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湖南長沙,無論是因詩「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而出圈的橘子洲頭,還是嶽麓山的紅葉亭,後因詩「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而改名為愛晚亭,都令遊客心之沉醉。但小編認為最值得推薦的就是湖南省博物館了,尤其是喜歡歷史的朋友,特別是馬王堆漢墓陳列展,這算是湖南長沙歷史最悠久的網紅旅遊打卡點了。
湖南省博物館在2017年以新面貌迎接觀眾的,現有館藏文物大概18萬件左右,在原有的館藏文物的基礎上,新館深入挖掘湖湘文化,精心打造數個展館來展示湖湘文化的歷史進程以及湖湘文化遺留下來的文物瑰寶。長沙馬王堆漢墓作為20世紀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是西漢時期軑侯利蒼一家人的墓葬,在1972年被人發現,歷經3年的考古發掘,出土了3000多件寶貴的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古代溼屍-辛追夫人。漢墓陳列展的展廳面積一共5243.8平方米,通過敘述的手法描繪了西漢長沙國軑侯利蒼一家的生活場景以及「事死如事生」的漢代葬禮制度。陳列展以四個單元展現墓葬的出土情況,分別置身於三個樓層,大概需要1-2小時參觀時間。敲黑板,以下是馬王堆漢墓展覽的參觀必去點。
參觀點1:光豔如新的地下寶藏。在生活與藝術的展廳,我們可以領略到西漢時期侯級別的家庭的生活畫卷。在西漢時期,漆器可是比青銅器還要珍貴的用具,色彩鮮紅的漆器靜靜地展現在旅客面前,仿佛一號墓主人辛追夫人剛剛使用過一般。說個題外話,馬王堆漢墓在挖掘的過程中曾發現一個裡面裝著新鮮藕片的漆器盒,這可是2000年前的藕片啊,考古人員迅速拍了一張黑白照之後,漆器盒裡的藕片很快氧化成一鍋湯。唯一的一張照片被保存下來,大家可以去展廳找找這張照片。
參觀點2:失而復得的素紗襌衣和 「非衣」帛畫。馬王堆一號墓出土的文物中,除了一具保存完好的溼屍是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外,就屬辛追墓的素紗襌衣和「非衣」帛畫最為出名了。素紗襌衣僅重49克,古人描述這件絲織品,「薄如蟬翼,輕若雲霧」,重點是考古人員無論怎麼用現代科技都沒辦法複製這件同等重量的絲織品,可見當時西漢紡織業技術高超水準。「非衣」帛畫的完整性令人驚嘆,它系統地展現了當時的人對於天堂的幻想和對於永生的追求。另外博物館內第三層是一個仿照馬王堆漢墓墓坑的全息投影,投影的內容就是根據「非衣」帛畫的內容來展示。
參觀點3:辛追夫人。馬王堆漢墓最讓人驚呆的就是一具保存完整的溼屍-辛追夫人的遺體,她經過防腐處理之後靜靜地躺在博物館為其量身定做的玻璃棺內,供遊人參觀,玻璃棺距離展廳地面8米,還原了當時出土的周邊環境,恆溫恆溼。請注意這裡不允許拍照哦,要好好保護辛追夫人。
每一年湖南省博物館都會接待無數慕名而來的遊客們,他們都會被世界十大古墓發現之一-馬王堆漢墓而驚呆不已。讀完這篇文章如果對馬王堆漢墓感興趣的話,可以開始計劃長沙之旅了,湖南長沙歷史最悠久的網紅打卡地可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