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中山公園一帶,是個熱鬧的地方,孩子們終於盼來了周末可以逛公園了,另一側的花鳥市場嘰嘰喳喳的,溜鳥,逛花,著實是吸引人的另一種熱鬧。
其實,來到這附近,還可以來頓閩南的早午餐,比如,「春卷+面線糊」來一套,吃完這一頓,又可以在這附近逛上小半天了。
位於中山公園邊上的一家小店---莉梅小吃店,看樣子也是個有年頭的小店了,比招牌更顯眼的,應該是門側邊掛著「春卷」的牌子。
春卷,這種在不少地方都有的吃食,其實更像是一種時令食物,在春分裡咬春吃,清明時分吃……每個地方的做法稍有不同,寓意也不同。廈門的春卷,當地人還是叫它薄餅的多,算得上是很日常的小吃了。簡簡單單的一卷,食材沒有太特別,可是費功夫,每次吃到,還是覺得誠意滿滿。
和想像的一樣,進門就能發現,春卷是店裡的主角,比起一般小店,這裡的操作臺上多了個春卷的專屬位置,炒好的餡料放在一個可以加熱的盆子裡,店裡的阿姨不多時就得包上幾條,來來往往,進店吃的,外帶的,都會捎上些春卷。
春卷5元錢一條,從抹上廈門辣醬的一刻開始,廈門味的春卷就逐步誕生了,滸苔、貢糖末,芫荽,炒好的餡料……比起自家包的版本,餡料稍有簡化,但看得出,該有的味兒,也都基本齊活兒了。
廈門的春卷皮薄餡足,握在手心裡就佔了個滿。在好料菌看來,吃春卷一定要大口,不然,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個狼狽的。
高麗菜、胡蘿蔔、蝦仁、海蠣、肉丁……一大口準能咬到帶著廈門辣的口味,餡料挺水潤的,蔬菜中帶著肉丁的油花兒,即便是大大的一口,也絕不噎著。
好料菌發現,在廈門吃春卷,一條肯定不過癮,店裡的春卷是早上9點才有,那最合適的,還是配上一碗麵線糊或是海蠣湯,閩南式的早午餐才是完美打開的樣子。
面線糊的加料基本是一些滷料,當然,還有必不可少,每次去晚了擔心會沒有的油條。
一份面線糊的面底已經自帶大片的鴨血,添個一兩樣料碼就是滿滿的一碗了。好料菌的面線糊標配肯定有大腸,大腸也是滷過的,其實是大腸頭和大腸混搭的,滷得相當入味綿軟,大腸控反正無法拒絕這樣的肥厚口感。
給大清早的面線糊添加個滷蛋,這滷蛋好料菌可是一眼就看出它的好吃入味,果然十分幹香。
邊吃邊將油條段浸泡在面線糊裡,好料菌猜想,這是不少胖友都喜歡的正確姿勢。
廈門式的面線糊,面線還是很足的,呲溜溜地吸入口中,廈門人最習慣這樣熱乎綿軟打開胃口的方式。
近來天氣涼了,據說春卷裡必備的蒜葉到了上市的好季節,也是最適合吃春卷的時候了,去中山公園或是逛花市的時候,不妨來吃個春卷+面線糊吧,幾個阿姨在張羅的小店,有著鄰居街坊般的親切。
莉梅小吃店地址:鬥西路159號(近中山公園,口腔醫院旁)電話: 0592-2038979PS:想來吃個鹹飯的,要中午才有喲。
來源:廈門好料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