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安昌古鎮,首先要經過一座四柱沖天式石牌坊,這座牌坊與梅城古鎮的牌坊相比,要簡潔明快的多了,石柱上也只是雲紋裝飾,枋間鐫刻著四個篆體大字「安昌古鎮」。柱聯是:「碧水倚長街看古鎮風情如詩似畫,塗山仰聖德頌先賢業績安國安民」。
安昌老街確實依河而建,東西走向,全長1747米,河之南為民居,河之北是商市,兩岸之間古橋相連。「碧水倚長街」看古鎮風情的確如詩如畫。「塗山仰聖德」塗山是地名,《越絕書》載:「塗山者,禹所娶妻之山地,去縣五十裡。」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千古流傳。
先賢除了大禹,還有一個是錢鏐。唐末乾寧二年,即公元895年,義勝軍節度使董昌,在越州(今紹興)稱帝叛亂。鎮海軍節度使錢鏐,奉唐昭宗李曄之命屯兵長樂(即現在的安昌),徵討董昌。公元896年5月,錢鏐攻破越州,平定董昌之亂,地方得以安寧,因此就改長樂為安昌。功勳卓著的錢鏐,後來成為了吳越王。所以這下聯「塗山仰聖德頌先賢業績安國安民」說的就是這源遠流長的故事。
牌坊的裡面就是一個廣場,左邊有攤位,右邊是遊客中心,廣場上很熱鬧,進去一看,只見一頂披紅掛彩的花轎,停放在那裡,有八個穿古代大紅吉服的轎夫與一個媒婆在說笑,我們的朋友很好奇地走過去,拿過媒婆的紅手巾罩在頭上,開玩笑地挽起媒婆的手,拍了張有趣的合影。朋友問媒婆,與遊客合影或坐轎子要不要收費的?媒婆挺認真地回答,不收費的,我們這個活動就是為遊客服務,讓遊客體驗的。
媒婆是位男性,化妝成媒婆,臉上塗著紅蛋蛋,手持長煙竿,說話笑眯眯的很有親和力,看來還是這一批轎夫的領導,有遊客真的想上轎體驗一番,媒婆就對轎夫們說,來,我們起轎,走上兩圈。他真的甩起手巾,叼起煙竿,走起一扭一扭的媒婆步,八抬花轎就蕩悠悠地抬起來了。
轎子停在了遊客中心的一個「安昌古鎮婚俗文化周」的臺前,好多遊客都圍過來,好奇地觀看和拍照,媒婆就為體驗坐轎的遊客打開轎簾。看到這一幕,我覺得古鎮待客很暖心。因為。一般的旅遊景點,體驗性項目是要收費的,有些個體化妝成古代人物與其合影也是要收錢的。
安昌古鎮就是有這樣的不一樣,讓人心生好感,覺得此地待客親和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