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期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這裡的「底線思維」就是要做好「六穩」工作和落實「六保」任務。而就業則是「六穩」和「六保」的重中之重,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成為了我們推動各項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農民工就業又是就業中的難點和重點。通過前期的艱苦努力,一些地方開啟「春風行動」和「點對點」服務,讓大批農民工實現了返崗就業。
不過,在強化外出務工就業的同時,推動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也是破解當前就業困局的關鍵。如何才能讓更多的農民工實現返鄉創業,要在盤活資源、用活政策、激活動力上下功夫。
盤活資源。農民工返鄉創業不只是單憑一腔熱情,要有一定的資金和技術保障,更要注重盤活地方產業資源。換句話說,返鄉創業要結合地方產業發展實際,尤其是要結合地方資源實際,要突出本地最富集的資源優勢,這樣才能讓創業有紮實根基,有後續動力。地方政府在宣傳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時要注重產業引導,要突出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銜接,要注重優勢資源的彰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是要做好資源大文章,要以資源為基礎、市場為導向,把返鄉入鄉創業中產業與地方資源精準對接起來,做到一個產業帶動一方資源,才能真正讓鄉村充滿生機活力。
用活政策。客觀而言,一些地方為了吸引優秀的農民工返鄉創業,也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拿出了許多真金白銀,但為啥收效不大,關鍵就在於政策缺乏連續性,缺乏靈活性與統籌性。從國家層面而言,此前,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返鄉入鄉創業工作的意見》,推動返鄉入鄉創業,以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地方也相繼出臺了各種惠民政策,但這些政策要麼是見子打子,看起來很好,對農民工缺乏吸引力。或者是用處不大,因為這些政策沒有真正觸及到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的核心問題。用活政策就是要在制定政策之前認真聽取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意見建議,要把返鄉創業就業政策與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該給的政策給夠給足給到位,既要讓返鄉農民工回得來、穩得住,更要有成就、有效益。政策接地氣,自然就會有吸引力。
激活動力。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推動返鄉創業關鍵要激發多元動力。首先要激發農民工的動力,要讓更多優秀農民工返鄉創業,不僅僅要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幫助,更要讓他們感受到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從基層幹部隊伍建設上引導吸納他們,增強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次要通過農村全面深化改革,不斷為農業農村現代化釋放新活力、注入新動能,尤其是要推動農村土地改革來激活鄉村動力。同時也要激發創新動力,要利用電商平臺向鄉村的延伸,新產業新業態的興起,新基建的加快實施等,在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中注重創新要素,通過創新來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不斷激發出鄉村的內生動力,讓更多的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