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柏倒垂如線蔓,簷頭不見有枝柯。影堂香火長相續,應得人來禮拜多。」
這是唐朝詩人張籍在雲遊寺廟時,描繪了唐朝佛教鼎盛時期,廟堂門庭若市的景象,當時各地的廟堂古剎香火不斷,朝拜人流熙熙攘攘,佛教受到朝廷推崇,民間膜拜。
燒香拜佛不是迷信,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供養形式有其依據的。香火是檀香製作,能淨化身心,給人安寧的氛圍。拜佛是對佛的敬仰,放低自己,對信仰的敬畏。
如今,生活節奏加快,世人不再跋山涉水、不遠萬裡去寺廟朝拜,燒香禮佛。有很多在家居士,雖身處鬧市,也喜禮佛,會在家中燒香供佛,以表自己對佛的敬意崇尚。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燒香拜佛是有章法的,也是其不可以觸碰的禁忌,稍不注意,原本對佛的敬意,就可能變成褻瀆。到底有哪些禁忌呢?
01燒香拜佛時必須「身淨」
眾所周知,燒香拜佛形式簡單,但也非常莊嚴神聖,是表達供養者對佛的恭敬之心。所以在燒香拜佛的時候,當事人一定要穿戴整潔,不能衣冠不整,以表對佛祖的尊重。
一般來講,去寺廟或在家,燒香拜佛的頭天晚上就要淨身,要洗淨自身的汙穢,身體乾淨整潔,著裝樸素,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將身體洗乾淨後禮拜,表達禮佛者對佛祖的尊重,洗淨鉛華是對佛祖的虔誠。如果條件不允許,洗淨雙手,身體、衣服整理妥當也是可以的。
02供香禮拜時有特定的形體要求
燒香禮佛時,形體動作要規範。很多人習慣把香火舉在胸前,緩緩作揖,外行人不知道,對佛學文化研究過的人都知道,這個姿勢不對。
正確的供香應該是左手持香,右手為輔,雙手食指中指要夾著香的後半部,兩大拇指抵住香腳之尾端,用這種方式舉香,才能更加平穩。
禮拜時,站應當雙手合十,手心處呈空心狀,跪拜時,雙膝跪地,雙手舉過頭頂,再攤開雙掌,掌心向上,然後躬身,頭向下磕。
03香的數量
市面上供香的品種很多,有粗有細,有長有短,佛法中沒有規定供香的形狀,但是數量上卻是有學問的。
通常燒香有三種講究。如最常見的三根一燒,意為自己祈福。另一種是六炷一燒,意在為兩輩人祈福,還有九柱一燒,則是為三代人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