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東北基層牧者談:如何看待基督徒領受洗禮的問題

2020-12-13 基督教資訊平臺

經文:羅馬書六章三節到六節「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神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

受洗的方式:基督徒在接受洗禮的方面一直都是很有爭議的話題,首先就對受洗的種類就有多種看法和認識,有人支持受浸,有人支持點水禮,等等。這是一個爭議非常大的這話題,雖然有如此之多的方式被基督徒採用,而且每個派別都各自支持自己的觀點。但是回歸到聖經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主耶穌在受洗禮的時候,他的方式是受浸式的,在約旦河裡,施洗約翰為他施洗。在馬太福音三章十六節「耶穌受了洗,隨既從水裡上來。天忽然為他開他就看見神的靈仿佛鴿子降下,落在他身上。

還有就是使徒行傳八章三十八節,衣索比亞太監的受洗,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裡去,腓利就給他施洗。

因為羅馬書的真理告訴我們,受洗是歸入他的死和他一同埋葬,所以既然是埋葬,就應該是整個人就浸到水裡。領受與耶穌 同埋葬的真理。

至於,後來有的人選擇點水或灑水,是多數因為想為了省事吧,象徵性的作一作這個聖工就算了,這都是對真理的不持守,在聖禮上偷工減料,不合神心意。

受洗的意義:受洗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只有對真理非常的認識,才能在心中決定他的價值。就比如說,有人非常看重受洗的覺得這是很神聖的洗禮,這個洗禮是在表明與基督聯合與基督有份,那他就會特別重視,一定要按聖經真理去作受浸絕對不能有褻慢之處。

曾經看過一個見證,有一對夫婦他為了受浸禱告了很久,因為他們去的教會受洗的方式都是點水,他就一直沒有接受,而且一直在禱告。後來神奇妙的預備小敏姐妹和他的同工給他們作的施洗。但有的人認為這個是不關乎得救的事,所以無所謂只要信主能上天堂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重要,。所以受洗對他來說是沒有價值的,無關緊要,受不受洗都行。實際上這等人都是不認識真理的人,不守真理的人。

受浸的實際意義是羅馬書六章保羅所說」我們受洗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就是說我們想要有新生們的樣式,就必須先進入耶穌的死,與耶穌的死聯合在他的死上有份。當我們進入水裡受浸時就表明我們是與主同死,當我們從水裡上來時,就表明與主一同復活,得著復活的生命。

人們總是想與主同得榮耀,同得高貴,享主甘旨,但沒有人願意要受死的主,當主耶穌在十架上時,沒有一個人在身邊陪伴。當主復活以後榮耀的主誰都想靠近,但是不從受浸經歷主的死,就不能在主的榮耀上有份。所以主內的肢體真的當知道,當你受洗的時候,當思想受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受洗?要思考這個聖工的神聖,謹慎去作。想做受洗必須對受浸真理有認識,免得得罪主。

受洗的普及:關於這個受浸有什麼要求,我個人覺得還是要有些認識的,首先來講在教會中對於受浸全面的真理是需要普及的,使真理完備。使每一個信徒都知道受浸的重要性與一些規則方面的知識性,剛才講到有一般重視受浸是聖禮,而有一般人故意不在乎受浸的重要。但在教會中也不外乎有一般人是不認識受浸的,甚至從來麼聽過什麼叫受浸的信息,更嚴重的是信了很多年 在教會中聚會很多年都沒有聽過受浸的信息,而且教會牧者也沒有做過這個聖工,有的一些老年人信主多年都沒有受浸的機會,最後歸天家了也沒有嘗到受浸的甘甜與喜悅。這實在是他們的損失,更是教會的虧欠,是對信徒的虧欠。教會應該在傳講信息之外,對於初信主的人有單獨的真理交通與受浸方面的交通,讓他們真正的認識受浸,這樣當他們願意受浸時他們的生命才會與主聯合,發生質的改變,他對真理是認識的,他是在明確真理,並甘心情願的接受與主的一同埋葬,這樣他才會順理成章的享受與主的一同復活。

有些人受洗了,但卻是糊裡糊塗的受洗,從進入水裡到出來都不知道怎麼回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樣的人在信仰上豈不是很糊塗嗎?

我接觸過一個教會,他們對受洗的要求就是一定是重生得救的人,然後在生活中有好行為,好名聲的人才會給他們施洗,原因就是從前有些人受過洗,但後來的生活行為很不好。而改變了他們對受浸的要求。但我個人來說,不能說什麼樣的人都給他們受浸,但也不是一定要等到行為改好了在作受浸,也有很多人從前放蕩不羈,但信主受浸以後,被主抓住而改變一生的,我覺得受洗的人雖然一時沒有改變,但是神有一天會翻轉他的,我就是這樣的一個經歷,在我受洗以後也沒有什麼改變。但是在事隔多年神藉著環境一步步的把我帶回他的裡面,也有一段時間和沒信主的人沒什麼兩樣,但是神改變一個人不是超自然一瞬間就脫胎換骨的,而是隨著時間慢慢翻轉的。

所以我覺得,對與受浸來說,首先要與受浸的信徒交通受浸真理,然後他們願意作就給他們作,不願意做也不要強迫,而是單獨把這一類人放在禱告裡。求神改變他們。

廣大的禾場,教會中,願我們都能把這項聖禮的真理傳遞下去,這樣一面真理全備,信徒根基穩固,一面還能使更多的牧者與信徒更加敬重受浸,使神的心意得滿足。

作者為東北一基層女牧者,和丈夫一同服事。

相關焦點

  • 牧者談:信仰後仍會犯罪,基督徒如何看待?
    這是很多基督徒在信仰道路上遇到的問題。近日,北京有牧者分享「成聖的道路」時解釋了這一問題。基督徒已經踏入救恩之門牧者首先解釋基督徒已經是得到救恩的人,當我們承認自己是個罪人,並且願意接受主耶穌做生命的救主的那一刻,就已經踏入了救恩之門,也就是因信稱義。稱義給我們帶來的是身份的根本改變,從之前「罪的奴僕」變為「神兒子」的身份。
  • 一牧者談:聖靈的洗禮和聖靈內住有什麼不同?
    你們要在城裡等候,直到你們領受從上頭來的能力。(【路24:49】)」耶穌在這裡說的「應許」是就是聖靈的充滿。神應許賜給主的門徒聖靈的能力,那聖靈的洗禮和聖靈內住這兩者有什麼不同呢?國際一位牧者雷牧師談到,作為信徒,彼得和其他的使徒在五旬節之前就有聖靈內住(約3:5-8)。大衛王甚至在詩篇51:11說:「……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
  • 專訪牧者談聖誕洗禮:施洗無原則成教會嚴重問題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將到,教會在緊張籌備聖誕節的活動,很多教會也會在這個特別的時間裡安排一次洗禮儀式,弟兄姐妹也大多會願意在這個喜慶的日期接受洗禮,作為自己委身基督、成為基督徒的一個標記。然而,有牧者認為,教會在洗禮的問題上沒有原則已經成為很大的一個問題。
  • 深圳牧者談:何為基督徒的自由
    近日,深圳南山區一教會牧者分享了何為基督徒的自由。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林前9:19牧者分享了使徒保羅裡面很深的謙卑的世界,他是明白了基督的愛,得到了心靈的自由,本是無人轄管,但甘心情願做了眾人的僕人,向什麼樣的人就作什麼樣的人,為要多得人,相信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 【話題】羅爾事件後,多位牧者談:基督徒需平衡信仰 正確看待苦難
    基督徒在面對苦難時應當如何應對呢?筆者邀請了幾位不同地區的牧者來分享他們的看法。——林牧師:「信耶穌就要滿足我的需要」這種思想根源不符合聖經「從基督徒的角度來看,不管動機如何,出發點如何,要為他禱告,求神憐憫他。」這是江西的林牧師首先給出的肯定觀點。「理解是可以理解,但是觀點、想法不能苟同。」
  • 牧者談:基督徒如何看待耶和華的撕裂與纏裹?
    基督徒生活並不一帆風順,但耶和華承諾我們,他若撕裂我們,他也必會醫治纏裹我們。近日,臺灣牧者黃國倫所分享的《每日靈糧五分鐘》提到了,基督徒當竭力認識主,不要懼怕被主所管教。《何西阿書》6:1-3 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他撕裂我們、也必醫治.他打傷我們、也必纏裹。
  • 牧者談:基督徒怎麼做可以離棄情慾的罪?
    如果基督徒曾經有過性犯罪,想悔過自新怎麼辦?近日,香港磐石教會有牧者對此提出了三個建議。領受赦罪應許你應當求主賜你們信心領受聖經的赦罪應許:「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一1:9)。
  • 春節前最後一個主日深圳牧者勸勉:基督徒面對傳統祭拜怎麼辦?
    還有兩天全國就迎來正式的春節假期,2月15日,也是春節前最後一個主日,深圳一教會的牧者分享《只要信,不要怕》的主題,鼓勵春節回家的基督徒不要害怕面對家鄉傳統的祭拜習俗,不跟家人產生爭執和衝突,而是活出基督謙卑柔和智慧的生命,在家人面前做美好見證。
  • 一亞非拉牧者分析西方教會特點談衰落原因:當教會使萬民做主的門徒...
    圖片來源:pixabay.com 「西方教會有很多的問題在一次的牧者學習與研討中,一位來自亞非拉世界的本土白人牧者直言不諱地如此說到,並談到他對於西方教會特點及當下西方教會衰落的簡單分析。這位牧師出身於亞非拉,在世界各地做門徒培訓的服事,對西方教會也非常熟悉。他談到西方教會的模式,首先在白板上畫了一幅畫來形容:
  • 深圳牧者談:為什麼基督徒要尊榮牧者?
    現今的時代是一個主張言論自由、民主、注重人權的世界,因此這個世代滿了批評、抗議、毀謗...好像誰都不把誰放在眼裡,人民批評政府,員工抗議老闆,學生批評老師,兒女反叛父母,甚至在教會裡面信徒批評牧者,輕看牧者······說牧者也是人,說牧者也是犯很多錯,說牧者沒有社會經驗,說牧者太宗教化······豈不知當人對牧者有這樣的態度之時,已經失去了對牧者應有的尊榮,仿佛教會也已成為民主的陣地。
  • 基督徒如何看待聖餐?
    (林前11:17-34)讓我們看到,早期基督徒常會定期聚集,吃一頓稱為「愛筵」的睌餐。但在哥林多,這些本來可以讓基督徒彼此鼓勵和團契的聚會,卻被兩件事破壞了。首先,會眾分派分黨。當我們參加聖餐儀式或主的睌餐時,請緊記以上三點:一在背後要有愛;二在外面要有見證;三在裡面要有團契。我們參加時,絕不能做「不合乎體統」的事。故此,每次參加聖餐聚會時,態度必須嚴謹;當以感謝、讚美的心來領受神的厚愛,以敬虔的心來省察己罪,還有,要讓全體都同心在主前敬拜,彼此相愛、互相激勵。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個內容《如何看待聖餐》。
  • 北京傳道人談基督徒受洗:洗禮就像人生的婚禮一樣
    隨著感恩節和聖誕節的日漸來到,各教會也開始預備新一輪的洗禮,然而對於洗禮的認識,也許很多人並不清楚。洗禮源於哪裡,意義是什麼?基督徒接受洗禮的標準是什麼,應當注意哪些?近日基督時報採訪了北京一位李傳道,邀請他就洗禮的話題做了分享。
  • 長沙城南堂97人受洗歸主 洗禮儀式和意義何在?
    基督徒為什麼要受洗呢?長沙城南堂網站刊登這一消息的同時,並解釋了洗禮的意義。城南堂稱,洗禮表明的含義是強調與主的聯合;表明與主的同死、同埋與同復活;表明借著神的靈和基督的寶血洗淨我們的罪。城南堂用3個比喻解釋了洗禮的意義:洗禮如同一個「喪禮」,因為表明舊的生命的死掉;洗禮如同一個「婚禮」,因為表明我們與耶穌基督的結合;洗禮如同一個「生日」,表明新的生命的開始。
  • 【專訪】國際牧者談中國教會走向成熟面向的三大挑戰:神學訓練...
    但他並不認為,門徒訓練是目前中國教會最核心的挑戰,因為在他去中國教會訪問時看到許多基督徒是非常熱心跟從耶穌的。他反而在訪問和交流的過程中,感到另外兩個問題值得重視。第一個是神學訓練。西方教會的神學資源非常豐富,但中國教會在這方面單薄許多,資料很少,這也間接帶來中國教會在神學方面的薄弱。
  • 牧者分享:基督徒,當確定自己的呼召 竭盡全力去跟隨
    有牧者提出,「呼召」與「獻上」的意義不同。呼召是從神而來,而獻上是人在得著神的愛後,甘心樂意向神做出的回應。在今天的教會,一些傳道人走在牧養的位置上時,也會面臨這樣的問題:「你有呼召嗎?」是的,我們是否確定自己的呼召?在上海一家庭教會舉辦的分享會上,主講人表示,「每一個去做神的工的人,都必須要先問神:『神啊!我肩負什麼任務?你要我往哪裡去服侍?
  • 華人牧者於宏潔談:基督徒如何能持定救恩?
    基督徒在生命稚嫩的時候常常容易被罪、環境、試探而打敗,但主耶穌為我們打開了一條路,讓我們可以在犯罪後還有勇氣來到神的面前,因為在耶穌基督裡就不定罪了。華人牧者於宏潔在曾經來到大陸所做的培靈會上對此進行了分享。於牧師此講為《持定救恩 穩固根基》,牧師認為,我們越是服事主,就越意識到自己的敗壞,天然生命的敗壞。
  • 基督徒的家庭,應當有這四方面的表現
    我們如何將主的道帶進我們的家中呢?可以邀請牧者或弟兄姐妹到家中探訪,讓牧者有機會與未信或不太熱心的家人們有機會聽道。可以藉助網絡上的講道信息,讓家人在家中有機會聽道。可以自己分享所領受的道,給家人們聽。二是全家人一起學習神的道。在保羅的時代,新約聖經還沒有確定下來,屬於使徒口傳福音的時代。
  • 牧者談基督徒如何走出苦毒灑脫做自己
    基督徒裡面也常有苦毒和埋怨,失去了感恩的心,抱怨、紛爭隨之而來。如何走出自己的苦毒?近日,有牧者微博分享說,「當你知道天父的確愛你、眷顧你,你才會活出真正的瀟灑,才能灑脫作自己。」「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分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雅3:14  苦毒存在心裡,就像毒瘤一樣,會越長越大,若不及時除掉,最終會吞噬人的整個生命。
  • 【話題】教會如何幫助和關懷單身基督徒?單身基督徒的婚姻是靠自己...
    很多教會認為,單身基督徒的問題並不像家庭那麼多,因此心思更多會放在家庭上。然而單身並非僅僅就指尚未戀愛、結婚的基督徒,其中也包括已經參加信家禮拜卻還未舉辦婚禮正式組建成家庭的基督徒、離婚的基督徒等等。有牧者認為,教會應當多多關懷單身基督徒,就像關懷基督徒家庭一樣。
  • 系列特稿(一)海歸牧者談海歸基督徒:我們不夠體貼神的心意
    1600多年前,我們的前人陶淵明這句含有幾分質問味道、吶喊般的詩詞放在今天這個國際化的時代依然適用,所不同的只是對象變了:一面是中國內地廣大的禾場,一面是國外受過建造的基督徒。「神的心意是讓大批人回來。可惜的是,我們不夠體貼神的心意。」日前,一位曾經在國外9年、兩年前回到國內並開始發起海歸事工的一位牧者大衛弟兄不無遺憾地告訴基督時報網站的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