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評價 一人一方

2020-12-21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現實教育情境中,我們發現許多教師對幼兒做出的評語常常是大同小異、千篇一律,如「你真聰明!」「你很能幹!」「你又進步了。」「畫得不錯!」等類似泛化、空洞的評價。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更沒有一模一樣的幼兒。教師對幼兒科學適宜的評價不僅能幫助幼兒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保持樂觀情緒,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也有助於幼兒區別好與壞、允許和禁止的界限,幫助幼兒改正錯誤的行為、認知和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體現一個個鮮活而富有個性的幼兒,使評價從「千人一面」變成「個性飛揚」,更具教育性和藝術性,這是每位幼兒教師都必須認真反思和研究的重要課題。

    導致評語「千人一面」的原因何在

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和有效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評價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小到生活中點點滴滴的肯定和引導,大到學期末幼兒發展的綜合測評。評價的形式也是多元的,包括口頭語言、文字、眼神、肢體動作等。

在諸多評價方式中,語言是最常見、最直接也是運用得最頻繁的,因此評語也就成為教師教育評價能力和水平的最直觀的體現。

優秀的教師評語應該是「量身訂製」的畫像,能生動地描繪出幼兒不同的個性特點。對諸多幼兒教師的評語進行反思,不難發現「千人一面」的評語存在一些共性的問題:一是缺少針對性。許多評語描述過於泛化,如表揚幼兒「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交往能力明顯提高」等等,但又沒有具體說明表現在何處,因而很難讓幼兒和家長產生共鳴;二是忽視差異性。教師對幼兒的評價過於強調共性,而缺少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和個性特徵,喜歡簡單地用「聰明能幹」「進步很大」等詞語來評價幼兒。

事實上,導致教師評價「千人一面」的深層次原因值得我們深思:

    教師未重視評價的「發展功能」。之所以許多教師的評語會「千人一面」,是因為教師只是將其作為回應幼兒或總結工作時的一種應付,並未深入地思考所說或撰寫的評語對幼兒發展的指導和促進作用。這種形式化的評語「真好」「太棒」,沒有具體的教育意義,長時間使用之後幼兒也會對此麻木,而不再有歡欣的成功體驗。

受認知水平的限制,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相對較弱,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成人的評價。基於幼兒教師具有權威性的特殊地位和身份,幼兒對教師的評語非常重視和信服,並會努力按教師的引導去行動。科學適宜的評語既能激勵幼兒,也能指出幼兒努力的方向。反之,不科學和不公平的評語則會傷害幼兒弱小的心靈,造成其內心的陰影。因此,教師應對自己的評語,尤其是日常生活中隨機形成的評語,持謹慎的態度,徹底改變形式化的應付心態,高度重視其「發展功能」,對幼兒實施有效地激勵和幫扶。

    教師眼中沒有真實的「兒童」。教師的評語要「個性飛揚」,這其實考驗的是教師對每一個幼兒的了解程度。之所以許多教師不懂得觀察幼兒,不了解幼兒的個體差異,其實都是因為眼中沒有真實的「兒童」,其根本的原因是教師並未建立科學的兒童觀。

現代兒童觀強調每位兒童都是一個獨立的、完整的生命個體,是差異化的存在和動態化的發展。當教師只關注自己內心的共性目標和共同要求時,教師就會以自己內心中抽象的兒童來要求每位幼兒,必然會過濾甚至無視幼兒的個性化表現。而當教師認同幼兒是差異化的存在和動態化的發展時,就會很容易地發現每個幼兒都是極具特點的,是多元智能的存在,需要因材施教地助其發展。義大利瑞吉歐教育的倡導者馬拉古奇在《其實有一百》中指出:「孩子是由一百組成的,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雙手,一百個念頭,一百種思考方式、遊戲方式及說話方式;還有一百種聆聽的方式,驚訝和愛慕的方式;一百種歡樂,去歌唱去理解。一百個世界去探索去發現。一百個世界,去發明。一百個世界,去夢想。」只有教師眼裡有真實兒童的「一百」,心中有「一百」位兒童,教師筆下才能勾畫出「個性飛揚」的兒童。

    「個性飛揚」的評語怎樣出爐

    「誰吃飯時吃得最乾淨?又是誰最愛當值日生熱心為小夥伴服務?當然就是你嘍,聰明可愛的豆豆!懂事能幹的你,生活上幾乎不用老師操心;你是班上的小巧手,畫出來的畫總是那麼有創意;你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小嘴巴,經常把老師惹得哈哈大笑;你還樂於參加各種活動,學會了拍球、跳繩等很多本領。老師喜歡看你甜甜的微笑,聽你柔柔的話語。老師跟你商量件事,以後回答問題的聲音高一點行嗎?讓大家都聽到你好聽的聲音!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

看了上述這則幼兒評語,我們不禁欽佩這位幼兒教師用寥寥數語活靈活現地刻畫出了一個天真活潑又富有個性特點的幼兒。我們不僅能感受到教師對孩子的濃濃愛意,更體會到了教師對孩子「揚長補短」的殷切希望。從這則精彩的幼兒評語中,我們可以找到教師評價幼兒的三條重要策略:

    第一,讓觀察立體化。日常生活中,教師要善於觀察和解讀幼兒的行為,並及時通過觀察記錄、成長檔案、童言趣事等方式記錄幼兒的相關信息。教師還要善於通過與家長、其他教師和保育員的交流豐富對幼兒的整體印象。收集的信息越全面,評語就越能全面地反映孩子的特點,評價也會更加全面、客觀和立體。

    第二,讓描述個性化。教師要篩選出有代表性的事例和特定的情境,使評語表述具體化、個性化。在篩選事例時可以用歸類類比的方式。如都是喜歡參加運動,佳佳是運球小能手;點點跑步最快;麗麗第一個學會跳繩。都是喜歡回答問題,青青求知慾強,總是積極舉手;貝貝性子急,喜歡搶話和打斷別人……有了這樣的細節描述,幼兒個性特點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三,讓語言生動化。教師評價的語言要充滿情感、具有激勵性,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真情實感,從而產生鼓舞人心的力量。教師可以嘗試根據不同幼兒的個性特點運用不同風格的語言,或幽默風趣、或關懷慈愛、或俏皮活潑,讓幼兒在喜歡的氛圍中喚起情感的共鳴。如「老師跟你商量件事,以後回答問題的聲音高一點行嗎?讓大家都聽到你好聽的聲音!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商量的口吻、鼓勵的語氣,使幼兒在情感上容易接受並且產生「這樣做大家都能聽到我好聽的聲音」的積極動機。

(第二作者系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教科研中心教研室教研員,省特級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7年02月26日第2版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區角活動的評價
    不同結構化程度的教育活動都應將「幼兒有意義的學習」和「教師有意義的教學」作為評價與反思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基本著眼點。相對而言,幼兒園區角活動這類低結構教育活動評價會更多關注教育活動中幼兒「有意義的學習」。
  • 有效評價幼兒促進新教師成長
    因此,新教師應克服認知偏向,經常反思了解和評價幼兒的方式,避免武斷地判定和記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對幼兒的發展評價要「在日常生活與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採用自然的方法進行」。這就對教師觀察和了解幼兒的過程提出了客觀化的要求。
  • 淺談:大班幼兒美術創作評價的研究
    作品評價是一項極為細緻的工作,前期準備也十分複雜,大部分教師會在作品評價前對幼兒的繪畫水平以及繪畫風格進行充分的了解,並給予幼兒的繪畫作品肯定性的評語,對於幼兒作品中出現的問題做出正確的指導評價,通過評價反饋幼兒的學習情況,分析後制定出相應的激發幼兒美術學習熱情的措施。
  • 轉變評價語言激活幼兒成長動力
    正處於自我概念建立初級階段的幼兒,尚缺乏自我評價能力,對父母和教師的評價反饋依賴性較強。從某種程度上說,重要他人——父母和教師的評價對幼兒自我和個性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幼兒園自主性美術活動中,教師應如何發揮評價的積極意義,促進活動順利開展和幼兒身心發展?大班的這次自主性美術活動「我想養只大恐龍」,將會帶領我們進一步思考問題的答案。
  • 大數據精描幼兒畫像為評價賦能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求,要完善幼兒園評價,重點評價幼兒園科學保教等情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關於教育評價的指導要點上指出:「幼兒的行為表現和發展變化具有重要的評價意義,教師應視之為重要的評價信息和改進工作的依據。」這是一個很鮮明的導向,即關注幼兒的行為、行動並為評價所用,強化評價結果運用以實現精準保育。
  • 教師資格統考《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大綱
    6.幼兒園教育評價的基礎知識和能力。了解教育評價的基礎知識,能夠運用評價知識對教育活動進行反思,改進保育教育工作。二、考試內容模塊與要求考試內容主要涵蓋學前兒童發展、學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導、環境創設、遊戲活動的指導、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教育評價等七個模塊。能力要求分為了解、理解、熟悉、掌握、運用五個層次。
  • 筆記|《發心》C6幼兒的心理發展(3~6、7歲)之一、幼兒的遊戲
    C6幼兒的心理發展(3~6、7歲)一、幼兒的遊戲(一)早期的遊戲理論1.霍爾的復演說:遊戲是遠古時代祖先的生活特徵在兒童身上的重演。3.學習理論(桑代克) 認為遊戲也是一種學習行為,遵循效果率和練習率,受社會文化和教育要求的影響,各種文化和亞文化對不同行為的評價,其中的差別將反映在不同社會背景的兒童的遊戲中。遊戲理論的啟示:中國心理學家認為,遊戲是適合幼兒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也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一種最好的活動形式。
  • 讓幼兒懂規矩,先要懂幼兒的「規矩」
    構建規則的多元評價機制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不是單一維度的數值反映,而是多維度、綜合能力的體現。因此對幼兒規則意識評價應該是多方面的。皮亞傑說過,兒童是主動活動的,而且這個主動活動也是幼兒和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 幼兒教師應如何做到尊重幼兒
    現代幼兒教育觀要求幼兒教師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充分照顧幼兒的個體差異,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發揮潛能的機會。在幼兒結構化面試中,考官會通過考查幼兒教師對一些案例的具體處理方法,來側面地了解幼兒教師是如何尊重幼兒,如何照顧幼兒的個體差異的。下面將為廣大考生進行總結整理,以提高考生應對此類問題的能力。第一,讓幼兒感受到師幼地位的平等一是言語的平等。
  • 擁有自信是健康幼兒的基礎——淺談幼兒自信心的培養
    能力強的幼兒往往比較自信,在教師和同伴面前敢說敢唱,相比之下,能力弱的幼兒就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因此,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務必與培養幼兒的多種能力、多種興趣結合起來,使幼兒的自信心建立實實在在的基礎上。如果說自信心與能力是密切相關的,那麼,知識是獲得能力的源泉之一,在幼兒一日活動中,教師應啟發幼兒多想多問,鼓勵幼兒能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大膽表現,逐步增強自信心。
  • 用「對話」促發幼兒多元表徵
    管理者、教師、幼兒、家長在互動交流中去生成和構建評價標準,也在不斷的溝通中去改進評價指標,從而去完善課程實施效果,讓課程中的每類成員都具有話語權。二是「多元」。評價主體多元,管理者、一線教師、幼兒、家長都參與到評價中來。評價方式多元,既有關注幼兒活動過程的學習故事,也有關注教師活動過程的主題審議、課程日記等。
  • 讓幼兒在臉譜中感受美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讓幼兒在臉譜中感受美 分頁標題#e#   三、塗色表現運用,營造臉譜美感。
  • 如何在繪畫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自信心較弱的幼兒多在繪畫中表現出膽小、謹慎,畫面空洞,線條呆板生硬,缺乏生動性。對這些自信心較弱的幼兒,老師和家長切不能因此而批評嘲諷,否則幼兒會變得越發膽小,更加不敢動筆,久而久之會逐漸喪失學畫的興趣。在幼兒遇到困難和出現錯誤時,老師和家長應幫助他們找出問題的所在,鼓勵他們多注意觀察描繪對象的典型特徵,爭取能有所提高。當幼兒有所進步時,應及時加以表揚,或者向其它幼兒展示以提高其自信心。
  • 大班體育教案:幼兒體育教案設計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體育教案:幼兒體育教案設計   目標:   1 練習原地向上縱跳拋物。
  • 古顏中藥面膜:一人一方,讓肌膚迸發自愈新生力
    「古顏中藥面膜」最大的特色,便是一人一方,量身定製護膚。一人一方,精準護膚很多第一次接觸「古顏中藥面膜」的人會問:你們這款面膜的配方是什麼?主要成分是什麼?但抱歉,沒有!這就是一人一方,給肌膚真正所需。
  • 2021寧夏教師資格證筆試科目二幼兒
    A.幼兒自選的活動B.幼兒自主性的活動   C.小組和個體的活動D.集體的活動   3.根據評價的參照體系,將全班幼兒入園初期的口語表達水平與學期末口語表達水平進行比較,判斷幼兒的進步程度和教學效果,這屬於( )。
  • 中班幼兒玩具及自然物拼擺活動初探
    例如,幼兒在吃完橘子後,用橘子皮當自然物開始讓幼兒進行拼擺活動,幼兒興趣高,用它拼擺出許多圖案和造型(小人、花朵、太陽、奧特曼、小雞等)共計種類13種,持續時間14分鐘,合作完成有3種,單獨完成有10種。通過活動提升了幼兒想像力和創造力,又可使幼兒得到最大的心理滿足。拼擺過程中老師尊重幼兒的獨創性,鼓勵多樣性,使幼兒具有去創造的勇氣和信心,並允許他們進行創造嘗試。
  • 家長對孩子自我評價的影響,家長應正確認識、評價孩子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規定:「幼兒園應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的言談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比教師的評價影響更大。
  • 自主遊戲怎樣讓幼兒充分自主
    這個過程由小管理員負責提供指導和服務工作,在自然、自覺、自由的狀態下,幼兒參與遊戲,進行操作實踐,教師則在旁邊觀察記錄,並收集整理相應的圖片資料,用於遊戲後的評價和反思。隨著遊戲開展,遊戲規則也在不斷調整,以求更加規範、科學,更有利於幼兒自身發展。
  • 觀察學習提高幼兒誠實行為
    先前的實驗者偽裝打電話兩分鐘後,隨同觀察者幼兒返回有榜樣幼兒和另一名實驗者的房間,並問榜樣幼兒是否在他離開的時候偷看了玩具。不同的是,在榜樣組,觀察者幼兒看到榜樣幼兒承認錯誤,但實驗者不給予反饋;在榜樣獲益組,幼兒觀察到榜樣幼兒承認錯誤並得到實驗者的誇獎和物質獎勵。值得注意的是,觀察者幼兒不知道榜樣的偷窺被另一個實驗者看到,所以他們認為榜樣的誠實行為是自發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