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期三天的「紀念朱仙姑誕辰926周年暨首屆南雁溪南鄉村旅遊文化節」活動在溫州平陽南雁鎮舉行,活動安排了「書畫展及筆會」、「朱仙姑文化研討會」、「平陽縣傳統文化促進會工作座談」、「紀念朱仙姑誕辰926周年暨首屆南雁溪南鄉村旅遊文化節開幕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從易經恆卦談起」高端講座等。
朱高正是朱子學堂名譽山長,是臺灣大學著名教授,當代儒學、易經大家,康德專家。他常年遊走在各大名校講學,深受大家愛戴。在此次高端講座上,朱高正教授將易經智慧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深入淺出、高屋建瓴,展現了主題教育不一樣的精彩,讓大家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為什麼要從恆卦講起?朱高正教授解釋,恆卦,由下而上是陰陽陽、陽陰陰。恆卦是從泰卦變過來的,泰卦下面三陽為乾,上面三陰為坤叫「泰」,只要把泰卦的初爻跟四爻對調,就是恆卦。
在《易經》裡,純陽的「乾」代表父親,純陰的「坤」代表母親。恆卦其實就叫夫婦卦。中國人講究五個倫常,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最重要的五種人際關係。你只要能夠把這五種最重要的人際關係理順,其他的人際關係基本上就理順了。在古代,關係最為恆久的就是夫婦,所以在《易經》裡,以夫婦來代表恆久的意思。
在易經中,「恆」就是恆心毅力,恆久的意思。現在大家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強調的也是有恆心毅力,要隨時保持青春活力,要堅持建黨的理想和初衷。不過,《易經》非常奧妙,為了讓它能夠恆久,光不變還不行,還有一個叫權變,你隨時稍微調整一下,要能隨時適變,這樣才能與時俱進。如四時的變化,春夏秋冬,寒來暑往,這樣才能夠終則有始,才能夠持久。恆卦就要知道變與常的辯證關係。
朱高正教授認為,《易經》裡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執中」才能夠守恆。什麼叫中?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就叫中。歷代易學大家都強調,「恆」並不是一定不變。《易經》告訴我們,為了要能恆久,你就要懂得權變,不要把自己的能力估得過高,要實事求是,在我們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好生規劃,最重要的是要做得到。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1年,我們回顧過去看中國的成績。從2009年開始,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銷售國;從2011年開始,中國年發電量居世界第一;2011年,中國的工業產值世界第一;2012年,中國的國內市場銷售是世界第一……在改革開放的40多年裡,中國的GDP總量增長40倍,從3000億美金變成12萬億美金;外貿增長超過200倍,從1978年的200億美金,到現在4萬億美金。
展望未來,就是我們為什麼要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過去是我們的初心,未來是我們的使命,我們的使命是提升綜合國力、增進人民福祉、完成中國的現代化、促成中華民族復興……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大家要調整思路,我們已經進入新時代,新時代要有新的思維方法、新的作風、新的氣派,展現出新的氣魄。
朱高正教授表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最重要的就是要武裝全國人民的精神,提醒大家不能再用過去的那種思維方式,我們要成為新時代的領航人,開啟新時代的新航線。(唐永俠整理)