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在武大經管共探 「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與理論經濟...

2020-12-12 MBA中國網

01 研討會簡介

2020年12月5日,「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與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在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召開。論壇旨在通過思想碰撞,深度解析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共探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之路。世界經濟、國際貿易學科領域眾多全國知名學者圍繞中美經貿關係與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提出問題、分享觀點並給出對策。

02 專家觀點

東南大學· 徐康寧教授

東南大學徐康寧教授以「大選後美國全球角色的新定位與中美經貿關係前瞻」為題,針對拜登政府上臺後的三大國內問題、三大國際問題、全球角色新定位以及中美經貿關係走向進行了深入分析。

湖南師範大學 · 歐陽嶢教授

湖南師範大學歐陽嶢教授以「構建中國風格的世界經濟學理論體系」為題,就世界經濟學科的發展狀況、構建世界經濟學理論體系、促進世界經濟學理論新體系構建三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南京大學 · 於津平教授

南京大學於津平教授以「大選後的美國對華政策與中國『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挑戰」為題,從大選後美國會重新塑造在國際組織中的形象、強化與同盟國之間的關係、關注智慧財產權保護、激化中國與周邊之間的矛盾四個方面分析了美國對華政策。

寧波大學 · 鍾昌標教授

寧波大學鍾昌標教授以「國際經貿形勢新變化與世界經濟學科發展新趨勢」為題,結合中國開放發展,從世界經濟學科和我國開放的重點對象、對外貿易模式、對外投資戰略、落實貨幣戰略四個角度,分析了世界經濟學科中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 · 趙春明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趙春明教授以「新文科與新形勢背景下世界經濟學課程建設的一點思考」為題,提出在新文科與新形勢背景下世界經濟學應該遵循「五性一度一化」的課程建設原則,並從國家一流課程角度分析了經貿類(廣義世界經濟學課程)建設的基本狀況與前景。

復旦大學· 田素華教授

復旦大學田素華教授以「中國經濟學科的『三個變化』與推進全球宏觀經濟學研究和教學的思考」為題,強調了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傳統文化、以中國問題為主導,以及當前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之處,並給出了相應建議。

對外經貿大學 · 洪俊傑教授

對外經貿大學洪俊傑教授以「世界經濟困局與對策」為題,從全球經濟的基本發展趨勢與變化出發,重點分析了大國之間的博弈加劇以及中美之間的博弈、脫鉤和去中國的區域化問題,並提出了相關對策。

山東財經大學· 趙忠秀教授

山東財經大學趙忠秀教授以「時代觀與世界經濟學科建設」為題,從自身經歷出發,從時代觀與系統觀兩個方面闡述了對世界經濟學科的認識。

南開大學 · 佟家棟教授

南開大學佟家棟教授以「中美戰略競爭繼續,貿易關係緩解——兼論世界經濟的課題」為題,回顧了中美貿易戰,分析了美國拜登新政府上臺可能帶來的新變化,指出我們要加快市場經濟改革步伐,走向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

對外經貿大學 · 唐宜紅教授

對外經貿大學唐宜紅教授以「新時代國際貿易發展的新特點與國際經貿人才培養的新要求」為題,闡述了三點:一是新時代對於國際經貿人才仍存在大量需求、二是當前國際經貿人才培養面臨的主要問題、三是新時代國際經貿人才培養的新要求。

遼寧大學 · 崔日明教授

遼寧大學崔日明教授針以「新文科背景下國貿專業建設的新思路與新舉措」為題,從新文科的定義出發,闡述了新文科產生的歷程、背景、意義,從一流專業建設、拔尖學生培養、「政策紅利」、師資隊伍等角度闡述了新思路,從思政建設、新國標、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舉措。

武漢大學 · 齊紹洲教授

武漢大學齊紹洲教授以「大變局下國際經貿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為題, 從全球氣候治理和綠色低碳國際經貿的視角,探討了全球氣候治理中的經貿關係博弈、歐盟的綠色新政與綠色復甦,並重點強調了歐盟的碳邊境調劑機制和大變局下國際經貿人才培養問題。

東南大學 · 顧欣教授

東南大學顧欣教授以「世界經濟學科國際化的幾點思考」為題,從世界經濟學科定義、世界經濟學科發展歷程、世界經濟學科的國際化思考三個方面,基於東南大學自身項目進行了分享。

湖北大學· 朱小梅教授

湖北大學朱小梅教授以「大變局下世界經濟學科建設的幾點思考」為題,從世界經濟學科進入新發展階段的角度出發,延伸闡述了世界經濟學科在大變局下需要新的發展理念,需要構建新的發展格局。

圓桌論壇環節,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從實務界角度分析了中美經貿關係與實體經濟和高校人才培養的相關問題。武漢大學世界經濟系張彬教授依據各位專家的發言進行總結,並提出自己的觀點。

03 論壇總結

論壇由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餘振教授總結講話。他對參會師生、代表表示感謝,指出本次研討會上各位專家的發言,讓他感受到了「回歸」,感受到了教學的初心、做研究的初心以及學科建設的初心。餘振闡述了專家發言對他的三點啟發:一是學科發展需要理論框架,二是學科發展基礎一定是教學、科研相結合,三是學科發展最終目的是服務國家。

本次論壇由武漢大學美國加拿大經濟研究所、歐洲問題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世界經濟系聯合舉辦。開幕式由武漢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洲教授主持,論壇與圓桌會議分別由世界經濟系主任張天頂教授、世界經濟系杜莉教授和美國加拿大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劉威教授主持。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宋敏教授以及黨委書記杜曉成研究員分別進行了致辭。數百位師生代表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參與了本次論壇。

相關焦點

  • ...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與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
    01 研討會簡介2020年12月5日,「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與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研討會在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召開。論壇旨在通過思想碰撞,深度解析大變局下中美經貿關係新發展,共探理論經濟學學科建設之路。
  • ...新書發布會 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經貿發展機遇與挑戰高峰...
    中國發展網訊 2020年11月20日,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中國商務出版社、中央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開放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中國智庫經貿觀察(2020)》新書發布會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經貿發展機遇與挑戰高峰論壇,來自中商智庫、商務部研究院、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山大學、安徽財經大學、江西財經大學等特邀嘉賓以及校內外師生共
  • 專家學者齊聚「把脈開方」 共探中國經濟下一程
    28日,在於浙江杭州舉行的2020新華網思客年會上,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表示,內部可循環往往是經濟長期內捲化的原因,立足國內大循環的發展要避免走向內部經濟低水平的均衡,中國還處在經濟追趕的階段上,要更加開放才能贏得追趕科技前沿的機會。現場,聚焦經濟發展,專家學者等共同探討中國經濟的下一程,為中國經濟的下一程「把脈開方」。
  • 兩岸青年學者「雲」話全球大變局下的兩岸關係
    (中國臺灣網 普燕 攝)中國臺灣網9月1日訊 (記者普燕 王興政 李柏濤) 以「全球大變局下的兩岸關係」為主題的第27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1日下午在北京及臺北同步連線舉行。論壇由民革中央臺灣問題研究中心和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共同主辦,來自兩岸的嘉賓圍繞主題發言,從不同角度提出對未來兩岸關係的多元思考。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亞太經濟與兩岸關係(2020)學術研討會在福建...
    研討會現場 劉海棟/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蔡雪雄)2020年11月21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亞太經濟與兩岸關係  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山東大學、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廈門大學等26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臺灣研究》,對外經貿大學學術刊物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雜誌總社、《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上海師範大學期刊社、《現代財經》、重慶工商大學期刊社、《經濟問題》《經濟縱橫
  • 特寫:智庫專家妙論中美經貿關係
    新華社紐約6月14日電 特寫:智庫專家妙論中美經貿關係  新華社記者楊士龍 周效政  「我們說了不少(中美經貿關係的)好話,也提了不少批評意見,這恰是大家來這裡的目的——架起(相互交流的)橋梁。」  紐約當地時間14日下午4時30分左右,澳大利亞前總理、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院長陸克文以一句風趣的話,宣布中美高端智庫經貿對話會記者招待會結束。原定15分鐘的吹風變成了近一個小時的答問。  中美經貿對話是一個龐大的話題,在當天的對話會上,與會的不少中美專家對相關事實、數字和判斷進行了大量闡述,同時也像陸克文一樣,不時講出一些鮮活的話語令人印象深刻。
  • 中國焦點面對面:大變局「進行時」,中美關係該如何期待?
    (中國焦點面對面)大變局「進行時」,中美關係該如何期待?  中新社北京12月7日電 題:大變局「進行時」,中美關係該如何期待?  ——專訪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  中新社記者 安英昭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美關係被認為是對全球未來影響最大的關鍵變量之一。
  • 疫情下的中美關係與國際大變局
    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證明了全球化意識的重要性,然而人類的意識落後於現實的發展,這是當前一個重要的挑戰。在今天線上活動結束半小時後,我將與美國主要智庫進行連線,就中美關係、經貿關係、中美與WTO、世界貿易組織等相關話題進行對話並做專題發言。通過與類似這樣的溝通,希望能夠促進美國同事、美國朋友們朝著這樣的思考方向發展。
  • 武大經管3位教授入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武大經管 宋敏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領導下的專家組織,從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諮詢、研究、監督和審核等工作。由本學科學術造詣精深且具有培養博士研究生經驗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學者組成。學科評議組成員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聘任,受聘的年齡一般不超過65歲;從聘任之日起,任期五年,可以連續聘任,連續聘任一般不超過兩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的主要職責是:1.
  • 歷史性、前瞻性、全局性相結合的中美關係之辨《變局——中國智庫...
    中國日報11月17日電 2020年11月16日,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南開大學聯合主辦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高端論壇暨《變局》新書發布會」在中國經濟出版社成功召開。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外交部原部長李肇星,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國家行政學院原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魏禮群,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財政部原副部長、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原副主任朱光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姜增偉等政研專家及新聞界人士參會,圍繞《變局》一書中內容,就構建和發展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展開熱烈研討。
  • 中國國際經濟法學會2020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召開
    她表示,希望通過承辦此次學術活動,加強與各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學術交流,對國際經濟法發展動態、國際經貿規則及各國經貿政策變化趨勢、最新成果等問題進行充分探討和交流,共同為國際經濟法學科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和法治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 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2019年臺灣經濟形勢的「驚喜」與「隱憂」
    ,臺灣成為中美經貿對抗的意外「受益者」,在許多國家或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或紛紛下調經濟增長率之際,臺灣卻調升經濟增長率,最新預計全年經濟增長2.64 %,臺灣股市更是創下多項歷史新紀錄,加權指數全年漲幅高居亞洲第一。
  • 陳文玲:世界經濟格局的演化與中美關係視角下的香港問題
    【2019年8月9日,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組織和委託,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會代表團訪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研究員和中心研究人員與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會主席陳啟宗帶領的企業家代表團就國家發展形勢、國際局勢、中美關係、香港問題、中央對港方針政策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 專家學者探討「雙循環」下中國經貿發展機遇與挑戰
    )》新書發布會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經貿發展機遇與挑戰高峰論壇日前在線上舉行,嘉賓們圍繞國際商務、數字經濟等話題展開探討。  中國商務出版社社長、中商智庫執行理事長郭周明在新書發布環節指出,《中國智庫經貿觀察(2020)》選取的文章涵蓋了中國經貿、貿易摩擦、一帶一路、國際商務、數字經濟等前沿話題,凝聚了大批權威專家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對於了解和把握國際貿易領域前沿政策和最新實踐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企業管理創新」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企業管理...
    青島大學副校長肖江南教授代表青島大學致歡迎辭,他向與會專家學者簡要介紹了青島大學校史以及管理學科的發展情況,感謝此次會議為青島大學管理學科建設提供平臺和機遇。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其仔研究員致辭,他向與會學者介紹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的學科特色、學術團體以及期刊建設情況,並希望與會專家利用此次學術研討會對新變局下的企業管理創新進行深入地研討。
  • 穿越大變局——中國高端智庫領軍人物的銳視角
    中宏觀察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著名詩人陳文玲在其新著《變局(上、下》自序中深情寫道:"只有當你的命運和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的時候,當你的行為與捍衛祖國的尊嚴和權益交織在一起的時候,一顆顆沙礫才能化作群山的一隅存在,涓涓細流才能成為大海中的一朵浪花。"(一)
  • 閻學通廣外開講大變局下的世界趨勢
    「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近日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應邀做客廣外「著名教授論壇」作題為「大變局下的世界趨勢」的線上講座,講座吸引了校內外師生1000餘人收看直播
  • 充實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經貿內涵:溫故知新 繼往開來
    這將是一次增信釋疑、聚焦合作、面向人民和開創未來之旅,將為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進一步指明方向,開啟中美關係發展的新篇章。  作為雙邊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中美經貿合作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在這一特殊時刻,回首中美經貿合作36年走過的發展歷程,猶如翻看一部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每一個畫面背後都隱藏著許多動人的甚至是鮮為人知的精彩故事,留下了回味悠長、發人深思的歷史印跡。  撫今追昔,透過一幅幅歷史畫卷,著眼新的時代要求,繼續推動互利共贏的中美經貿關係向前發展,對於建設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 中美會形成兩大政治陣營和兩個世界體系嗎?
    1、未來中美在科技、經貿方面的矛盾與摩擦在所難免,但兩國經貿關係的緊密程度以及世界各國經濟共同發展的現實,客觀上決定了不可能脫;2、中美經貿關係的緊密程度也使兩國「脫鉤」的代價和成本極為巨大。全文如下當今世界進入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美關係是最大變量。
  • 專家學者與臺灣青年共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上個月,福建省出臺了《關於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就加快兩岸應通盡通、為臺胞臺企提供同等待遇和加大文化交流力度等出臺42條措施。21日,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省閩臺交流協會和中評智庫基金會聯合舉辦的「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研討會在福州舉辦,13位專家學者和臺灣青年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為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