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瞳》評分撲街,其實並不存在背不背鍋這樣的說法,更為準確地說應該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撲街這一結果。由於演員的特性,觀眾對於劇作的不滿意會一起歸咎於演員身上,將演員的不足放大。而《黃金瞳》評分撲街,儘管不是張藝興一人之責,但確實張藝興的演技也對《黃金瞳》的評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黃金瞳》的評分低,在我看來更多地在於以下幾個原因:1.近些年來類似於冒險盜墓鑑寶類的電視劇、網劇層出不窮,觀眾對於這類題材的劇作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自然而然,對於《黃金瞳》沒有較高的期待。2.較於同類題材中的優良劇作相比,《黃金瞳》在故事的講述也稍遜一籌,且珠玉在前,如果比不上珠玉,那麼就可能光芒只能被掩蓋。就例如,跟之前較火的《古董局中局》和《怒晴湘西》的對比之下,觀眾對於《黃金瞳》的好感度就只能再一次下降。3.在乎流量,忽略故事本身。由於張藝興自帶的龐大流量,致使整個劇本本身圍繞張藝興開展,用大量鏡頭烘託張藝興,卻沒有認真講述故事。且整個故事本身還存在邏輯問題,讓觀眾只看人,不看故事。這樣關注流量、忽視故事的結果只能是,粉絲開心,觀眾鬧心,黑粉攻擊張藝興。張藝興在《黃金瞳》的表現,在我看來,可能張藝興是很認真地對待劇作的,也在努力地提升自己的演技,但是由於整個團隊更多地在乎流量,致使我在《黃金瞳》中看到的是張藝興,而不是莊睿,讓人覺得是張藝興開始冒險,不是莊睿進行冒險。當然張藝興是一名偶像出身的演員,在演技上應該給予一定的時間去成長,但希望下一次見到張藝興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角色,是人物。就創作團隊而言,更多地希望能夠摒棄掉流量為王的觀念,從故事、作品出發,創作真的好作品,實行內容為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