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是中國古代的書寫工具,關於毛筆其實也有很多故事的……

2020-12-11 小月月人文雜談

毛筆是一種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有「玉管」、「翠管」等雅稱,也有「毛穎」、「管城子」、「中書君」、「毛錐子」、「龍鬚友」、「尖頭奴」等很多別稱。是中國的文房四寶之一。毛筆的種類很多,一般寫字的筆,大致分軟性、硬性、中性三類。軟性的筆,有羊毫、雞毫等。硬性的筆,有兔(紫)毫、狼毫、鼠毫等。中性的筆一般將紫毫與羊毫按不同比例製成比如「三紫七羊」、「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

蒙恬造筆的傳說

傳說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帶兵和楚國作戰,為了讓秦始皇隨時了解戰爭的情況,他需要定期寫戰報呈送秦始皇。當時,人們都是用竹籤蘸墨,然後再在絹布上寫字來傳達信息,每次寫信蒙恬都感覺竹籤筆太硬了,寫起字來很不方便,蘸了墨沒寫幾下又要蘸,而且墨蘸多了就會弄髒絹布。蒙恬想,能不能把筆改的好用一點。有一天,蒙恬外出打獵一連射到好幾隻野兔,蒙恬命人拿上兔子回營地,路上有一隻兔子的尾巴拖到了地上,拖出了一道痕跡。

蒙恬頓時來了靈感,他立刻返回營地,剪下一些兔尾毛,把毛插在竹管裡,試著用它來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一點都不吸墨水。蒙恬又試了幾次,還是沒有成功,於是隨手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水坑裡。幾天過去了,他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有一天,蒙恬走出營房,經過那個小水坑時,看見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兔毛筆,撿起來後,他發現兔毛變得好柔軟。

他馬上跑回營房,將兔毛筆往墨盤裡一蘸,兔毛筆竟變得非常「聽話」,寫起字來也非常流暢。其實是水坑裡的水含有石灰質,是一種鹼性水,經鹼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變得柔順起來,吸墨性也變得很好,寫起字來也流暢多了,後來人們把這種用動物毛做的筆,稱為毛筆。傳說這就是毛筆的來歷。

韓愈《毛穎傳》

韓愈曾經寫過一篇《毛穎傳》借毛穎來抒發自己空有才華而不被重用的悲慨。古代的毛筆最初是用兔毫製成的,有鋒穎,「穎」是鋒的意思,所以毛筆又叫毛穎。韓愈用擬人手法說毛穎是中山人,他的先人是兔子。

秦始皇時,蒙將軍恬南伐楚,次中山,將大獵以懼楚。召左右庶長與軍尉,以《連山》筮之,得天與人文之兆。筮者賀曰:「今日之獲,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長鬚,八竅而趺居,獨取其髦,簡牘是資.天下其同書,秦其遂兼諸侯乎!」遂獵,圍毛氏之族,拔其豪,載穎而歸,獻俘於章臺宮,聚其族而加束縛焉。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而封諸管城,號曰管城子,曰見親寵任事。

文中寫到在秦始皇的時候,蒙恬將軍伐楚,駐紮在中山,獵獲了大批兔子,「拔其豪,載穎而歸,獻俘於章臺宮,聚族而加束縛焉。秦皇帝使恬賜之湯沐……」。這正是毛筆的製作過程,罷了兔子的毛,取其毛尖,獻給秦始皇,就是暗指用兔毛做筆。賜之湯沐,暗指毛筆之沐於硯中。這個故事也暗含了蒙恬造筆的傳說,這時毛筆稱謂「毛穎」也便廣為流傳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現在已經用鉛筆原子筆等更為方便的書寫工具,代替了毛筆。用毛筆寫字也成為了少數人的愛好。寫毛筆字雖然看起來容易,寫起來也是很困難。也是一門學問,也是我國的文化瑰寶。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的書寫工具毛筆是誰發明的
    華龍網2018年11月7日14時訊毛筆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毛筆是漢族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毛筆在我國古代文化的發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那麼,毛筆是誰發明的呢?毛筆源於何時?毛筆是誰發明的毛筆的發明者是秦朝時期的蒙恬。在毛筆發明前,中國的文字是用刀契刻的。
  • 書寫繪畫工具——文房四寶之毛筆
    毛筆,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同時也是傳統繪畫工具,是古代中國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 幾千年來,毛筆為創造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促進中華民族和世間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毛筆是文房四寶之一,分硬毫,兼毫,軟毫。
  • 在古代,毛筆除了成為普遍的書寫工具之外,還是一種禮儀和冠飾
    在古代,毛筆除了成為普遍的書寫工具之外,還是一種禮儀和冠飾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毛筆在古代除了成為普遍的書寫工具之外,還是一種禮儀和冠飾。清早起來梳洗後就要隨手把一塊手板插入帶上,聽到父母的叮囑教誨,隨時記下,這裡書寫的工具毛筆擱在什麼地方沒有寫。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講戰國時期魏國的西門豹治鄴,為破河伯娶婦的迷信,在漳水畔「簪筆磬折」,敬迎河伯。西門豹所簪之筆是插筆備禮,不一定是實際所書寫的筆。到東漢班固的《漢書》記載的簪筆是實實在在的書寫之筆。
  • 厲害了我的「中國製造」!從毛筆到訊飛語音英國小哥講述中國書寫傳奇
    我們的英國小哥方丹又來啦,這次他講了一個關於中國書寫工具的故事。作為一名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老外,方丹一直在研究如何寫好漢字。想要寫得一手好字,除了每天練習,你還得掌握如何使用各種書寫工具。今天我們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1、首先,你需要掌握的是,毛筆——最古老的中國書寫工具。
  • 書畫中國魂,一隻簡單的毛筆,為何能書寫中華的千年文化
    書畫中國魂,一隻簡單的毛筆,為何能書寫中華的千年文化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生活習慣隨著科技的發展在不斷地變化著。以前文房四寶是讀書人的標配,但現在我們有一支水筆和一張紙就已經能完成記錄的要求了。但是在現代化的社會裡,中國古代遺留下來的一些東西至今都被保存著,比如毛筆。在中國的歷史中,毛筆就是用來繪畫或者書寫的。
  • 信陽有中國最早的毛筆
    (原標題:信陽有中國最早的毛筆) 歷史上傳說我國毛筆是秦代蒙恬發明的,其實,遠在蒙恬以前我國勞動人民就發明了毛筆。
  • 毛筆的前世今生
    筆,文房四寶之首,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用來書寫的工具,現代的筆不僅種類多樣,功能上也全面了很多。從上面的資料中,其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到了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毛筆的發展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在這個時期,我國的外交、政治、經濟、文化水平均有較大的提升,毛筆也漸漸的成為了主要的書寫工具。
  • 關於毛筆書法這五個常識都是錯的
    古代開蒙學習,先了解毛筆的特性。《初學記》裡的《筆賦》說:「毛筆上剛下柔,如天地上乾下坤;筆肚圓筆身正如人處世當正直,但圓潤不傷人;筆頭黑而筆管黃,如天地之色。」今天已經用硬筆更多,毛筆這一能創造藝術的書寫工具已離我們遠去,社會上也多了很多關於毛筆的錯誤認知,這裡將選取五個最顯著的為一一大家理清。一 蒙恬造筆蒙恬造筆之說今天流傳廣泛,但從文獻看,古代不是蒙恬造筆這一種說法。
  • 毛筆不僅是工具:臺灣筆墨大王勝大莊的故事
    毛筆不僅是工具:臺灣筆墨大王勝大莊的故事 2013年07月03日 08:2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書寫工具——毛筆,究竟起源於何時,在時代的更迭中有何變化?
    「文房四寶」中的筆,多是指獸毛加工而成的毛筆。毛筆究竟起於何時,至今仍難以精確的回答。我國父系氏族社會有了較為成熟的原始文字。1959年,在山東泰安地區發現的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出土陶器上的文字線條活潑流暢,應當是柔軟的書寫工具所成。這足以證明當時的人們已經用動物柔軟的毛、羽作為書寫工具的筆頭。這種筆我們可以稱它為「毛筆」。
  • 「毫雖輕,功甚重」:毛筆究竟起源何時?如何選擇一支好的毛筆?
    引言毛筆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書寫工具,它由來已久。傳說中毛筆的出現和蒙恬有很大的關係,但實際上毛筆早在先秦時期便已經出現了。毛筆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古老傳統文化的一種表現。進入近代之後毛筆逐漸的不再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的書寫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毛筆開始被邊緣化。
  • 張索 | 日常書寫在書法教學中的文化意義——從毛筆日記說起
    書法藝術的生發與成熟在古代主要以實用功能展開。古人使用毛筆、採用無句讀的豎式書寫,這是依存在文言文語境下的自然呈現。而如今的語境已發生改變,書寫方式也轉變為以硬筆為工具,有句讀的橫式書寫。隨之近年來電腦輸入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書寫狀態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提筆忘字已成為一種常態。這種變化對於傳統文化的學習與發揚具有威脅性。書法專業尤其要引起重視。
  • 秦朝大將蒙恬與毛筆由來的傳說
    雖然到了清末明初由於科技的進步,在日常書寫中毛筆逐漸被硬筆所取代,但毛筆書法始終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大量的書法愛好者,仍然孜孜不倦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毛筆為中華文化的發揚光大做出了巨大貢獻,可是這毛筆究竟出自誰手呢?哪位大師研究製造了第一支毛筆呢?我找了很多的歷史文獻、資料發現有很多種說法,大多數人比較認可的一種是,第一支毛筆出自秦朝名將蒙恬之手。
  • 商朝寫字工具之謎,殷墟甲骨文揭開秘密:商朝已經出現毛筆
    毛筆,文房四寶之一,古代中國獨具特色的書寫工具,書寫了中國五千年璀璨文明,因此中國人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了解毛筆起源歷史。根據史書記載,毛筆為秦朝蒙恬所造,但考古殷墟卻發現另有真相。與此同時,甲骨文中也有「典」字,猶如兩隻手捧著一個「冊」字,屬於會意文字。藝術源於生活,文字源於生活。從「冊」與「典」字可以看到,商朝文字載體必然已有竹簡或木簡,但至今未能找到商朝竹簡,有說商朝竹簡已經腐朽,化為一灘黑泥,中國發現最早竹簡是戰國的。但這又引申出另一個問題,商朝人如何在竹簡上寫字?
  • 商朝寫字工具之謎,殷墟甲骨文揭開秘密:商朝已經出現毛筆
    毛筆,文房四寶之一,古代中國獨具特色的書寫工具,書寫了中國五千年璀璨文明,因此中國人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了解毛筆起源歷史。根據史書記載,毛筆為秦朝蒙恬所造,但考古殷墟卻發現另有真相。與此同時,甲骨文中也有「典」字,猶如兩隻手捧著一個「冊」字,屬於會意文字。藝術源於生活,文字源於生活。從「冊」與「典」字可以看到,商朝文字載體必然已有竹簡或木簡,但至今未能找到商朝竹簡,有說商朝竹簡已經腐朽,化為一灘黑泥,中國發現最早竹簡是戰國的。但這又引申出另一個問題,商朝人如何在竹簡上寫字?
  • 硬筆字與毛筆字的書寫要領
    毛筆書法的特點毛筆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產物,是幾千年文化和積澱,由於它是一門藝術,得到了代代相傳,並為之發揚光大。毛筆書法是以軟筆為界定,利用毛筆的特性,在書寫中講究執筆、用筆等技法,有提按、轉折、停頓等主要方法,由於毛筆的特性是軟,所以書寫起來就不同於硬筆的使用方法,它要求書寫者要在書寫過程各除了必要的技法外,還要做到氣息平和,心態端正,不能急躁,這樣寫出來的字就顯得平平正正,其中最難把握的就是要在軟中尋求硬,這就是毛筆書法的最基本的要求。
  • 毛筆,從來都不只是書寫工具這麼簡單!
    近年來,各大高校都會在錄取通知書上下一番苦功夫,比如中國計量大學,每份通知書都嵌入了一個虛擬校園平臺,學生用手機掃一掃,風景就能動起來;還有清華大學,利用雷射雕刻技術,在通知書上打造了一座微型校門;而我最欣賞的通知書是這樣的——4000多份通知書,全都是老教授們親手用毛筆寫的!堅持用毛筆手寫最傳統大學錄取通知書,陝西師範大學已經堅持了13年。
  • 毛筆書法:文房四寶——毛筆篇
    是我們進行書法創作時常用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書寫工具,可以達到更好的書寫效果,為我們的書法創作增色。所以,學習書法,首先要選擇好的書寫工具;其次書法練習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了解工具各自的性能和使用、養護方法,就可以合理的利用工具,延長工具的使用壽命,保養得當,更可以提升工具的價值。
  • 文房四寶——毛筆
    毛筆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毛筆是古代中國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又不斷地總結經驗,存其精華,棄其糟粕,勇於探索,敢於創新。毛筆,又叫文昌筆。傳說文昌帝君轉世73次,每一世都是士大夫,文昌帝君為官清廉,一心為民。
  • 毛筆到底是誰發明的呢?不同朝代的毛筆又有什麼不一樣?
    前言常言道「字如其人」,從古至今中國人對一手好字的追求從來沒有間斷過,中國特有的工具——毛筆,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被古人發明出來的。雖然現在的毛筆已經不再實用,但是作為書畫最重要的文具載體,還是有很多人對毛筆這種書寫工具青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