中見超凡灑脫,通過歌詠李白的詩才,藉助詩仙的狂傲不羈,來表達自己不拘禮法,蔑視權貴,視功名如糞土的豪邁情懷和灑脫胸襟。本詩是唐伯虎最狂傲不羈的一首詩,寫盡了豪邁灑脫,藝術氣息絲毫不輸李白,讀之令人動容。
  • 《甄嬛傳》裡最發人深省的一句詩,原來是李白寫的,警醒世間女子
    作為一個男性詩人,李白寫下許多有關女子的詩作,一首《清平調》成為讚美楊貴妃的傑作,備受後世讚譽;一首《春思》,唯美深情,將女子對丈夫的思念與堅貞寫得入木三分;一首《長相思》,將男女相思寫得纏綿悱惻……李白對女子情感、處境、生活的理解都非常細緻和透徹,堪稱「婦女之友」。
  • 李白深夜睡不著,寫下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成千古名作
    詩人們魂牽夢縈的思鄉之情,無不成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句。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春夜洛城聞笛》,就是一首抒寫思鄉之情的千古名作。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公元734年,也就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春,客居洛城(即洛陽)的李白,深夜難以入睡,偶然聽到笛聲,觸發思鄉之情後,便寫下了這首詩。
  • 李白最狠的一首勸酒詩,首句寫得最誇張,尾句堪稱典範
    盛唐詩人最飄逸,最瀟灑的要數「謫仙人」李白了,他的一生絕對不平凡,高力士脫靴,楊貴妃磨墨的待遇除了他還未曾有人能夠享受的到。這就是李白的造化之神,李白一生中為我們留下來的詩歌非常多,而且從詩歌中我們就能看的出來他有一個愛好是喝酒。李白號稱「鬥酒詩百篇」,李白寫喝酒的詩歌非常多,在小編的心中能和李白做朋友的應該酒量都不差,因為李白這個人勸酒也是一把好手。
  • 李白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把友情寫得真摯感人,千古傳誦!
    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不過這首詩不是寫李白的貶謫遭遇,而是如題中所說,是李白在聽聞好友王昌齡被貶龍標縣尉後,表示了一種關切與同情。因此李白聽聞王昌齡的不幸遭遇以後,便寫下這首詩寄給他表示關切與同情。
  • 他地位尊貴,一生寫了4萬首詩,卻只有一首膾炙人口,不是陸遊
    他地位尊貴,一生寫了4萬首詩,卻只有一首膾炙人口,不是陸遊當下,質量幾乎是最熱的詞,人們有事沒事都會拿質量說事 以李白來說,他若是重視量而不重視質,看到一個瀑布,就立即拿起筆墨抒情一番,等他站到廬山瀑布面前的時候,他可能就寫不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豪情,「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浪漫了。 所以,有時候才氣就是一個蓄水池,你得省著點打開水龍頭。若是,閥門一不小心擰大了,把水都放沒了,你的文學造詣,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 杜甫夢到李白寫了一首詩,開頭便是一個死字,讓人同情李白的遭遇
    說起詩詞,就不得不說李白和杜甫了,李白和杜甫的詩詞所達到的境界,所達到的高峰,至今都沒有人能超越,可謂千古無人,後無來者。而李白和杜甫的之間的友誼,也是膾炙人口的,他們之間都有互贈詩,杜甫寫的多,李白卻回贈的少。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全詩只有28個字,卻包含了5個地名
    導語:李白一首詩描寫四川美景的詩,全詩僅28個字,卻包含了四川5處地名,寫出了一幅千裡蜀江旅行圖。 對於李白的出生地,到目前為止還有很多爭議,但李白是在哪裡長大的卻是毫無爭議的,那便是四川,而且李白自己也說四川是自己的故鄉。
  • 李白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全詩只有28個字,卻包含了5個地名
    導語:李白一首詩描寫四川美景的詩,全詩僅28個字,卻包含了四川5處地名,寫出了一幅千裡蜀江旅行圖。,謀帝王之術"便是他的抱負。而李白寫過的月亮題材的詩也很多,比如,連三歲孩童都會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還有著名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而李白在出蜀時寫的一首《峨眉山月歌》,也是眾多李白寫月題材的詩之一,這首詩通過描繪峨眉山的明月及羌江中的月影,來表達他依依不捨的離別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 很多詩人一生幾乎只寫了一首詩,但卻因此而名流千古!
    很多詩人一生著作無數,但是也有一些詩人一輩子幾乎只寫了一首詩,卻足以令後人永久稱道,這也成為了我國文化歷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正是詩人的這一「獨苗」作品,才讓他流傳千古!其實,劉邦這首《大風歌》同樣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因為這個時候的劉邦兵強馬壯,正好大勝而歸,在與部下舉杯對飲的時候詩意大發,所以才成就了這樣的千古名篇。
  • 李白最大膽的一首詩,只有4句,起句就不俗,尾句卻又驚又害怕!
    這首詩是歌詠石灰的,卻同樣是指高貴的品格。曹植的《白馬篇》其中有一句,也很是有骨氣,不畏生死,這一句便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還有石達開一首《入川題壁》中一句:「人頭作酒杯,飲盡仇讎血。」而我想到的這首雖然短,卻也是李白的千古名篇之一,雖然有些不切實際,但這首是最能代表詩人李白膽子很大,能想出這般耐人尋味的詩句,這首詩句全文如下:《夜宿山寺》作者:李白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 他一首詩名流千古,李白見了都為之汗顏,只好寫了一首打油詩解悶
    歐陽修的一篇《醉翁亭記》,既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這個膾炙人口的名句,同時也把「醉翁亭」給捧紅了,現在已經變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其實亭子就是個普通的亭子,與其說大家瞻仰的是醉翁亭,不如說是滿足自己的一種情懷,順便沾染一點歐陽修的文氣。
  • 三首流傳千古的小詩,四個膾炙人口的成語,孟郊憑此成就名傳千古
    孟郊一生寫詩500餘首,其中《遊子吟》和《烈女操》兩首被選入了《唐詩三百首》,還有一首雖未進入《唐詩三百首》,但知名度卻絲毫不低於這兩首,那就是著名的《登科後》。這三首詩加在一起一共十六句,但卻創造了四個膾炙人口的成語,以此見出孟郊真可謂創造成語的高手。我們一一來看一下。
  • 他一生只寫一首詩,不僅令李白嘆服,而且還孤篇壓倒全唐
    唐朝盛產了很多經典詩詞,也誕生了很多的詩人,其中的翹楚有兩人,分別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其中詩仙的知名度最高,其寫的詩詞很受眾人的喜歡,可以說只要提前唐詩,就不得不提起李白。今天小編說的人不是李白,而是另一個唐朝偉大的詩人,他的名氣雖然沒有李白有名,但他的詩詞才情,足以壓倒整個唐朝,他雖然只寫了一首詩,但就是這一首詩,令他流傳千古,他是誰呢?
  • 杜甫為好友李白寫的一首詩《夢李白二首.其一》
    杜甫和李白都是唐朝非常有名的詩人,而且私下裡還是很要好的朋友,杜甫是李白最大的粉絲,他一生寫了二十多首詩是和李白有關。他們二人創作的詩詞作品,對於唐朝詩詞的繁榮與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在詩壇上的地位令人仰慕。
  • 李白的一首「撩妹」詩,迴響千年意猶未盡,女性聽後依然心動!
    沒錯,能讓我們心馳神往的詩人,除了王維、王勃、陸遊、蘇軾等詩詞高手之外,李白在文壇上絕對是一顆耀眼的明珠。他一生作詩千餘首,流傳後世的亦千餘首,其詩風浪漫瀟灑,豪放不羈。他不談感情,詩中卻常常帶有真摯的感情;他不談國事,詩中卻處處熱愛著大唐這片沃土。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詩,為「吹捧」楊貴妃而寫,前兩句成千古名句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詩,為「吹捧」楊貴妃而寫於是命人召李白來作詩,此時的李白,正在酒後酣睡,被御使叫醒後,迷迷糊糊的來到唐玄宗面前,在御賜的金花箋上,寫下了這首《清平調詞三首》:前兩句成千古名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是詩中最為讓人讚嘆的一句,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