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店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被才子對出,成為妙對

2020-12-12 國學大觀園

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寫過一首《元日》,其中最後兩句話說「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裡的「新桃」和「舊符」指的就是桃符。桃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對聯,只不過那個時候對聯一說還未流行,古人在桃木上刻字或者畫像,然後懸掛在大門兩側。後來隨著造紙術的普及,人們逐漸用毛筆紙張取代了桃木,桃符也因此改名為對聯了。

對聯發展到今天,其實已經有了千年的歷史,悠悠歲月,對聯文化從一開始單調的對句,到如今已經擁有多種形式,比如諧音聯、重字聯、數字聯、合字聯、拆字聯、諷喻聯等等。對聯應用的領域也十分的廣泛,比如過春節貼的對聯叫春聯,給老人祝壽寫的對聯叫壽聯,各個行業之間寫的對聯叫行業聯等等。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對聯文化的語法和規則,和詩詞很相似。中國的古詩詞講究的是對仗工整,而且平仄要押韻,意境也要深遠,這些在對聯文化中一一得到了印證,可以說對聯就是詩詞的濃縮版。由於其短小精悍,而且隱藏大智慧,包含大學問,千百年一直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

不僅如此,對聯文化流落到民間,布衣走卒也對對聯文化情有獨鍾,老百姓在茶餘飯後,也喜歡以對聯互相插科打諢,彼此歡歌笑語,其樂融融,可以說對聯文化作為一種高級的文字遊戲,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的境界。

歷代文人墨客吟唱出很多千古絕對,宋代的蘇軾就很喜歡對對聯。有一日蘇軾邀請黃庭堅到家中作客,黃庭堅來到門外,蘇軾趕忙出去迎接,兩人就在門前的柳樹下攀談了起來。正在窗前捉蝨子的蘇小妹看到此情此前,當即就說了一個上聯:阿兄門外邀雙月。

上聯中的「雙月」不就是一個「朋」字嘛,這副對聯看似簡單,卻暗藏玄機,如果不明所以稀裡糊塗對出下聯,就顯得沒有真才實學。蘇軾聽到了蘇小妹的上聯,手捻鬍鬚想了一陣,隨即對出下聯:小妹窗前捉半風。

這副對聯很妙,風的繁體字是「風」,而「半風」不就是「蝨子」嘛,此聯一出,惹得蘇軾、黃庭堅、蘇小妹三人哈哈大笑,這副對聯也被後人傳為一段美談,堪稱對聯中的經典趣事。

無獨有偶,古代很多做生意的,也都有在自己店鋪門前寫對聯的習慣,這樣做主要就是顯得雅致,而且容易招攬客人。

有這樣一家店鋪生意不是很好,具體是做什麼買賣的呢,就是一家棺材鋪。畢竟人們談及死亡,都是面有懼色,而且都會刻意岔開話題,不願意多多提起。畢竟人死後一了百了,什麼榮華富貴、生活的樂趣都蕩然無存了。

但是生死本是人生大事,誰也躲不開,這家棺材店的老闆也想寫一副對聯貼在店門前,但由於行業的特殊性,肯定不能寫一些歡迎光臨的對聯。這位棺材店老闆想了很久想出一副上聯,於是他大筆一揮,上聯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

這副對聯寫完後,棺材店老闆就陷入了沉思,不知道下聯應該如何應對,恰巧這個時候路過一位才子,看店門前的老闆面有難色,就問其緣由,隨後他哈哈一笑說「你這副對聯一般人還真對不出來,今日碰見我了,就給你對一個下聯吧」,隨即那位秀才當即潑墨揮毫,下聯對的是:「先到後到先後全到」。

上聯的「早來」對下聯的「先到」,上聯的「晚來」對下聯的「後到」,而且詞性也很搭配,平仄協調對仗工整,又意境高遠,寫盡了生死的玄妙,真是一副絕佳的好聯!

棺材店老闆千恩萬謝,將對聯貼在門外,很多人路過都被這副妙對吸引,紛紛暗中就記下了這家棺材店。以後有的人家辦白事,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家棺材店,這全是這副對聯的功效啊!

中國的對聯文化博大精深,學好對聯文化,可以讓我們更加的有內涵,也會更加的有智慧。但是學習對聯,需要選擇一本好書,這裡給大家推薦的是《中華對聯大全》。

這套書有幾個特點,首先從外觀上來說,包裝上檔次,而且是傳統手工線裝訂,製作工藝精良,典雅大方,古樸純美。裡面的字跡清晰,而且專色印刷,並有精美的配圖,不論是成年人閱讀還是小孩子閱讀,都沒有絲毫的壓力。

更主要的是,學習對聯文化,需要掌握對聯背後的故事,這樣一邊了解歷史知識,一邊學習對聯記憶才最深刻。本套書收集了歷史上大大小小的對聯趣事,我們一邊品讀古色古香的書籍,一邊和歷史的文人墨客斟酒對話,是何等的愜意。

俗世紛紛擾擾,我們總是被各種各樣的事情纏身,惹得一身疲憊。但是當我們手捧一卷書籍,沏上一壺好茶,不論是在陽光微醺的午後,還是在清輝滿地的窗前,總是能感悟到《中華對聯大全》帶給我們的國學之美,學習對聯文化的基礎知識,便是一種內在的修行。

給自己的文化和智慧投資,便是人生做得最正確的事情,如此好書,你值得擁有!

文 | 國學大觀園

相關焦點

  • 絕世妙對,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令人心酸
    國畫、戲曲、詩歌都是讓人引以為傲,在這些傳統文化中,就不得不提對聯文化。對聯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深受大眾的喜歡。古往今來,湧現出不少經典的對聯,其中不少對聯還非常有趣。接下來我們就看看這些對聯唐玄宗李隆基,一代明君,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局面。後期的唐玄宗獨寵楊貴妃,差點誤國,唐玄宗和楊貴妃不僅善於音律,對對聯也是很有研究,兩人閒暇之時,就愛對對聯。
  • 「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上聯出自火葬場,有人給出下聯更絕
    「早來晚來早晚都來」,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其實這就是一副對聯的上聯,意思特別好理解,大概意思就是遲早都得來,本來大家也覺得聽起來也還好,但是聽到它的出處之後,你可能就不那麼淡定了。因為這是從火葬場傳出來的對聯,在對比早來晚來都得來,你的想法是不是完全不同了,上聯更深層次的意思就是,不管你生前身份有多麼高貴,或者你多窮苦,你都得來火葬場,最終只剩下這些骨灰。
  • 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太經典了,徹底服了
    對聯從古至今就是一個溝通的一個方法,例如現在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貼對聯,相信你們也聽了不少對聯看了不少奇奇怪怪的對聯,但是今天的這個對聯卻是在火葬場大門上寫的一副對聯,上聯就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太經典了,徹底服了。
  • 火葬場大門上一副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讓人哭笑不得
    喜歡研究對聯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這個對聯啊,最開始是桃木板,基本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都把它掛在門口上,祈求來年平安順利,後來就慢慢變成了對聯,成為了一種表現形式,在大明大清時期最鼎盛,古往今來有關對聯的故事有非常多。
  • 火葬場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經典,道破人生真諦
    有一個火葬場上聯書「早來晚來都得來」,下聯更是堪稱經典,一語道破了人生真諦。舉一個很顯而易見的例子:在現代社會中,已經很少有人會寫詩詞或者是古文,但一旦遇到對聯,我們總會下意識的去對出下聯。並且,對於對聯的韻律以及格式,我們所沿用的也依舊與古時相同。
  • 火葬場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一出,眾人啞口無言
    在中國古代,出現過無數的奇思妙想的對子,也發生過許多與之相關的故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盤點盤點。於是,他慢慢盤算如何回應蘇軾的上聯。當他看見山坡有隻毛驢在吃草的時候,便脫口而出:「東坡吃草」。這一下聯對的是絕妙,即使是大文豪蘇軾也只能嘆服了。
  • 火葬場貼出經典絕對,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網友的橫批絕了
    對聯的歷史悠久,發展至今,萬變不離其宗,都要求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這是最基本的;都要求平仄相合、詞性相關、內容相關等,對對聯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如今在網絡上依然可以看到不少精彩對聯的出現,而火葬場也有對聯,有一對聯特別有深意,貼出的上聯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堪稱經典,讓人忍不住豎起大拇指
  • 火葬場門口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道出了人生真諦!
    經過幾年的學習之後,黃燕儼然已經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才女。古代女子結婚都是比較早的,黃燕已經到了十五六歲,按照當時的規定來說,已經到了結婚的年紀了。但是黃燕不想嫁給那些有錢人,她想嫁給一個有才華的男人,於是她就想出一個對聯招親的辦法。她出了一個上聯: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月皎潔。
  • 火葬場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讓人很不爽
    有個火葬場就出了一對對聯,上聯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原本挺應景,但是下聯卻讓人感覺到很不爽。但是讓人驚訝的,就是這麼一個讓人避之不及的地方,居然貼出了一副對聯,實在是讓人意想不到。這幅對聯的上半句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這句話在別的地方的話,可能還會有點意思,但是到了火葬場,雖然是很應景,卻有點讓人感覺到膈應。裡面所說的「早來晚來早晚得來」,是說自己早晚都要死,還是嫌棄自己死得不夠快呢?
  • 火葬場門前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 看完下聯真的服了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各個載體的文學都蓬勃發展,獨佔一席,歷史上更是湧現出了無數著名的才子,借詩詞歌賦寄情山水,抒寫人生,像北宋的蘇東坡,明朝的解縉,清朝的紀曉嵐,這些歷史名人,無不對詩詞歌賦有著深厚的情感。
  • 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更是有趣!網友:太有才了
    縱觀歷史發展,每個國家都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而中國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本身就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存在,其流傳下來的東西更是讓人驕傲。比如我們現在隨口說的俗語,通俗易懂還非常的有道理,這些都是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再者說對聯,是我們過年必備的物品。
  • 火葬場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該如何寫?網友的評論亮了
    大家對於對聯的印象應該都是逢年過節的喜慶日子,人們自己寫或者購買喜慶的句子,貼在門上。對聯無論什麼時候提及,人們首先想到的永遠都是一團火熱喜慶的紅色。而火葬場就曾經以上聯對外徵集過下聯。它的上聯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不少人都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下聯。
  • 火葬場門前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是什麼?嚇人又實在!
    火葬場門前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是什麼?嚇人又實在!每到過新年的時候,我們都會在自家門前貼上春聯,以祈求好運,帶來平安。所以,我們會貼上帶有願望祈禱的對聯,但是並非所有的地方,所有的人都會貼上這種祈禱性的對聯。
  • 火葬場出一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讀完下聯讓人很不舒服
    直到漢朝的時候,土葬才成為主流。有一火葬場,他們貼出一對聯,上聯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人們看見這家火葬場的下聯的時候,感覺會很不舒服。雖然掛上對聯是火葬場的自由,但人們對於火葬場本來就不喜歡了,為什麼還要貼上這麼一副對聯呢?
  • 火葬場貼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讓人很不自在
    此外各種公共場所也會出現對聯的身影,比如學校的「園內桃李年年秀,校中紅花朵朵香」;醫院的「壽世壽人杏林春滿,為醫為藥桔井泉香」等等,都能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彰顯自身的職能。一副優秀的對聯能夠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某些場所的對聯,讓人細細品來只覺得渾身不自在。比如火葬場的對聯,其中上聯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後家屬紛紛表示:很不自在!
  • 火葬場貼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讓人很不自在
    此外各種公共場所也會出現對聯的身影,比如學校的「園內桃李年年秀,校中紅花朵朵香」;醫院的「壽世壽人杏林春滿,為醫為藥桔井泉香」等等,都能在弘揚傳統文化的同時彰顯自身的職能。一副優秀的對聯能夠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但某些場所的對聯,讓人細細品來只覺得渾身不自在。比如火葬場的對聯,其中上聯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看完下聯後家屬紛紛表示:很不自在!
  • 「火葬場」門口一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看了更是滲人
    對聯首先要求對仗工整,意思就是上聯的詞要與下聯的詞相對應,詞性也要相同,上聯和下聯還不能重字。 其次,還得意境相合,意思就是下聯表達的意境要與上聯有相通之意,如果能壓上聯一頭的話,那就更好了。 所以說,寫一幅好的上聯,並不是那麼容易。
  • 火葬場上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該如何寫?網友的評論亮了
    大家對於對聯的印象應該都是逢年過節的喜慶日子,人們自己寫或者購買喜慶的句子,貼在門上。對聯無論什麼時候提及,人們首先想到的永遠都是一團火熱喜慶的紅色。而火葬場就曾經以上聯對外徵集過下聯。它的上聯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不少人都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下聯。不過這些下聯反倒是衝淡了許多的悲傷,一起來看一下吧。
  • 火葬場掛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則讓人不太舒服
    一般來說,上聯要貼在右,而下聯便貼在左,這與古人寫字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當然,什麼場合什麼環境都有對應的對聯。火葬場掛的一對聯,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有」,大家猜猜下聯是什麼。一、遲早都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古到今中國孕育出了不少的文化。文化的力量,能使人在這國度富有精神的生存。關於對聯,相信大家並不陌生。
  • 火葬場出上聯「早來晚來早晚得來」,下聯雖有道理,卻讓人不舒服
    :「早來晚來早晚得來」。對對子經過不斷發展和優化之後,已經成為了一種有趣的娛樂方式了,重在參與。很顯然,火葬場這是調皮了,用簡單的幾個字就把人這一生總結完畢了,而且還凸顯出了自己的重要性。與彩票店門口「早中晚中早晚會中」是一個道理,只不過彩票店帶來的是美好的希望,而火葬場給人的感覺是一種恐怖的絕望,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親眼面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