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笑星」幕後的書畫人生

2021-01-09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羊城笑星」幕後的書畫人生

黃俊英(左)、楊達(中)、盧海潮(右)三位老友記合影。

盧海潮的文人畫《夢蝶》。

黃俊英的書法作品。

楊達的攝影作品《林中雙鳳》,入選香港大眾攝影會24屆國際沙龍。

  2月14日,在羊年新春即將到來之際,著名笑星黃俊英首次在廣州舉辦個人書法作品展。由廣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廣州新華出版發行集團共同主辦的「黃俊英書法作品展」在位於中山五路的集雅齋舉行,展出作品近60幅。這也是黃俊英書法作品繼去年在澳門展出後,首次回歸廣州本土亮相。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月28日。

  作為粵語相聲「開山祖師」之一的黃俊英,屢屢在屏幕上為廣大觀眾送去歡樂和笑聲。上世紀90年代,他與楊達、盧海潮、張悅楷、林兆明、吳克、蔡傳興等表演藝術家並稱為七大「羊城笑星」。無獨有偶的是,盧海潮也在去年6月舉辦了個人書畫展。而黃俊英的「最佳拍檔」楊達,雖與觀眾暌違多年,卻一直鍾情攝影生活,近年也開始練起了大字。

  「羊城笑星」為何不約而同選擇以書畫自娛?他們與藝術結緣背後有哪些有趣的故事?步入晚年,他們各自又有著怎樣的一套養生秘訣?《南方日報》記者日前對三位著名笑星進行了專訪,揭示「羊城笑星」幕後不一樣的書畫人生。

  閒趣:寄情書畫「過日辰」

  春節將至,「羊城笑星」黃俊英攜書法作品向市民拜年,首次回到廣州本土舉辦個人書法展。本次展覽展出將近60幅作品,不少還是他近年新作。「聽我講相聲,我希望你大笑;睇(看)我的書法展,則千祈咪(千萬別)笑!」一說起這次書法展,黃俊英情不自禁地抖起了「包袱」。

  「黃俊英也會寫書法?」聽說黃俊英要辦書法展,就連他身邊的不少老朋友都張大了嘴。無人料到舞臺下的他,竟能寫出一手好字。其實,早在20年前,黃俊英的作品《劇目抄錄》,就曾在羊城國際藝術節「梨園丹青翰墨展」上一鳴驚人。他僅將師父羅品超演過的戲名,用楷書謄寫一通,就被廣州博物館當場「相中」,購藏入庫。

  「廣州博物館只用了500塊錢就把我的作品收走了,現在想來還是有些心痛。」自家手筆遭人誤解,黃俊英說來還有些「憤憤不平」。老家羅定甚至還有人當面告之:原先以為這些作品都是請名家代筆,再署上「黃俊英」的大名,想不到黃俊英是真的會書法。「有時,就連我自己也覺得自己是在冒充書法界。」他不無風趣地說道。

  正所謂「退而不休」,盧海潮退休後也學了幾門「細藝」。除了在本土電視劇偶爾客串外,他的業餘時間大多用來寄情於書畫。去年,盧海潮還在廣州荔灣區舉辦了個人書畫展,與戲迷們分享自己的作品。「我學書畫純粹是出於興趣,就是希望讓觀眾們知道:盧海潮退休以後,還有點別的寄託。」如今,提筆練字習畫已成為他每天最期待的一項節目。

  盧海潮從小就迷上畫畫,手中的書本總被他折騰得像只「花面貓」。「當時常常要學抄《毛主席語錄》,耳濡目染之下,讓我有了解書法的機會。」雖然沒有正式拜師,盧海潮也善於取法乎上:他的書風追隨盧有光,已經小有所成,其畫作則以鍾馗聞名。筆下正氣凜然的鐘馗別開生面,有大俠之風。「正所謂『曲不離口』,唱得多功夫自然到家。書畫也一樣。」他說。

  提到黃俊英,自然也不能不提到他的「老搭檔」楊達。與兩位鍾情書畫的老友不同,他背著滿袋子的攝影器材,遨遊大好河山,醉心捕捉光影。早在退休之前,楊達的攝影功夫在圈中便已小有名氣,還常常為同事開壇論道,傳授專業知識。上世紀90年代,他還率先在文化公園辦起了個人攝影展。不少作品從拍攝到衝洗都經由本人「一腳踢」。

  「玩攝影最過癮就是凡事都要親力親為。」說到攝影,楊達似乎就有說不完的話。隨著時代進步,攝影也早已進入數碼時代,但他始終還是對全自動相機情有獨鍾。為了收盡天南地北的美景,六出新疆已經寫進了楊達輝煌的戰績裡,但年近八旬的他還「未夠喉」,仍在孜孜不倦地打探如何適應藏區氣候,欲向高原挺進,一償多年夙願。

  藝緣:歪打正著「發燒友」

  「我的人生有幾個『歪打正著』:我不會當掌板,卻為馬師曾、紅線女伴過奏;我不善拉中胡,卻在雪梨歌劇院代表國家演出;我不是書法家,我的作品卻進了博物館。」臺上讓觀眾捧腹大笑的黃俊英,臺下的藝術生活也是充滿了各種巧合和錯位。不過,他與書法之間的情緣卻是其來有自,甚至比接觸粵劇的時間來得還要早。

  「我的書法都是哭著練出來的!」誰曾想到,這滿紙的鐵畫銀鉤背後,竟還藏著「羊城笑星」的一部「血淚史」。從認字開始,黃俊英就學寫毛筆字。由於父親管教很嚴,子女們都不敢偷懶。紙張匱乏,他們就將過期的易撕下,在背面練字。晚飯過後,兄弟姊妹常常圍成一桌,展開書法比賽。寫家書的情景卻讓黃俊英至今「心有餘悸」。橫豎撇捺稍有差池,便會招來父親一頓呵斥。

  雖說如此,黃俊英對書法的熱衷卻與日俱增。不少老友看到他功力提高,都感到非常驚訝,他的作品清秀自然,「沒有賣字者的匠氣」。就連他的妻子都不禁感嘆:「平時都不見你練字,怎麼就一下子變成書法家了呢?」黃俊英解釋道,儘管平日忙於演出,只要一有時間,他便會花時間瀏覽書法作品,有時捧著一本書法集就能津津有味地看上一兩個小時。

  儘管自稱「冒充書法界」,黃俊英對書法的口味卻同樣挑剔。他最喜愛的字體是小楷,最欣賞的書法家當數麥華三。他認為,寫好字的關鍵在於謀篇布局,行文要留有空間,才能讓人感到舒服。不過,黃俊英從來不會刻意練字,往往隨性而為。「有時紙筆都準備好了,心情不好,我也不會寫。心情暢快,寫起字來才有行雲流水的快感。」他說。

  黃俊英、楊達這對活寶,雖是粵語相聲膾炙人口的「夢幻組合」,但無論臺上臺下,兩人的性格卻大不相同:黃俊英反應快,多做捧哏,捧得恰如其分;楊達表現穩重,多做逗哏,逗得不落痕跡。「業餘愛好也是要講性格的。楊達耐得住性子,能對著一朵花半個小時不按快門。要是我的話,一下子就把36張菲林拍完了。」黃俊英說。

  「我一直在發高燒,燒得一直退不了。」早在上世紀50、60年代,楊達就已經是名副其實的攝影「發燒友」。按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從出娘胎開始就是玩攝影」的。當時攝影器材尚未普及,楊達就到處問朋友借相機,過過手癮。黃俊英還告訴記者,每逢到港澳登臺演出,大家總是興奮地四出「血拼」,唯有特立獨行的楊達,躲在攝影店裡半天不出來。

  說起攝影器材,楊達更是如數家珍,家中珍藏的不少「寶貝」,讓許多行家都望洋興嘆。其中最讓他津津樂道的,便是7000元從日本進口回來的幸福牌彩色放大機。「當時全廣東只有兩臺,一臺就在我手中。」提及當年的「威水史」,他的話裡還洋溢著幾分自豪。

  不過,在楊達看來,要成為「攝影達人」始終還得靠作品說話。他在國內外賽場也屢有斬獲。他的《玉瓶梅》在中國第十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展出,而《林中雙鳳》則入選香港大眾攝影會24屆國際沙龍。「我不會為了參賽而拍照,參賽只是讓評委看看自己有沒有進步。」他說。

  養生:

  百無禁忌「養生經」

  黃俊英、楊達、盧海潮,三位「羊城笑星」聚首一堂,暢談往事,無不神採奕奕,讓人忘記了他們的真實年齡。寄情書畫攝影之外,他們「寶刀不老」究竟有何秘訣?三位笑星各有妙招。盧海潮就喜歡不時到桑拿房去「蒸一蒸」。他一邊蒸桑拿,還一邊做做伏地挺身、扭腰等小運動,保持身體的活力。盧海潮還有釣魚的愛好。他認為釣魚可以使人修心養性,不管有無收穫,在魚塘邊上蹲一個上午都不成問題。

  而身為「攝影達人」的楊達,還練就了一項「神技能」,那就是走路。他不僅路走得多,而且腳步飛快,堪稱「神行太保」。有一次,他與朋友一路暢談,竟從天平架走到了第十甫,依然面不改色。楊達最近也開始玩起了書畫。他說,寫書法就等於練功:一邊扎馬步,一邊寫大字,還能改善血氣運行。

  自從離開舞臺以來,性格低調的楊達行蹤數度成謎,竟有港媒一度傳出了他的「訃告」。「我很少去醫院,要去醫院的話,那恐怕就是『站著進去、橫著出來』了。」但說起自己的身體狀況,楊達還是一如既往地開朗豁達,百無禁忌。雖然每年都做身體檢查,他卻從來都不去醫院拿體檢報告:「其實呢,人只要放鬆,不用太執著,一切都會好起來。」

  年近耄耋的黃俊英同樣精神矍鑠。他白髮不多,也無眼花,還十分新潮,還愛K歌、愛自拍、愛刷微信朋友圈。「有人看見我,說:想不到你現在還這麼好!什麼叫做『還這麼好』?我現在難道應該不好嗎?」這位「老頑童」竟「賣萌」地跟人較起勁來。

  黃俊英也有他自己的一套「養生經」:不吸菸,不喝酒,多和年輕人交朋友。「我最喜歡和年輕人一起玩,可以讓我不斷接觸新鮮事物,保持年輕人的心境。不像與老年人聊來聊去都是吃藥、買菜,越聊越容易得病。」雖說如此,黃俊英也不怕妻子吃醋,因為只有太太做飯最合他的「心水」。在演藝圈中,黃俊英素以清淡、挑食聞名:魚不吃,山珍不吃,野味不吃,生冷不吃,火鍋不吃。「老婆炒菜,四碟都是豬肉。」他不無風趣地比劃道。

  不變的除了吃飯的口味,還有對廣府文化的眷戀情懷。幾十年來,黃俊英也搬了十幾次家,卻從來也沒有離開過西關。他一直在堅守:堅守西關、堅守粵語、堅守粵語相聲、堅守粵語文化:「因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廣府人,有廣府人的地方就有粵語,也就有粵語相聲的土壤。」

  年近歲晚,黃俊英也進入一年最忙碌的時節。儘管演出地區路途遙遠,他仍然堅持隨團上山下鄉,樂此不疲。他認為,相聲既是一種需要文化底蘊、也需要與時俱進的藝術。相聲演員要常常與觀眾互動,才能抖得出新的「包袱」。「從心裡真正笑出來的,才是好的相聲。」黃俊英總結道。

  ●南方日報記者 楊逸 實習生 林瑩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羊城笑星黃俊英藝術館開館
    羊城笑星黃俊英藝術館開館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10-25 廣州西關又新增一個文化打卡點!10月24日,黃俊英藝術館開館。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譚碧瑤廣州西關又新增一個文化打卡點!10月24日,黃俊英藝術館開館。該館位於廣東省歷史文化街區——廣州市荔灣區文昌北路耀華大街24號,觀眾和遊客可前去了解羊城笑星黃俊英老師耕犁藝壇近七十載的所有珍貴藏品,以及有關粵語相聲資料。
  • 黃俊英藝術館開館,盡覽羊城笑星近70年藝術人生
    這座藝術館收藏了著名羊城笑星黃俊英耕犁藝壇近七十載的所有珍貴藏品及有關粵語相聲資料,將長期免費向市民開放。「我生在西關,長在西關,現在藝術館也落戶西關。這裡主要記載了我從藝68年的藝術人生,希望能給熱愛相聲的街坊們了解我的從藝之路,給他們帶來美好的回憶」,在開館儀式上,84歲的黃俊英動情地說。廣州歷經2200多年歷史,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等的最早發祥地。
  • 黃俊英藝術館開館,盡覽笑星近70年藝術人生
    這座藝術館收藏了著名羊城笑星黃俊英耕犁藝壇近七十載的所有珍貴藏品及有關粵語相聲資料,將長期免費向市民開放。「我生在西關,長在西關,現在藝術館也落戶西關。這裡主要記載了我從藝68年的藝術人生,希望能給熱愛相聲的街坊們了解我的從藝之路,給他們帶來美好的回憶」,在開館儀式上,84歲的黃俊英動情地說。廣州歷經2200多年歷史,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等的最早發祥地。
  • 黃俊英藝術館開館,盡覽笑星近70年藝術人生
    這座藝術館收藏了著名羊城笑星黃俊英耕犁藝壇近七十載的所有珍貴藏品及有關粵語相聲資料,將長期免費向市民開放。「我生在西關,長在西關,現在藝術館也落戶西關。這裡主要記載了我從藝68年的藝術人生,希望能給熱愛相聲的街坊們了解我的從藝之路,給他們帶來美好的回憶」,在開館儀式上,84歲的黃俊英動情地說。廣州歷經2200多年歷史,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等的最早發祥地。
  • 睇呢個展會笑餐飽 展覽《笑星黃俊英》在二沙島開幕
    睇呢個展會笑餐飽 展覽《笑星黃俊英》在二沙島開幕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鄧勃  2019-03-01 創作、主演上百個粵語相聲作品著名粵語相聲表演藝術家、羊城笑星黃俊英是粵語相聲的拓荒者、實踐者,又是一位孜孜不倦的研究者、推廣者。
  • 巴蜀笑星塗太中收下第72名弟子
    著名巴蜀笑星塗太中收下第72名愛徒。塗太中與二徒弟「鐵公雞」同臺表演。  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9日訊(記者 杜成)8月9日中午,一場熱熱鬧鬧的收徒拜師儀式在成都龍泉驛區某酒家舉行,隨著新徒弟的三次磕頭和敬茶拜師,著名諧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巴蜀十大笑星塗太中收下了門下的第72名弟子王湘,師父給徒兒取了個藝名叫「王湘子」。
  • 古代人的幽默典範——妙談古代的八大笑星
    東方朔沉著回答:「小馬叫『駒』,大了才叫『馬』;小雞叫『雛』,大了才叫『雞』;小牛叫『犢』,大了才叫『牛』;人生下來叫『兒』,老了才叫『老頭』;這棵樹也是一樣啊!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漢武帝聽罷呵呵樂了。  評點:東方朔學識淵博,談吐幽默,算得上是相聲一行的祖師爺。因他號「曼倩」,過去有人稱相聲是「曼倩藝術」。
  • 名家揮毫贈羊城晚報(圖)
    本報訊記者鍾珮璐、通訊員李志凱攝影報導:大年初一,本報副總編輯、書畫院院長張維等來到龍津西路粵雅齋,接受廣州西關書畫名家們為慶賀本報50華誕合作創作的的巨幅國畫《羊城盛世花似錦》及兩幅書法作品。
  • 笑星「馬家軍」來寶坻,走進京津中關村科技城
    10月26日上午,笑星「馬家軍」走進京津中關村科技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暨書畫作品捐贈儀式在我區舉行。  殷向傑代表區委、區政府對姜昆一行來我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表示歡迎,向「馬家軍」積極支持我區進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及本次捐贈書畫作品表示感謝
  • 《閱讀·閱人生》公益宣傳片、主題海報亮相羊城各大地標
    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書籍都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以及陪伴,鼓勵我們繼續前行。歷史悠久的羊城,不僅散發著木棉花淡雅的芬芳,也瀰漫著濃鬱的書香。正如閱讀已經成為廣州市民的日常習慣一樣,每年的南國書香節暨羊城書展也成為廣州人以及各地遊客的網紅打卡地。
  • 巴蜀笑星「塗家軍」再添新成員 今日收下第72名弟子
    中新四川網8月9日(王爵  肖建)9日,著名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巴蜀十大笑星塗太中在成都龍泉驛區收下了門下的第72名弟子王湘,師父給徒兒取了個藝名叫「王湘子」。
  • 羊城工匠館在廣州市技師學院開館
    揭牌儀式上,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員、中國書畫學會副會長應祚智、著名書畫家葉永潤、書畫家姚廣榮等接受學院頒發的廣府文化大師聘書,應祚智現場展示了他創作的極具價值的書法作品《毛公鼎》。館內以前言、技藝之精、工藝之美、傳承之魂、結束語五個展區展示,以羊城企業的技能技術大師、羊城工藝美術大師以及院校技術能手的事跡和作品,以及世界技能大賽、穗港澳蓉青年技能大賽、廣州技工教育發展史料等,全面展現羊城工匠的砥礪風採和精神風貌,並昭示羊城繼續奮楫爭流、勇立潮頭的決心和信心。
  • 海派笑星支招「混搭」方案
    從今年初開始,一大批喜劇類笑星選秀節目開始充斥螢屏,其中的佼佼者像東方衛視的《笑傲江湖》節目,甚至請到了馮小剛、宋丹丹等國寶級笑匠坐鎮評委席,說明此類草根類的笑星選拔活動已經引起了專業人士的高度重視。
  • 《歷代羊城八景》等畫卷進京:千年城韻 京城頌賞
    廣州日報記者邵權達攝  《歷代羊城八景》《南國商都》畫卷系列作品進京公展獲贊  「讓首都的藝術家們都來參觀學習。」站在清末十三行的繁華景象之前,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有感而發。聚廣州書畫界一時之盛,以「千年城韻」為題的《歷代羊城八景》《南國商都》畫卷系列作品進京公展,帶領北京市民在詩情畫意中穿越2200年的羊城時空。
  • 「羊城之夏」2020廣州市民文化季開幕
    在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指導下,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廣州市文化館、各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市直各有關團體及各區文化館協辦的「羊城之夏」2020廣州市民文化季(下文簡稱「羊城之夏」)將通過五大板塊主題活動,與市民同歡共享。7月22日,本屆羊城之夏新聞通氣會順利召開,開幕式暨廣州市第三屆群眾原創音樂大賽也於當晚在友誼劇院舉辦。
  • 華西擺擂臺「巴蜀笑星」衝上春晚(圖)
    開報業先河 創文化品牌  華西都市報首開明星熱線,連續舉辦三屆巴蜀笑星擂臺賽  1998年,為推廣川味喜劇文化,華西都市報舉辦首屆「巴蜀笑星擂臺賽」。目前已成功舉辦三屆,推出了李伯清、劉德一、沈伐、張德高、廖健、王寶器等一大批家喻戶曉的巴蜀笑星。
  • 「羊城之夏」2020廣州市民文化季開幕
    2020年7月22日,「羊城之夏」2020廣州市民文化季開幕式暨廣州市第三屆群眾原創音樂大賽在廣州市友誼劇院舉行,本屆「羊城之夏」共分為「百姓舞臺」「精彩大賽」「嶺南文化」「時尚經典」「書畫展覽」五大板塊,涵蓋公益演出、群眾文藝創作大賽、專家文化講座、藝術展覽等多種形式,將開展為期半年的線上線下活動。「羊城之夏」是廣州歷時數十年精心打造的群眾文化品牌活動。
  • 再讀笑星李琦籤字有感 (原創)
    人生在世,大千世界中,何時遇見誰,好像冥冥中早有安排。於是,人們常常會以「緣分」作為註解,這也許有些道理。 前幾日整理書桌,翻撿出一本籤名冊,看到演員李琦老師給我的籤字,往事歷歷在目,依然感到親切和感動。我雖然早已過了「追星族」的年齡,但對於多年來給觀眾帶來笑聲的李琦老師,還是懷著尊敬和欽佩。
  • 「羊城之夏」2020廣州市民文化季閉幕
    四季花開的羊城,「羊小夏」一路陪伴市民同歡共享!12月16日,持續近半年的「羊城之夏」2020廣州市民文化季(下文簡稱「羊城之夏」)在友誼劇院落下帷幕。「花城錦繡,幸福小康——羊城之夏2020廣州市民文化季閉幕式文藝晚會」上,《親愛的中國》《雨過春曦》《春天·回家》《響鼓嶺》等今年「羊城之夏」湧現的原創作品,展示廣州群眾文藝創作的最高水平。當晚閉幕式晚會還通過多平臺進行直播,把「同歡共享」的理念傳遞到千家萬戶,增強廣大市民的文化獲得感。
  • 巴蜀笑星專家評委林戈爾出任四川音樂學院院長
    巴蜀笑星專家評委林戈爾出任四川音樂學院院長    在四川省文化廳、華西都市報主辦的「第三屆巴蜀笑星擂臺賽」初賽、半決賽、總決賽中,林戈爾應華西都市報邀請,多次以四川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身份,現場為笑星比賽的選手作現場點評,並為選手打分。    作為專家評委,林戈爾每次比賽都是提前半小時就來到成都嬌子劇場的比賽現場,認真做好評委準備。林戈爾在當評委時,認真觀看每一個選手的參賽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